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掌托切换一体化实体键盘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7180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穿戴式掌托切换一体化实体键盘鼠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标,特别是涉及穿戴式掌托切换一体化实体键盘鼠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设备向穿戴化方向高速发展,以谷歌眼镜和手机vr为引领的众多头戴显示智能设备趋于更成熟、更便宜和更多样化,但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输入和控制设备出现瓶颈。目前的无线键盘体积过大,以及无线鼠标限于桌面操作,导致以无线触摸板为核心的虚拟键鼠其键盘功能只局限于数字小键盘,无法实现全字符输入。

目前的实体键盘和虚拟键盘的键符基本按平行、错位行列布置。只适应手掌悬空状态点击键符,使得用户在敲击键盘的过程中,手掌需悬空不断移动,不适用于长时间输入工作,造成了“鼠标手”、“键盘手”等疾患。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单手分键盘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分体,由左右2个单手键盘组成一套键盘、单手数字小键盘、单手全字符键盘等,由于单手分配键位多,体积过大,很难实现键鼠一体化和穿戴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戴式掌托切换一体化实体键盘鼠标,主要解决了头戴显示智能设备以无线触摸板为核心的虚拟键鼠其键盘无法实现全字符输入,长时间使用键盘造成手有不适,键盘和鼠标携带不方便无法实现穿戴化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穿戴式掌托切换一体化实体键盘鼠标,包括无线单手键盘和无线光电鼠标;所述无线单手键盘位于无线光电鼠标表面;所述无线单手键盘设有拇指键区、食指键区、中指键区、无名指键区和小指键区,该拇指键区、食指键区、中指键区、无名指键区和小指键区的键位位置是根据各手指生理活动特点设置;所述无线单手键盘后部设有掌托,该掌托内装有传感器;所述掌托通过手掌根上、下、左、右方向游动可切换所述无线单手键盘各键位的键符,把该无线单手键盘的键符数量扩展4倍;所述拇指键区设有键盘/鼠标切换键,可将设备切换成鼠标状态或键盘状态。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拇指键区在平面设置有四个键位,立面设置有六个键位;所述食指键区设置有七个键位;所述中指键区设置有六个键位;所述无名指键区设置有四个键位;所述小指键区设置有三个键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食指键区、中指键区、无名指键区共四行,前两行布置在平面,第三行布置在斜面,与平面角度为10°~20°,第四行布置在斜面,与平面角度为25°~35°,该食指键区、中指键区、无名指键的每一列与底边的角度为60°~70°;所述小指键区排布为一列三行,前两行布置在平面,后一行布置在斜面,与平面的角度为40°~50°。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掌托通过手掌根上、下、左、右方向游动进行键符切换时,手掌根游动偏离正方向角度不超过30°,游动距离为3mm或以上;所述掌托内还装有无线传输装置,通过传输协议与可用设备进行交互。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鼠标状态工作时,所述中指键区以四个按键来代替鼠标滚轮的滑动功能,从上到下分别是“快上”、“慢上”、“慢下”、“快下”,四个按键的滚动速度均随着手指按住键位的时间的增长而增快,“慢上”和“慢下”存在极限速度;所述鼠标状态工作时,食指键区设有鼠标左键和中键,无名指区设有鼠标右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无线单手键盘各键位的键符可以通过软件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这种穿戴式掌托切换一体化实体键盘鼠标,实现了头戴显示智能设备全字符的便捷输入。掌托用于承托手掌的掌根和手臂,减轻操作时手臂和手掌的负担,使人们在长时间使用键盘时,不会造成手部不适。另外,本发明还实现了键盘鼠标一体化和穿戴化,使得鼠标和键盘的携带和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穿戴式掌托切换一体化实体键盘鼠标的平面图;

图中:1-无线单手键盘;2-无线光电鼠标;3-拇指键区;4-食指键区;5-中指键区;6-无名指键区;7-小指键区;8-掌托。

图2为本发明的穿戴式掌托切换一体化实体键盘鼠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穿戴式掌托切换一体化实体键盘鼠标,包括无线单手键盘1和无线光电鼠标2。无线单手键盘1位于无线光电鼠标2表面。无线单手键盘1设有拇指键区3、食指键区4、中指键区5、无名指键区6和小指键区7。各键区的键位布置按照手掌根固定在掌托8上时各手指功能的人体工程学立体布置。

优选的,拇指键区3位于键盘左下角,在平面设置有四个键位,立面设置有六个键位。平面键位由左向右依次是空格键、backspace键、回车键和ctrl键。立面设置六个键位,由左向右依次是esc键、tab键、capslock键、shift键、alt键以及键盘/鼠标切换键。手掌根游动掌托切换无线单手键盘各键位的键符时,拇指区键符不进行切换。

优选的,食指键区4配置七个键位,分两列四行排布。第一行排布一个键位,第二行排布两个键位,两行均布置在平面。第三行排布两个键位,布置在斜面,与平面角度为15°。第四行排布两个键位,布置在斜面,与平面角度为30°。

优选的,中指键区5配置六个键位,分三列四行排布。第一行排布三个键位,第二行排布一个键位,两行均布置在平面。第三行排布一个键位,布置在斜面,与平面角度为15°。第四行排布一个键位,布置在斜面,与平面角度为30°。

优选的,无名指键区6配置四个键位,分两列三行排布。第一行排布两个键位,布置在平面。第二行排布一个键位,布置在斜面,与平面角度为15°。第三行排布一个键位,布置在斜面,与平面角度为30°。第一行第二个键位的键帽旋转90°布置。

优选的,小指键区7配置三个键位,分一列三行排布。第一、第二行各排布一个键位,布置在平面。第三行排布一个键位,布置在斜面,与平面角度为45°。

优选的,食指键区4、中指键区5、无名指键区6的每一列与底边的角度为68°,拇指键区3和小指键区7则根据不同手指生理活动特点确定。

优选的,通过手掌根在掌托8上的游动切换键符,手掌根的游动距离为3mm或以上,游动方向只要偏离正方向角度不超过30°,即近似上、下、左、右4个方向即可实行模糊操作。通过位于掌托8内的传感器来感知移动的方向和大小,传递给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切换键盘排布,以达到全键盘输入。除拇指键区3外,每个键区按手掌根游动方向上、下、左、右分别排布4种字符布局,分别为左键盘键符、右键盘键符、数字键符和其他功能键符。食指键区4、中指键区5、无名指键区6和小指键区7共20个键位经过手掌根切换可实现80个键符输入。掌托8经过人体工程学设计,与手掌根接触面有凹陷,从而与承托手掌紧密结合,以便带动穿戴式掌托切换一体化实体键盘鼠标轻便游动、精准定位。

优选的,拇指键区3设有键盘/鼠标切换键,可将设备切换成鼠标状态或键盘状态。在鼠标状态工作时,中指键区5以第二列的四个键符来代替鼠标滚轮的滑动功能,从上到下分别是“快上”、“慢上”、“慢下”、“快下”,四个按键的滚动速度均随着手指按住键位的时间的增长而增快,且“慢上”和“慢下”存在极限速度。在鼠标状态工作时,食指键区4第二列的其中两个键符设置为鼠标左键和鼠标中键,无名指键区6第一列的第二个键符设置为鼠标右键。

优选的,无线单手键盘1各键位的键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通过软件设置。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