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乘站推荐方法和换乘站推荐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158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换乘站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基本查询条件和预计算的客运运输网络数据,通过预定最短路线算法确定始发站与终点站之间的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

根据所述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的开行事件,确定所述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对应的多种车次接续的换乘方案;

从所述多种车次接续的换乘方案中选择具有余票的若干个换乘方案;

根据预定约束条件,在所述具有余票的若干个换乘方案中选择目标换乘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乘站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始发站与终点站之间的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初始化系统时,根据客运运输网络中各可换乘站点的能力属性,预计算所述客运运输网络数据,以及

当实时检测到所述能力属性发生改变时,同步更新所述客运运输网络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乘站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初始化系统时,根据客运运输网络中各可换乘站点的能力属性,将所述各可换乘站点分为多个可换乘站点层,其中,所述多个可换乘站点层的权重值从首个可换乘站点层起依次降低;以及

根据获取到的基本查询条件和预计算的客运运输网络数据,通过预定最短路线算法确定始发站与终点站之间的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权重值最高的首个可换乘站点层中是否具有所述始发站与所述终点站的可换乘站点;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权重值最高的首个可换乘站点层作为换乘站可选集,以计算所述始发站与所述终点站之间的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

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继续判断权重值递减的下一个可换乘站点层中是否具有所述始发站与所述终点站的可换乘站点,直至确定所述换乘站可选集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乘站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查询条件包括:始发站、终点站、出行日期和用户换乘偏好条件,所述预定最短路线算法为基于A*算法并根据铁路业务进行优化后的算法。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乘站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客运运输网络中各可换乘站点的能力属性,预计算所述客运运输网络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各可换乘站点的能力属性和铁路路网中的列车开行方案,预计算出所述预定最短路线算法中所需的启发因子,其中,所述启发因子包括两地间所需换乘次数、两地间的可达布尔值、两地间最短距离、两地间车次数量、两地间最短行程时间;

根据所述启发因子,通过启发函数计算所述客运运输网络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乘站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的开行事件,确定所述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对应的多种车次接续的换乘方案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的开行事件,建立对应的出行弧,每个所述出行弧中具有对应的开行事件属性信息,以形成所述车次换乘模型,其中,

所述开行事件包括列车到达事件、列车换乘事件和列车出站事件,所述列车到达事件、所述列车换乘事件和所述列车出站事件对应的所述出行弧分别为发到弧、换乘弧和到发弧;以及

根据所述车次换乘模型,确定所述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对应的多种车次接续的换乘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乘站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具有余票的若干个车次换乘方案中选择目标换乘方案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设置所述预定约束条件,其中,所述预定约束条件用于约束所述开行事件属性信息,包括:路径历时、余票席别、换乘次数、换乘消耗总时长、单次换乘消耗时长、车票总费用、路径优先级和换乘站优先级中的一种或多种。

8.一种换乘站推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最短路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基本查询条件和预计算的客运运输网络数据,通过预定最短路线算法确定始发站与终点站之间的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

车次换乘方案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的开行事件,确定所述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对应的多种车次接续的换乘方案;

余票筛选单元,用于从所述多种车次接续的换乘方案中选择具有余票的若干个车次换乘方案;

目标方案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预定约束条件,在所述具有余票的若干个换乘方案中选择目标换乘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乘站推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计算单元,用于在初始化系统时,根据客运运输网络中各可换乘站点的能力属性,预计算所述客运运输网络数据;以及

所述预计算单元包括:

数据更新单元,用于当实时检测到所述能力属性发生改变时,同步更新所述客运运输网络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乘站推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计算单元还包括:

站点分层单元,用于在初始化系统时,根据客运运输网络中各可换乘站点的能力属性,将所述各可换乘站点分为多个可换乘站点层,其中,所述多个可换乘站点层的权重值从首个可换乘站点层起依次降低;以及

所述最短路线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权重值最高的首个可换乘站点层中是否具有所述始发站与所述终点站的可换乘站点,其中,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权重值最高的首个可换乘站点层作为换乘站可选集,以计算所述始发站与所述终点站之间的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继续判断权重值递减的下一个可换乘站点层中是否具有所述始发站与所述终点站的可换乘站点,直至确定所述换乘站可选集为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乘站推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查询条件包括:始发站、终点站、出行日期和用户换乘偏好条件,所述预定最短路线算法为基于A*算法并根据铁路业务进行优化后的算法。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乘站推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计算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各可换乘站点的能力属性和铁路路网中的列车开行方案,预计算出所述预定最短路线算法中所需的启发因子,并根据所述启发因子,通过启发函数计算所述客运运输网络数据,其中,所述启发因子包括两地间所需换乘次数、两地间的可达布尔值、两地间最短距离、两地间车次数量、两地间的最短行程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乘站推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次换乘方案确定单元包括:

模型建立单元,根据所述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的开行事件,建立对应的出行弧,每个所述出行弧中具有对应的开行事件属性信息,以形成所述车次换乘模型,其中,

所述开行事件包括列车到达事件、列车换乘事件和列车出站事件,所述列车到达事件、所述列车换乘事件和所述列车出站事件对应的所述出行弧分别为发到弧、换乘弧和到发弧;以及

所述车次换乘方案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车次换乘模型,确定所述换乘路线最优的换乘站点对应的多种车次接续的换乘方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乘站推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约束条件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预定约束条件,其中,所述预定约束条件用于约束所述开行事件属性信息,包括:路径历时、余票席别、换乘次数、换乘消耗总时长、单次换乘消耗时长、车票总费用、路径优先级和换乘站优先级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