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951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画素描用的橡皮可以像一般的橡皮一样用来擦除错误之外,还可以在素描时作为一种特殊的白色画笔,如高光提亮、暗部反光等。另外,通过画素描用的橡皮在素描作品出现腻了的地方进行轻微的按压处理,即可起到使黑、白、灰过渡更自然的作用,还可以用作突出重要部分或使作品更为细致。

然而,现有触摸笔(touch pen)上尾部的电子橡皮擦,其功能设计仅能够实现完全擦除错误笔迹,这与实际素描场景下对橡皮擦的要求不匹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

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

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在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目标操作对象;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包括:

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

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作为所述触控操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和/或,判断是否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若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则将所述操作对象整体作为所述触控操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应的调整幅度;

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逐次调整。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表征所述触控操作在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

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包括:

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

基于所确定的调整幅度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调整幅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加载模块、获取模块、解析模块、确定模块和调整模块;其中,

所述加载模块,用于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

所述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在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目标操作对象;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作为所述触控操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和/或,判断是否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若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则将所述操作对象整体作为所述触控操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

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确定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应的调整幅度;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逐次调整。

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确定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表征所述触控操作在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基于所确定的调整幅度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调整幅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首先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之后,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进一步地,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在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目标操作对象,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如此,与现有触摸笔上尾部的电子橡皮擦相比,不再是一次就将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擦得干干净净,而是可以像真正使用橡皮一样,通过反复摩擦及力度来获得真实的橡皮擦除体验;另外,还可以基于触控操作实现对图像信息进行过渡性修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目标操作对象的示意图一;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目标操作对象的示意图二;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目标操作对象显示参数的显示效果图一;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目标操作对象显示参数的显示效果图二;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调整目标操作对象显示参数的显示效果图三;

图5d为本发明实施例压力大小与透明度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

具体地,为了修正某些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在电子设备上的显示效果,电子设备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其中,所述操作对象可以为用户待修正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为具有触摸屏的固定终端,如PC机等。

步骤102、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

这里,所述触控操作通常可以为用户通过电子橡皮擦作用于电子设备触摸屏,即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摸操作。其中,所述电子橡皮擦可以包括配合电容屏的橡皮擦、配合压力屏的橡皮擦。当然,所述电子橡皮擦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设置在触摸笔的尾部加以使用。

这里,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包括所述触控操作与电子设备触摸屏的接触位置,即触控区域、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所述触控操作的力度、及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等。

步骤103、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之后,对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如触控区域进行解析,当所述触控区域中全部或部分包括有已加载在图形用户界面上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时,即可确定试试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步骤104、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在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目标操作对象;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作为所述触控操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和/或,判断是否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若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则将所述操作对象整体作为所述触控操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

步骤105、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这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示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具体地,由于预先设置有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故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应的调整幅度;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逐次调整。

在又一示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用于表征所述触控操作在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的特征参数,如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举例来说,由于预先设置有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故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基于所确定的调整幅度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调整幅度。另外,用户也可以预先在电子设备中预先设置有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故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基于所确定的调整幅度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调整幅度。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电子设备首先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之后,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进一步地,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在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目标操作对象,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如此,与现有触摸笔上尾部的电子橡皮擦相比,不再是一次就将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擦得干干净净,而是可以像真正使用橡皮一样,通过反复摩擦及力度来获得真实的橡皮擦除体验;另外,还可以基于触控操作实现对图像信息进行过渡性修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a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

具体地,为了修正某些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在电子设备上的显示效果,电子设备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其中,所述操作对象可以为用户待修正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为具有触摸屏的固定终端,如PC机等。

步骤202、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

这里,所述触控操作通常可以为用户通过电子橡皮擦作用于电子设备触摸屏,即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摸操作。其中,所述电子橡皮擦可以包括配合电容屏的橡皮擦、配合压力屏的橡皮擦。当然,所述电子橡皮擦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设置在触摸笔的尾部加以使用。

这里,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包括所述触控操作与电子设备触摸屏的接触位置,即触控区域、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所述触控操作的力度、及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等。

步骤203、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之后,对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如触控区域进行解析,当所述触控区域中全部或部分包括有已加载在图形用户界面上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时,即可确定试试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步骤204、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

在一示例中,如图2b所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已加载三个操作对象,分别标识为操作对象A、操作对象B及操作对象C;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基于所述触控操作与电子设备触摸屏的接触位置,确定得到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M1;由于在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M1中包括有操作对象A和操作对象B,故将所述操作对象A和操作对象B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触控操作与电子设备触摸屏的接触位置所覆盖的区域即相当于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M1

步骤205、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这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示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具体地,由于预先设置有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故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应的调整幅度;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逐次调整。

在又一示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用于表征所述触控操作在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的特征参数,如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举例来说,由于预先设置有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故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基于所确定的调整幅度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调整幅度。另外,用户也可以预先在电子设备中预先设置有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故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基于所确定的调整幅度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调整幅度。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电子设备首先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之后,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进一步地,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如此,与现有触摸笔上尾部的电子橡皮擦相比,不再是一次就将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擦得干干净净,而是可以像真正使用橡皮一样,通过反复摩擦及力度来获得真实的橡皮擦除体验;另外,还可以基于触控操作实现对图像信息进行过渡性修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a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

具体地,为了修正某些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在电子设备上的显示效果,电子设备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其中,所述操作对象可以为用户待修正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为具有触摸屏的固定终端,如PC机等。

步骤302、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

这里,所述触控操作通常可以为用户通过电子橡皮擦作用于电子设备触摸屏,即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摸操作。其中,所述电子橡皮擦可以包括配合电容屏的橡皮擦、配合压力屏的橡皮擦。当然,所述电子橡皮擦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设置在触摸笔的尾部加以使用。

这里,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包括所述触控操作与电子设备触摸屏的接触位置,即触控区域、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所述触控操作的力度、及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等。

步骤303、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之后,对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如触控区域进行解析,当所述触控区域中全部或部分包括有已加载在图形用户界面上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时,即可确定试试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步骤304、判断是否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若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则将所述操作对象整体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

在一示例中,如图3b所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已加载三个操作对象,分别标识为操作对象A、操作对象B及操作对象C;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基于所述触控操作与电子设备触摸屏的接触位置,确定得到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M2;由于在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M2中部分包括有操作对象A和操作对象C,故将所述操作对象A和操作对象C整体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触控操作与电子设备触摸屏的接触位置所覆盖的区域即相当于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M2

步骤305、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这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示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具体地,由于预先设置有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故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应的调整幅度;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逐次调整。

在又一示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用于表征所述触控操作在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的特征参数,如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举例来说,由于预先设置有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故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基于所确定的调整幅度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调整幅度。另外,用户也可以预先在电子设备中预先设置有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故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基于所确定的调整幅度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调整幅度。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电子设备首先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之后,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进一步地,判断是否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若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则将所述操作对象整体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如此,与现有触摸笔上尾部的电子橡皮擦相比,不再是一次就将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擦得干干净净,而是可以像真正使用橡皮一样,通过反复摩擦及力度来获得真实的橡皮擦除体验;另外,还可以基于触控操作实现对图像信息进行过渡性修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a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

具体地,为了修正某些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在电子设备上的显示效果,电子设备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其中,所述操作对象可以为用户待修正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为具有触摸屏的固定终端,如PC机等。

步骤402、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

这里,所述触控操作通常可以为用户通过电子橡皮擦作用于电子设备触摸屏,即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摸操作。其中,所述电子橡皮擦可以包括配合电容屏的橡皮擦、配合压力屏的橡皮擦。当然,所述电子橡皮擦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设置在触摸笔的尾部加以使用。

这里,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包括所述触控操作与电子设备触摸屏的接触位置,即触控区域、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所述触控操作的力度、及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等。

步骤403、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之后,对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如触控区域进行解析,当所述触控区域中全部或部分包括有已加载在图形用户界面上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时,即可确定试试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步骤404、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在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目标操作对象;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和/或,判断是否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若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则将所述操作对象整体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

步骤405、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应的调整幅度;

步骤406、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逐次调整。

具体地,由于预先设置有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故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应的调整幅度;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逐次调整。

这里,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包括目标操作对象的深浅度、亮度等,这里,可以将所述深浅度、亮度统称为透明度。

在一示例中,如图4b所示,以配合有电容屏的橡皮擦为例,橡皮由非导电橡胶混杂零散分布的导电橡胶束组成,橡胶的软硬度与真正的橡皮一致。电子设备通过电容屏感知导电橡胶束所触碰的位置来确定需要擦除的位置,即触控区域,进而确定出包括和/或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目标操作对象,即擦除对象;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导电橡胶束的触碰次数,即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应的调整幅度,并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逐次调整。如图4b中(1)所显示的是未经过擦除处理的擦除对象的显示效果,其深浅度为100%,图4b中(2)所显示的是经过一次擦除处理,即触控操作的次数为1后的擦除对象的显示效果,其深浅度为80%,图4b中(3)所显示的是经过n次擦除处理,即触控操作的次数为n后的擦除对象的显示效果,其深浅度为10%,其中,n的取值为大于等于2。如此,所述配合电容屏的橡皮在不需要电池,即省电的基础上,可以不像现有的触摸感应橡皮一样一次就擦得干干静静,而是像真正使用橡皮一样,通过反复擦除,以获得真实的橡皮擦除体验。这样,当用户在素描到最后的时候,可以用配合电容屏橡皮对作品进行整体过渡性修饰,用以突出重要部分或使作品更为细致。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在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在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目标操作对象的基础上,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应的调整幅度,并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逐次调整。如此,与现有触摸笔上尾部的电子橡皮擦相比,不再是一次就将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擦得干干净净,而是可以像真正使用橡皮一样,通过反复摩擦及力度来获得真实的橡皮擦除体验;另外,还可以基于触控操作实现对图像信息进行过渡性修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五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a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

具体地,为了修正某些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在电子设备上的显示效果,电子设备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其中,所述操作对象可以为用户待修正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为具有触摸屏的固定终端,如PC机等。

步骤502、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

这里,所述触控操作通常可以为用户通过电子橡皮擦作用于电子设备触摸屏,即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摸操作。其中,所述电子橡皮擦可以包括配合电容屏的橡皮擦、配合压力屏的橡皮擦。当然,所述电子橡皮擦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设置在触摸笔的尾部加以使用。

这里,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包括所述触控操作与电子设备触摸屏的接触位置,即触控区域、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所述触控操作的力度、及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等。

步骤503、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之后,对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如触控区域进行解析,当所述触控区域中全部或部分包括有已加载在图形用户界面上的至少一个操作对象时,即可确定试试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步骤504、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在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目标操作对象;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和/或,判断是否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若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则将所述操作对象整体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

步骤505、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表征所述触控操作在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

这里,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表征所述触控操作在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包括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等。

步骤506、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

具体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包括: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基于所确定的调整幅度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调整幅度。

这里,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包括目标操作对象的深浅度、亮度等,这里,可以将所述深浅度、亮度统称为透明度。

步骤507、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示例中,如图5b所示,以配合有电容屏的橡皮擦为例,电子设备通过电容屏感知导电橡胶束所触碰的位置来确定需要擦除的位置,即触控区域,进而确定出包括和/或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目标操作对象,即擦除对象;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导电橡胶束与电容屏的接触面积大小,即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并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如图5b中(1)所显示的是未经过擦除处理的擦除对象的显示效果,其深浅度为100%,图5b中(2)所显示的是通过加大按压力度以适度增大所述导电橡胶束与电容屏的接触面积大小的擦除处理,即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适度增大后的擦除对象的显示效果,其深浅度为80%,图5b中(3)所显示的是再次加大按压力度以适度增大所述导电橡胶束与电容屏的接触面积大小的擦除处理,即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被二次增大后的擦除对象的显示效果,其深浅度为10%。如此,可以不像现有的触摸感应橡皮一样一次就擦得干干静静,而是像真正使用橡皮一样,通过不断加大按压力度以适度增大所述导电橡胶束与电容屏的接触面积大小的擦除处理的方式,使得被处理的擦除点越来越多,以获得真实的橡皮擦除体验。这样,当用户在素描到最后的时候,可以用配合电容屏橡皮对作品进行整体过渡性修饰,用以突出重要部分或使作品更为细致。

在又一示例中,如图5c所示,以配合有压力屏的橡皮擦为例,电子设备通过压力屏感知感应用户的橡皮擦除力度,即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并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如图5c中(1)所显示的是未经过擦除处理的擦除对象的显示效果,其透明度为1%,图5c中(2)所显示的是通过适度增大压力屏所感知感应用户的橡皮擦除力度,即适度增大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后的擦除对象的显示效果,其透明度为30%,图5c中(3)所显示的是再次加大压力屏所感知感应用户的橡皮擦除力度,即二次增大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后的擦除对象的显示效果,其透明度为80%。如此,可以根据力度的变化,产生透明度的变化,从而来调节画面的深浅、亮暗。这里,如图5d可以用于表示橡皮擦除力度(Eraser Pressure)与目标操作对象的颜色透明度(Color Transparency),即所述压力大小与所述透明度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当然,所述对应关系仅为本发明一示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发明创造。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在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在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目标操作对象的基础上,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表征所述触控操作在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如此,与现有触摸笔上尾部的电子橡皮擦相比,不再是一次就将素描、图画等图像信息擦得干干净净,而是可以像真正使用橡皮一样,通过反复摩擦及力度来获得真实的橡皮擦除体验;另外,还可以基于触控操作实现对图像信息进行过渡性修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六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加载模块601、获取模块602、解析模块603、确定模块604和调整模块605;其中,

所述加载模块601,用于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加载至少一个操作对象;

所述获取模块602,用于检测针对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

所述解析模块603,用于解析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对象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的操作;

所述确定模块604,用于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在至少一个操作对象中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目标操作对象;

所述调整模块605,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和/或,判断是否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若存在有部分包括在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操作对象,则将所述操作对象整体作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对象。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确定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触控操作的次数对应的调整幅度;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逐次调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确定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特征参数表征所述触控操作在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方面的量化值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调整幅度对所述目标操作对象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面积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大小与所述显示参数的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调整幅度;基于所确定的调整幅度确定与所述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调整幅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各模块及其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单元均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实现,也可以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比如,在实际应用中,可由位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电子设备实施例项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一至五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至五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