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划拨方法及系统、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04860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资源处理领域,尤其涉及资源划拨方法及系统、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资源系统包括很多资源使用端,各个资源使用端上均具有可使用资源。由于资源使用端分布分散,所以管控资源使用端的过程较为繁琐;另外,单个资源使用端上的资源有限,所以单个资源使用端无法支持大型服务。

因此,目前主要采用树状结构模型来管理资源使用端。参见图1,为树状结构模型的示意图。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树状结构模型具有一个资源汇总端,多个资源使用端。

参见图1,下面对树状结构模型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在资源使用端1-资源使用端4上具有可使用资源,在通过树状结构进行汇总时,资源使用端1、资源使用端2、资源使用端3和资源使用端4的闲置资源会汇总到一个资源汇总端。

当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时,比如资源使用端1需要使用5个单位的资源,但自身只有1个单位的资源时,资源汇总端会将4个单位的资源下拨到资源使用端1,以确保资源使用端1有足够的资源使用。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发现,目前树状结构模型中资源汇总端只有一个。因此,在资源汇总时各个资源使用端的闲置资源只能汇总到一个资源汇总端中,而无法汇总到其它资源汇总端中。并且,在资源下拨过程中也只能从一个资源汇总端下拨资源;当该资源汇总端出现故障时,则无法满足资源使用端的资源补给。

因此,目前使用树状结构模型进行资源管理具有较大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资源划拨方法及系统、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以便解决树状结构模型带来的资源汇总和资源下拨具有局限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内容,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资源划拨系统,包括:

信息发送设备,用于对外提供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

服务器,用于基于信息发送设备发送的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资源划拨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资源使用端以及与所述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还用于监控所述资源划拨模型中的资源使用端的资源,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闲置资源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转入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一种资源划拨方法,包括:

监控资源划拨模型中的资源使用端的资源;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资源使用端以及与所述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

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闲置资源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转入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

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优选的,所述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包括:

监控所述资源使用端的当前资源量,若所述当前资源量大于所述资源使用端对应的所需资源量,则确定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并将所述当前资源量与所述所需资源量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闲置资源的闲置资源量;

所述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包括:

监控所述资源使用端的当前资源量,若所述资源使用端对应的所需资源量大于当前资源量,则确定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并将所述所需资源量与所述当前资源量的差值确定为资源缺口量。

优选的,控制所述闲置资源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转入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包括:

监控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缺口率,若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按资源缺口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闲置资源量,并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闲置资源量,控制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对应转入至各个资源汇总端;

所述控制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包括:

监控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溢出率,若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按资源溢出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资源缺口量,并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资源缺口量,控制各个资源汇总端转出对应的拆分资源缺口量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优选的,还包括: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计算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并将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与闲置资源量的乘积,确定为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闲置资源量,控制资源使用端对应转出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至各个资源汇总端;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计算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并将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与资源缺口量的乘积,确定为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资源缺口量,控制各个资源汇总端转出对应的拆分资源缺口量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其中,资源分配比例=一个资源汇总端的平均加权值/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平均加权值之和;平均加权值=a*历史N小时的资源净流量+b*资源缺口率+c*y,a、b和c分别为基于业务影响而定义的加权参数,y为其他业务影响因子。

优选的,还包括: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获取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增益率,并确定出增益率最高的资源汇总端,控制所述资源使用端向增益率最高的资源汇总端转入闲置资源;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获取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增益率,并确定出增益率最低的资源汇总端;控制增益率最低的资源汇总端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一种资源划拨系统,包括:

服务器,第一设备和两个以上第二设备;

所述服务器,用于基于获取的第一设备信息、第二设备信息以及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资源划拨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第一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连的第二设备集合,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还用于监控资源划拨模型中的第一设备的资源,在监控到所述第一设备存在闲置资源量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减去所述闲置资源量,在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增加所述闲置资源量;在监控到所述第一设备出现资源缺口量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减去资源缺口量,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增加所述资源缺口。

一种资源划拨方法,包括:

监控资源划拨模型中的第一设备的资源;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第一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设备相连的第二设备集合,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

在监控到所述第一设备存在闲置资源量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减去所述闲置资源量,在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增加所述闲置资源量;

在监控到所述第一设备出现资源缺口量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减去资源缺口量,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增加所述资源缺口。

优选的,所述监控到所述第一设备存在闲置资源量,包括:

预先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下一时间段的所需资源量,并监控所述第一设备的当前资源量,若所述当前资源量大于所述所需资源量,则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存在闲置资源,并将所述当前资源量与所述所需资源量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闲置资源的闲置资源量;

所述监控到所述第一设备出现资源缺口量,包括:

预先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下一时间段的所需资源量,并监控所述第一设备的当前资源量,若所述所需资源量大于当前资源量,则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出现资源缺口,并将所述所需资源量与所述当前资源量的差值确定为资源缺口量。

优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增加所述闲置资源量,包括:

监控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各个第二设备的资源缺口率,若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按资源缺口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闲置资源量,并确定各个第二设备的拆分闲置资源量,控制可使用资源量列表中与各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可用资源量对应增加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

所述在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减去资源缺口量,包括:

监控所述第二设备集合中各个第二设备的资源溢出率,若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按资源溢出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资源缺口量,并确定各个第二设备的拆分资源缺口量,控制可使用资源量列表中与各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可用资源量对应减去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

优选的,还包括: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计算各个第二设备的资源分配比例,并将各个第二设备的资源分配比例与闲置资源量的乘积,确定为各个第二设备的拆分闲置资源量,控制可使用资源量列表中与各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可用资源量对应增加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计算各个第二设备的资源分配比例,并将各个第二设备的资源分配比例与资源缺口量的乘积,确定为各个第二设备的拆分资源缺口量,控制可使用资源量列表中与各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可用资源量对应减去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

其中,资源分配比例=一个第二设备的平均加权值/第二设备集合中各个第二设备的平均加权值之和;平均加权值=a*历史N小时的资源净流量+b*资源缺口率+c*y,a、b和c分别为基于业务影响而定义的加权参数,y为其他业务影响因子。

一种资源划拨系统,包括:

信息发送设备,用于对外提供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

服务器,用于基于信息发送设备发送的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资源划拨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资源使用端以及与所述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还用于监控所述资源划拨模型中的资源使用端的资源,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向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资源的汇总指令,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的下拨指令;

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汇总指令,将所述闲置资源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转移到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下拨指令,从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下拨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一种资源划拨系统,包括:

信息发送设备,用于信息发送设备,用于对外提供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汇总指令,在获得确认指令后向处理设备发送所述汇总指令;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下拨指令,在获得确认指令后向处理设备发送所述下拨指令;

服务器,用于基于信息发送设备发送的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资源划拨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资源使用端以及与所述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还用于监控所述资源划拨模型中的资源使用端的资源,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向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资源的汇总指令,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的下拨指令;

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信息发送设备发送的汇总指令,将所述闲置资源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转移到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还用于接收所述信息发送设备发送的下拨指令,从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下拨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一种资源划拨方法,包括:

监控资源划拨模型中的资源使用端的资源;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资源使用端以及与所述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

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向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资源的汇总指令;

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的下拨指令。

优选的,所述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包括:

监控所述资源使用端的当前资源量,若所述当前资源量大于所述资源使用端对应的预设资源量,则确定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并将所述当前资源量与所述预设资源量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闲置资源的闲置资源量;

所述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包括:

监控所述资源使用端的当前资源量,若所述资源使用端对应的所需资源量大于当前资源量,则确定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并将所述所需资源量与所述当前资源量的差值确定为资源缺口量。

优选的,所述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向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资源的汇总指令,包括:

监控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缺口率,若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按资源缺口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闲置资源量,并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闲置资源量,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至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各个转移指令;其中,一个资源汇总端对应转移指令中的资源转移量为该资源汇总端对应的拆分闲置资源量;

所述发出从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的下拨指令,包括:

监控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溢出率,若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按资源溢出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资源缺口量,并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资源缺口量,发出从各个资源汇总端至所述资源使用端各个转移指令;其中,一个资源汇总端对应转移指令中的资源转移量为该资源汇总端对应的拆分资源缺口量。

优选的,在应用至多个资金账户之间实现资金调度的情况下,第一资金账户作为资源使用端,第二资金账户集合作为资源汇总端集合;

则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向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资源的汇总指令,包括:

监控所述第一资金账户的当前资金量,若所述当前资金量大于所述第一资金账户对应的预设资金量,则确定所述第一资金账户存在闲置资金,并将所述当前资金量与所述预设资金量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闲置资金的闲置资金量;

监控第二资金账户集合中各个第二资金账户的资金缺口率,若具有非零资金缺口率,则按资金缺口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闲置资金量,并确定各个第二资金账户的拆分闲置资金量,发出从所述第一资金账户向所述第二资金账户集合转入所述闲置资源的汇总指令。

优选的,在应用至前置终端与后置终端之间实现产品调度的情况下,前置终端作为资源使用端,后置终端集合作为资源汇总端集合;

则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向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资源的汇总指令,包括:

监控所述前置终端的当前产品量,若所述当前产品量大于所述前置终端对应的预设产品量,则确定所述前置终端存在闲置产品,并将所述当前产品量与所述预设产品量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闲置产品的闲置产品量;

监控后置设备集合中各个后置终端的产品缺口率,若具有非零产品缺口率,则按产品缺口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闲置产品量,并确定各个后置终端的拆分闲置产品量,发出从所述前置终端向所述后台终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产品量的汇总指令。

优选的,还包括: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从获取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增益率,并确定出增益率最高的资源汇总端,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向增益率最高的资源汇总端转入所述闲置资源量的闲置资源的转移指令;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获取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增益率,并确定出增益率最低的资源汇总端;发出从增益率最低的资源汇总端向所述资源使用端转入所述资源缺口量的资源的转移指令。

优选的,还包括: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计算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并将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与闲置资源量的乘积,确定为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闲置资源量,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至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各个转移指令;其中,一个资源汇总端对应转移指令中的资源转移量为该资源汇总端对应的拆分闲置资源量;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计算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并将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与资源缺口量的乘积,确定为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资源缺口量,发出各个资源汇总端至从所述资源使用端的各个转移指令;其中,一个资源汇总端对应转移指令中的资源转移量为该资源汇总端对应的拆分资源缺口量;

其中,资源分配比例=一个资源汇总端的平均加权值/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平均加权值之和;平均加权值=a*历史N小时的资源净流量+b*资源缺口率+c*y,a、b和c分别为基于业务影响而定义的加权参数,y为其他业务影响因子。

一种前端设备,与多个后端设备关联,其中,后端设备用于向前端设备提供资源,所述前端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多个后端设备申请资源,还用于当监控到本身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根据各个后端设备的设备状态,确定各个后端设备的资源分配比例,按该资源分配比例拆分闲置资源,并控制各个拆分闲置资源转入各个后端设备。

一种后端设备,与多个前端设备关联,其中,后端设备用于向前端设备提供资源,所述后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前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资源缺口量的申请请求,并根据第一资源分配比例,确定拆分资源缺口量,向前端设备下拨拆分资源缺口量的缺口资源,还用于根据第二资源分配比例,从所述多个前端设备回收闲置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比例,用于在多个后端设备之间,确定所述资源缺口量在各个后端设备之间的分配份额;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分配比例,用于在多个后端设备之间,确定某前端设备的闲置资源在各个后端设备之间的分配份额。

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出资源划拨模型中一个资源使用节点可以关联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节点。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控资源使用节点的资源使用情况,在资源使用节点存在闲置资源时,可以补充至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节点中,而不再是仅汇总至一个资源汇总节点。

在资源使用节点存在资源缺口时,可以从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节点中获取资源,而不再是仅从一个资源汇总节点获取资源。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解决树状结构模型带来的资源汇总和资源下拨具有局限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树状结构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资源划拨模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资源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5a-5b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6a-6b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资源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资源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资源划拨模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资源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术语解释:

资源划拨模型:由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组成的网状模型。

信息发送设备:对外发送资源划拨模型中相关信息的设备。

服务器:用于监控资源划拨模型的资源使用端的资源使用情况,以及实现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资源调度的服务器。

资源使用端:使用资源的设备。

资源汇总端:资源汇总的设备。

资源缺口率=(资源汇总端的预设资源量-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预留缓冲资源量)/预设资源量,用于表示资源汇总端上缺少资源的程度。其中,预留资源量可根据具体可有可无,可大可小,在此不做限定。

资源溢出率=(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资源汇总端的预设资源量+预留缓冲资源量)/预设资源量,用于表示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超出预设资源量的程度。其中,预留资源量可根据具体可有可无,可大可小,在此不做限定。

预留缓冲资源量,用于表示预先存留的资源量,以便在资源使用端使用资源期间,遇到突发情况需要增加使用资源时,可以使用预留缓冲资源,以保证资源使用节点的正常工作。

资源增益率,用于表示资源在资源汇总端上的增长速率。

拆分闲置资源量:拆分闲置资源量后得到的各个资源量。

拆分资源缺口量:拆分缺口资源量后得到的各个资源量。

资源净流量,预设时间内一个设备的转入资源和转出资源的差值。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划拨模型。

参见图2,资源划拨模型包括:多个资源使用端(资源使用端1、资源使用端2……资源使用端N,N为非零自然数)和与所述多个资源使用端关联的多个资源汇总端(资源汇总端1、资源汇总端2……资源汇总端M,M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在多个资源使用端至少包括一个资源使用端,该资源使用端与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关联。

例如,以图2中的资源使用端1为例,资源使用端1与资源汇总端1关联,并且,还与资源汇总端2关联。以资源使用端2为例,资源使用端2与资源汇总端1关联,与资源汇总端2关联,并且,还与资源汇总端M关联。当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资源划拨模型允许少量的资源使用端仅与一个资源汇总端相连,例如,资源使用端N仅与资源汇总端M相连。

本申请提供的资源划拨模型中至少具有一个资源使用端,该资源使用端可与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关联。因此,该资源使用端的闲置资源可以汇总至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不再是只汇总至一个资源汇总端。在资源使用端存在资源缺口时,可以从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中获取资源,不再是从一个资源汇总端下拨资源。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资源划拨模型可以解决树状结构模型面临的资源汇总和资源下拨具有局限性的问题。

下面介绍资源划拨模型的构建过程:

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申请的应用场景,首先介绍资源划拨系统。参见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划拨系统,具体包括信息发送设备100和服务器200。

其中,信息发送设备100,用于对外提供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以及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

服务器200在构建资源划拨模型时,需要使用构建资源划拨模型所需的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此,可以由信息发送设备100预先确定待构建资源划拨模型的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然后进一步确定资源使用端信息和资源汇总端信息,并将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发送至服务器200。

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具体可以为硬件设备/软件账户,资源使用端信息和资源汇总端信息包括:用于表示硬件设备/软件账户的第一类标识信息,和,用于表示硬件设备/软件账户作为资源使用端或资源汇总端的第二类标识信息。

例如,以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均为电脑为例,则资源使用端信息包括用于唯一表示电脑的IP地址(仅举例而已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和,用于表示该台电脑作为资源使用端的标识符“0”(仅举例而已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资源汇总端信息包括用于唯一表示电脑的IP地址(仅举例而已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和,用于表示该台电脑作为资源汇总端的标识符“1”(仅举例而已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的关联关系为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的硬件连接关系,或者,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之间的资源分配关系,或者,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软件账户之间的关联关系,等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服务器200,用于基于信息发送设备100发送的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资源划拨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资源使用端以及与所述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

服务器200在获取信息发送设备100发送的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后,可以基于第二类标识信息确定出各个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然后,在根据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的关联关系,构建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的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确定资源划拨模型。构建的资源划拨模型可以参见图2。

参见图2,以资源使用端1为例,资源使用端1与资源汇总端1和资源汇总端2关联,则资源划拨模型中构建资源使用端1与资源汇总端1和资源汇总端2关联。那么,与资源使用端1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包括:资源汇总端1和资源汇总端2。

可以理解的是,资源划拨模型会随着资源使用端数量、资源汇总端数量以及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下面介绍资源划拨模型的使用过程:

由于服务器200对每个资源使用端的处理过程均是一致的,因此,本实施例中仅以一个资源使用端的处理过程为例,对资源划拨模型的使用过程进行介绍。

服务器200,用于监控所述资源划拨模型中的资源使用端的资源,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闲置资源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转入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服务器200会监控资源划拨模型中的资源使用端的资源使用情况,以便确定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还是存在资源缺口。参见图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监控所述资源使用端的当前资源量。

服务器200上可以依据资源使用端信息监控资源使用端的资源,并确定资源使用端可使用的当前资源量。

步骤S402:将当前资源量与所需资源量进行对比;若当前资源量大于所需资源量,则进入步骤S403,若当前资源量小于所需资源量则进入步骤S404。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服务器20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资源使用端的所需资源量。例如,可以人为预先在服务器200中设定资源使用端的所需资源量,或者,服务器200实时确定资源使用端的所需资源量。当然,还可以采用方式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服务器200将当前资源量与所需资源量进行对比,以便确定资源使用端上的资源使用情况。若当前资源量大于所需资源量,则说明存在闲置资源,可以进行资源汇总操作;若所需资源量大于当前资源量,则说明存在资源缺口,可以进行下拨资源操作。

步骤S403:若所述当前资源量大于所述资源使用端对应的所需资源量,则确定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并将所述当前资源量与所述所需资源量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闲置资源的闲置资源量。

步骤S404:控制所述闲置资源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转入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

在确定资源使用端具有闲置资源的情况下,为了统一管控资源使用端的闲置资源,可以将资源使用端的闲置资源转入与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即,将闲置资源量的闲置资源从资源使用端转出,再转入至资源汇总端集合中的资源汇总端中。

下面提供了本步骤的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平均分配法。参见图5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监控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中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

服务器200监控与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

步骤S502:判断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中的资源汇总端是否具有资源缺口。若有,则进入步骤S503,否则进入步骤S504。

服务器200会预先为每个资源汇总端设置一个预设资源量,该预设资源量用来表示一个资源汇总端合适的资源量。若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大于预设资源量,则说明不存在资源缺口。若一个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小于预设资源量,则说明存在资源缺口。

步骤S503:若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则将闲置资源平均分配至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

若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则优先将闲置资源平均分配至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中,以便优先满足具有资源缺口资源汇总端。

步骤S504:若不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则将闲置资源平均分配至各个资源汇总端。

若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均资源充足,则可以将闲置资源平均分配至资源汇总端集合的各个资源汇总端中。

第二种实现方式:均衡分配法。

服务器200预先为每个资源汇总端设置一个预设资源量,该预设资源量用来表示一个资源汇总端合适的资源量。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应该在预设资源量上下浮动,以便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为了保证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本实施例还提供均衡分配闲置资源的方案。

参见图5b,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1:监控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缺口率。

服务器200监控与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然后,将各个当前资源量与各个资源汇总端的预设资源量进行对比,以便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缺口率。

若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大于预设资源量,则说明不存在资源缺口。即,资源缺口率为零。

若一个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小于预设资源量,则资源缺口率=(预设资源量-当前资源量)/预设资源量。例如,以一个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为200个单位,资源汇总端的预设资源量为500单位,则资源缺口率为=(500-200)/500=0.6。

服务器200会按上述方式计算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缺口率。可以理解的是,资源缺口率用于表示资源汇总端缺少资源的程度,资源缺口率越大则表示其缺少的资源量越多。

步骤S512:判断资源汇总端集合中资源汇总端的资源缺口率中是否具有非零资源缺口率。若是,则进入步骤S513;否则,进入步骤S514或步骤S515。

服务器200判断资源汇总端集合中的各个资源汇总端的缺口率是否为零,若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缺口率均为零,则说明各个资源汇总端上均具有合适的资源量,不缺少资源。

若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具有非零资源缺口率,则说明具有缺少资源的资源汇总端,为了保证汇总端的资源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以便保证资源汇总端的正常使用,可以优先将闲置资源分配在资源缺口率非零的资源汇总端中。

本实施例提供将闲置资源分配在资源缺口率非零的资源汇总端中的两种具体实现方案:步骤S514为其中一种方案,步骤S515为另一种实现方案。在具体实现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资源具体使用情况决定实现方案。

步骤S513:若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按资源缺口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闲置资源量,并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闲置资源量,控制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对应转入至各个资源汇总端。

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缺口率不同,可以理解的是,资源缺口率越大则表示资源汇总端缺少的资源越多;资源缺口率越小,则表示资源汇总端缺少的资源越少。因此,可以按照资源缺口率对应拆分闲置资源量。

例如,资源汇总端1的资源缺口率为50%,资源汇总端2的资源缺口率为30%,资源汇总端3的资源缺口率为20%。闲置资源量为100个单位,则在按资源汇总端1、资源汇总端2和资源汇总端3的比例拆分闲置资源量后,资源汇总端1对应的拆分闲置资源量为50个单位资源,资源汇总端2对应的拆分闲置资源量为30个单位资源,资源汇总端3对应的拆分闲置资源量为20个单位资源。

服务器200在确定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后,可以控制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对应转入至各个资源汇总端。以资源汇总端1为例,服务器200从资源使用端转出50个单位资源,并将50个单位资源转入至资源汇总端1。

步骤S514: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计算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并将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与闲置资源量的乘积,确定为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闲置资源量,控制资源使用端对应转出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至各个资源汇总端。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说明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均资源充足,因此可以将闲置资源按资源分配比例分配至资源汇总端集合的各个资源汇总端中。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具体的资源分配比例的计算方式,资源分配比例=一个资源汇总端的平均加权值/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平均加权值之和;平均加权值=a*历史N小时的资源净流量+b*资源缺口率+c*y,a、b和c分别为基于业务影响而定义的加权参数,y为其他业务影响因子。

该资源分配比例的计算公式为根据一个具体应用场景确定的,当然,预设分配比例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而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在此不做限定。

服务器200在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资源分配比例之后,将资源分配比例与闲置资源量的乘积,作为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闲置资源量。服务器可以控制资源使用端分别执行多次资源转移操作,以便将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转移至资源汇总端中。一次转移操作控制一个拆分闲置资源量从资源使用端转入对应的资源汇总端。

步骤S515: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获取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增益率,并确定出增益率最高的资源汇总端,控制所述资源使用端向增益率最高的资源汇总端转入闲置资源。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则说明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均资源充足。在一些情况下,为了保证资源具有较高的增长率或者使用率,服务器200可以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增益率。增益率用于表示资源在资源汇总端的增长率或使用率。增益率越大表示资源增长率越大或使用率越高。

服务器200可以确定出增益率最高的资源汇总端,然后,控制所述资源使用端向增益率最高的资源汇总端转入闲置资源。

返回图4,进入步骤S405:若所述资源使用端对应的所需资源量大于当前资源量,则确定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并将所述所需资源量与所述当前资源量的差值确定为资源缺口量。

步骤S406:控制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在确定资源使用端具有资源缺口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资源使用端具有足够可使用资源,可以从与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中下拨资源。即,将从资源汇总端集合中下拨资源缺口量的缺口资源至资源使用端。

下面提供了本步骤的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平均下拨法。参见图6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监控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中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

步骤S602:判断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中的资源汇总端是否具有资源缺口。若有,则进入步骤S603,否则进入步骤S604。

服务器200会预先为每个资源汇总端设置一个预设资源量,该预设资源量用来表示一个资源汇总端合适的资源量。若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大于预设资源量,则说明不存在资源缺口。若一个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小于预设资源量,则说明存在资源缺口。

步骤S603:若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则从不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中平均获取资源缺口量的闲置资源。

若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为了保护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则优先从不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中获取下拨资源。具体而言,确定出不具有缺口的资源汇总端数量,然后基于资源缺口量平均计算拆分资源缺口量,然后,控制各个资源汇总端下拨拆分资源缺口量的资源。

步骤S604:若不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则从资源汇总端集合的各个资源汇总端中平均获取资源缺口量的闲置资源。

若资源汇总端集合中不具有资源缺口的资源汇总端,则说明各个资源汇总端资源充足。可以控制各个资源汇总端平均下拨资源至资源使用端。

第二种实现方式:均衡分配法。

为了保证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以便保证资源汇总端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还提供均衡分配闲置资源的方案。

参见图6b,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1:监控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溢出率。

服务器200会预先为每个资源汇总端设置一个预设资源量,该预设资源量用来表示一个资源汇总端合适的资源量,即资源汇总端的资源量应该维持在预设资源量。

若一个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不大于预设资源量,则资源溢出率为零。

若一个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大于预设资源量,则资源溢出率=(当前资源量-预设资源量)/预设资源量。例如,以一个资源汇总端的当前资源量为500个单位,资源汇总端的预设资源量为400单位,则资源溢出率为=(500-400)/400=0.25。

服务器200会按上述方式计算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溢出率。可以理解的是,资源溢出率用于表示资源汇总端具有闲置资源的程度,资源溢出率越大则表示其具有的闲置资源量越多。

步骤S612:判断资源汇总端集合中资源汇总端的资源溢出率中是否具有非零资源溢出率。若是,则进入步骤S613;否则,进入步骤S614或步骤S615。

服务器200判断资源汇总端集合中的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溢出率是否为零,若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溢出率均为零,则说明各个资源汇总端上均没有闲置资源。

若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具有非零资源溢出率,则说明具有资源汇总端具有闲置资源。为了保证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以便保证资源汇总端的正常使用,可以优先从具有闲置资源的资源汇总端中下拨资源至资源使用节点。

本实施例提供从具有闲置资源的资源汇总端中下拨资源至资源使用节点的两种具体实现方案:步骤S614为其中一种方案,步骤S615为另一种实现方案。在具体实现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资源具体使用情况决定实现方案。

步骤S613:若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按资源溢出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资源缺口量,并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资源缺口量,控制各个资源汇总端转出对应的拆分资源缺口量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溢出率不同,可以理解的是,资源溢出率越大则表示资源汇总端具有闲置资源越多;资源溢出率越小,则表示资源汇总端具有闲置资源越少。因此,可以按照资源溢出率对应拆分资源缺口量。

例如,资源汇总端1的资源溢出率为50%,资源汇总端2的资源缺口率为30%,资源汇总端3的资源缺口率为20%。闲置资源量为100个单位,则按资源汇总端1、资源汇总端2和资源汇总端3的比例拆分闲置资源量。那么,资源汇总端1对应的拆分闲置资源量为50个单位资源,资源汇总端2对应的拆分闲置资源量为30个单位资源,资源汇总端3对应的拆分闲置资源量为20个单位资源。

服务器200在确定各个拆分资源缺口量后,可以控制各个资源汇总端对应下拨拆分资源缺口量的缺口资源至资源使用端。

步骤S614: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从计算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并将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与资源缺口量的乘积,确定为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资源缺口量,控制各个资源汇总端转出对应的拆分资源缺口量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预设分配比例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分配比例,也可以是依据具体应用场景计算而来的分配比例,在此不做限定。

服务器200在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资源分配比例之后,将资源分配比例与资源缺口量的乘积,作为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资源缺口量。服务器可以控制各个资源汇总端分别执行一次转移操作,以便各个资源汇总端均转移对应的拆分资源缺口量至资源使用端。其中,一次转移操作控制一个拆分闲置资源量从资源使用端转入对应的资源汇总端。

步骤S615: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获取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增益率,并确定出增益率最低的资源汇总端;控制增益率最低的资源汇总端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溢出率,则说明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均资源充足。在一些情况下,为了保证资源具有较高的增长率或者使用率,服务器200可以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增益率。增益率用于表示资源在资源汇总端的增长率或使用率。增益率越大表示资源增长率越大或使用率越高。

服务器200可以确定出增益率最低的资源汇总端,然后控制增益率最低的资源汇总端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基于资源划拨模型可以称为网状模型,根据各个资源使用端的空闲资源量和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备用资源量的,将资源使用端的资源动态分配汇总到与之关联的资源汇总端中;当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时,则根据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可用资源情况,动态分配资源补充到资源使用端。

此外,在本申请的资源划拨模型中在资源汇总或下拨资源的同时,同步分析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储备情况,确保资源池的资源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

在服务器中可以具有多个任务,各个任务共用服务器的CPU资源。多个任务之间可以构建资源划拨模型。在资源划拨模型中具有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第一任务与第二任务集合关联。

服务器监控第一任务的当前CPU资源量50G和所需CPU资源量20G,通过对比发现,第一任务的当前CPU资源量大于所需CPU资源量,将当前CPU资源量50G与所需CPU资源量20G的差值30G作为闲置CPU资源量。

监控第二任务集合中各个第二任务的CPU资源缺口率,每个第二任务均设置有合适的预设CPU资源量,若一个第二任务的当前CPU资源量大于预设CPU资源量,则资源缺口率为零。

若一个第二任务的预设CPU资源量大于当前CPU资源量,则说明第二任务存在资源缺口,并计算资源缺口率=(预设CPU资源量-当前CPU资源量)/预设CPU资源量。通过上述方式计算各个第二任务的资源缺口率。

若存在资源缺口率非零的任务,则优先将第一任务的闲置CPU资源转移至资源缺口率非零的第二任务中,以供第二任务使用。假设第二任务集合中具有三个第二任务,第二任务1的资源缺口率为50%,第二任务2的资源缺口率为30%和第二任务3的资源缺口率20%。

那么,第二任务1对应的拆分闲置CPU资源量为30G*50%=15G,第二任务2对应的拆分闲置CPU资源量为30*30%=9G,第二任务3对应的拆分闲置CPU资源量为30*20%=6G。服务器控制第一任务释放30G的CPU资源,并将释放资源中的15G的CPU资源供第二任务1使用,将释放资源中的9G的CPU资源供第二任务2使用,将释放资源中的6G的CPU资源供第二任务3使用。

在释放30G资源之后,第一任务剩余20G的CPU资源,各个第二任务的可使用CPU资源会增加。在第一任务具有缺口资源的情况下,可以从与第一任务关联的第二任务集合中下拨CPU资源。

在第一任务运行过程中,服务器发现第一任务当前CPU资源量为20G,所需CPU资源60G,则确定第一任务具有资源缺口,CPU资源缺口量为60G-20G=40G。则服务器从与第一任务关联的第二任务集合中下拨资源。

假设第一任务1当前CPU资源量为80G,预设资源量为100G,则资源溢出率为0。第一任务2当前CPU资源量为100G,预设资源量为50G,则资源溢出率为50%。第一任务3的当前CPU资源量为20G,预设资源量为40G,则资源溢出率为100%。

由于第二任务2和第二任务3的资源溢出率非零,则可以计算第二任务2和第二任务3的资源分配比例。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直接以资源缺口率的比值作为资源分配比例,第一任务2为1/3,第二任务3为2/3。当然,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按照其它方式来确定资源分配比例。

第二任务2的拆分资源缺口量=40G*1/3≈13G,第二任务3的拆分资源缺口量=40G*2/3≈27G。因此,服务器控制第二任务2释放13G的CPU资源,控制第二任务3释放27G的CPU资源。控制第一任务可使用CPU资源增加40G。

参见图7,本申请又提供了一种资源划拨系统,包括:

服务器200,第一设备110和两个以上第二设备120。

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上均具有可使用资源,比如CPU资源或存储空间资源。第一设备110相当于资源使用端,第二设备120可以相当于资源汇总端。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中的资源可以执行汇总和下拨的过程。

例如,银行前置机系统中具有很多前置机,其中第一前置机用于执行实时转账任务,第二前置机用于执行数据同步任务。在实时转账任务量少时,若第一前置机中具有闲置CPU资源,可以将闲置CPU资源供第二前置机用来进行数据同步。若实时转账任务量大时,若第一前置机中缺少CPU资源,可以从第二前置机获取一部分CPU资源用来进行实时转账任务。

其中,所述服务器200,用于基于获取的第一设备信息、第二设备信息以及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资源划拨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第一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设备关联的第二设备集合,所述第二设备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下拨系统中,服务器200可以自行获取第一设备信息,第二设备信息,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基于上述信息来构建资源划拨模型。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划拨模型的具体实现过程:

服务器200,用于监控资源划拨模型中的第一设备的资源,在监控到所述第一设备存在闲置资源量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减去所述闲置资源量,在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增加所述闲置资源量。

在监控到所述第一设备出现资源缺口量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减去资源缺口量,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增加所述资源缺口。

服务器200会监控资源划拨模型中的第一设备的资源使用情况,以便确定第一设备存在闲置资源,还是存在资源缺口。参见图8,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预先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下一时间段的所需资源量,并监控所述第一设备的当前资源量。

为了确保第一设备具有可用的设备资源,服务器200可以预先估计第一设备在下一时间段的资源量。服务器200上可以依据第一设备信息监控第一设备的资源,并确定第一设备可使用的当前资源量。

步骤S802:将当前资源量与所需资源量进行对比;若当前资源量大于所需资源量,则进入步骤S803,若当前资源量小于所需资源量则进入步骤S804。

服务器200将当前资源量与所需资源量进行对比,以便确定第一设备上的资源使用情况。若当前资源量大于所需资源量,则说明存在闲置资源,可以进行资源汇总操作;若所需资源量大于当前资源量,则说明存在资源缺口,可以进行下拨资源操作。

步骤S803:若所述当前资源量大于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所需资源量,则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存在闲置资源,并将所述当前资源量与所述所需资源量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闲置资源的闲置资源量。

步骤S804: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减去所述闲置资源量,在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增加所述闲置资源量。

服务器200包括可使用资源量列表,其中包括各个设备对应的可使用资源量。在可使用资源量列表中,控制第一设备的可使用资源量减去闲置资源量,将差值作为第一设备目前可使用资源量。

第二设备集合中具有各个第二设备,可以通过图5的方式确定各个第二设备的拆分闲置资源量(在此不再赘述),然后,控制可使用资源量列表中与各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可用资源量对应增加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

步骤S805:若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所需资源量大于所述当前资源量,则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存在资源缺口,并将所述所需资源量与所述当前资源量的差值,确定为所述资源缺口量。

步骤S806: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增加所述闲置资源量,在所述第二设备集合的可使用资源量的基础上减去所述闲置资源量。

服务器200控制第一设备的可使用资源量增加闲置资源量,将和值作为第一设备目前可使用资源量。

第二设备集合中具有各个第二设备,可以通过图6的方式确定各个第二设备的拆分资源缺口量(在此不再赘述),然后,控制可使用资源量列表中与各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可用资源量对应减去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

例如,以资源为CPU资源为例,第一设备用于执行资金转账任务,服务器200可以预先根据转账资金转账的任务量,确定第一设备110在下一时间段的CPU资源的所需CPU资源量,比如为50G,。然后,服务器200并可以监控资源量列表上与第一设备110对应的当前CPU资源量,比如为100G。

服务器200将所需CPU资源量与当前CPU资源量进行对比,发现当前CPU资源量大于所需CPU资源量,则说明存在闲置CPU资源,将当前CPU资源量100G与所需CPU资源量50G的差值50G确定为闲置CPU资源量。

然后,服务器200在资源量列表中控制所述第一设备的当前CPU资源量的基础上减去所述闲置CPU资源量50G。通过图5的方式确定各个第二设备的拆分闲置资源量(在此不再赘述)。例如,确定一个第二设备的拆分闲置CPU资源量为20G,另一个第二设备的拆分闲置CPU资源量为30G。

然后,控制可使用资源量列表中与各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可用资源量对应增加各个拆分闲置资源量。例如,在可使用量资源量列表上将一个第二设备的可用资源量增加20G,另一个第二设备的可用资源量增加30G。

资源下拨的过程与资源汇总是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监控控制器可以直接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的资源调度,所以,服务器自身执行资源调度即可。在一些情况下,监控控制器无法实际控制资源使用端和资源汇总端的资源调度,还需要其它处理设备的协助。

例如,在企业资金管理方案中,子公司的银行账户和两个及以上的母公司的银行账户之间的资金调度。其中,子公司银行账户相当于资源使用端,母公司的银行账户相当于资源汇总端。子公司的银行账户中具有闲置资金时需要汇总至母公司的银行账户,子公司的银行账户中具有资金缺口时需要从母公司的银行账户中下拨资源。

或者,在企业资金管理方案中,多个子公司的银行账户的资金调度。子公司银行账户1作为资源使用端,子公司银行账户2和子公司银行账户3作为资源汇总端。在子公司银行账户1中具有闲置资金时,可以汇总至子公司银行互2和子公司银行账户3中;在子公司银行账户1中具有资金缺口时,可以从子公司银行互2和子公司银行账户3中下拨资源。

在此情况下,服务器200仅仅能够发出汇总指令或下拨指令,具体的资金转移过程需要调用支付系统来实现资金转移。

参见图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划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发送设备100,用于对外提供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

例如,信息发送设备100可以为企业服务器,企业服务器可以在公司银行账户之间确定作为资源使用端的银行账户1,以及确定作为资源汇总端的银行账户2和银行账户3。然后,将银行账户1、银行账户2和银行账户3的账户信息,以及,三个银行账户之间的关联关系发送至服务器200。

服务器200,用于基于信息发送设备发送的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资源划拨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资源使用端以及与所述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

例如,服务器200在接收银行账户1、银行账户2和银行账户3的账户信息,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比如,银行账户1与银行账户2和银行账户3关联)后,资源汇总端可以构建资源划拨模型。

服务器200,用于监控所述资源划拨模型中的资源使用端的资源,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向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资源的汇总指令,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的下拨指令。参见图10所示,本申请具体一种资源划拨方法,包括:

步骤S1001:监控资源划拨模型中的资源使用端的资源;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资源使用端以及与所述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

步骤S1002: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向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资源的汇总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在需要向多个资源汇总端转入闲置资源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闲置资源量,然后,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至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各个转移指令;其中,一个资源汇总端对应转移指令中的资源转移量为该资源汇总端对应的拆分闲置资源量。

步骤S1003: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的下拨指令。

同理,在需要从多个资源汇总端转出闲置资源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资源缺口量,然后发出从各个资源汇总端至所述资源使用端各个转移指令;其中,一个资源汇总端对应转移指令中的资源转移量为该资源汇总端对应的拆分资源缺口量。

上述过程在图4-6的执行过程类似,不同的是,服务器200不再直接实现控制所述闲置资源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转入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而是会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向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资源的汇总指令。

同理,服务器200不再控制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而是发出从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的下拨指令。因此,本实施例的执行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汇总指令和下拨指令需要包括明确起始端,目的端和转入量。例如,资源使用端1向资源汇总端1转入50个单位的资源,则汇总指令中起始端为资源使用端1,目的端为资源汇总端,转入量为50个单位。

下面提供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以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见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划拨模型,具体包括:4个资源使用端,分别为:招商银行付款户1、招商银行付款户2、中国银行付款户1、中国银行付款户2。3个资源汇总端:招商银行协定存款账户、民生银行协定存款账户和平安银行协定存款账户。

针对招商银行付款户1、中国银行付款户1而言,当其上存储的资金超过100万RMB时,视为存在闲置资源,需要触发资金汇总操作。针对招商银行付款户2、中国银行付款户2当资源超过50万RMB时,视为存在闲置资源,需要触发资金汇总操作。

服务器监控四个资源使用端,并得到监控结果如下:

招商银行付款户1的资金余额为300万,存在资源闲置,闲置资金为200万。招商银行付款户2的资金为20万,不存在资源闲置。中国银行付款户1的资金余额为0,不存在资源闲置。中国银行付款户2的资金为60万。存在资源闲置,闲置资金为10万。

以招商银行付款户1为例,招商银行付款户1参与汇总的资源为200万RMB,汇总到的资源池为:招商银行协定存款户和民生银行协定存款户。下面分情况对资源汇总过程进行说明:

第一情况:在监控招商银行协定存款户的资金缺口率为10%,民生银行协定存款户资金缺口率为40%,则确定拆分闲置资金量:招商银行协定存款户对应40万,民生银行协定存款户对应160万。

然后,服务器向银行服务器出招商银行付款户1至招商银行协定存款户,转入量为40万的转账指令。服务器向银行服务器出招商银行付款户1至民生银行协定存款户,转入量为160万的转账指令。

第二种情况:在监控招商银行协定存款户的资金缺口率为0%,民生银行协定存款户资金缺口率为0%,则获取招商银行协定存款户和民生银行协定存款户的收益率。若招商银行协定存款户的收益率为4%,民生银行协定存款户的收益率3.5%,则为了保持较高的收益,则将200万从招商银行付款户1至民生银行协定存款户。

第三种情况:在监控招商银行协定存款户的资金缺口率为0%,民生银行协定存款户资金缺口率为0%,即,若不具有非零的资源缺口率。

那么,可以计算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并将各个资源汇总端的资源分配比例与闲置资源量的乘积,确定为各个资源汇总端的拆分闲置资源量,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至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各个转移指令;其中,一个资源汇总端对应转移指令中的资源转移量为该资源汇总端对应的拆分闲置资源量。

其中,资源分配比例=一个资源汇总端的平均加权值/资源汇总端集合中各个资源汇总端的平均加权值之和;平均加权值=a*历史N小时的资金净流量+b*资源缺口率+c*y,a、b和c分别为基于业务影响而定义的加权参数,y为其他业务影响因子。

前面两种情况中均考虑资源汇总端的一个因素来决定拆分闲置资源量,或拆分资源缺口量,在实际情况下,一个因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可以考虑多个因素,来确定资源分配比例。这样确定出的资源分配比例,可以更加准确。

在图10所示的资源划拨系统中,服务器200具有资源转移权限,因此,可以直接向处理设备发出汇总指令或下拨指令。在一些情况下,服务器200不具有资源转移权限,因此,可以将汇总指令或下拨指令发送至信息发送设备100,以便供信息发送设备的用户确认后,再向处理设备300发送汇总指令或下拨指令。

例如,企业服务器对服务器下发转账授权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自身直接向银行服务器发送汇总指令或下拨指令。若企业服务器未对服务器下发转账授权时,服务器需要将汇总指令或下拨指令发送至企业服务器,供企业服务器的用户确认后,再决定是否向银行服务器发送汇总指令或下拨指令。

参见图12,本申请又提供了一种资源划拨系统,包括:

信息发送设备100,用于信息发送设备,用于对外提供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汇总指令,在获得确认指令后向处理设备发送所述汇总指令;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下拨指令,在获得确认指令后向处理设备发送所述下拨指令。

服务器200,用于基于信息发送设备发送的资源使用端信息、资源汇总端信息和资源使用端与资源汇总端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资源划拨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划拨模型包括资源使用端以及与所述资源使用端关联的资源汇总端集合,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包括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端;还用于监控所述资源划拨模型中的资源使用端的资源,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使用端向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资源的汇总指令,在监控到所述资源使用端出现资源缺口的情况下,发出从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转出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的下拨指令。

处理设备300,用于接收所述信息发送设备发送的汇总指令,将所述闲置资源从所述资源使用端转移到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还用于接收所述信息发送设备发送的下拨指令,从所述资源汇总端集合下拨资源至所述资源使用端。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在产品存储系统中,有很多前置终端(比如,各个不同的商铺中对应的终端)和后置终端(各个仓库对应的终端)。前置终端与后置终端之间可以构建资源划拨模型,前置终端相当于资源使用端,后置终端相当于资源汇总端,前置终端与后置终端集合关联。

在前置终端(商铺终端)的存储产品较多时即存在闲置产品时,可以转移至与前置终端关联的后置终端集合中,则前置终端的产品数量不够时,可以从与前置终端关联的后置终端集合中获取产品。

服务器可以监控前置终端的当前产品量,若所述当前产品量大于所述前置终端对应的预设产品量,则确定所述前置终端存在闲置产品,并将所述当前产品量与所述预设产品量的差值,确定为所述闲置产品的闲置产品量。

监控后置设备集合中各个后置终端的产品缺口率,若具有非零产品缺口率,则按产品缺口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闲置产品量,并确定各个后置终端的拆分闲置产品量,发出从所述前置终端向所述后台终端集合转入所述闲置产品量的汇总指令。

服务器可以监控前置终端的当前产品量,若所述当前产品量小于所述前置终端对应的预设产品量,则确定所述前置终端产品缺口,并将所述预设产品量与当前产品量的差值,确定为所述产品缺口的缺口产品量。

监控后置设备集合中各个后置终端的产品溢出率,若具有非零产品溢出率,则按产品溢出率的比例对应拆分所述产品缺口量,并确定各个后置终端的拆分产品缺口量,发出从各个后置终端转出对应的拆分产品缺口量的下拨指令。

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出资源划拨模型中一个资源使用节点可以关联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节点。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控资源使用节点的资源使用情况,在资源使用节点存在闲置资源时,可以补充至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节点中,而不再是仅汇总至一个资源汇总节点。

在资源使用节点存在资源缺口时,可以从两个及以上的资源汇总节点中获取资源,而不再是仅从一个资源汇总节点获取资源。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解决树状结构模型带来的资源汇总和资源下拨具有局限性的问题。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前端设备,与多个后端设备关联,其中,后端设备用于向前端设备提供资源,所述前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多个后端设备申请资源,还用于当监控到本身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根据各个后端设备的设备状态,确定各个后端设备的资源分配比例,按该资源分配比例拆分闲置资源,并控制各个拆分闲置资源转入各个后端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不再按照后端设备预先下拨的资源量再照样还给后端设备,而是会根据各个后端设备的资源使用情况确定资源分配比例,依据资源分配比例向各个后端设备分配闲置资源。这样可以使得后端设备上的资源储备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后端设备,与多个前端设备关联,其中,后端设备用于向前端设备提供资源,所述后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前端设备发送的包含资源缺口量的申请请求,并根据第一资源分配比例,确定拆分资源缺口量,向前端设备下拨拆分资源缺口量的缺口资源,还用于根据第二资源分配比例,从所述多个前端设备回收闲置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分配比例,用于在多个后端设备之间,确定所述资源缺口量在各个后端设备之间的分配份额;

其中,所述第二资源分配比例,用于在多个后端设备之间,确定某前端设备的闲置资源在各个后端设备之间的分配份额。

本实施例提供的后端设备,不再按照前端设备申请的资源量下拨资源,而是会根据各个后端设备的资源使用情况确定资源分配比例,依据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出自身需要下拨至前端设备的资源量。这样可以使得后端设备上的资源储备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本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