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5398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屏已成为多数移动终端的标准配置,移动终端用户通过触摸屏可轻松快捷地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基于让移动终端的屏幕上能够显示更多的内容以及提升用户的观感体验等因素,触摸屏的尺寸越来越大,在这种趋势下,为了兼顾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以及美观度,屏占比成为了一个衡量移动终端性能的新指标。为了追求较高的屏占比,降低屏幕边框对视觉效果的影响,窄边框或者无边框设计已成为各移动终端厂商争先采用的用于优化移动终端的手段,而窄边框及无边框移动终端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采用窄边框或者无边框设计的移动终端在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会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一些困扰。由于边框过窄或者无边框,用户在握持移动终端时,很容易误触到触摸屏边缘,从而导致屏幕误触发,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以实现移动终端触摸屏的防误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包括:

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其中,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触摸屏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判断所述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

若不符合,则控制所述触摸屏不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装置,包括:

运动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其中,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触摸屏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响应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

触摸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响应判断模块判断为不符合时,控制所述触摸屏不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

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

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其中,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触摸屏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判断所述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

若不符合,则控制所述触摸屏不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案,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其中,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触摸屏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判断出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不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时,控制触摸屏不响应第一触摸操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屏幕边缘位置设置防误触区域,在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规律来识别是否为误触摸,因为用户的有意触摸相比于无意触摸来说,力度更大,移动终端受力后运动状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若其变化规律不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可说明用户并非有意进行该第一触摸操作,而是手掌或虎口等位置不小心碰到了触摸屏,所以触摸力度较小,控制触摸屏不响应该第一触摸操作,从而实现了移动终端触摸屏的防误触,此外,本方案中防误触的判定方式准确度高且响应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设方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调整预设防误触区域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触摸屏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具体可为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集成了触摸屏的设备,优选为采用窄边框或者无边框设计的移动终端。可在移动终端中增加边缘防误触设置选项,由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开启边缘防误触功能或者由用户根据个人需求自行开启边缘防误触功能。本实施例中,假设边缘防误触功能已处于开启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摸操作包括各种形式的与触摸屏接触的操作,如点次击、长按及滑动等。用户在握持移动终端时,手掌或者虎口等位置的皮肤很容易碰到触摸屏边缘,从而导致屏幕误触发,因此,可将容易被误触的屏幕区域设置为预设防误触区域。预设防误触区域的确定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可调研用户群体对不同型号或外形的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及姿势等情况,将多数用户容易误触的屏幕区域设置为预设防误触区域,并由移动终端进行出厂前的设定;又如,用户在开始使用移动终端前,也可进入握持方式录入功能,由移动终端采集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相关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分析出用户容易误触的区域,将该区域设定为预设防误触区域;再如,可检测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根据使用状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动态调整预设防误触区域。本实施例对预设防误触区域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预设防误触区域的形状和/或大小也可由用户自行调整。

现有移动终端采用的触摸屏有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和压电式触摸屏等,当用户触碰触摸屏时,触摸屏会检测到触摸信息,进而识别出用户的触摸操作。以电容式触摸屏为例,触摸屏可以感应到电容的变化,当用户触碰到触摸屏时,触摸屏感应到电容的变化,识别到触摸信息,触摸信息包括x坐标、y坐标、接触面的尺寸(包括长和宽等)以及触摸的手指数量等,在识别到触摸信息后,通过input系统向上层上报坐标信息,便可利用触摸信息检测到了屏幕的某处发生的触摸操作。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示意图,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的触摸屏201的左右两侧分别包含了第一预设防误触区域202和第二预设防误触区域203,当用户的手触摸到位置204时,位置204位于第二预设防误触区域203内,则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了第一触摸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防误触区域还可以有其他形状或大小,图2仅作为示意性说明。图2中预设防误触区域形状为长方形,长度与触摸屏显示区域的长度相同。预设防误触区域的形状还可以是半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尺寸大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外,预设防误触区域的具体位置也可进行调整,例如,可位于触摸屏边缘的左下方和/或右下方。

本实施例中的运动数据可包括速度、加速度及角速度等数据。具体的,运动数据包括预设方向上的运动数据分量,所述预设方向处于以移动终端屏幕的法线方向为基准的预设立体角范围内。优选的,运动数据包括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运动数据可由集成于移动终端内的重力感应器(G-sensor)(也称加速度计)、磁力传感器(M-sensor)以及陀螺仪等传感器来进行测量。

步骤102、判断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

示例性的,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具体可指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时段内的运动规律,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时段具体可指在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的前一时刻至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后的时刻。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正常的触摸操作时,手指一般会在触摸屏的垂直方向(或近似垂直方向)施加一定的压力,移动终端在受力后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并且符合一定的运动规律,例如,由静止变为运动,或在触摸屏法线方向(或接近法线方向)速度分量或加速度分量发生变化且变化量超过一定数值等,可根据上述规律预先设定触摸响应条件,即本实施例中的预设触摸响应条件。

步骤103、若不符合,则控制触摸屏不响应第一触摸操作。

示例性的,当用户并非有意进行触摸操作,而是手掌或虎口等位置不小心碰到了触摸屏时,触摸力度较小,运动数据可能不会变化或者变化幅度较小,因此,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难以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此时,控制触摸屏不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从而实现了移动终端触摸屏的防误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在屏幕边缘位置设置防误触区域,在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规律来识别是否为误触摸,因为用户的有意触摸相比于无意触摸来说,力度更大,移动终端受力后运动状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若其变化规律不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可说明用户并非有意进行该第一触摸操作,而是手掌或虎口等位置不小心碰到了触摸屏,所以触摸力度较小,控制触摸屏不响应该第一触摸操作,从而实现了移动终端触摸屏的防误触,此外,本方案中防误触的判定方式准确度高且响应速度快。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判断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之后,还可包括:若符合,则控制触摸屏响应第一触摸操作。当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时,可说明第一触摸操作是用户的正常操作,因此,可控制触摸屏响应该触摸操作,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运动数据优化为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将步骤“判断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优化为:判断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变化值是否达到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若是,则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否则,不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

其中,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触摸屏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所述预设方向处于以移动终端屏幕的法线方向为基准的预设立体角范围内α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设方向示意图,如图4所示,预设方向位于以移动终端屏幕的法线方向(图中虚线表示)为基准的预设立体角范围α内。立体角可以圆锥体的顶点为球心,半径为1的球面被锥面所截得的面积来度量,度量单位称为“立体弧度”,屏幕的法线方向为圆锥体的顶点到底面的垂线方向。预设方向可与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存在设定对应关系,可通过调研或仿真等方式事先确定,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根据触摸位置查询该设定对应关系,并确定相应的预设方向。

为了方便计算,优选的,预设方向为移动终端屏幕的法线方向。

步骤302、判断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变化值是否达到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4。

本实施例中,可利用G-sensor来检测加速度的变化。对于位于屏幕边缘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当用户在该区域进行触摸操作时,会导致移动终端产生一定的加速度,即相比于未接收到触摸操作之前,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会发生变化,当该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可说明是用户的有意操作。该判定方式中移动终端的G-sensor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加速度值,且判定算法比较简单,所以该判定方式准确度高且响应速度快,使触摸屏对用户正常操作的响应不受影响,从而保证移动终端整体的响应速度。

示例性的,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为预设固定值或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动态调整的变量。

步骤303、控制触摸屏不响应第一触摸操作。

步骤304、控制触摸屏响应第一触摸操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优化为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动态调整的变量,并将步骤“判断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变化值是否达到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进一步优化为:获取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位置;计算触摸位置与预设防误触区域对应的触摸屏边缘的当前距离值;根据当前距离值查询距离值与加速度变化阈值的预设对应关系,得到当前距离值对应的预设加速度阈值;判断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变化值是否达到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

步骤502、获取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位置。

示例性的,触摸位置具体可以用坐标形式表示,例如,可以触摸屏左下角顶点为坐标原点,宽度方向为横轴,长度方向为纵轴,用横纵坐标表示触摸位置。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位置具体可为第一触摸操作的起始点的坐标、终点的坐标或者与触摸屏接触面积的中心位置的坐标等。例如,当第一触摸操作在触摸屏上的轨迹较长时,可将起始点或终点的坐标作为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位置;又如,当第一触摸操作在一定时间内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未发生变化时,可与触摸屏接触面积的中心位置的坐标作为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位置。

步骤503、计算触摸位置与预设防误触区域对应的触摸屏边缘的当前距离值。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在握持移动终端时,屏幕的左右两个边缘容易发生误触,所以预设防误触区域一般位于屏幕的左右两侧,预设防误触区域对应的触摸屏边缘具体可指与预设防误触区域所在位置最接近的触摸屏边缘,如屏幕左侧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对应的触摸屏边缘为触摸屏左边缘,屏幕右侧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对应的触摸屏边缘为触摸屏右边缘。

示例性的,所述当前距离值具体可指触摸位置到触摸屏边缘的垂线段的长度值。

步骤504、根据当前距离值查询距离值与加速度变化阈值的预设对应关系,得到当前距离值对应的预设加速度阈值。

具体的,越靠近屏幕边缘的位置越容易发生误触,所以可根据距离值的不同来动态确定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以实现更好的防误触效果。

示例性的,距离值与加速度变化阈值的预设对应关系可根据调研、实验及仿真等方式的结果来确定。优选的,距离值与加速度变化阈值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距离值与加速度阈值呈反向比例关系。距离值越小,则更容易发生误触,可使判定条件更加严格一些,所以将加速度变化阈值设置的大一些,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出误操作。

步骤505、判断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变化值是否达到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506;否则,执行步骤507。

步骤506、控制触摸屏不响应第一触摸操作。

步骤507、控制触摸屏响应第一触摸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可根据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位置与预设防误触区域对应的触摸屏边缘的当前距离值来动态选取相应的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可提高识别误第一触摸操作的准确度,实现更好的防误触效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第一触摸操作之前,还包括:若判断出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为单手握持,则根据单手握持类型确定相应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在预设防误触区域外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时,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动态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若判断出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为单手握持,则根据单手握持类型确定相应的预设防误触区域。

其中,单手握持类型包括左手握持和右手握持,左手握持对应的预设防误触区域位于触摸屏左边缘,右手握持对应的预设防误触区域位于触摸屏右边缘。

示例性的,判断握持方式是否为单手握持,以及具体的单手握持类型为左手握持还是右手握持的具体手段本实施例不做限定。例如,可通过调研或实验的方式采集用户群体对不同型号或外形的移动终端进行不同方式握持时相关数据,根据所采集的相关数据分别建立左手握持和右手握持所对应的握持模型并预先存储到移动终端中,当需要检测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时,采集握持数据,并与两个握持模型进行匹配,将匹配度高的握持模型对应的握持方式确定为当前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其中,上述相关数据可包括触摸屏检测到的触摸数据、移动终端表面集成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数据、移动终端侧边集成的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线数据以及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等等。

步骤602、在预设防误触区域外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时,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动态调整预设防误触区域。

示例性的,本步骤中可按照如下方式对预设防误触区域进行动态调整。

1、根据第二触摸操作的坐标信息查询坐标与防误触区域的预设对应关系来相应调整预设防误触区域。

示例性的,用户在单手握持移动终端时,以右手为例,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尺寸较大时,拇指想要在触摸屏的左半边进行触摸操作时,需要努力伸展,虎口位置的皮肤与触摸屏接触面积会较大,从而使容易发生误触的区域变大。此外,用户想要触摸左下方,正左方以及左上方时,虎口位置的皮肤与触摸屏接触面积以及接触区域的形状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的达到防误触的目的,可预先建立用户触摸位置与预设防误触区域的对应关系,具体的,可包括不同的触摸坐标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防误触区域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通过调研或仿真等手段建立。

优选的,步骤602可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的横坐标和与单手握持类型对应的屏幕边缘的横坐标的坐标差值超过预设坐标差阈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与动态调节区域之和;当所述坐标差值未超过预设坐标差阈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调整预设防误触区域的示意图,以右手握持方式为例,如图7所示,第一区域701为固定防误触区域,第二区域702为动态调节区域。第一区域701可理解为用户在进行触摸操作时均容易发生误触的区域,坐标差值未超过预设坐标差阈值时,可仅将第一区域701确定为预设防误触区域,以保证屏幕较高的利用率;坐标差值超过预设坐标差阈值时,即用户在触摸屏的左半边进行触摸操作时,虎口部分不仅容易误触第一区域701,还容易误触第二区域702,所以将两个区域均确定为预设防误触区域,以实现更加准确地防误触。优选的,对于右手握持方式来说,可将右下角横向及竖向分别为屏幕的四分之一的区域确定为固定防误触区域,将右下角横向及竖向分别为屏幕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区域确定为动态调节区域。

2、根据移动终端的当前倾斜幅度查询倾斜幅度与防误触区域的预设对应关系来相应调整预设防误触区域。

示例性的,用户在单手握持移动终端时,以右手为例,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尺寸较大时,拇指想要在触摸屏的左半边进行触摸操作时,需要努力伸展,同时,移动终端向右下方倾斜幅度会变大,虎口位置的皮肤与触摸屏接触面积会较大,从而使容易发生误触的区域变大。为了更好的达到防误触的目的,可预先建立倾斜幅度与防误触区域的预设对应关系,具体的,可包括不同的倾斜幅度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防误触区域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通过调研或仿真等手段建立。其中,倾斜幅度可根据G-sensor等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来计算。

优选的,步骤602可具体包括:当移动终端的当前倾斜幅度超过预设幅度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与动态调节区域之和;当所述当前倾斜幅度未超过所述预设幅度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如图7所示,当移动终端的当前倾斜幅度未超过预设幅度值时,可仅将第一区域701确定为预设防误触区域,以保证屏幕较高的利用率;当移动终端的当前倾斜幅度超过预设幅度值时,虎口部分不仅容易误触第一区域701,还容易误触第二区域702,所以将两个区域均确定为预设防误触区域,以实现更加准确地防误触。

3、根据移动终端的与单手握持类型对应的侧边处检测到的压力值查询压力与防误触区域的预设对应关系来相应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

示例性的,用户在单手握持移动终端时,以右手为例,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尺寸较大时,拇指想要在触摸屏的左半边进行触摸操作时,需要努力伸展,同时,在右手握住的移动终端的右侧边检测到的压力值会变大,虎口位置的皮肤与触摸屏接触面积会较大,从而使容易发生误触的区域变大。为了更好的达到防误触的目的,可预先建立压力与防误触区域的预设对应关系,具体的,可包括不同的压力值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防误触区域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通过调研或仿真等手段建立。其中,倾斜幅度可由移动终端侧边集成的压力传感器来测量。

优选的,步骤602可具体包括:当移动终端的与单手握持类型对应的侧边处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压力阈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与动态调节区域之和;当所述当前倾斜幅度未超过所述预设压力阈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如图7所示,当移动终端的与单手握持类型对应的侧边处检测到的压力值未超过预设压力阈值时,可仅将第一区域701确定为预设防误触区域,以保证屏幕较高的利用率;当移动终端的与单手握持类型对应的侧边处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压力阈值时,虎口部分不仅容易误触第一区域701,还容易误触第二区域702,所以将两个区域均确定为预设防误触区域,以实现更加准确地防误触。

步骤603、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

步骤604、判断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变化值是否达到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605;否则,执行步骤606。

步骤605、控制触摸屏不响应第一触摸操作。

步骤606、控制触摸屏响应第一触摸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能够对预设防误触区域进行动态的调整,兼顾了屏幕的使用率以及识别防误触的准确度,提高移动终端防误触功能的灵活性。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在预设防误触区域外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时,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动态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在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外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时,判断预设时长内第二触摸操作作用于预设区域的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阈值,若已达到,则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动态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远离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的位于触摸屏边缘的区域。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判断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是否为单手握持,若是,则执行步骤802;否则,执行步骤805。

步骤802、根据单手握持类型确定相应的预设防误触区域。

步骤803、在预设防误触区域外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时,判断预设时长内第二触摸操作作用于预设区域的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804;否则,执行步骤805。

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远离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的位于触摸屏另一侧边缘的区域。例如,以右手为例,在右手握持时,确定的预设防误触区域位于触摸屏右侧边缘,此时,预设区域位于触摸屏左侧边缘。用户拇指在预设区域进行触摸操作时,需要努力伸展,若在此区域检测到多次(如3次)第二触摸操作后,可说明用户当前需要频繁在此处进行操作,所以需要动态调整预设防误触区域,而当次数比较少时,说明用户偶尔在此区域进行操作,可暂时不对预设防误触区域进行动态调整。

示例性的,预设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1分钟。在检测到预设区域内的触摸信号的值超过触摸信号判定阈值后,又低于触摸信号判定阈值,可视为检测到一次触摸操作。

步骤804、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动态调整预设防误触区域。

具体调整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步骤805、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

步骤806、判断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变化值是否达到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807;否则,执行步骤808。

示例性的,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为预设固定值或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动态调整的变量。

步骤807、控制触摸屏不响应第一触摸操作。

步骤808、控制触摸屏响应第一触摸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根据用户在不方便触摸的预设区域内的操作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阈值来确定是否进一步动态调整预设防误触区域,可避免频繁调整预设防误触区域所带来的计算量增加以及功耗损失。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可通过执行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来对移动终端的触摸屏进行控制。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运动数据获取模块901、响应判断模块902和触摸控制模块903。

其中,运动数据获取模块901,用于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其中,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触摸屏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

响应判断模块902,用于判断所述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

触摸控制模块903,用于在所述响应判断模块判断为不符合时,控制所述触摸屏不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装置,在屏幕边缘位置设置防误触区域,在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规律来识别是否为误触摸,因为用户的有意触摸相比于无意触摸来说,力度更大,移动终端受力后运动状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若其变化规律不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可说明用户并非有意进行该第一触摸操作,而是手掌或虎口等位置不小心碰到了触摸屏,所以触摸力度较小,控制触摸屏不响应该第一触摸操作,从而实现了移动终端触摸屏的防误触,此外,本方案中防误触的判定方式准确度高且响应速度快。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运动数据包括:预设方向上的运动数据分量,所述预设方向处于以移动终端屏幕的法线方向为基准的预设立体角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运动数据包括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

所述响应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变化值是否达到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若是,则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否则,不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为预设固定值或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动态调整的变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所述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为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动态调整的变量时,所述响应判断模块包括:

触摸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位置;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触摸位置与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对应的触摸屏边缘的当前距离值;

预设压力阈值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距离值查询距离值与加速度变化阈值的预设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当前距离值对应的预设加速度阈值;

响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预设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变化值是否达到预设加速度变化阈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第一触摸操作之前,若判断出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为单手握持,则根据单手握持类型确定相应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其中,单手握持类型包括左手握持和右手握持,左手握持对应的预设防误触区域位于触摸屏左边缘,右手握持对应的预设防误触区域位于触摸屏右边缘;

区域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外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时,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动态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外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时,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动态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

在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外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时,判断预设时长内第二触摸操作作用于预设区域的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阈值,若已达到,则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动态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为远离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的位于触摸屏另一侧边缘的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动态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的坐标信息查询坐标与防误触区域的预设对应关系来相应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或,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倾斜幅度查询倾斜幅度与防误触区域的预设对应关系来相应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或,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与单手握持类型对应的侧边处检测到的压力值查询压力与防误触区域的预设对应关系来相应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根据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的坐标信息查询坐标与防误触区域的预设对应关系来相应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

当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的横坐标和与单手握持类型对应的屏幕边缘的横坐标的坐标差值超过预设坐标差阈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与动态调节区域之和;当所述坐标差值未超过预设坐标差阈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其中,所述固定防误触区域和所述动态调节区域为预先设定的区域;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倾斜幅度查询倾斜幅度与防误触区域的预设对应关系来相应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倾斜幅度超过预设幅度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与动态调节区域之和;当所述当前倾斜幅度未超过所述预设幅度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其中,所述固定防误触区域和所述动态调节区域为预先设定的区域;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与单手握持类型对应的侧边处检测到的压力值查询压力与防误触区域的预设对应关系来相应调整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与单手握持类型对应的侧边处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压力阈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与动态调节区域之和;当所述当前倾斜幅度未超过所述预设压力阈值时,将预设防误触区域调整为固定防误触区域,其中,所述固定防误触区域和所述动态调节区域为预先设定的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中可集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装置。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存储器100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002(又称处理器,以下简称CPU)、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和电源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CPU1002和所述存储器100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10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CPU1002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10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在触摸屏的预设防误触区域内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其中,所述预设防误触区域包括位于触摸屏边缘的预设形状和/或大小的区域;判断所述运动数据的变化规律是否符合预设触摸响应条件;若不符合,则控制所述触摸屏不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外设接口10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005、音频电路1006、扬声器1011、电源管理芯片10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1009、触摸屏10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以及外部端口10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10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移动终端1000仅仅是移动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10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触摸屏的移动终端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

存储器1001,所述存储器1001可以被CPU1002、外设接口10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10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1003,所述外设接口10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1002和存储器1001。

I/O子系统1009,所述I/O子系统10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10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连接到外设接口1003。I/O子系统10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10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10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10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0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10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1012,所述触摸屏1012是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1009中的显示控制器10091从触摸屏10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10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10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10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10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10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10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10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10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10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10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10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1011。

扬声器10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10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1008,用于为CPU10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