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加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545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信息加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加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日益完善,移动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与此同时,移动终端的安全性以及用户的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大多数移动终端都支持加密功能,包括支持针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加密功能,如目前的密码锁屏功能;支持针对移动终端内的文件的加密功能,如目前的图册、相册加密功能;等等。

然而现有的加密密码无法在移动终端上进行通用,也无法满足不同等级强度、不同应用场景的不同加密需求。此外,现有的密码加密容易被他人窥看,安全性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基于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等大数据信息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加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移动终端上预先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

S2、监听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

S3、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生成用户行为加密模型;

S4、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并根据用户的行为判断是否符合用户行为加密模型,在符合时解密移动终端,否则在一定期限内锁定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方法中,

所述步骤S1中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步骤S2中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包括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方法中,

所述步骤S3中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生成用户行为加密模型包括如下子步骤:

S31、在移动终端上预先按压加密信息,按压加密信息包括存储触屏上按压区域以及所述按压区域对应的按压时间,各个按压区域对应的按压时间均不相同;

S32、设置各个按压区域的按压先后顺序,设置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正确时的振动提示信息;并设置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均正确时的有效时间周期;

S33、生成调用移动终端内陀螺仪信息的驱动指令,通过特定手势信息触发调用驱动指令;并在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均正确时,接收特定手势信息通过驱动指令调出移动终端的陀螺仪;

S34、设置陀螺仪加密信息,陀螺仪加密信息包括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以及加密角度均正确时的提示信息;

S35、将按压加密信息、陀螺仪加密信息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作为用户行为加密模型。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方法中,

所述步骤S4中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并根据用户的行为判断是否符合用户行为加密模型,在符合时解密移动终端,否则在一定期限内锁定移动终端包括:

S41、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根据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激活收集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是否均正确,在均正确时,通过振动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并监控接收用户的手势输入信息;在任一项不正确时,跳转到步骤S45;

S42、接收用户的手势输入信息,判断是否在有效时间周期内,在周期时,通过驱动指令调出移动终端的陀螺仪,重复接收用户转动移动终端的指令,并根据陀螺仪的角度判断是否符合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并在正确时提示用户成功解密并跳转到步骤S43,在用户转动移动终端角度的组合不符合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时,跳转到步骤S45;

S43、在周期性监控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在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未超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的一定阈值时,继续监控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否则弹出指纹验证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进行指纹验证,并跳转到步骤S44;在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超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的一定阈值时,跳转到步骤S45;

S44、接收用户的指纹验证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判断用户指纹是否合法,在合法时跳转到步骤S43,否则跳转到步骤S45;

S45、在一定期限内锁定移动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加密系统,其包括如下单元:

身份信息预存单元,用于在移动终端上预先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

监听单元,用于监听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生成用户行为加密模型;

加解密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并根据用户的行为判断是否符合用户行为加密模型,在符合时解密移动终端,否则在一定期限内锁定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系统中,

所述身份信息预存单元中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监听单元中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包括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系统中,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包括如下子单元:

按压信息预存子单元,在移动终端上预先按压加密信息,按压加密信息包括存储触屏上按压区域以及所述按压区域对应的按压时间,各个按压区域对应的按压时间均不相同;

按压信息设置子单元,用于设置各个按压区域的按压先后顺序,设置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正确时的振动提示信息;并设置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均正确时的有效时间周期;

陀螺仪设置子单元,用于生成调用移动终端内陀螺仪信息的驱动指令,通过特定手势信息触发调用驱动指令;并在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均正确时,接收特定手势信息通过驱动指令调出移动终端的陀螺仪;

角度信息设置子单元,用于设置陀螺仪加密信息,陀螺仪加密信息包括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以及加密角度均正确时的提示信息;

加密模型建立子单元,用于将按压加密信息、陀螺仪加密信息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作为用户行为加密模型。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系统中,

所述加解密单元包括如下子单元:

按压信息判断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根据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激活收集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是否均正确,在均正确时,通过振动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并监控接收用户的手势输入信息;在任一项不正确时,跳转到锁止子单元;

角度信息判断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手势输入信息,判断是否在有效时间周期内,在周期时,通过驱动指令调出移动终端的陀螺仪,重复接收用户转动移动终端的指令,并根据陀螺仪的角度判断是否符合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并在正确时提示用户成功解密并跳转到迭代判断子单元,在用户转动移动终端角度的组合不符合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时,跳转到锁止子单元;

迭代判断子单元,用于在周期性监控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在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未超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的一定阈值时,继续监控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否则弹出指纹验证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进行指纹验证,并跳转到指纹信息判断子单元;在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超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的一定阈值时,跳转到锁止子单元;

指纹信息判断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指纹验证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判断用户指纹是否合法,在合法时跳转到迭代判断子单元,否则跳转到锁止子单元;

锁止子单元,用于在一定期限内锁定移动终端。

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方法及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作为用户行为加密模型,根据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激活收集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是否均正确,在均正确时,通过振动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在错误时不对用户的行为进行提示,上述解密过程无法进行窥看,安全程度高;并且,接收用户的手势输入信息,判断是否在有效时间周期内,在周期时,通过驱动指令调出移动终端的陀螺仪,重复接收用户转动移动终端的指令,并根据陀螺仪的角度判断是否符合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并在正确时提示用户成功解密;在用户解密后,在周期性监控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能够对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使用过程进行监控,达到了动态监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加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移动终端上预先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

S2、监听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

S3、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生成用户行为加密模型;

S4、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并根据用户的行为判断是否符合用户行为加密模型,在符合时解密移动终端,否则在一定期限内锁定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方法中,

所述步骤S1中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步骤S2中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包括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方法中,

所述步骤S3中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生成用户行为加密模型包括如下子步骤:

S31、在移动终端上预先按压加密信息,按压加密信息包括存储触屏上按压区域以及所述按压区域对应的按压时间,各个按压区域对应的按压时间均不相同;

S32、设置各个按压区域的按压先后顺序,设置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正确时的振动提示信息;并设置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均正确时的有效时间周期;

S33、生成调用移动终端内陀螺仪信息的驱动指令,通过特定手势信息触发调用驱动指令;并在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均正确时,接收特定手势信息通过驱动指令调出移动终端的陀螺仪;特定手势信息可以自主设置,复杂或简单的手势均可。

S34、设置陀螺仪加密信息,陀螺仪加密信息包括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以及加密角度均正确时的提示信息;

S35、将按压加密信息、陀螺仪加密信息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作为用户行为加密模型。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方法中,

所述步骤S4中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并根据用户的行为判断是否符合用户行为加密模型,在符合时解密移动终端,否则在一定期限内锁定移动终端包括:

S41、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根据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激活收集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是否均正确,在均正确时,通过振动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并监控接收用户的手势输入信息;在任一项不正确时,跳转到步骤S45;

S42、接收用户的手势输入信息,判断是否在有效时间周期内,在周期时,通过驱动指令调出移动终端的陀螺仪,重复接收用户转动移动终端的指令,并根据陀螺仪的角度判断是否符合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并在正确时提示用户成功解密并跳转到步骤S43,在用户转动移动终端角度的组合不符合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时,跳转到步骤S45;

S43、在周期性监控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在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未超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的一定阈值时,继续监控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否则弹出指纹验证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进行指纹验证,并跳转到步骤S44;在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超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的一定阈值时,跳转到步骤S45;

S44、接收用户的指纹验证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判断用户指纹是否合法,在合法时跳转到步骤S43,否则跳转到步骤S45;

S45、在一定期限内锁定移动终端。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加密系统,其包括如下单元:

身份信息预存单元,用于在移动终端上预先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

监听单元,用于监听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生成用户行为加密模型;

加解密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并根据用户的行为判断是否符合用户行为加密模型,在符合时解密移动终端,否则在一定期限内锁定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系统中,

所述身份信息预存单元中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监听单元中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包括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系统中,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包括如下子单元:

按压信息预存子单元,在移动终端上预先按压加密信息,按压加密信息包括存储触屏上按压区域以及所述按压区域对应的按压时间,各个按压区域对应的按压时间均不相同;

按压信息设置子单元,用于设置各个按压区域的按压先后顺序,设置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正确时的振动提示信息;并设置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均正确时的有效时间周期;

陀螺仪设置子单元,用于生成调用移动终端内陀螺仪信息的驱动指令,通过特定手势信息触发调用驱动指令;并在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均正确时,接收特定手势信息通过驱动指令调出移动终端的陀螺仪;

角度信息设置子单元,用于设置陀螺仪加密信息,陀螺仪加密信息包括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以及加密角度均正确时的提示信息;

加密模型建立子单元,用于将按压加密信息、陀螺仪加密信息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信息作为用户行为加密模型。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计算机大数据的用户行为系统中,

所述加解密单元包括如下子单元:

按压信息判断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根据用户的移动终端解密请求激活收集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按压区域、按压时间、按压顺序是否均正确,在均正确时,通过振动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并监控接收用户的手势输入信息;在任一项不正确时,跳转到锁止子单元;

角度信息判断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手势输入信息,判断是否在有效时间周期内,在周期时,通过驱动指令调出移动终端的陀螺仪,重复接收用户转动移动终端的指令,并根据陀螺仪的角度判断是否符合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并在正确时提示用户成功解密并跳转到迭代判断子单元,在用户转动移动终端角度的组合不符合陀螺仪的加密角度组合时,跳转到锁止子单元;

迭代判断子单元,用于在周期性监控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在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未超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的一定阈值时,继续监控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否则弹出指纹验证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进行指纹验证,并跳转到指纹信息判断子单元;在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超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分布规律、使用移动终端中app的频次以及移动终端上触屏按压信息的一定阈值时,跳转到锁止子单元;

指纹信息判断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指纹验证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判断用户指纹是否合法,在合法时跳转到迭代判断子单元,否则跳转到锁止子单元;

锁止子单元,用于在一定期限内锁定移动终端。

上述方法实施例与系统实施例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方法实施例的扩展也可适用于上述系统实施例。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储存器、内存、只读存储器、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