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方案、多分段、多时态的电力线路路径协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551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方案、多分段、多时态的电力线路路径协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力线路规划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方案、多分段、多时态的电力线路路径协议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路径涉及工程区域的土地资源、空域资源、自然资源等使用,使得电力线路路径协议申请与管理工作成为电网路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当完成电力线路路径初步规划或设计后,对于所涉及区域需要向国家、地方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上报与确认。

协议管理主要是针对电网类项目进行协议管理,包括送电线路和变电站项目。协议管理内容包括路径协议划分、协议申请、协议复函录入与整理。若规划路径不符合既有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规划、土地利用、区域发展、环境保护等相关要求,所设计路径需要进行相关调整,重新进行协议上报。故此,电力线路路径协议管理与路径设计工作同样重要,彼此互相影响,成为电网工程设计开展重要一步。

现有路径协议管理主要由送电设计技术人员根据所涉及的协议类型和区域进行路径手工分段,然后制作相应线路路径图(分幅),最后整理协议申请清单工作,提交给协议管理专责开展协议办理工作。

相关政府、军事等管理部门将审批所提交的协议申请,对协议开展同意、不同意、无意见、部分区域修改等相关意见回复。协议管理专责需及时将协议沟通结果反馈到送电设计人员。若存在部分路径协议不允审批或审批不通过,该线路需要重新调整后,再次提交相关区域内的部门进行审批。

路径协议种类繁多,包括地方政府协议、林业与自然保护区、矿物与文物协议、通信设施协议、军队与民航协议、能源交通类协议一共6大类,13小类协议,人工提取路径协议的工作量大、耗时时间长。由于协议有效管控范围不直观、容易出现漏报、错报的情况。

此外,协议办理整体进度难以直观显示,路径协议也难以同步更新,协议管理专责与线路设计人员沟通成本和项目管理成本都比较高,工作效率低下。当出现因协议问题而重新调整线路时,还需人工判断受影响的协议(已办理成功或正在申请的协议),需重新发起协议申请。现有作业模式,使得设计人员与协议办理员均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资料整理与申报,耗费时间长,沟通成本大、信息反馈精确度不高、影响电力工程整体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多方案、多分段、多时态的电力线路路径协议管理系统,包括协议层级管理单元、协议路径分段单元、协议动态管理单元、协议审核单元、路径修改单元,其中,

所述协议层级管理单元,用于管理线路工程中工程、方案、版本三级层级与不同类型路径协议之间的关系,建立所述工程、方案、版本与协议的数据对应关系;

所述协议路径分段单元,用于根据协议层级管理单元所建立的不同的协议类型,采用自动分段和人工分段的方式对版本所对应的线路进行分段;

所述协议动态管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协议路径分段单元所划分的每一个分段单独进行协议管理操作;

所述协议审核单元,用于判断分段协议是否通过审批,如果没有通过审批,则提示技术人员开展路径调整,调用所述路径修改单元进行新的路径分段修改;

所述路径修改单元,用于基于已有路径版本创建新的版本,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开展路径修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力线路路径协议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协议管理效率与管理能力,提供多方案、多版本协议管理模式,有利于电力工程线路协议管理的灵活调整,有利于更好开展工程项目进度管控工作,降低项目沟通成本。

进一步,一个工程下可以创建多个方案,一个方案可以创建多个版本,每个版本下包含一条线路,一个线路包含多个路径分段,分段与协议是一一对应关系。

进一步,所述协议路径分段单元包括自动分段模块和手动分段模块,所述自动分段模块适用于地方政府协议,利用读取现有的国家行政区域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库,根据国家行政区域分界数据自动将电力线路路径划分为彼此相连的分段。

进一步,所述协议动态管理单元对所述每一个分段单独进行协议管理操作,包括添加协议文件、上传复函文件、更改协议状态或描述数据。

进一步,所述协议审核单元包括两个判断子模块,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单个路径分段所对应的单个协议是否通过审核,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线路下所有分段对应的所有协议是否都通过了审核。

进一步,所述路径修改单元基于旧有版本创建新版本,并将旧有版本配套的路径分段信息、协议信息进行复制,随后开展分段路径修改。

进一步,包括协议自适应调整单元,用于线路被修改后自动生成、匹配和线路相关的分段协议。进一步,所述协议自适应调整单元的工作流程为:

S161:判断所述路径分段是否修改,如果是执行S162,如果否,执行步骤S163;

S162:自动重置分段协议,判断若已有协议仍是否仍适用,如果是,转到步骤S163重新进行协议挂接管理操作;如果否,调用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对相应的线路进行分段;

S163:保留分段协议,调用协议动态管理单元13对分段进行协议管理操作。

进一步,包括一确认单元,用于检查路径协议清单,对所述协议审核单元判断通过审批的分段协议作进一步确认,包括路径协议是否齐全,若路径协议有误,则重新对对协议进行管理,若无误,则确认路径协议管理工作完成。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力线路路径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工程、方案和版本的数据关系图。

图3是展示方案、版本与路径协议关系的层级树状图来。

图4是自动协议路径分段的示意图。

图5是自动分段层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电力线路路径管理系统的整体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的基于多方案、多分段、多时态的电力线路路径协议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协议层级管理单元11、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协议动态管理单元13、协议审核单元14、路径修改单元15、协议自适应调整单元16和确认单元17,其中,

协议层级管理单元11用于管理线路工程中工程、方案、版本三级层级与路径协议之间的关系,建立所述工程、方案、版本与协议的数据对应关系;

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用于根据协议层级管理单元11所建立的不同的协议类型,采用自动分段和人工分段的方式对版本所对应的线路进行分段;

协议动态管理单元13用于对所述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所划分的每一个分段单独进行协议管理操作,包括添加协议文件、上传复函文件、更改协议状态或描述数据;

协议审核单元14用于判断协议动态管理单元13所管理的分段协议是否通过审批,如果没有通过审批,则调用路径修改单元15元进行调整修改。

路径修改单元15用于在线路协议不通过后,技术人员根据电力工程实际选线情况对线路进行调整;

协议自适应调整单元16用于对所述路径修改单元15修改后的分段协议,判断修改后的分段图形与原有分段路径图形是否匹配,若匹配,则保留原有线路与协议关联关系;若不匹配,自动去除所带协议信息,然后进行人工判断,若已有协议仍适用,调用协议动态管理单13元重新进行协议挂接管理操作,若不适用,调用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重新分段,开展新协议申请工作。

确认单元17用于对协议审核单元14判断通过审批的分段协议作进一步的确认,如果有误,调用协议动态管理单元13继续修改,若无误,则确认分段协议完成。

以下对本发明的基于多方案、多分段、多时态的电力线路路径协议管理系统的各个单元作具体介绍:

协议层级管理单元11,管理线路工程中工程、方案、版本三级层级与路径协议之间的关系,建立所述工程、方案、版本与路径协议的数据对应关系。

该协议层级管理单元11,用于建立多方案、多版本、多时序的路径协议管控架构,明确线路工程管理中工程、方案、版本三级层级与路径协议之间的关系,建立所述工程、方案、版本与路径协议的数据对应关系。改变过去较为简单的方案与协议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具有较强灵活性,更贴近工作需求的电力线路路径协议管理模式。

工程结构分为三层:工程、方案、版本。一个工程下可以创建多个方案,一个方案可以创建多个版本。每个版本下包含一条线路,一个线路包含多个路径分段,分段与协议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一个版本对应多个路径协议。当线路调整时,不受影响区域的分段所在协议可以对应多个版本。因此版本与路径协议是多对多的关联关系。

一个工程包含多个路径协议,一个路径协议可包含多个协议文档,而该协议文档与工程附件进行管理,便于项目整体查询。线路工程的工程、方案、版本三级层级组织关系,与路径分段、路径协议直接的对接关系,整体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一个工程可以由多个方案组成,一个方案可以由多个版本组成,一个版本对应一条线路,另外,一个工程多种工程资源和多个工程附件,每个工程附件关联一个协议文档,一个协议文档包含多个路径协议,版本与路径协议多对多关联,一个路径协议与一个分段关联,一个线路包含多个分段。

所有的工程、方案、版本、路径协议均有唯一ID来区分,保存于数据库中。对于多方案、多版本线路工程的管理时,可以采用层级树状图来展示其与路径协议关系与组织,每个版本下面对应相关的协议管理模块,如图3所示。

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根据协议层级管理单元11所建立的不同的协议类型,采用自动分段和人工分段的方式对版本所对应的线路进行分段。

协议路径分段主要包括自动分段和手工分段两个方面。因此,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包括了自动分段模块121和手工分段模块122。

自动协议路径分段主要是针对地方政府的路径分段协议。自动分段模块121读取现有的国家行政区域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库,根据国家行政区域分界数据自动将电力线路路径划分为彼此相连的分段,并使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域展示,如图4所示。由于地方政府协议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层级,自动分段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等级要求,进行细分与分类管理,线路路径协议所对应区域按省、市、县的可以层级展开,如图5所示,其为线路路径协议所对应区域按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的层级进行分段后逐级放大的结果,湖南省内的一段线路路径协议,展开后包括娄底市的一段线路路径协议,娄底市的一段线路路径协议展开后包括娄星区的一段线路路径协议

手工分段模块122,针对没有现行参考资料的数据,沿电力路径方案,采用人工选取起点与终点,并将选取地点在电子地图上对应的坐标数据输入到手工路径分段模块,以对路径进行快捷协议路径提取工作。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林业与自然保护区、矿业与文物、军队与民航、通信设施、能源与交通协议路径提取。

对于部分具有争议性的镇级、村级的路径分段,也可以采用手工分段技术进行提取或调整。

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传统路径图手工分段提取的工作量,同时使得路径协议的有效控制范围更精确,提高路径协议管理效率。

协议动态管理单元13对所述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所划分的每一个分段单独进行协议管理操作,包括添加协议文件、上传复函文件、更改协议状态或描述数据。

协议动态管理基于线路路径的分段实现,每一个分段对应一条协议记录,每条协议可以包含多份协议文档,协议文档以工程附件的形式存在,对应工程附件中的审批文档。

对线路进行分段后,每一个分段作为单独的数据处理对象,可以单独管理这些分段对应的路径协议,该协议动态过程管理单元用于对每一个分段所对应的路径协议进行管理,包括协议动态过程管理单元协议文件、上传复函文件、更改协议状态和描述数据。

另外,如果线路有协议未通过,则必须对此协议对应的分段进行处理。处理方式为根据任意已有版本,创建新的线路版本,修改存在协议问题的线路分段路径。线路分段路径修改后,分段和协议也会随之更新,此时线路已可再次进入协议动态管理流程,重新添加协议文件、上传复函文件、更改协议状态或描述数据。

协议审核单元14判断协议动态管理单元13所管理的分段协议是否通过审批,如果没有通过审批,则调用所述路径修改单元15进行路径调整修改。

协议审核单元14包括两个判断子模块,第一判断子模块141是针对单个路径分段所对应的单个协议判断是否通过了审核,第二判断子模块142则是针对线路下所有分段对应的所有协议进行判断,判断是否所有协议都通过了审核。

对于第一判断子模块141或者第二判断子模块142判断没有通过审核的协议,要调用路径修改单元15对线路下的路径协议进行修改调整。

路径修改单元15在线路协议不通过后,用于根据电力工程实际选线情况对线路所包含的

路径分段进行修改;

所述协议自适应调整单元,用于在线路被修改后自动生成、匹配和线路相关的分段协议;

当协议审核没能通过时,就会需要修改线路的一个或多个分段。每一次的改动都是以新建版本为基础的,就是说会创建当前线路的副本然后在副本的基础上修改,副本包含之前版本的分段信息。

通过路径修改单元15协议调整,具体方法是基于旧有版本,创建新版本,并将其配套的线路分段信息、协议信息进行复制,随后开展线路调整,具体地方法为:创建新版本,复制线路副本,之后编辑修改路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51:根据任意版本路径信息,形成版本(n+1);

S152:调整路径节点,接着去除受影响区域的协议挂接;

S153:调用最新版本(n+1)进行协议路径提取。

线路被修改后,协议自适应调整单元16遍历处理分段,判断分段协议是否被修改,如果否,则保留分段协议。如果是,自动重置分段协议,然后进一步进行人工判断,若已有协议仍适用,调用协议动态管理单13元重新进行协议挂接管理操作,若不适用,调用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重新分段,开展新协议申请工作。

协议自适应调整单元16的工作流程如下:

S161:判断路径分段是否修改,如果是执行S162,如果否,执行步骤S163;

S162:自动重置分段协议。然后开展人工判断,若已有协议仍适用,调用S163重新进行协议挂接管理操作;若不适用,调用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对相应的线路进行分段;

S163:保留分段协议,调用协议动态管理单元13对分段进行协议管理操作;

确认单元17用于检查路径协议清单,对所述协议审核单元判断通过审批的分段协议作进一步确认,包括路径协议是否齐全,若路径协议有误,则重新对对协议进行管理,若无误,则确认路径协议管理工作完成。

确认单元17对协议审核单元14判断通过审批的分段协议作进一步的确认,如果有误,调用协议动态管理单元13继续修改,若无误,则确认分段协议完成。

在所有分段协议都通过审核之后,通过确认单元17可以作进一步确认,可以主动发起协议修改,再返回去对每个分段的协议进行管理。然后重复协议提交,协议审核这个过程,直到认为此线路的协议无需再改,最终确认分段协议完成。

以下对本发明的电力线路路径管理系统的整体工作流程作说明:

如图6所示,由协议层级管理单元11完成步骤S11:建立选线方案,版本。

由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完成步骤S121:自动协议分段和步骤S122:手动协议分段。

协议动态管理单元13完成步骤S131:接收路径协议申请文件;之后完成步骤132:接收复函文件。

协议审核单元14完成步骤S14:判断分段协议是否通过,如果否,跳到步骤S151由路径修改单元15进行路径调整,如果是,跳到步骤S17,由确认单元17进一步确认。

路径修改单元15首先完成步骤S151:根据任意版本路径信息,形成版本(n+1);之后完成步骤S152:调整路径节点,接着去除受影响区域的协议挂接,最后完成步骤S153:调用最新版本(n+1)进行协议路径提取。

在路径修改之后,对应的协议可能不再适用,由自适应调整单元16对判断路径是否被修改,如果否,保留分段协议,调用协议动态管理单元13对分段进行协议管理操作;如果是,重置分段协议,然后开展人工判断,若已有协议仍适用,调用S163重新进行协议挂接管理操作;若不适用,调用协议路径分段单元12对相应的线路进行分段;

确认单元17完成步骤S17:检查协议清单是否完成,如果否,跳到步骤S131重新接收路径协议申请文件,如果是,完成分段协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基于多方案、多分段、多时态的电力线路路径协议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协议管理效率与管理能力,提供多方案、多版本协议管理模式,有利于电力工程线路协议管理的灵活调整,有利于更好开展工程项目进度管控工作,降低项目沟通成本。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