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感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7601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压感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压感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生活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说,希望显示屏幕越来越大,触控手感越来越好,而原本的电阻屏虽然电路设计简单,但是不能支持多点触控;而电容屏虽然可以支持多点触控,但是精准度不够。

为了更好的适应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目前智能移动终端大多采用压感式触控屏(压感屏),即在原有的电容屏或者电阻屏下面在增设一层压感层,用来检测用户按压屏幕时的压力,具体堆叠结构如图1所示。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压感屏可以具有电容屏的多点触控触感,又具有电阻屏的精准,但是由于现有的压感屏的控制方式是使用同一扫描频率去对压感数据进行采集,这就导致CPU无法根据使用需要控制压感屏中指定位置传感器的开启或关闭,使得智能移动终端在使用的过程中,即使用户不碰触压感屏,CPU也一直处于工作检测状态,压感屏使用功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感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可以降低压感屏在使用中的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压感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带有压感屏的终端,其包括:预先根据压感屏的使用情况,对终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根据确定的使用场景,开启或关闭所述压感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压感屏的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压感屏的控制方法中的压感屏,包括:分类模块、确定模块和控制模块;分类模块,用于预先根据压感屏的使用情况,对终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确定模块确定的使用场景,开启或关闭所述压感屏。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预先定义压感屏的使用场景,并对所使用的终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确定压感屏关闭或开启,从而达到降低压感屏的使用功耗的目的。

另外,根据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开启或关闭压感屏,具体包括:在终端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时,关闭压感屏;在终端处于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时,开启压感屏。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关闭或者开启压感屏的具体策略,通过判断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确定压感屏的关闭或开启,操作简便,实现灵活。

另外,根据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开启或关闭压感屏,具体包括:在终端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时,关闭压感屏;在终端处于使用压感屏的部分传感器的使用场景时,开启压感屏的部分传感器;在终端处于使用压感屏的全部传感器的使用场景时,开启压感屏的全部传感器。通过检测压感屏的部分传感器的使用场景,从而实现了对压感屏的部分传感器的开启,进一步降低了压感屏的使用功耗。

另外,预先根据压感屏的使用情况,对终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具体包括:统计终端安装的各应用程序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建立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具体包括:当开启应用程序时,根据应用程序与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开启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使用场景。通过建立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时,直接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即可确定与当前开启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使用场景,实现简便。

另外,预先根据压感屏的使用情况,对终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具体包括:监测使用终端的习惯,并统计在各时间段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建立各时间段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具体包括:根据时间段与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所处的时间段对应的使用场景。通过监测使用终端的习惯,确定各时间段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并建立各时间段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时,直接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即可确定与当前时间段对应的使用场景,更加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压感屏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一种压感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一种压感屏的压感层中压力传感器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一种压感屏的压感层中数据采集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一种压感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一种压感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一种压感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一种压感屏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一种压感屏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一种压感屏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一种压感屏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压感屏的控制方法,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图2所示的压感屏的控制方法可以在带有压感屏的用户终端中使用,其中该用户终端可以为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和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等等。具体而言,图2涉及的压感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可以包括:

在步骤201中,对终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

具体的说,需要预先根据压感屏的使用情况,对终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

比如说,将带有压感屏的用户终端(如手机)上的使用场景分为较多使用压感屏控制的使用场景,如游戏场景、即时聊天场景、购物场景,等等;相应的也可以分为较少使用压感屏控制的使用场景,如音、视频播放场景、语音通话场景,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对终端的使用场景的分类,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如使用场景、使用人群等进行分类,这里不做限制。

在步骤202中,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

具体的说,在对终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后,在使用终端时,系统会获取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比如说,针对步骤201的案例,在检测到终端当前正在播放视频时,可以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为较少使用压感屏控制的使用场景。

在步骤203中,判断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是否需要关闭压感屏。

具体的说,根据确定的使用场景,判断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是否需要关闭压感屏,如果需要关闭压感屏,则执行步骤204;如果不需要关闭压感屏,即判定需要开启压感屏,则执行步骤205。

比如说,针对上述步骤202的案例,在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为较少使用压感屏控制的使用场景说,可以判定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需要关闭压感屏,从而实现降低压感屏的使用功耗。

在步骤204中,关闭压感屏,结束本次压感屏的控制操作。

具体的说,在判定需要关闭压感屏时,实际关闭的为压感屏的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压感屏是通过检测在压感层中压力传感器(sensor)当前时刻所受到的按压力,从而实现对压感屏操作的检测。图3给出了一种压感层的压力传感器分布的示意图,在图3中压感层的压力传感器是以整列的形式排布的,且每一行共用一个行片选(行CS)信号,然后每一列共用一个数据采集端。

针对图3给出的压感层,本实施方式中的压感屏的控制方法通过改变压感层数据采集的过程,从而实现降低压感屏的使用功耗。具体的数据采集原理如图4所示,在具体工作时,终端的CPU将相关的控制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总线传送给压感屏驱动IC,压感屏驱动IC在接收到来自CPU的控制信号是,输出行片选信号:行CS1、行CS2、行CS3,选中压感层中对应的行sensor,从而使sensor正常工作。此时压感屏驱动IC对被选中行上面sensor分别进行一次压力数据采集,如图4中所示的数据采集1、数据采集2、数据采集3,最后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总线发送给CPU。CPU接收到相关压力数据后去执行相应的操作,如CPU可通过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给压感屏驱动IC,从而控制片选信号是否有效,最终达到改变压感屏的工作状态(开启/关闭)。

在步骤205中,开启压感屏,结束本次压感屏的控制操作。

具体的说,在判定需要开启压感屏时,实际开启的也为压感屏的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通过预先定义压感屏的使用场景,并对所使用的终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确定压感屏关闭或开启,从而达到降低压感屏的使用功耗。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压感屏的控制方法。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之处为:在开启应用程序时,通过建立的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应用程序的使用场景,并通过判断终端当前是否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确定压感屏的关闭或开启,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

在步骤501中,统计终端安装的各应用程序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

具体的说,统计终端安装的各应用程序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时,可以根据每一个应用程序在实际使用中需要用到压感屏的控制情况来确定,比如说,安装在终端上的各种游戏软件,在使用时,需要通过不断的操作压感屏,而在QQ、微信等语音电话的过程中,终端的压感屏可以处于锁屏状态,即不需要对压感屏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这种应用程序对压感屏使用情况的统计,从而可获取到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使用情况的关系。

在步骤502中,建立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说,根据统计,可以清楚的得出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使用情况的关系,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建立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游戏、即时聊天、购物等可以对应到较多使用压感屏控制的使用场景,而音、视频播放、语音通话等可以对应到较少使用压感屏控制的使用场景,通过这种对应关系,形成一个对应关系表。

在步骤503中,检测是否有应用程序被开启。

具体的说,在检测到有应用程序被开启时,进入步骤504;否则,继续检测是否有应用程序被开启,直到进入步骤504为止。

在步骤504中,确定与开启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使用场景。

具体的时候,在检测到有应用程序被开启时,获取当前开启的应用程序信息,如名称、ID等,根据建立的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对应关系表中获取当前开启的应用程序所对应的压感屏的使用场景。

在步骤505中,判断终端是否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如果终端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则进入步骤506;否则,说明终端处于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进入步骤507。

在步骤506中,关闭压感屏,结束本次压感屏的控制操作。

具体的说,在判定终端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时,关闭压感屏。

在步骤507中,开启压感屏,结束本次压感屏的控制操作。

具体的说,在判定终端处于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时,开启压感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定终端不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时,直接判定终端当前处于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将然后开启压感屏的全部传感器,但在实际应用中,在判定终端不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时,还可以如图6所示的步骤607,进一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使用压感屏的部分传感器的使用场景,并根据判定结果,开启压感屏的部分传感器或者全部传感器,从而达到了进一步降低压感屏的使用功耗的作用,更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比如说,某些应用程序,如视频播放器,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仅需要对控制区域进行操作,即视频播放界面底部显示的用于控制播放的画面暂停、快进等按键,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可以仅开启控制区对应的压感传感器,关闭其他显示区域对应的传感器。

还比如说,在某些时段,用户经常对某一区域进行操作,不对其他区域进行操作,此时也可以仅开启经常操作的区域的压感传感器,关闭其他区域的压感传感器。

图6涉及的压感屏的控制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在步骤601中,统计终端安装的各应用程序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

在步骤602中,建立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步骤603中,检测是否有应用程序被开启。在检测到有应用程序被开启时,进入步骤604;否则,继续检测是否有应用程序被开启,直到进入步骤604为止

在步骤604中,确定与开启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使用场景。

由于步骤601至步骤604与图5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501至步骤504大致相同,旨在根据对终端安装的各应用程序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统计,建立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检测到有应用程序开启时,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开启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使用场景,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605中,判断终端是否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如果终端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则进入步骤606;否则,进入步骤607。

在步骤606中,关闭压感屏,结束本次压感屏的控制操作。

在步骤607中,判断终端是否处于使用压感屏的部分传感器的使用场景。如果判定结果为需要使用压感屏的全部传感器的使用场景,则进入步骤608;否则,判定结果为需要使用压感屏的部分传感器的使用场景,进入步骤609。

在步骤608中,开启压感屏的部分传感器,结束本次压感屏的控制操作。

在步骤609中,开启压感屏的全部压感屏,结束本次压感屏的控制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建立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时,直接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既可确定与当前开启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使用场景,实现简便;另外通过判断终端所处的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确定压感屏的关闭或开启,进一步简化了操作,且实现灵活。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压感屏的控制方法。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之处为:通过建立的各时间段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当前时间段的使用场景,并通过判断终端当前所处的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确定压感屏的关闭或开启,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

在步骤701中,统计在各时间段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

具体的说,通过监测使用终端的习惯,进而统计在各时间段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

比如说,用户在相同时间段,如每天的中午12点到1点之间,需要较多压感屏控制的使用场景,如游戏场景、购物场景等使用较频繁,或者可以直接通过判断安装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在每个时间段的使用情况,如在早上8点到9点之间、晚上6点到7点之间用户一般对各种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使用较多等等,通过这种监测,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统计出用户在各时间段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

在步骤702中,建立各时间段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说,根据统计,可以清楚的得出各时间段不同使用场景或者不同应用程序与压感屏使用情况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从而可以建立各时间段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上下班期间,使用音、视频播放器等较少需要压感屏控制的应用程序较多,在午休或者其他时间段使用游戏、购物等较多需要压感屏控制的应用程序较多等等,通过这种对应关系,形成一个对应关系表。

在步骤703中,确定与当前所处的时间段对应的使用场景。

具体的时候,获取当前的时间段,根据建立的各时间段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对应关系表中获取当前时间段对应的压感屏的使用场景。

在步骤704中,判断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是否需要关闭压感屏。如果需要关闭压感屏,则执行步骤705;如果不需要关闭压感屏,即判定需要开启压感屏,则执行步骤706。

在步骤705中,关闭压感屏。

在步骤706中,开启压感屏。

由于步骤704至步骤706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203至步骤205大致相同,旨在判断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是否需要关闭压感屏,并根据判定结果,关闭或者开启压感屏,此处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建立各时间段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确定终端当前时间段所处的使用场景时,直接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既可确定与当前时间段对应的使用场景,实现简便,更加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压感屏的控制装置,如图8所示。

压感屏的控制装置800包括:分类模块801、确定模块802和控制模块803。

其中,分类模块801,用于预先根据压感屏的使用情况,对终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确定模块802,用于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控制模块803,用于根据确定模块802确定的使用场景,开启或关闭压感屏。

比如说,将带有压感屏的控制装置的用户终端上的使用场景分为较多使用压感屏控制的使用场景,如游戏场景、即时聊天场景、购物场景,等等;相应的也可以分为较少使用压感屏控制的使用场景,如音、视频播放场景、语音通话场景,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对终端的使用场景的分类,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如使用场景、使用人群等进行分类,这里不做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压感屏的控制装置,通过预先定义压感屏的使用场景,并对所使用的终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确定压感屏关闭或开启,从而达到降低压感屏的使用功耗。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装置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压感屏的控制装置。本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之处为:在开启应用程序时,通过建立的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应用程序的使用场景,并通过判断终端当前是否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确定压感屏的关闭或开启。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压感屏的控制装置800除了包括图8所示的模块之外,分类模块801具体包括第一统计子模块8011和第一映射子模块8012;控制模块803具体包括第一关闭子模块8031和第一开启子模块8032。

其中,第一统计子模块8011,用于统计终端安装的各应用程序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第一映射子模块8012,用于建立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关闭子模块8031,用于在终端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时,关闭压感屏;第一开启子模块8032,用于在终端处于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时,开启压感屏。

另外,确定模块802,还用于当开启应用程序时,根据应用程序与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开启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使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模块802确定与开启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使用场景时,控制模块803会根据确定的使用场景,触发其中的第一关闭子模块8031或者第一开启子模块8032,实现对压感屏中传感器的关闭或者开启,但在实际应用中,压感屏的控制装置800可以如图10所示,在控制模块803包括的可以为第二关闭子模块8033、第二开启子模块8034以及第三开启子模块8035。在确定模块802确定与开启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使用场景时,控制模块803会根据确定的使用场景,触发其中的第二关闭子模块8033,或者第二开启子模块8034,还或者第三开启子模块8035,实现关闭压感屏的全部传感器,或者开启压感屏的全部传感器,还或者开启压感屏的部分传感器,从而达到了进一步降低压感屏的使用功耗的作用,更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压感屏的控制装置,通过建立各应用程序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确定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时,直接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既可确定与当前开启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使用场景,实现简便;另外通过判断终端所处的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确定压感屏的关闭或开启,进一步简化了操作,且实现灵活。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压感屏的控制装置。本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之处为:通过建立的各时间段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当前时间段的使用场景,并通过判断终端当前所处的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确定压感屏的关闭或开启。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压感屏的控制装置800除了包括图8所示的模块之外,分类模块801具体包括第二统计子模块8013和第二映射子模块8014;控制模块803具体包括第一关闭子模块8031和第一开启子模块8032。

其中,第二统计子模块8013,用于监测使用终端的习惯,并统计在各时间段对压感屏的使用情况;第二映射子模块8014,用于建立各时间段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关闭子模块8031,用于在终端处于不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时,关闭压感屏;第一开启子模块8032,用于在终端处于使用压感屏的使用场景时,开启压感屏。

另外,确定模块802,还用于根据时间段与使用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所处的时间段对应的使用场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压感屏的控制装置,通过建立各时间段与压感屏的使用场景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确定终端当前时间段所处的使用场景时,直接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既可确定与当前时间段对应的使用场景,实现简便,更加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