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10973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机壳,特别涉及一种快拆组件的计算机机壳。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组装计算机的风气极为盛行,但对于较无组装经验的消费者来说,想要自行组装计算机可能会因为不了解硬件规格,而发生不知道零组件如何搭配的问题。因此,便有准系统(barebone)计算机被发展出来。所谓的准系统计算机是介于组装计算机与品牌计算机之间的桌上型计算机。准系统计算机是由机壳、主机板、中央处理器、电源供应器等最基本且变动性较低的配备,组合而成的个人计算机半成品,通常不含存储器、硬盘等配备。一般而言,准系统计算机的机壳体积比传统机壳来得小,这对计算机使用空间有限的人而言,在摆放位置的选择上就容易许多。不少消费者选择准系统计算机,就是看上准系统不占空间的优点。举例来说,一般办公室的桌面空间大多不够充裕,计算机主机往往必须摆在桌下,碰到要进行周边装置连接时并不是很方便。如果使用准系统就可直接将主机放在桌上,进而解决空间的问题,也可将省下的空间作有效地运用。传统的准系统主机都有一个固定的脚架,用以将主机支撑在一平面上。然而,由于传统的脚架通常是以螺丝锁固在机壳,故当要更改准系统的摆放方向(如横放改为直放)时,使用者则需使用工具才能重新改变脚架的放置位置。这样的调整方式对使用者来说并不是很方便,因此,如何快速调整脚架位置,则为研发人员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机壳,以实现使用者能够快速调整脚架位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计算机机壳包含一壳体、至少一支撑脚架及至少一快拆组件。壳体具有一第一滑槽及一插槽。支撑脚架具有一卡合部。卡合部可选择地插设或脱离于插槽。快拆组件包含一推钮件、一卡扣件及一弹性件。推钮件位于壳体外侧并可滑动地位于第一滑槽。卡扣件位于壳体内侧,并包含一本体部及一卡扣凸部。本体部结合于推钮件。卡扣凸部凸出于本体部的侧缘。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与本体部,以令卡扣凸部常态朝插槽位移。其中,当卡合部插设于插槽时,卡扣凸部卡合于卡合部而固定支撑脚架于壳体。当卡合部脱离于插槽时,推动推钮部使卡扣凸部远离插槽位移,即可拔出卡合部而将支撑脚架自壳体拆离。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计算机机壳,透过所述快拆组件,让支撑脚架能够快速地组装于壳体或自壳体拆下。如此一来,使用者将可依计算机机壳的摆放方向快速调整支撑脚架的位置,进而提升计算机机壳的组装效率。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机壳直放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机壳横放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外侧视角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内侧视角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的计算机机壳其中一角隅部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卡扣凸部扣合于卡合部的卡槽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0-计算机机壳100-壳体110-底板110a、110b、110c、110d-角隅部120-顶板120a、120b-角隅部130-第一滑槽140-插槽150-第二滑槽160-止挡块200-支撑脚架210-卡合部211-卡槽220-支撑部300-快拆组件310-推钮件320-卡扣件321-本体部321a-穿孔321b-凹槽322-卡扣凸部322a-导斜面330-弹性件340-锁固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A至图1B。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机壳直放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机壳横放时的立体示意图。为清楚辨识支撑脚架200的移动位置,图1B与图1A的计算机机壳10皆同样为直立摆放,而未改为横向摆放。本实施例的计算机机壳10包含一壳体100、多个支撑脚架200及多个快拆组件300。壳体100相对的一底板110及一顶板120。底板110具有多个角隅部110a、110b、110c、110d。顶板120具有多个角隅部120a、120b。顶板120的角隅部120a、120b与底板110的角隅部110a、110b相对。底板110的角隅部110a、110b、110c、110d与顶板120的角隅部120a、120b分别具有一第一滑槽130、一插槽140及一第二滑槽150。第一滑槽130与插槽140皆为穿槽形式。第二滑槽150位于机壳100的外侧,且皆未贯穿壳体100。第一滑槽130位于第二滑槽150内。详细来说,第二滑槽150的宽度W2大于第一滑槽130的宽度W1(如图4所示)。此外,壳体100内侧设置有多个止挡块160,用以供后续的弹性件330抵靠。请参阅图2至图4。图2为图1的外侧视角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内侧视角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的计算机机壳其中一角隅部的剖面示意图。支撑脚架200各具有一卡合部210及一支撑部220。支撑部220连接于卡合部210,且支撑部220的延伸线E2与卡合部210的延伸线E1非共轴。卡合部210具有一卡槽211,并可选择地插设或脱离于插槽140。快拆组件300包含一推钮件310、一卡扣件320、一弹性件330及一锁固件340。推钮件310位于壳体100外侧并可滑动地位于第一滑槽130。卡扣件320位于壳体100内侧,并包含一本体部321及一卡扣凸部322。本体部321结合于推钮件310。卡扣凸部322凸出于本体部321的侧缘。更详细来说,推钮件310具有一螺柱311,且本体部321具有一穿孔321a。螺柱311穿过穿孔321a,且锁固件340穿过穿孔321a,并锁附于螺柱311,以完成推钮件310与卡扣件320的组合。此外,壳体100内侧具有至少一止挡块160。本体部321具有至少一凹槽321b。止挡块160位于凹槽321b。本体部321可相对壳体100滑动,以令止挡块160可分别止挡于凹槽321b的相对两端。弹性件330例如为一压缩弹簧,且弹性件33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100与本体部321,以令卡扣凸部322常态朝靠近插槽140的方向位移。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槽的高度H1与推钮部310的高度H2等高,以使推钮部310与壳体100的外表面共平面。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滑槽的高度H1与推钮部310的高度H2也可以不等高。在本实施例中,快拆组件300的数量与支撑脚架200的数量皆为多个,且快拆组件300的数量大于支撑脚架200的数量。如此一来,支撑脚架200可快速地被更换至所需的位置而让计算机机壳10直立摆放或横向摆放。详细来说,这些快拆组件300的数量为六个。这六个快拆组件300分别邻设于底板110的四个角隅部110a、110b、110c、110d与顶板120其中一侧的两个角隅部120a、120b。这些支撑脚架200的数量为四个,并可选择地装设于位于底板110四个角隅部110a、110b、110c、110d的这些快拆组件300或装设于位于顶板120与底板110同侧的四个角隅部110a、110b、120a、120b的这些快拆组件300。请参阅图4至图5。图5为图4中的卡扣凸部扣合于卡合部的卡槽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卡合部210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插设于插槽140时,支撑脚架200的卡合部210会推抵卡扣凸部322的导斜面322a,以令卡扣凸部322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远离插槽140位移。如图5所示,当卡合部210继续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插设于插槽140,直到卡扣凸部322与卡槽211重合时,卡扣凸部322在弹性件330的压力作用下弹入卡槽211,以使支撑脚架200固定于壳体100。反之,当卡合部210要脱离于插槽140时,使用者可沿箭头b所指的方向推动推钮部使卡扣凸部322远离插槽140位移,待卡扣凸部322退出卡槽211,即可拔出卡合部210而将支撑脚架200自壳体100拆离。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计算机机壳,透过上述的快拆组件,让支撑脚架能够快速地组装于壳体或自壳体拆下。如此一来,使用者将可依计算机机壳的摆放方向快速调整支撑脚架的位置,进而提升计算机机壳的组装效率。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