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疾病信息采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49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RFID的疾病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当进入安防检查区域时,建立具有RFID的便携式设备与其当前拥有者之间的关联;

(2)读取所述便携式设备中存储的更新记录;

(3)所述便携式设备获取所述当前拥有者的身份识别信息;

(4)通过射频网络和WiFi网络上传所述RFID的验证请求信息、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和所述更新记录,根据所述RFID的验证请求信息验证疾病信息采集端的有效性,并验证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和所述更新记录;

(5)获得所述拥有者的当前生理信息;

(6)通过WiFi网络上传所述当前生理信息;

(7)匹配所述当前生理信息和以往生理信息集合;

(8)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拥有者的身份是否为所述便携式设备的真正拥有者;

(9)当所述当前拥有者为真正拥有者时,利用所述当前生理信息更新所述便携式设备中存储的更新记录,并使疾病信息采集端获得与所述当前拥有者对应的疾病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具有RFID的便携式设备与其当前拥有者之间的关联包括:

所述具有RFID的便携设备接收来自当前拥有者的第一验证请求,所述第一验证请求包括根据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当前拥有者的身份信息生成的第一加密信息,所述便携式设备根据其中存储的预设算法以及所述第一加密信息产生第一解密信息;

所述当前拥有者接收来自所述便携式设备的第二验证请求,所述第二验证请求包括所述便携式设备的RFID根据所述第一解密信息生成的第二加密信息,以及所述便携式设备参与本次关联使用的RFID的通信频率;

所述当前拥有者根据预设的算法选取解密密钥,对第二加密信息解密,并将获得的所述通信频率输入安防检查区域的RFID读取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记录包括:所述RFID存储、更改、删除其中记录的信息的时间戳、操作者身份信息以及操作地点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指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所述便携式设备对当前拥有者身份识别信息进行第一加密,其中该加密过程相对应解密用第一解密密钥由所述RFID产生;

所述便携式设备对当前拥有者更新记录进行不同于第一加密的第二加密,其中该加密过程相对应的解密用第二解密密钥由所述便携式设备产生并发送给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读取设备;

所述便携式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和第二解密密钥产生验证请求信息,并将该验证请求信息通过便携式设备经由WiFi网络发送给疾病信息采集端;

所述疾病信息采集端根据接收到的验证请求产生响应消息,并将该消息经由WiFi网络以及射频网络反馈给所述RFID并且被保存或暂存到所述便携式设备而不对所述RFID进行信息更新或改变;

所述便携式设备根据反馈给所述RFID的信息与第一解密密钥和第二解密密钥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疾病信息采集端的有效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性包括所述疾病信息采集端的身份信息以及采集权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

当所述有效性符合预设条件时,所述便携式设备经由WiFi网络上传所述当前拥有者的身份识别信息、所述更新记录以及RFID编号的经过第三加密算法加密后得到的信息;

所述疾病信息采集端根据预设于其中的第三加密算法相对应的解密算法获得所述当前拥有者的身份识别信息和所述更新记录;

所述疾病信息采集端根据所述RFID编号在数据库中检索与该编号相对应的真正拥有者的身份识别信息以及更新记录;

所述疾病信息采集端对接收到的和检索到的身份识别信息以及更新记录分别进行比对,当一致时认为当前拥有者可能为真正拥有者;否则向安防检查区域发出报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拥有者的当前生理信息包括:获得所述拥有者的声纹和/或视网膜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所述当前生理信息和以往生理信息集合包括:

疾病信息采集端根据所述RFID编号检索以往生理信息集合;

根据所述以往生理信息集合确定该集合中各种生理参数对应的变化区间

将所述当前生理信息与所述变化区间相比较;

当所述当前生理信息超过所述变化区间且所述当前生理信息与所述变化区间之差不超过预设阈值时,认为所述当前生理信息和以往生理信息集合匹配成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设备包括:RFID、存储单元、WiFi通信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声纹识别单元显示屏和电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