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及方法、楼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7603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及方法、楼宇。

背景技术:
近年,物流行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为了能够一次性投递包裹成功,现在都是快递员先与客户电话沟通约定收发包裹的时间,以避免用户不在家中或其他原因无法取快递包裹时,快递员需要反复约定时间或者多次重复投递,既浪费了快递员的工作时间,也可能耽误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旨在解决包裹投递后无法即时自动入户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该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应用于楼宇中,其包括依次对接的前置通道、主通道、副通道和包裹缓存区;所述前置通道中设有收发箱、目标房号信息获取装置及前置传送装置;所述收发箱用于接收包裹;所述目标房号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所述前置传送装置用于在前置通道中传送包裹;所述主通道中设有位置检测装置、第一抓取装置、主传送装置及至少一个放置台;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主通道中放置台的位置;所述第一抓取装置用于将包裹在所述前置通道和所述放置台以及所述放置台和所述副通道之间转移;所述主传送装置用于传送所述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用于承载包裹;所述副通道中设有副传送装置、包裹检测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所述副传送装置用于在副通道中传送包裹,所述包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预设位置是否有包裹;所述第二抓取装用于将包裹在所述副通道和所述包裹缓存区之间转移;该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房号信息获取装置、所述包裹检测装置和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的信息,还用于控制所述前置传送装置、所述第一抓取装置、所述第二抓取装置、所述主传送装置及所述副传送装置动作。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该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接收包裹,获取该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并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为接收包裹的收发箱,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为所述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接驳的位置,所述前置通道设置在楼宇的楼顶或楼底,所述主通道沿楼宇的高度方向设置且覆盖楼宇的各楼层,所述主通道与所述前置通道对接;S02:检测到主通道中一空置的放置台运动到了与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时,将该包裹从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该放置台上;S03:根据所述目标房号信息,将该承载有包裹的位置台传送至与目标副通道对接的位置,该目标副通道为与该目标房号信息相关联的副通道,副通道与各个房间的包裹缓存区相通;S04:将包裹从所述放置台上传送到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所述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为所述目标副通道中与该主通道接驳的位置;S05:根据所述目标房号信息,将该包裹从所述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传送至与该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房间号对应的所述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所述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为所述目标副通道中与包裹缓存区接驳的位置;S06:将该包裹从所述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所述包裹缓存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的过程相逆的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该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接收用户下单,并生成下单信息,向调度监控中心发送该下单信息,等待无人飞行器或快递员到达;S12:接收到收取该包裹的无人飞行器或快递员在预设时间内将到达收取包裹地点时,根据所述下单信息中的包裹收取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房间号,将该包裹从包裹缓存区传送至副通道的第一端,所述副通道的第一端为所述副通道中与该包裹缓存区接驳的位置,各楼层内均设有与所述主通道对接的副通道,且副通道与各个房间的包裹缓存区相连;S13:在检测到所述副通道的第一端有包裹时,将包裹从所述副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副通道的第二端,所述副通道的第二端为所述副通道中与该主通道接驳的位置;S14:根据所述下单信息中的包裹收取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楼层号,将主通道中一空置位置台传送至与该楼层号对应的楼层,所述主通道沿楼宇的高度方向设置且覆盖楼宇的各楼层;S15:检测到空置的放置台运动到了与所述副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时,将该包裹从所述副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该放置台上;S16:将承接有包裹的放置台传送到与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为所述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接驳的位置,所述前置通道设置在楼宇的楼顶或楼底;S17:检测到该放置台运动到了与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时,将该包裹从该放置台传送到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上;S18:将该包裹从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前置通道的第一端,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为接收包裹的收发箱。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及系统,包裹被放置到副通道后,通过与各房间关联的副通道和与各楼层关联的主通道对接,在通过将前置通道和主通道对接,可将各房间需要发送的包裹传送到一无人飞行器或快递员可实时收取的收发箱中,即本发明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可以实现包裹被随时收取的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楼宇,该楼宇中安装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所述前置通道设置在楼宇的楼顶或楼底,所述主通道沿楼宇的高度方向设置且覆盖楼宇的各楼层,各楼层内均设有所述副通道,且所述副通道与各个房间的包裹缓存区相连。【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中前置通道的第一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中前置通道的第二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且下面所描述的技术特征之间只要不相互矛盾均可相互组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和实现该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的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以及还公开了与该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相逆过程的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和实现该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的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当然由于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和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是相逆的过程,所以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和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可以合体为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如该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包括如下区域:依次相连的前置通道、主通道、副通道和包裹缓存区,包裹缓存区、前置通道和副通道从整体上看均是横向设置,主通道从整体上看为竖向设置,前置通道和副通道均与主通道对接,主通道在楼宇的高度方向覆盖楼宇的整个楼层,副通道与楼宇的所有房间的独立的包裹缓存区相连。在包裹收取的过程中,包裹依次通过前置通道、主通道、副通道和包裹缓存区,包裹存放在包裹缓存区,等待用户领取;在包裹发送的过程中,包裹依次通过包裹缓存区、副通道、主通道和前置通道,并存放在收发箱中,等待无人飞行器抓取或快递员收取。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还包括无人飞行器停放台。在一般的实施例中,无人飞行器停放台设置在前置通道的上方。其中,在优选实施例中前置通道包括接收包裹的收发箱、对包裹进行排队的包裹排队区、对包裹进行房号识别的包裹房号识别区、前置通道与主通道的接驳处(该处可以与包裹房号识别区重合)、包裹隔离区、包裹安检区(该包裹安检区可以与包裹房号识别区或包裹排队区重合);在优选实施例中副通道包括副通道与主通道的接驳处、副通道与包裹缓存区的接驳处。该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包括若干装置,在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在前置通道中的装置包括前置传送装置、识别装置、安检装置、抓取装置、推送装置;设置在主通道中的装置包括主传送装置(垂直升降机构)、抓取装置、推送装置;设置在副通道中的装置包括副传送装置、安检装置、抓取装置、推送装置、包裹检测装置;该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上述区域可以选择性的设置,也可以共用,同样的,上述装置也可以选择性的设置,也可以共用。但为了方法与系统的一一对应以及为了对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和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进行单独保护,本申请对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和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进行分别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01:接收包裹,获取该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并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为接收包裹的收发箱,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为所述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接驳的位置,所述前置通道设置在楼宇的楼顶或楼底,所述主通道沿楼宇的高度方向设置且覆盖楼宇的各楼层,所述主通道与所述前置通道对接;在楼宇的楼顶设置收发箱,以接收无人飞行器投递的包裹,当然在接收无人飞行器投递的包裹时,也可以将该收发箱设置在楼底公共区域内。通过无人飞行器投递包裹,为了减少无人飞行器的避障的飞行路程,相比较收发箱设置在楼顶还是楼底公共区域内,优选地,将包裹的收发箱设置在楼顶。当然除了无人飞行器投递包裹以外,也可以通过快递员投递包裹,在楼宇的楼底公共区域内设置收发箱,以接收无人飞行器投递的包裹,当然也可以将该收发箱设置在楼顶。通过快递员投递包裹,为了减少楼宇内流动人员的活动量及电梯的占用量,相比较收发箱设置在楼底公共区域内还是楼顶,优选地,将包裹的收发箱设置在楼底公共区域内。获取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如在通过无人飞行器投递包裹时,可在无人飞行器逐个投递包裹时,由无人飞行器或调度监控中心发送该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再如通过快递员投递包裹时,可在快递员逐个投递包裹时,由快递员通过扫描或键入或语音等方式输入目标房号信息。当然除了上述通过从无人飞行器、调度监控中心或快递员处获取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以外,还可以通过对包裹的识别来获取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尤其在无人飞行器或快递员同时投递多个包裹时,通过对包裹的识别来获取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更为实在,也更为准确。如:首先将包裹从收发箱(也即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包裹排队区(可以由推送装置或抓取装置或前置传送装置完成),该包裹排队区仅允许包裹逐个顺序通过,即达到自动排队的目的,继续将排列好的包裹传送至包裹房号识别区(由前置传送装置完成),在包裹房号识别区,房号识别装置即可逐个识别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以达到获取包裹目标房号信息的目的。再如:可以由抓取装置直接将收发箱(也即前置通道的第一端)内的包裹逐个抓取到包裹房号识别区,在包裹房号识别区,房号识别装置即可逐个识别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以达到获取包裹目标房号信息的目的。本方法需要在无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实现将包裹分发至楼宇内各楼层的各个房间的包裹缓存区内,首先需将放置在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也即前置通道的收发箱)中的包裹传送至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也即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接驳的位置)。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也即前置通道的收发箱)传送至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也即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接驳的位置)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如图2所示,在收发箱1a的宽很宽时,包裹被放置在收发箱1a中后,通过设置在收发箱1a中的推送装置2a或抓取装置将包裹移动到前置传送装置3a上,前置传送装置3a将包裹传送到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接驳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收发箱1b的宽度适中(如收发箱的宽度小于两个包裹的宽度且大于一个包裹的宽度,包裹为正方形)时,包裹被放置在收发箱1b中后,可直接通过前置传送装置3b将包裹传送到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接驳的位置。本方法不限定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前置通道的第二端的实现方式。在检测在收到包裹时,控制器即可启动前置传送装置,在检测到将包裹传送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时,控制器即可暂停前置传送装置。S02:检测到主通道中一空置的放置台运动到了与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时,将该包裹从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该放置台上;在步骤S01中将包裹传送到了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接驳的位置,然后需要将包裹放置到主通道中以便通过主通道中设置的主传送装置将其运送到目标房号信息中指示的楼层。可以在检测到收到包裹时,控制器就启动主传送装置,主传送装置将一空置的放置台运送到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以便包裹能从前置通道转移到主通道,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该放置台上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如通过前置传送装置直接将包裹传送到主通道中的放置台上,也可以通过前置通道的抓取装置或推送装置将包裹移动到主通道中的放置台上,也可以通过主通道中的第一抓取装置将包裹移动到其放置台上。本方法不限定包裹从前置通道移转到主通道的实现方式。S03:根据所述目标房号信息,将该承载有包裹的位置台传送至与目标副通道对接的位置,该目标副通道为与该目标房号信息相关联的副通道,副通道与各个房间的包裹缓存区相通;在步骤S02中已将包裹传送到了主通道中的放置台上,然后需要将放置在放置台上的包裹运送到目标房号信息中指示的目标副通道中,该目标副通道为与该目标房号信息相关联的副通道。在一层楼中具有多个副通道时,如两个副通道,分别为关联01、02和03房间的第一副通道、关联04、05和06房间的第二副通道,此时若要将包裹传送到04房间,则第二幅通道为目标副通道。当设置在主通道中的主传送装置将承载有包裹的位置台传送至目标房号信息中的目标副通道中时,暂停主传送装置,以便将包裹从放置台转移到目标副通道中。另外,一个副通道可以负责两层楼房的房间,如第二副通道负责第三层和第四层的304、305、306、404、405和406房间。S04:将包裹从所述放置台上传送到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所述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为所述目标副通道中与该主通道接驳的位置;在步骤S03中已将包裹传送到了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楼层,然后需要将包裹从放置台转移到目标副通道中,将该包裹从从放置台转移到目标副通道中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如可以通过设置在主通道中的第一抓取装置或推送装置将包裹移动到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目标副通道中与该主通道接驳的位置),也可以通过目标副通道的第二抓取装置将包裹移动到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S05:根据所述目标房号信息,将该包裹从所述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传送至与该目标房号信息中房间号对应的所述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所述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为所述目标副通道中与包裹缓存区接驳的位置;在步骤S04中已将包裹传送到了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然后需要将包裹从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传送至与该目标房号信息中房间号对应的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即目标副通道中与包裹缓存区接驳的位置),当包裹传送到了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控制器可启动副传送装置,通过设置在目标副通道中的副传送装置将包裹从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传送至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当包裹传送到了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可暂停副传送装置。S06:将该包裹从所述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所述包裹缓存区。在步骤S05中已将包裹传送到了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然后需要将包裹从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包裹缓存区,当包裹传送到了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通过设置在目标副通道中的第二抓取装置将包裹从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包裹缓存区。该包裹缓存区可以设置到各个房间,也可以设置在各个房间的阳台旁边或门旁边等位置,也可以设置在每层楼的楼梯间中。以无人飞行器已将包裹投递到了位于楼顶的前置通道的收发箱中,该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是1302(13楼02房间)为例进行说明,启动前置传送装置和主传送装置。收发箱很大,前置传送装置为对接到主通道的传送带,可能包裹没有在该传送带上,这时需要推送装置或抓取装置将包裹移动到该传送带上,然后由该传送带将该包裹传送到其与主通道的接驳处(也即前置通道的第二端),此时传送带停止运动。当检测到主通道中的一空置放置台达到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时,可以继续由前置传送装置直接将包裹传送到主通道中的放置台上,也可以由设置在前置通道的抓取装置或推送装置将包裹移动到主通道中的放置台上,还可以通过主通道中的第一抓取装置将包裹移动到其放置台上。设置在主通道中的主传送装置将该包裹传送至13楼,在检测到上述放置台运动到了13楼时,可以暂停主传送装置,以便主通道中的第一抓取装置或推送装置将包裹移动到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该目标副通道为与该目标房号信息相关联的副通道,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为目标副通道中与该主通道接驳的位置),或通过目标副通道的第二抓取装置将包裹移动到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启动副传送装置,设置在目标副通道中的副传送装置将该包裹传送至与该房间号对应的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目标副通道中与包裹缓存区接驳的位置),当包裹传送到了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时,可暂停副传送装置。当检测到包裹传送到了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时,设置在目标副通道中的第二抓取装置将包裹传送到包裹缓存区。在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01之前还包括步骤S07,步骤S07:按照预置规则,判断距离无人飞行器停放台预设范围内的无人飞行器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01;或者,按照预置规则,判断投递包裹的快递员的身份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01。收取由无人飞行器投递的包裹时,为了保证包裹的安全性,以及避免未携带或携带不正确的包裹的无人飞行器停放在实现该方法的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中的无人飞行器停放台上,而影响配送有该楼宇的包裹的无人飞行器的停放,以及导致的包裹错误投递。优选地,对距离无人飞行器停放台预设范围内的无人飞行器进行识别,按照预置规则,以判断其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该预置规则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在此不再列举。若距离无人飞行器停放台预设范围内的无人飞行器符合预设条件,则执行步骤S01,若否,可以使无人飞行器停放台保持不能停放无人飞行器的状态,发送报警信号。若在收到需要接收携带不正确的包裹的无人飞行器的包裹投递时,将该包裹传送至隔离区。若收取由快递员投递的包裹,则按照预置规则,判断投递包裹的快递员的身份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该预置规则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在此不再列举。若投递包裹的快递员的身份符合预设条件,则执行步骤S01。在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01中,在接收包裹后,还按照预置规则,判断包裹是否异常,若否,则执行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若是,则执行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所述前置通道的隔离区,并发送报警信号。因为本方法将包裹直接传送到包裹缓存区,未经过客户的查看,且通过无人飞行器配送包裹可直接将包裹从用户甲配送到用户乙,未经过物流公司对包裹的监测,当无人飞行器配送违禁或危险等物品时,为了保护用户的安全,优选地,对投递到收发箱中的包裹进行检测,以判断该包裹是否是危险品,判断包裹是否时危险品可参照公安系统对危险品的检测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若投递到收发箱中的包裹不是危险品则执行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若是,则通过设置在前置通道中的前置传送装置、抓取装置和/或推送装置将该包裹传送至前置通道的隔离区以封存,发送报警信号以报案,保护用户。在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06之后还包括通知用户有包裹达到,如可以闪灯或语音提示或短信提示或在APP端提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上述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的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如图4所示,该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应用于楼宇中,其包括依次对接的前置通道(未标号)、主通道2、副通道(未标号)和包裹缓存区4。其中,前置通道中设有收发箱11、目标房号信息获取装置(未示出)及前置传送装置12;收发箱11用于接收包裹;目标房号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前置传送装置12用于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为接收包裹的收发箱11,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为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接驳的位置。主通道中设有位置检测装置(未示出)、第一抓取装置(未示出)、主传送装置22及至少一个放置台21;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主通道中放置台21的位置;在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一空置放置台21运动到了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时,第一抓取装置用于将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该放置台21上,在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放置台21运动到了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楼层时,第一抓取装置还用于将包裹从放置台21上传送到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该目标副通道为与该目标房号信息相关联的副通道,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为目标副通道中与该主通道接驳的位置;主传送装置22用于根据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楼层号,将承载有包裹的位置台传送至与该楼层号对应的楼层,以及用于将空置的位置台传送至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放置台21用于承载包裹。副通道中设有副传送装置31、包裹检测装置(未示出)和第二抓取装置(未示出),副传送装置31用于根据目标房号信息,将该包裹从目标副通道的第二端传送至与该目标房号信息中房间号对应的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目标副通道中与包裹缓存区4接驳的位置);包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是否有包裹;在包裹检测装置检测到目标副通道的第一端有包裹时,第二抓取装置将该包裹传送到包裹缓存区4中;该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未示出),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目标房号信息获取装置、包裹检测装置和位置检测装置的信息,还用于控制前置传送装置、第一抓取装置、第二抓取装置、主传送装置22及副传送装置动作。在具体实施例中,目标房号信息获取装置为通信装置,在无人飞行器或快递员逐个投递包裹时,该通信装置用于接收无人飞行器或监控调度中心发送的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或接收快递员输入的目标房号信息。在其他变形实施例中,目标房号信息获取装置包括房号识别装置及移动包裹装置,移动包裹装置将包裹逐个放置到前置通道中的包裹房号识别区13(图4中的包裹房号识别区13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重合,也即与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接驳的位置重合),房号识别装置用于在包裹房号识别区13获取包裹的目标房号信息。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收发箱上方的无人飞行器停放平台,该无人飞行器停放平台上设置有无人飞行器的信息获取装置及第一判断装置,在无人飞行器距离该无人飞行器停放台预设范围内时,无人飞行器的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无人飞行器的信息,第一判断装置用于按照预置规则判断所述无人飞行器的信息获取装置所获取的无人飞行器的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还包括快递员身份信息获取装置及第二判断装置,所述快递员身份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快递员身份信息,所述第二判断装置用于按照预置规则判断所述快递员身份信息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快递员身份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包括设置在前置通道中的安检装置、第三判断装置及报警装置,安检装置用于在前置通道中的安检区(可与图4中的包裹房号识别区13重合)对包裹进行安检,第三判断装置用于根据安检装置的安检结果判断包裹是否异常,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在判断出该包裹异常时,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前置传送装置还用于在判断出该包裹异常时,将该包裹传送至前置通道的隔离区以封存。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及系统,包裹投递到前置通道后,通过与各楼层关联的主通道和该前置通道对接,可将投递到前置通道中的包裹传送到各楼层,又通过与各房间关联的副通道与该主通道对接,可将传送到各楼层的包裹继续传送到各房间,所以本发明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可以实现包裹投递后即时自动入户的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与上述自动收取包裹的方法相逆过程的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1:接收用户下单,并生成下单信息,向调度监控中心发送该下单信息,等待无人飞行器或快递员到达;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安装有具有该功能的APP应用程序)接收用户的下单,也可以在实现该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的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中设置下单的用户界面,如当包裹缓存区设置在房间内,则该用户界面可以设置在封闭包裹缓存区的门体上或者门体旁的墙体上,如当包裹缓存区设置在楼梯间,则该用户界面可以设置在用户的房间内,或设置在封闭包裹缓存区的门体上或者门体旁的墙体上。用户下单后,手持终端或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将根据用户的输入生成下单信息,在本发明中,该下单信息包括包裹的重量、收取停放位地址、投递地址和订单优先级。当然包裹的重量可以是用户输入的重量,也可以是设置在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具有称重功能而在包裹放置到包裹缓存区上时检测出来的重量,然后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将该包裹的重量保存或发送给手持终端,以供其生成下单信息。另外,收取停放位地址可以是用户输入的,也可以是包裹被放置在包裹缓存区时,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调取其的收发箱(经度、纬度、高度及身份信息等)地址或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调取其的收发箱(经度、纬度、高度及身份信息等)地址并发送给手持终端,以供其生成下单信息。手持终端或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生成下单信息后向调度监控中心发送该下单信息,然后就等待无人飞行器或快递员过来取件。S12:接收到收取该包裹的无人飞行器或快递员在预设时间内将到达收取包裹地点时,根据所述下单信息中的包裹收取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房间号,将该包裹从包裹缓存区传送至副通道的第一端,所述副通道的第一端为所述副通道中与该包裹缓存区接驳的位置,各楼层内均设有与所述主通道对接的副通道,且副通道与各个房间的包裹缓存区相连;由无人飞行器收取包裹时,为了避免影响正在收取包裹的其他无人飞行器收取包裹以及保证包裹能准确到达目的地,优选地,在接收到收取该包裹的无人飞行器即将(如两分钟)到达收取包裹地点时,才启动下单信息中的包裹收取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房间号所对应的第二抓取装置,通过该第二抓取装置将该包裹从包裹缓存区传送至副通道的第一端(副通道中与该包裹缓存区接驳的位置)。在第二抓取装置将该包裹从包裹缓存区传送至副通道的第一端时,启动副传送装置以及主传送装置。在没有接收到收取该包裹的无人飞行器即将(如两分钟)到达收取包裹地点时,则包裹仍然在包裹缓存区上等待。假如包裹被实现该方法的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传送到收发箱中,一方面该包裹可能被错误收取,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本该收取的包裹未能得到收取,因为可能其他无人飞行器为其他下单信息先来收取包裹,而将该包裹错误的认为是其他包裹,造成该包裹被错误收取,同时本该被收取的包裹(其他包裹)未被收取。若由快递员收取包裹,同上,在此不再赘述。S13:在检测到所述副通道的第一端有包裹时,将包裹从所述副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副通道的第二端,所述副通道的第二端为所述副通道中与该主通道接驳的位置;在步骤S12中,包裹已被传送到了副通道的第一端,需要将包裹从副通道的第一端传送到副通道的第二端(副通道中与该主通道接驳的位置),通过该副传送装置将包裹从副通道的第一端传送到传送至副通道的第二端。在副传送装置包裹传送至副通道的第二端时,暂停副传送装置。S14:根据所述下单信息中的包裹收取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楼层号,将主通道中一空置位置台传送至与该楼层号对应的楼层,所述主通道沿楼宇的高度方向设置且覆盖楼宇的各楼层;在步骤S13中,包裹已被传送到了副通道的第二端,需要将包裹从副通道转移到主通道,就需要主通道中有一空置的放置台与副通道的第二端对接以便将承接该包裹。主传送装置启动后,将一空置的放置台运送到包裹收取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楼层号所在的楼层,以便包裹从副通道转移到主通道。在主传送装置将一空置的放置台运送到包裹收取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楼层号所在的楼层时,暂停主传送装置,以便包裹从副通道转移到主通道。S15:检测到空置的放置台运动到了与所述副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时,将该包裹从所述副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该放置台上;在步骤S13中,包裹已被传送到了副通道的第二端,在步骤S14中,一空置的放置台已被运送到包裹收取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楼层号所在的楼层,然后需要将包裹从副通道转移到主通道。将该包裹从副通道的第二端传送至主通道中的放置台上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如可以通过该副传送装置直接将包裹传送到主通道中的放置台上,也可以通过副通道的第一抓取装置或推送装置将包裹移动到主通道中的放置台上,也可以通过主通道中的第一抓取装置将包裹移动到其放置台上。本方法不限定包裹从副通道的第二端传送至主通道中的放置台上的实现方式。S16:将承接有包裹的放置台传送到与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为所述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接驳的位置,所述前置通道设置在楼宇的楼顶或楼底;在步骤S15中,包裹已被传送到了主通道的放置台上,然后需要将该放置台运送到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以便将该包裹从主通道转移到前置通道,通过主通道中的主传送装置将该包裹传送至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也即将该包裹传送至楼顶或楼底。在主传送装置将该包裹传送至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时,暂停主传送装置以便将该包裹从主通道转移到前置通道。S17:检测到该放置台运动到了与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时,将该包裹从该放置台传送到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上;在步骤S16中,包裹已被传送到了主通道中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然后需要将该包裹从主通道转移到前置通道,可以通过主通道中的第一抓取装置或推送装置将包裹移动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前置通道中与该主通道接驳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前置通道的抓取装置将包裹移动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在包裹从该放置台传送到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上后,可启动前置传送装置,以便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前置通道的第一端(接收包裹的收发箱)。S18:将该包裹从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前置通道的第一端,所述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为接收包裹的收发箱。在步骤S17中,包裹已被传送到了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上,然后需要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前置通道的第一端(接收包裹的收发箱),通过前置通道中的前置传送装置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前置通道的第一端收发箱中供无人飞行器或快递员收取。在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18中,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前置通道的安检区,按照预置规则,判断包裹是否异常,若否,则将该包裹从安检区传送到前置通道的第一端,若是,则将该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传送至所述前置通道的隔离区,并发送报警信号。因为本方法可通过无人飞行器直接将包裹从用户甲配送到用户乙,未经过物流公司对包裹的监测,当无人飞行器配送违禁或危险等物品时,为了保护用户的安全,优选地,在前置通道的安检区中对包裹进行检测,以判断该包裹是否是危险品,判断包裹是否时危险品可参照公安系统对危险品的检测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若放置在前置通道的缓存区中的包裹不是危险品则执行步骤S11,若是,则通过设置在前置通道中的副传送装置、抓取装置、推送装置将该包裹传送至前置通道的隔离区以封存,发送报警信号以以报案,保护用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上述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的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如图4所示,该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应用于楼宇中,其包括依次对接的前置通道(未标号)、主通道2、副通道(未标号)和包裹缓存区4。副通道中设有副传送装置31、包裹检测装置(未示出)和第二抓取装置(未示出),在接收到收取该包裹的无人飞行器或快递员在预设时间内将到达收取包裹地点时,第二抓取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下单信息中的包裹收取目标房号信息中的房间号,将该包裹从所述包裹缓存区中传送到副通道的第一端(副通道中与包裹缓存区接驳的位置);包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副通道的第一端是否有包裹;在包裹检测装置检测到副通道的第一端有包裹时,副传送装置31将该包裹从包裹缓存区4传送至副通道的第二端(副通道中与该主通道2接驳的位置);主通道2中设有位置检测装置(未示出)、第一抓取装置(未示出)、主传送装置22及至少一个放置台21,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主通道2中放置台21的位置;在检测到空置的放置台21运动到了与副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时,第一抓取装置用于将该包裹从副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该放置台21上,在检测到该放置台21运动到了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时,第一抓取装置用于将该包裹从该放置台21传送到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上,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为前置通道中与主通道2接驳的位置;主传送装置22用于将空置的放置台21传送到与该楼层号对应的楼层,以及用于将承载有包裹的放置台21传送到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对接的位置;放置台21用于承载包裹;前置通道中设有收发箱11及前置传送装置12,收发箱11用于接收包裹,前置传送装置12用于将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到前置通道的第一端,前置通道的第一端为前置通道的收发箱11;该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未示出),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目标房号信息获取装置、包裹检测装置和位置检测装置的信息,还用于控制前置传送装置12、第一抓取装置、第二抓取装置、主传送装置22及副传送装置31动作。在优选实施例中,前置传送装置12还用于将包裹从前置通道的第二端传送至前置通道的安检区,前置通道还设有安检装置、第五判断装置及报警装置,安检装置用于在安检区(可与图4中的包裹房号识别区13重合)对包裹进行安检,第五判断装置根据安检装置的安检结果判断包裹是否异常,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在判断出该包裹异常时,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前置传送装置12还用于在判断出该包裹异常时,将该包裹传送至前置通道的隔离区以封存。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发送包裹的方法及系统,包裹被放置到副通道后,通过与各房间关联的副通道和与各楼层关联的主通道对接,在通过将前置通道和主通道对接,可将各房间需要发送的包裹传送到一无人飞行器或快递员可实时收取的收发箱中,即本发明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可以实现包裹被随时收取的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楼宇,该楼宇可以安装上述实施例中的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该楼宇还可以安装上述实施例中的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该楼宇还可以安装上述实施例中的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和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的合体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其中,前置通道设置在楼宇的楼顶或楼底,主通道沿楼宇的高度方向设置且覆盖楼宇的各楼层,各楼层内均设有副通道,且副通道与各个房间的包裹缓存区相连。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楼宇,通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自动收取包裹的系统,可以实现本楼宇中的包裹投递后即时入户的目的,通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自动发送包裹的系统,以实现本楼宇中得包裹被随时收取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