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409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终端设备(比如智能手机)的普及,终端设备已经是用户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设备,用户习惯于使用终端设备阅读电子书、观看电影、观看电视剧等。然而用户长期使用终端设备,可能会造成眼部疲劳而导致用户的视力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该方法在用户对眼部操作频繁时,控制终端设备进行熄屏,防止用户用眼疲劳,保护了用户的视力。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终端设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包括: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

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

计算所述累积次数与所述时间段的比值;

若检测获知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该方法在用户对眼部操作频繁时,控制终端设备进行熄屏,防止用户用眼疲劳,保护了用户的视力。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计算所述累积次数与所述时间段的比值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获知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提示用户进行休息,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眼部操作包括:

揉眼操作、或者、挤眼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包括:

向用户发送熄屏提示消息;

若检测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没有进行熄屏处理,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包括:开启模块,用于在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

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时,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累积次数与所述时间段的比值;

处理模块,用于在检测获知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由此,在用户对眼部操作频繁时,控制终端设备进行熄屏,防止用户用眼疲劳,保护了用户的视力。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在检测获知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提示用户进行休息,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眼部操作包括:

揉眼操作、或者、挤眼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发送熄屏提示消息;

处理单元,用于在检测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没有进行熄屏处理时,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由此,在用户对眼部操作频繁时,控制终端设备进行熄屏,防止用户用眼疲劳,保护了用户的视力。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外壳,屏幕,处理器和电路板;

所述屏幕安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外壳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数据,具体用于:

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

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

计算所述累积次数与所述时间段的比值;

若检测获知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由此,在用户对眼部操作频繁时,控制终端设备进行熄屏,防止用户用眼疲劳,保护了用户的视力。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0,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终端设备,以满足其娱乐、学习和工作等需求,然而用户长期使用终端设备,或者在较为疲劳情况下使用终端设备,都会导致视力降低。

由于用户的疲劳程度可由用户的眼部操作表现出来,比如用户在较为疲劳的时候可能会相对频繁的对眼部进行揉眼操作,或者用户在较为疲劳的时候,可能会频繁的对眼部进行挤眼操作等。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中,为了在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时候保护用户的视力,可通过检测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对眼部的眼部操作的频繁程度,识别用户是否较为疲劳,当用户较为疲劳的时候,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用户的视力。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在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其中,预设眼部操作可包括上述的对眼部进行的揉眼操作、挤眼操作等。

S120,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

具体地,在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记录一次用户对眼部进行预设眼部操作的次数,每当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都对该预设眼部操作的次数加一,直至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计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时,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

其中,上述预设门限值是根据大量实验数据标定的,当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计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时,则表明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次数较多,因此需要进一步根据累计次数与时间段判断用户是否处于较为疲劳的状态。

S130,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

具体地,为了判断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是否相对频繁的对眼部进行预设眼部操作,可采用多种方式根据累计次数与时间段计算用户对眼部进行预设眼部操作的频繁程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计算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根据该比值的大小判断用户对眼部进行预设眼部操作的频繁程度。

S140,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

具体地,预先根据大量实验设置第一阈值,从而当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大于第一阈值,则表明用户对眼部进行眼部操作频率较高,用户当前较为疲劳。

因此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用户的视力,比如,可控制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以终止用户对终端设备的使用,达到保护用户视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该方法在用户对眼部操作频繁时,控制终端设备进行熄屏,防止用户用眼疲劳,保护了用户的视力。

基于以上实施例,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保护用户的视力,可以在计算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大小到达第一阈值之前,就提醒用户进行休息。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0,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

S220,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

S230,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

S240,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则提示用户进行休息,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可以理解,用户越疲劳,其对眼部的预设眼部操作就越频繁,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就越高,为了进一步保护用户视力,可以在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达到第一阈值之前的某个值时,就开始提醒用户休息。

具体地,可根据大量实验数据设置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对应于用户相对疲劳的状态,且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从而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则提示用户进行休息。

S250,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向用户发送熄屏提示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可在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向用户发送熄屏提示,以便于用户根据熄屏提示主动进行熄屏操作,避免终端设备直接强制熄屏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具体地,如果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大于第一阈值,向用户发送熄屏提示消息,比如向当前页面弹出提示框提示用户需要控制终端设备熄屏并休息,进而检测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进行熄屏处理。

S260,若检测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没有进行熄屏处理,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

具体地,如果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没有进行熄屏处理,比如在3秒内没有进行熄屏处理,为了保护用户视力,则强制控制终端设备熄屏。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下面通过附图3,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

在该示例中,终端设备为手机,检测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行为信息的设备为手机的前置摄像头,预设眼部操作是揉眼操作,揉眼的累计次数通过x表示,累计次数的门限值通过y表示,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通过m表示,第一阈值通过Q表示: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用户亮屏并使用终端设备时,检测系统开启以便于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S310),前置摄像头每隔n秒钟获取用户的脸部状态数据,如果检测到用户揉眼一次,则记录一次用户揉眼的次数(S320),获取揉眼的累计次数x,获取累计次数的预设门限值y(S330)。

进而,判断x是否大于等于y(S340),如果否,则表明用户的揉眼的次数不多,用户当前不处于较为疲劳状态,从而不对用户进行提醒并返回步骤S320,如果x大于等于y,则表明用户的揉眼的次数较多,有可能用户当前处于较为疲劳状态,于是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m,计算累积次数x与时间段m的比值Q,以根据比值结果准确判断用户在该时间段内揉眼的频率是否较高(S350)。

判断累积次数x与时间段m的比值与Q的大小关系(S360),如果累积次数x与时间段m的比值小于Q,则表明用户对眼部进行眼部操作频率较低,用户当前不处于较为疲劳的状态,则不对用户提醒(S370),并返回步骤S320继续检测用户对眼部的揉眼操作。

如果累积次数x与时间段m的比值大于等于Q,则表明用户对眼部进行眼部操作频率较高,用户当前较为疲劳。因此可控制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并提醒用户休息(S380),以终止用户对终端设备的使用,达到保护用户视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若检测获知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则提示用户进行休息,由此,在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达到第一阈值之前的第二阈值时,就开始提醒用户休息,进一步防止用户用眼疲劳,保护了用户的视力。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包括:开启模块100、获取模块200、计算模块300和处理模块400。

其中,开启模块100用于在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在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模块100开启计时器,其中,预设眼部操作可包括上述的对眼部进行的揉眼操作、挤眼操作等。

获取模块200,用于在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时,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

具体地,在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记录一次用户对眼部进行预设眼部操作的次数,每当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都对该预设眼部操作的次数加一,直至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计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时,停止计时,获取模块200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

其中,上述预设门限值是根据大量实验数据标定的,当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计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时,则表明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次数较多,因此需要进一步根据累计次数与时间段判断用户是否处于较为疲劳的状态。

计算模块300,用于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

具体地,为了判断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是否相对频繁的对眼部进行预设眼部操作,可采用多种方式根据累计次数与时间段计算用户对眼部进行预设眼部操作的频繁程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模块300可计算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根据该比值的大小判断用户对眼部进行预设眼部操作的频繁程度。

处理模块400,用于在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

具体地,预先根据大量实验设置一第一阈值,从而当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大于第一阈值,则表明用户对眼部进行眼部操作频率较高,用户当前较为疲劳。

因此处理模块400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用户的视力,比如,处理模块400可控制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以终止用户对终端设备的使用,达到保护用户视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由此,在用户对眼部操作频繁时,控制终端设备进行熄屏,防止用户用眼疲劳,保护了用户的视力。

基于以上实施例,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保护用户的视力,可以在计算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大小到达第一阈值之前,就提醒用户进行休息。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在如图4所示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500。

可以理解,用户越疲劳,其对眼部的预设眼部操作就越频繁,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就越高,为了进一步保护用户视力,可以在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达到第一阈值之前的某个值时,就开始提醒用户休息。

具体地,可根据大量实验数据设置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对应于用户相对疲劳的状态,且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从而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提示模块500则提示用户进行休息。

进一步地,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如图4所示的基础上,处理模块400包括发送单元410和处理单元420。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发送单元410可在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向用户发送熄屏提示,以便于用户根据熄屏提示主动进行熄屏操作,避免终端设备直接强制熄屏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具体地,如果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大于第一阈值,发送单元410向用户发送熄屏提示消息,比如向当前页面弹出提示框提示用户需要控制终端设备熄屏并休息,进而检测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进行熄屏处理。

如果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没有进行熄屏处理,比如在3秒内没有进行熄屏处理,为了保护用户视力,处理单元420则强制控制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与上述参照图1-图3描述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对应,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中未披露的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若检测获知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则提示用户进行休息,由此,在累计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达到第一阈值之前的第二阈值时,就开始提醒用户休息,进一步防止用户用眼疲劳,保护了用户的视力。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述,该终端设备包括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1000。

需要说明的是,对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1000的描述,可参照上述结合图4-图6描述的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装置,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由此,在用户对眼部操作频繁时,控制终端设备进行熄屏,防止用户用眼疲劳,保护了用户的视力。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另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外壳,屏幕,处理器和电路板;

屏幕安置在外壳上,电路板安置在外壳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设置在电路板上;

处理器用于处理数据,具体用于:

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

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

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

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基于终端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当初次检测到用户进行预设眼部操作时,开启计时器,当检测到用户的预设眼部操作的累积次数达到预设门限值,停止计时,并获取计时过程对应的时间段,计算累积次数与时间段的比值,若检测获知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进行熄屏处理。由此,在用户对眼部操作频繁时,控制终端设备进行熄屏,防止用户用眼疲劳,保护了用户的视力。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