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状态通知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670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PPT状态通知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PT状态通知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PPT(Power Point)作为一种演示文稿软件,广泛应用于办公、学习、教育等场景。随着科技的发展,终端与终端之间还可以实现PPT协同演示,例如,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端播放PPT,手机端通过与PC端通信,可以知道PC端PPT的状态,手机端的用户可以根据PPT的状态远程控制PC端,或者手机端与PC端实现同步播放。

传统的实现手机端获取PC端PPT状态的方式是需要不断的请求PPT接口。这样的方式既浪费程序资源,而且容易出现请求故障问题,使得交互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主动通知PPT状态、提高交互效率的PPT状态通知方法和系统。

一种PPT状态通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COM技术启动PPT应用程序;

通过COM技术将预设的回调对象注入到所述PPT应用程序,以使所述PPT应用程序在PPT状态变化时调用所述回调对象;

接收所述回调对象发送的PPT状态改变信息;

根据所述PPT状态改变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发送至接收端。

一种PPT状态通知系统,包括:

功能链接模块,用于通过COM技术启动PPT应用程序;

对象注入模块,用于通过COM技术将预设的回调对象注入到所述PPT应用程序,以使所述PPT应用程序在PPT状态变化时调用所述回调对象;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回调对象发送的PPT状态改变信息;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PPT状态改变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发送至接收端。

上述PPT状态通知方法和系统,通过COM技术启动PPT应用程序,通过COM技术将预设的回调对象注入到PPT应用程序,以使PPT应用程序在PPT状态变化时调用回调对象,然后接收回调对象发送的PPT状态改变信息,根据PPT状态改变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发送至接收端。如此,通过采用COM技术与PPT应用程序建立链接并通信,使得PPT状态变化后会主动通知,不需要频繁的请求PPT接口去获取状态,节省了程序资源,也提高了交互效率。同时,可以实时知道PPT状态的改变,不局限于查询PPT状态的时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PPT状态通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PPT状态通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PPT状态通知系统的模块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PPT状态通知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实施例中的PPT状态通知方法,可以应用于可播放PPT的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通过COM技术启动PPT应用程序。

可以通过检测系统状态或查询安装软件列表,判断PPT应用程序是否安装,在安装PPT应用程序时,通过COM技术启动PPT应用程序。例如,PPT状态通知方法应用于一设备A,通过检测设备A的系统状态或查询设备A的安装软件列表,即可以知道设备A是否安装有PPT应用程序。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技术,是微软公司为了使计算机软件的生产更加符合人类行为而开发的一种开发技术。COM为各种不同的应用软件之间搭起了桥梁,通过COM技术可以操作微软Office(办公)组件。

微软公司对外公布一个类:Microsoft.Office.Interop.PowerPoint.Application,开发人员创建这个类的实例就能启动PPT应用程序。通过COM技术启动PPT的时候存在两种情况:

一、启动前PPT应用程序未运行,此时通过创建PPT实例时在后台启动PPT进程,并不会出现PPT演示界面。

二、启动前PPT应用程序已运行,此时获取当前的PPT实例,通过该PPT实例能够获取当前处于激活状态的PPT文档。

S130:通过COM技术将预设的回调对象注入到PPT应用程序,以使PPT应用程序在PPT状态变化时调用回调对象。

对象是数据和方法的封装体。当一对象发生某事件时,它通常需向其它相关对象发送“消息”,请求它们作出一些处理,而处理事件的对象被称为“回调对象”。

Office组件中PPT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系列链接点(相当于一个功能入口),链接点在注册的消息事件发生后,会主动调用对应的回调函数。采用COM技术通过链接点将预设的回调对象注入PPT应用程序,与PPT应用程序建立链接,从而PPT应用程序在PPT状态改变时可以主动调用回调对象,通过回调对象即可被动地准确获取PPT的状态变化。

S150:接收回调对象发送的PPT状态改变信息。

PPT应用程序主动调用回调对象后,回调对象根据PPT状态变化生成PPT状态改变信息并返回。

其中,PPT状态改变信息包括上翻页、下翻页、动画播放、幻灯片放映和放映退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PPT状态改变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状态的信息,在此不一一例举。

S170:根据PPT状态改变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发送至接收端。

通知消息用于告知接收端当前PPT所处的状态,接收端解析通知消息可以得到PPT状态改变信息,以便接收端根据PPT状态改变信息进行相应处理,例如,返回控制信号以控制改变PPT状态,或者控制改变接收端自身的PPT状态。

上述PPT状态通知方法,通过COM技术启动PPT应用程序,通过COM技术将预设的回调对象注入到PPT应用程序,以使PPT应用程序在PPT状态变化时调用回调对象,然后接收回调对象发送的PPT状态改变信息,根据PPT状态改变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发送至接收端。如此,通过采用COM技术与PPT应用程序建立链接并通信,使得PPT状态变化后会主动通知,不需要频繁的请求PPT接口去获取状态,节省了程序资源,也提高了交互效率。同时,可以实时知道PPT状态的改变,不局限于查询PPT状态的时机。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步骤S110之前,还包括步骤S100。

S100:建立负责生成PPT状态改变信息的回调对象。

建立回调对象具体是添加一段程序,用于被调用时获取PPT状态,并生成PPT状态改变信息。通过预先建立回调对象,方便后续直接将回调对象注入PPT程序。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步骤S110之后,步骤S130之前,还包括步骤S120。

S120:判断是否成功启动PPT应用程序。若是,则执行步骤S130。若否,可以不操作,或者返回步骤S110以便再一次启动PPT应用程序。

通过在将回调对象注入PPT应用程序之前,判断是否成功启动PPT应用程序,避免无用操作而浪费程序,提高程序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70之后还包括步骤(a1)至步骤(a2)。

步骤(a1):接收接收端返回的反馈消息。

反馈消息由接收端发送。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接收端是否成功接收到通知消息。

步骤(a2):根据反馈消息判断接收端是否接收到通知消息。若是,则表示接收端成功接收到通知消息。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170。

通过步骤(a1)和步骤(a2),在发送通知消息之后获取接收端返回的反馈消息,在根据反馈消息判断接收端没有接收到通知消息时,返回步骤S170以便再次发送通知消息,可确保接收端成功接收到通知消息,提高与接收端交互的成功率。

一具体应用例中,利用上述PPT状态通知方法编程得到一处理程序,处理程序内建立有回调对象,该处理程序应用于设备A,设备A与作为接收端的设备B进行通信以完成PPT协同演示。设备A的PPT应用程序执行翻页操作,会调用回调对象,通过调用该回调对象发送PPT状态改变消息至给处理程序,处理程序根据PPT状态改变消息发送通知消息给备B,设备B根据通知消息获取到PPT状态改变消息后,可以执行相同的状态变化,完成协同演示。

参考图3,一实施例中的PPT状态通知系统,可以应用于可播放PPT的终端设备,该系统包括功能链接模块110、对象注入模块130、信息接收模块150和消息发送模块170。

功能链接模块110用于通过COM技术启动PPT应用程序。

可以通过检测系统状态或查询安装软件列表,判断PPT应用程序是否安装,在安装PPT应用程序时,通过COM技术启动PPT应用程序。例如,PPT状态通知方法应用于一设备A,通过检测设备A的系统状态或查询设备A的安装软件列表,即可以知道设备A是否安装有PPT应用程序。

对象注入模块130用于通过COM技术将预设的回调对象注入到PPT应用程序,以使PPT应用程序在PPT状态变化时调用回调对象。

Office组件中PPT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系列链接点(相当于一个功能入口),链接点在注册的消息事件发生后,会主动调用对应的回调函数。对象注入模块130通过采用COM技术通过链接点将预设的回调对象注入PPT应用程序,与PPT应用程序建立链接,从而PPT应用程序在PPT状态改变时可以主动调用回调对象,通过回调对象即可被动地准确获取PPT的状态变化。

信息接收模块150用于接收回调对象发送的PPT状态改变信息。

PPT应用程序主动调用回调对象后,回调对象根据PPT状态变化生成PPT状态改变信息并返回。

其中,PPT状态改变信息包括上翻页、下翻页、动画播放、幻灯片放映和放映退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PPT状态改变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状态的信息,在此不一一例举。

消息发送模块170用于根据PPT状态改变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发送至接收端。

通知消息用于告知接收端当前PPT所处的状态,接收端解析通知消息可以得到PPT状态改变信息,以便接收端根据PPT状态改变信息进行相应处理,例如,返回控制信号以控制改变PPT状态,或者控制改变接收端自身的PPT状态。

上述PPT状态通知系统,功能链接模块110通过COM技术启动PPT应用程序,对象注入模块130通过COM技术将预设的回调对象注入到PPT应用程序,以使PPT应用程序在PPT状态变化时调用回调对象,然后信息接收模块150接收回调对象发送的PPT状态改变信息,消息发送模块170根据PPT状态改变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发送至接收端。如此,通过采用COM技术与PPT应用程序建立链接并通信,使得PPT状态变化后会主动通知,不需要频繁的请求PPT接口去获取状态,节省了程序资源,也提高了交互效率。同时,可以实时知道PPT状态的改变,不局限于查询PPT状态的时机。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上述PPT状态通知系统还包括对象建立模块100,用于建立负责生成PPT状态改变信息的回调对象。建立回调对象具体是添加一段程序,用于被调用时获取PPT状态,并生成PPT状态改变信息。通过预先建立回调对象,方便后续直接将回调对象注入PPT程序。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上述PPT状态通知系统还包括启动分析模块120,用于判断是否成功启动PPT应用程序,在成功启动PPT应用程序时,控制执行对象注入模块130的功能。具体地,在没有成功启动PPT应用程序时,启动分析模块120可以不操作,也可以控制功能链接模块110再一次启动PPT应用程序。

通过在将回调对象注入PPT应用程序之前,判断是否成功启动PPT应用程序,避免无用操作而浪费程序,提高程序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PPT状态通知系统还包括反馈处理模块(图未示),用于接收接收端返回的反馈消息,根据反馈消息判断接收端是否接收到通知消息,若否,控制消息发送模块170再次根据PPT状态改变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发送至接收端。

反馈消息由接收端发送。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接收端是否成功接收到通知消息。通过采用反馈处理模块,在发送通知消息之后获取接收端返回的反馈消息,在根据反馈消息判断接收端没有接收到通知消息时,控制消息发送模块170再次根据PPT状态改变信息生成通知消息并发送至接收端,可确保接收端成功接收到通知消息,提高与接收端交互的成功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