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终端的穿戴式听诊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8290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基于智能终端的穿戴式听诊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尤其涉及基于智能终端的穿戴式听诊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听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现有的申请专利的听诊器,五花八门、品种繁多。它们有一个共同缺陷:不适合普通用户的操作使用。

使用听诊器,重要条件是:选择听诊的位置要准确。否则,容易产生漏诊、误诊。这严重制约听诊技术的广泛使用。

在互联网与健康医疗相结合的现代,提倡用户防病治病的自行操作、倡导家庭医疗、远程医疗。需要有相应的诊断疾病的技术。

因此,发明借助智能终端,适合普通用户自行操作的听诊技术,具有广泛的市场。在医院的门诊大厅,由服务员对病患预先进行听诊、问诊,不仅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减缓压力,而且可以减少漏诊、误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基于智能终端的穿戴式听诊系统和方法;穿戴设备帮助听诊定位,提高听诊诊病能力;形成听诊、医疗、医嘱报告。

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主要包括:穿戴式探头装置、电路盒、智能终端、专用电脑服务器。穿戴式探头装置与电路盒,还可以合二为一,布置在一起。

穿戴式探头装置通过有线与电路盒相连接;电路盒与智能终端用有线或无线方式相连接;智能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与专用电脑服务器相连接。

所说的穿戴式探头装置,是指穿戴在病患身上、带有听诊定位的拾音探头的装置。具体穿戴式探头装置的式样有多种,例如:紧身服、绑带等。

所说的电路盒,内部有音频放大电路、声音滤波电路、连接电路。如果采用无线连接,则电路盒内还要有电源电路。

所说的智能终端,是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或PC电脑、或VR设备、或门诊电脑屏、或医疗机器人,并且安装听诊服务软件、通信软件。

所说的专用电脑服务器,是指支持智能终端中的听诊服务软件工作的服务器。其中有数据库、存贮器、服务器工作的软件、听诊诊病软件、通信软件,还有供用户智能终端下载的听诊服务软件。

所说的专用电脑服务器,也可以由云服务器代替。

所说的门诊电脑屏,是指采用PC电脑为主体,应用触摸屏技术的电脑屏。而且,在门诊电脑屏中,还可以包含专用电脑服务器的功能,形成一个整体。门诊电脑屏可以布置安装在医院门诊的大厅里。

所说的医疗机器人,是指外观类似人体的造型,专门用于医院或诊所中,对病患进行医疗问诊、听诊的电脑机器人装置。

在医院门诊部,如果有门诊电脑屏、或者有医疗机器人,并且采用本发明的听诊技术,可以在医生医疗之前,预先对病患进行问诊和听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穿戴式探头装置内,按照若干听诊位置的要求、参考人体的构造,布置若干探头;听诊的心肺音传送给电路盒;

步骤2,在电路盒内有音频放大电路、声音滤波电路、与智能终端用有线或无线的连接电路;如采用无线连接,在电路盒内还要有电源电路;

步骤3,在智能终端中安装听诊服务软件,对电路盒传来的心肺音进行有效的采集、判断后,上传给专用电脑服务器;

步骤4,专用电脑服务器收到病患的心肺音,与数据库中的各种疾病的心肺音波纹进行比对、判断,形成《听诊诊病报告》;专用电脑服务器,还可以按照要求,将《听诊诊病报告》发送给医生使用的智能终端中。

进一步,在步骤4中增加:专用电脑服务器根据《听诊诊病报告》,给医生的智能终端发出:《数字医疗建议报告》。其主要内容有:本次医疗重点、建议医疗的若干方案、容易漏诊或误诊的警告提醒、用药警告提醒等。

再进一步,在步骤4中增加:专用电脑服务器根据《听诊诊病报告》,给用户的智能终端发出:《医嘱报告》。其主要内容有:指导用户防病治病的建议、配合医疗的要求、向用户推荐对症的医院及专治科室等。

再进一步,在步骤4中增加:专用电脑服务器控制打印机,打印《数字医疗建议报告》、《医嘱报告》。让医生有医疗的参考凭证,让用户有书面的医嘱。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穿戴式探头装置可以帮助用户、自行确定听诊位置,提高听诊的准确性,并且成本低,适合广泛普及。将专业医生使用的听诊器,通过发明,适合普通用户在家庭、办公室听诊使用。还可用于医院门诊大厅,由服务员预先对病患听诊。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减轻工作压力。

本发明还有优点:给医生的智能终端发出:《数字医疗建议报告》。成为医生医疗工作的得力助手,有效地减少漏诊或误诊。给用户的智能终端发出:《医嘱报告》,成为用户健康医疗的助手。还可以控制打印机,打印《数字医疗建议报告》、《医嘱报告》。本发明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系统的一种方框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步骤的一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穿戴式探头装置的一种紧身服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穿戴式探头装置的一种紧身服后背示意图。

图中,100.穿戴式探头装置;200.电路盒;300.智能终端;400.专用电脑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的系统组成,说明如下。

穿戴式探头装置100主要用来侦探心肺音中的疾病信息。穿戴式探头装置100中的拾音探头,可以有许多种。例如:可以采用电容微型话筒、驻极体话筒、压电陶瓷拾音片等。电路盒200与穿戴式探头装置100,可以采用插头式连接。

所说的音频放大电路、声音滤波电路,可用微型集成电路来实现。

所说的音频放大电路,主要用于放大心肺音。

所说的声音滤波电路,主要用于滤去环境的杂音、干扰音,让心肺音清晰。

所说的有线或无线连接电路,如果采用有线连接方式,则可以采用插头与智能终端耳机的插孔相连接,并且由智能终端提供电源。

如果采用无线连接智能终端,可以有多种连接方式。例如:用蓝牙、近场通信等与智能终端300相连接。

所说的电源电路,是指电池供电的电路,或者是稳压电源组成的电路。

由于穿戴式探头装置100,是按照听诊位置的要求,并参考人体的构造,在若干位置固定探头。因此,利用紧身服或绑带的造型、材料的收缩性,只需穿戴整齐后,就能自动对准听诊的位置。极大地方便用户听诊操作。

具体的紧身服或绑带,可以根据儿童、少年、成年、老人的体型特点,有不同的尺寸、还可以有不同的穿戴方式。另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体型胖瘦,紧身服或绑带有不同的尺寸。

专用电脑服务器400,可以为众多的智能终端300,提供听诊服务软件工作的支持。专用电脑服务器400可安装在电脑机房内,并且有备份的服务器。

参见图2,本发明的方法步骤,说明如下。

关于步骤1、步骤2的实施说明。

所说的听诊位置,是指按照医学要求、探测病患身体心肺音的位置。

具体的听诊位置,可以由知名医师与电子工程师共同设计确定。

关于心肺音,主要有:病患咳嗽时的心肺音、病患吸气时的心肺音、病患吐气时的心肺音、外界敲击病患身体时的心肺音等。具体拾取什么样的心肺音,由智能终端中的听诊服务软件指导用户配合而定。

关于步骤3的实施说明。

智能终端的听诊服务软件占用容量要小、不能太复杂,因而判断功能有限。因此,智能终端可以对心肺音做简单的判断。判断是有效的心肺音,然后上传给专用电脑服务器。

具体听诊服务软件,可以要求病患配合、做多种多样的听诊。

关于步骤4的实施说明。

将病患的心肺音,与数据库中的心肺音进行比对、判断,就可以实现诊病的功能。显然,随着数据库积累的病例、收集的听诊心肺音越来越多,则诊病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

所说的诊病,是诊断疾病的简称。

专用电脑服务器中有数据库,可贮存各种疾病的医疗办法。因而,在听诊诊病之后,可以给医生发出:《数字医疗建议报告》。极大的帮助医生,成为医生的全面医疗的得力助手。

专用电脑服务器中有数据库,可贮存各种防病治病的办法,还有各家医院、专科门诊的资料信息。因而,在听诊诊病之后,可以给用户发出:《医嘱报告》。极大的帮助用户,成为用户健康医疗的助手。

专用电脑服务器还可以控制现场的打印机,打印《数字医疗建议报告》、《医嘱报告》。这样,医生治疗时,可以查看《数字医疗建议报告》参考其中的内容。

用户有了《医嘱报告》可以有针对性的,从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防病治病。这样,可以实现治标又治本的医疗。

所说的《数字医疗建议报告》还可以增加许多内容。例如:用户编号,用户条形码、或二维码,还有用户的病历、用户的用药禁忌、用户的身体特征、个人信息等。

所说的《医嘱报告》还可以增加许多内容。例如:探讨病源的问题、用户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的处理办法,与相关医生的联系方式等。

参见图3,所说的紧身服,类似于小背心的服装。在紧身服的正面,布置探头需要避开人体乳房的位置。在图中的四个小圆点位置,可以布置探头,探测人体前胸的心肺音。

在紧身服的二个侧面(也是臂膀下的位置),可以采用尼龙搭扣。让紧身服穿戴、脱卸方便。

参见图4,在紧身服的背面,在图中六个小圆点位置,可以布置探头。探测人体后背位置的心肺音。

实际在图3、图4中,具体探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多样,举例说明如下:

1、紧身服(或者绑带)中,布置1个探头,则直接连接电路盒。

2、紧身服(或者绑带)中,布置2至10个探头,则电路盒内有切换开关,分别是前胸、后背选择开关,选择某个探头的选择开关。而后经过电路盒内,音频放大电路、声音滤波电路,连接至智能终端。

此外,还可以在电路盒内有电脑芯片、软件程序、贮存芯片,自动对若干探头分别听诊,分别采样保存。可以省去切换开关。

另外,如果将图3、图4所示的紧身服,采用条状材料制作,可制成绑带式的探头装置。具体的绑带式探头装置、与紧身服式的探头装置,工作原理相同。因此,绑带式探头装置,在此无需展开说明。

本发明穿戴式探头装置与电路盒,可以合二为一。使用微型的电路芯片,制成微小的电路盒。将微小的电路盒固定在穿戴式探头装置中。

本发明穿戴式探头装置的形状式样,显然可以有多种多样。具体由设计者的喜好而定。

上述是本发明的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基本思想,还可以有多种的变形方案,可以增加辅助的功能,均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