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终端实时更新和存储信息的可移动仓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8582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造型企业的仓库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多终端实时更新和存储信息的可移动仓库信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化快速的发展,网络及计算机的引入使仓库信息管理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企业的各项管理都将朝着信息化的方向扩展,仓库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仓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仓库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产品,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工作量大、效率低、保密性差等。另外,由于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产品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查找、更新和维护产品的效率低、保密性差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具有检索迅速、存储量大、保密性好、成本低等特点的多终端实时更新和存储信息的可移动仓库信息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

多终端实时更新和存储信息的可移动仓库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电子标签打印机、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电子标签打印机用于打印一维条码、二维码或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标签,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用于识别、采集一维条码、二维码或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标签,

供应链管理系统用于信息处理、查询管理、检索、报表显示,供应链管理系统还包括了信息的手工输入与输出,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放经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中央处理器所运算处理后的数据,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上的数据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与同步,供应链管理系统与电子标签打印机及显示器相连;

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输入包括采购、生产、仓储、销售所涉及的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信息,并将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信息制成可用于电子标签打印机打印的一维条码、二维码或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粘贴于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上;

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通讯模块将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同步于各个智能移动终端设备;

各个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分布于仓库不同出口、入口或中间各流通环节,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扫描物料上的电子标签,扫描后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与同步;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中央处理器运算同步后的数据并储存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作为优选,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手工输入电子标签信息,或者直接扫描客户订单的电子标签获得电子标签信息,订单信息由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的配置信息组成;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的配置信息由供应链管理系统直接输入,或由某个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输入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的配置信息后通过通讯模块同步于供应链管理系统。

作为优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采集通过各个仓库出入口的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上的电子标签,得到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数量变化后实时信息,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数据将实时信息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同步,供应链管理系统将同步后的数据进行运算,在数据库中得到与电子标签关联的数据;即得到某一时间节点或某一时间段的订单完成信息。

作为优选,所有涉及扫描原材料采购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在扫描原材料的电子标签后,将实时信息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同步,供应链管理系统将同步后的数据进行运算,在数据库中得到与电子标签关联的原材料采购数据;即得到某一时间节点或某一时间段的所有订单的原材料采购信息。

更为优选,数据库中得到与电子标签关联的原材料采购数据通过通讯模块与各个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同步,所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均得到相同的原材料采购实时信息,即所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均显示相同的某一时间节点或某一时间段的所有订单的原材料采购信息。

作为优选,所有涉及扫描成品出库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在扫描成品的电子标签后,将实时信息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同步,供应链管理系统将同步后的数据进行运算,在数据库中得到与电子标签关联的成品出库数据;即得到某一时间节点或某一时间段的所有订单的成品出库信息。

更为优选,数据库中得到与电子标签关联的成品出库数据通过通讯模块与各个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同步,所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均得到相同的成品出库实时信息,即所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均显示相同的某一时间节点或某一时间段的所有订单的成品出库信息。

作为优选,所有出入口原材料或所有出入口成品均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扫描,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将扫描后的电子标签关联实时信息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同步,供应链管理系统将同步后的数据进行运算,在数据库中得到与电子标签关联的所有原材料与成品的在库状态信息。

更为优选,在数据库中得到与电子标签关联的所有原材料与成品的在库状态信息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与各个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同步,所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均显示相同的某一时间节点或某一时间段的所有原材料与成品的在库状态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智能移动终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智能移动终端对仓库信息进行管理,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终端实时更新和存储信息的可移动仓库信息管理系统的采购出入库管理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终端实时更新和存储信息的可移动仓库信息管理系统的领料出入库管理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多终端实时更新和存储信息的可移动仓库信息管理系统的销售出入库管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子标签打印机、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电子标签打印机是用于打印一维条码、二维码或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条码或电子标签。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是用于识别、采集一维条码、二维码或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条码或电子标签的智能移动设备。

智能移动终端机是采用以专利号为200910153225.x的《一种通过输入相关数字编码实现ivr中输入汉字的方法》的输入法。方便用户对信息的存储以及快捷查询。

供应链管理系统是用于erp信息输入、输出,信息处理、查询管理、检索、报表显示打印等管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存放经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中央处理器所运算处理后的数据。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上的数据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是通过无线方式与通信模块连接。无线方式可采用wifi、3g、gprs以及未来的4g技术等传输方式。

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为企业内部的材料仓库管理员,成品仓库管理员,供应商,产品销售终端,只是需要根据自己不同的管理权限进入相应的管理模块。

供应链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相连。同时供应链管理系统还与电子标签打印机、显示器和输入模块相连。

利用多终端实时更新和存储信息的可移动仓库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采购出入库管理:

移动智能终端建立与erp系统采购订单材料的二维码或电子标签信息,提供给供应商或自贴。当供应商物料到货时,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采集物料条码,可以实时明确本批材料所属采购单号、材料型号、明细规格、订单数量及交货日期等信息。

移动智能终端采集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与本企业自动生成erp系统外购出入库单,进行出入库管理,并保留采购订单逻辑关联关系(如:材料分类、总数量、在仓库的位置信息、入库状态、操作员等等)。供应链管理系统把更新后的数据同时反馈给移动智能终端上。使移动智能终端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双方更新后的数据保持一致性,准确性。

实施例2:利用多终端实时更新和存储信息的可移动仓库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领料出入库管理。

如图2所示,移动智能终端建立与erp系统生产指令单条码信息,当生产领料时,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采集生产指令单条码,可以实时明确本指令单所属销售订单、生产产品、生产数量、生产车间、生产与完工时间及所需材料信息。

生产领料时,在移动智能终端通过输入或扫描生产指令条码,移动智能终端上自动生成生产领料单,其中包括生产任务单号、各物料的二维条码或电子标签等。

在操作人员领料时,在移动智能终端通过输入或扫描物料的二维条码或电子标签,先判断是否与生产领料单上的物料的物料的二维条码或电子标签一致。再进行下一步操作,领料。领料时输入的数据,比如:某一种物料的数量减少500个。移动智能终端上的数据库的数据会更新。

整个物料领好后,移动智能终端上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采用syncml(自动数据同步协议)协议传给供应链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把更新后的数据同时反馈给移动智能终端上。使移动智能终端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双方更新后的数据保持一致性,准确性。

产品完工检验或包装时贴上产品条码,入库时扫描包装条码,移动智能终端采集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给与本企业自动生成erp系统产品入库单,并自动关联生产任务单号、产品代码、名称、数量等信息。确保使移动智能终端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双方更新后的数据保持一致性,准确性。

实施例3:利用多终端实时更新和存储信息的可移动仓库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销售管理

移动智能终端建立与erp系统销售订单产品条码。产品包装上的条码信息,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采集货品条码,实时核对本批产品所属订单号、产品代码、明细规格、订单数量及发货日期等信息。

当客户产品出货时,用移动智能终端扫描出货产品条码,自动生成erp系统销售出库单,销售出库单自动关联销售订单号、客户及产品等信息。

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方便管理人员的查询、统计及决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产品、物料的数据准确性。同时后台的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或信息更改后,也会立即传送给智能移动终端设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