一种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221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应用程序密码登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化社会,各种各样的智能电子设备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为了保证使用者的账户信息的安全,应用程序都需要通过密码登录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账户,目前传统的密码登录方式是通过人工手动在弹出的账户登录窗口输入指定的登录密码。从传统的密码登录实践可知,传统的密码登录方式容易导致登录密码极易错误以及多个登录密码记忆混淆的问题。对于需要不时修改登录密码的账户,更易发生上述问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的一种解决手段是通过在账户所在的电子设备上通过记事本等工具记录账户的登录密码信息。但是当电子设备被盗或是电子设备被非法入侵时,该方式会导致登录密码泄露,安全性较低,且查找所述记事本进行登录密码确认的登录方式登录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登录密码的自动输入,登录密码输入速度快速,且安全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该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包括:采集装置、存储器、控制器以及通信装置;所述采集装置、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通信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当前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信息;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所述通信装置用于与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使用者是否为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如果是,驱动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登录窗口的账户信息,并在所述存储器中查找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将所述登录密码输入所述当前登录窗口。优选的,在上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中,当所述当前使用者为所述预设使用者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判断所述存储器是否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如果否,控制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优选的,在上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中,如果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驱动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是否进行密码更新;当所述当前使用者确认进行密码更新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存储器将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替换为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登录密码。优选的,在上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中,所述采集装置为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为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指纹信息。优选的,在上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中,所述通信装置通过蓝牙信号或者wifi信号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或者,所述通信装置通过USB接口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当前使用者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使用者是否为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如果是,驱动通信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登录窗口的账户信息;在存储器中查找存储的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将所述登录密码输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登录窗口。优选的,在控制方法中,当所述当前使用者为所述预设使用者时,还包括: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判断所述存储器是否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如果否,控制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优选的,在控制方法中,还包括:如果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驱动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是否进行密码更新;当所述预设使用者确认进行密码更新时,控制所述存储器将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替换为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登录密码。优选的,在控制方法中,所述根据身份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使用者是否为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包括:获取所述当前使用者的指纹信息;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使用者是否为所述预设使用者;如果是,则驱动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优选的,在控制方法中,通过蓝牙信号或者wifi信号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或者,通过USB接口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包括:采集装置、存储器、控制器以及通信装置;所述采集装置、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通信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当前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信息;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所述通信装置用于与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使用者是否为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如果是,驱动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登录窗口的账户信息,并在所述存储器中查找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将所述登录密码输入所述当前登录窗口。可见,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可以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身份验证确认当前使用者是否为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当身份验证通过以后,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密码登录时,可以根据存储器存储的账户信息以及与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向所述电子设备自动输入登录密码,密码输入速度快速,且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为了保证登录密码记忆的准确性,避免账户对应登录密码的记忆混淆,现有技术的一种解决手段是通过在账户所在的电子设备上通过记事本等工具记录账户的登录密码信息。但是当电子设备被盗或是电子设备被非法入侵时,该方式会导致登录密码泄露,安全性较低,且查找所述记事本进行登录密码确认的登录方式登录速度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用于电子设备进行账户登录时,自动进行密码登录,该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如图1所示。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包括:采集装置11、存储器14、控制器12以及通信装置13;所述采集装置11、所述存储器14以及所述通信装置13均与所述控制器12连接。所述采集装置11用于采集当前使用者的身份识别信息。所述存储器14用于存储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所述通信装置13用于与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12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使用者是否为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如果是,驱动所述通信装置13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登录窗口的账户信息,并在所述存储器14中查找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将所述登录密码输入所述当前登录窗口。可见,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可以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身份验证确认当前使用者是否为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当身份验证通过以后,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密码登录时,可以根据存储器存储的账户信息以及与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向所述电子设备自动输入登录密码,登录密码输入速度快速,且安全性高。当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时,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可以通过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数据更新。当所述当前使用者为所述预设使用者时,所述控制器12还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密码;所述控制器12还用于判断所述存储器14是否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如果否,控制所述存储器14存储所述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密码。这样,可以在所述存储器14中存储新的账户信息以及其对应的登录密码。如果所述存储器14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所述控制器12还用于驱动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是否进行密码更新。当所述当前使用者确认进行密码更新时,所述控制器12还用于控制所述存储器14将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密码替换为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密码。这样,可以更新所述存储器14中已存储的账户信息的登录密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通过蓝牙信号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此时,所述通信装置为蓝牙通信模块。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通过所述蓝牙通信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蓝牙信号进行数据交互。或者,所述通信装置通过wifi信号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此时,所述通信装置为wifi通信模块。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通过所述wifi通信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通过wifi信号进行数据交互。或者,所述通信装置通过USB接口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此时,所述通信装置为设置有USB接口的通信电路。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通过所述通信电路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可选的,所述采集装置11为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为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的所述使用者的指纹信息。所述存储器14中存储有标准的指纹信息。所述控制器12判断所述当前使用者是否为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时,将所述采集装置11采集的指纹信息与所述存储器14中存储的标准指纹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即可判断所述当前使用者是否为所述预设使用者。具体的,如果所述采集装置11采集的指纹信息与所述存储器14中存储的标准指纹信息相同,则所述当前使用者为所述预设使用者,如果所述采集装置11采集的指纹信息与所述存储器14中存储的标准指纹信息不相同,则所述当前使用者不是所述预设使用者。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可以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身份验证确认当前使用者是否为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当身份验证通过以后,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密码登录时,可以根据存储器存储的账户信息以及与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向所述电子设备自动输入登录密码,密码输入速度快速,且安全性高。且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进行数据更新,更新存储器中已有的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或是在存储器中增加新的账户信息以及其对应的登录密码。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该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1:获取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当前使用者的身份信息。步骤S12:根据身份识别信息判断当前使用者是否为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可以通过指纹传感器采集当前使用者的指纹信息作为所述身份信息,以进行身份识别。步骤S13:如果是,驱动通信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通信连接的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所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如果当前使用者不是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则返回步骤S11。步骤S14:当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登录窗口的账户信息。步骤S15:在存储器中查找存储的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密码,将所述密码输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登录窗口。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实现所述控制方法,以实现所述电子设备自动进行密码登录,安全性高,登录快速。当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后,还包括判断所述预设使用者是否进行自动密码登录。如果是,则进行步骤S14。如果否,则执行预设操作。可以通过预设使用者的输入信息判断所述预设使用者是否进行自动密码登录。具体的,可以控制电子设备显示选择窗口,使得预设使用者选择是否进行自动密码登录,如果选择是,则进行步骤S14。如果选择否,则执行存储器中数据更新操作。在预设使用者通过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手动密码登录时,所述执行存储器中数据更新操作可以为在存储器中增加新的账户信息及其对应的密码信息,还可以为将存储器中已有的账户信息的登录密码进行更新。当预设使用者进行手动密码登录时,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预设使用者通过所述电子设备输入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密码。此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密码;判断所述存储器是否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如果否,控制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账户信息以及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登录密码。这样,可以在存储器中增加新的账户信息及其对应的登录密码。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账户信息;驱动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是否进行密码更新;当所述预设使用者确认进行密码更新时,控制所述存储器将所述账户信息对应的密码替换为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密码。这样,可以实现对存储器中已有账户信息的登录密码的更新。所述根据身份识别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使用者是否为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的预设使用者包括:获取所述当前使用者的指纹信息;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使用者是否为所述预设使用者;如果是,则驱动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具体的,可以通过指纹传感器采集当前使用者的指纹信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与存储器中存储的标准指纹信息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当前使用者是否为预设使用者。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可以通过蓝牙信号或者wifi信号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或者,通过USB接口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实施例与上述便携式密码输入设备实施例,相同相似之处可以相互补充说明。所述控制方法可以使得电子设备自动进行密码登录,密码登录快速,且安全性高。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