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户环境下利用浏览器访问Linux容器集群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479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用户环境下利用浏览器访问Linux容器集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Linux容器集群上部署Master节点和若干Worker节点,其中Master节点用于进行集中管理,Worker节点是Linux容器的载体;

2)在创建Linux容器集群时,Master节点为Linux容器集群分配一个子网,并从该子网内部为Linux容器分配IP地址;

3)Master节点处理用户的创建Linux容器集群的请求,并将其分发到Worker节点,由Worker节点创建Linux容器;

4)对创建的Linux容器进行Jupyter相关参数的配置,并通过http代理将对Linux容器集群访问的URL绑定到Linux容器的Jupyter运行端口上;

5)当用户访问Linux容器集群时,由Master节点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则进入对应的Jupyter页面,从而实现对Linux容器集群的访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Linux容器所在的宿主机上构建虚拟网桥,并在各虚拟网桥之间搭建GRE隧道,使得分布于不同宿主机上的Linux容器之间能互相连通,并利用iptables做NAT映射使得Linux容器能与外部网络通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创建Linux容器集群时,用户点击网页上的创建Linux容器集群按钮,选择相关参数之后,创建请求的URL被发送到Master节点上;Worker节点从Master节点收到创建Linux容器的请求后,根据Linux容器被分配到的IP地址和构建出来的虚拟网桥信息,以及用户填写的参数生成配置文件,然后调用Linux容器的命令,以该配置文件为基础创建Linux容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Master节点使用伙伴算法为Linux容器集群分配一个子网,随后从该子网的IP地址段中随机选择IP地址并分配给Linux容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Master节点为Linux容器集群分配一个VLAN ID;步骤3)中创建Linux容器后,在宿主机网桥上对连接该IP地址的端口标记上该Linux容器集群的VLAN ID;使用VLAN技术防止Linux容器数量过多时造成的广播风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同一个Linux容器集群内的Linux容器之间进行host信息登记,并进行互相之间的ssh免认证登陆,使用户能够免认证地登陆进集群内的各Linux容器内,从而开发和部署分布式应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浏览器的cookie存储用户信息,当用户访问Linux容器集群时,将存储于浏览器cookie中的用户信息发送到Master节点,由Master节点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认证成功则进入对应的Jupyter页面,从而实现对Linux容器集群的访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点击网页上的对应按钮,新建Linux容器,并将其与原先的Linux容器集群通过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已存在的Linux容器集群进行扩张;通过点击网页上的对应按钮,删除一个Linux容器集群内的某个Linux容器,从而实现对已存在的Linux容器集群进行收缩。

9.一种多用户环境下利用浏览器访问Linux容器集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部署在Linux容器集群上的Master节点、若干Worker节点和http代理工具;所述Master节点用于进行集中管理,处理用户的创建Linux容器集群的请求,并将其分发到Worker节点;所述Worker节点是Linux容器的载体,用于处理Master发来的对Linux容器的操作请求;在创建Linux容器集群时,Master节点为Linux容器集群分配一个子网,并从该子网内部为Linux容器分配IP地址;所述http代理工具用于将对Linux容器集群访问的URL绑定到Linux容器的Jupyter运行端口上,以实现用户对Linux容器集群的访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Linux容器所在的宿主机上构建虚拟网桥,并在各虚拟网桥之间搭建GRE隧道,使得分布于不同宿主机上的Linux容器之间能互相连通,并利用iptables做NAT映射使得Linux容器能与外部网络通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