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框架构造套件和空间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67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空间框架构造套件,包括:

多个增材制造的空间框架杆(R),用于构造空间框架(T1);和

多个连接器,用于将多个空间框架杆(R)连接到空间框架(T1)上,

所述空间框架(T1)基于通过以下步骤所产生的桁架模型:

利用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以设计空间的几何边界表示法构造载荷应力图(M1);

在设计空间中定义多个附接点(A)和载荷施加点(L)(M2);

在设计空间中创建(M3)多个附接点(A)和载荷施加点(L)中的每两个之间的互连线的起始网络;

将载荷应力图的载荷施加因素分配给互连线的起始网络的每条线(M4);

通过根据可变选择参数组选择性地挑选每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的互连线的起始网络的不同线子集产生多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M5);

评价多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中的每个的性能得分(M6);

将性能得分高于预先确定的性能阈值的潜在空间框架设计的选择参数组合成为选择参数组(M7);

重复产生潜在空间框架设计(M5)和基于组合的选择参数组评价潜在空间框架设计(M6)的步骤;以及

基于载荷应力图的对应值,针对潜在空间框架设计中所选择的一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的线网络中的每条线产生具有微观结构构架(T2)的桁架模型(M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框架构造套件,其中,空间框架杆(R)中的至少第一空间框架杆(R)包括与成角度的销在第一空间框架杆(R)的端部处一体形成的成角度的销连接器(RJ1),所述成角度的销与第一空间框架杆(R)的端面间隔开并且平行于其突出,并且其中空间框架杆(R)中的至少第二空间框架杆(R)包括与作为第一空间框架杆(R)的成角度的销的插座的成角度的管在第二空间框架杆(R)的端部处一体形成的成角度的插座连接器(RJ2),所述成角度的管与第二空间框架杆(R)的端面间隔开并且平行于其突出。

3.空间框架(T1),包括:

多个增材制造的空间框架杆(R),所述空间框架(T1)基于通过以下步骤所产生的桁架模型:

利用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以设计空间的几何边界表示法构造载荷应力图(M1);

在设计空间中定义多个附接点(A)和载荷施加点(L)(M2);

在设计空间中创建多个附接点(A)和载荷施加点(L)中的每两个之间的互连线的起始网络(M3);

将载荷应力图的载荷施加因素分配给互连线的起始网络的每条线(M4);

通过根据可变选择参数组选择性地挑选每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的互连线的起始网络的不同线子集产生多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M5);

评价多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中的每个的性能得分(M6);

将性能得分高于预先确定的性能阈值的潜在空间框架设计的选择参数组合成为选择参数组(M7);

重复产生潜在空间框架设计(M5)和基于组合的选择参数组评价潜在空间框架设计(M6)的步骤;以及

基于载荷应力图的对应值针对潜在空间框架设计中所选择的一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的线网络中的每条线产生具有微观结构构架(T2)的桁架模型(M8)。

4.飞机结构组件(100),特别是飞机机舱隔断壁,包括:

基本为平面的芯板(30),其具有承重的空间框架杆(R)的空间框架结构(T1),所述空间框架结构(T1)基于通过以下步骤所产生的桁架模型:

利用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以设计空间的几何边界表示法构造载荷应力图(M1);

在设计空间中定义多个附接点(A)和载荷施加点(L)(M2);

在设计空间中创建多个附接点(A)和载荷施加点(L)中的每两个之间的互连线的起始网络(M3);

将载荷应力图的载荷施加因素分配给互连线的起始网络的每条线(M4);

通过根据可变选择参数组选择性地挑选每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的互连线的起始网络的不同线子集产生多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M5);

评价多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中的每个的性能得分(M6);

将性能得分高于预先确定的性能阈值的潜在空间框架设计的选择参数组合(M7)成为选择参数组;

重复产生潜在空间框架设计(M5)和基于组合的选择参数组评价潜在空间框架设计(M6)的步骤;以及

基于载荷应力图的对应值针对潜在空间框架设计中所选择的一个潜在空间框架设计的线网络中的每条线产生具有微观结构构架(T2)的桁架模型(M8)。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