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437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配网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在自然灾害影响下特定风险对象的易损性,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风险对象包括土地、社会经济和人口,所述评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将待评估的对象在空间上划分为50-150米X50-150米的若干个网格,以单个网格或若干个网格合并后作为一个网格评价单元;

S2:采用面积权重内插法来推定网格评价单元区域内潜在的易损性因子,具体步骤如下:

S2-1:找出落在各个网格评价单元区域上的土地风险对象;

S2-2:确定各个土地风险对象与网格评价单元区域相交部分的面积,并计算其占网格评价单元面积的百分比;

S2-3:按照面积比例的多少来分配潜在易损性因子;将网格评价单元分为土地风险对象A1、土地风险对象B2、土地风险对象C3、土地风险对象D4...土地风险对象NN

S3:按照公式(一)评估风险评估单元的土地风险对象的易损性:

I1=IASA+IBSB+ICSC+IDSD+...INSN 公式(一)

式中,I1为网格评价单元内的土地风险对象易损性量化值;IA、IB、IC、ID...IN为不同土地风险对象的相应潜在易损性因子;SA、SB、SC、SD...SN为网格评价单元中土地风险对象A1、土地风险对象B2、土地风险对象C3、土地风险对象D4...土地风险对象NN的面积;

S4:按照公式(二)评估风险评估单元的社会经济风险对象:

I2=FASA+FBSB+FCSC+FDSD+...FNSN 公式(二)

式中,I2为网格评价单元内的社会经济风险对象易损性量化值;FA、FB、FC、FD...FN为根据不同土地风险对象对经济的贡献率,确定的土地风险对象A1、土地风险对象B2、土地风险对象C3、土地风险对象D4...土地风险对象NN上的社会经济风险对象潜在易损性因子;

S5:按照公式(三)评估风险评估单元的人口风险对象:

I3=HASA+HBSB+HCSC+HDSD+...HNSN 公式(三)

式中,I3为网格评价单元内的人口风险对象易损性量化值;HA、HB、HC、HD...HN为根据不同土地风险对象上人口的分布和类型,确定的土地风险对象A1、土地风险对象B2、土地风险对象C3、土地风险对象D4...土地风险对象NN上的人口风险对象潜在易损性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待评估的对象在空间上划分为80-120米X80-120米的若干个网格,以单个网格或若干个网格合并后作为一个网格评价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风险对象包括:居民用地、城镇用地、水面、旱地、林地、草地、滩地、水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社会经济风险对象是根据不同土地风险对象对经济的贡献率,依附土地风险对象在精细网格内的分布,确定社会经济风险对象在精细网格内的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口风险对象根据不同土地风险对象上居民居住情况,依附土地风险对象在精细网格内的分布,确定人口风险对象在精细网格内的分布。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