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682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建筑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施工流程是,施工单位拿到设计施工蓝图后,由各个施工专业的工程师对图纸进行审查,各个专业层级下面可能会进一步划分成更细的几个专业组来审查各自专业的模块,审查后提出疑问,然后由设计单位来答复。在后续的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需要找一个施工经验非常丰富的工程师,通过CAD的二维图纸的复制重叠,在思想中构建三维景象,然后进行各个专业的综合管线排布。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施工流程由于时间限制或沟通手段的限制,各专业工程师无法对图纸中的构件与施工现场进行结合,所以在发现的问题中,以漏项、不明确、相同项目的解释不相同等解释失误或注释失误原因为主,而忽略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现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审查图纸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弥补设计环节中的不足。

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情况需要现场解决,尤其是空间问题。比如:各专业及结构之间的空间冲突;各专业与建筑专业空间位置冲突等空间冲突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冲突,以往施工单位往往需要找一个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通过二维图纸的复制重叠,在思想中构建三维景象,然后进行各专业的综合管线排布。这样的传统方法,不仅对从事工作工程师的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消耗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存在一定的错误率。

而当工程建设完毕移交至建设单位后,建设单位往往会开始考虑运维或物业的管理相关工作,通常交接性工作会是很繁琐的一件事。再或者业主使用工程期间的某天,需要对某些设备或者配件进行查询或更新,重新查找对应蓝图和资料是也很繁琐,有时候甚至可能查找不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其能够为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各项活动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撑,提高各项活动的处理的便利性,降低其处理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建筑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创建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库;其中,所述数据库包括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从所述数据库中提取出标签信息,并将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制作的标签设置于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物体上;当检测到设置于物体上的标签时,获取检测到的标签的标签信息,以及用户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标签信息查询所述数据库,执行对应于所述标签信息的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以查看或者更新所述数据库中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建筑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库;其中,所述数据库包括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标签信息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库中提取出标签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用于制作标签,且所述制作出的标签被设置于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物体上;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设置于物体上的标签时,触发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检测到的标签的标签信息,以及用户操作指令;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签信息查询所述数据库,执行对应于所述标签信息的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以查看或者更新所述数据库中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创建出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库,数据库包括了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由于该数据库包括了建筑的BIM模型,所以在建筑生命周期内的设计审核和实际施工阶段等,可以利用三维可视化的BIM模型以“所见即所得”的形式直观地向相关人员展示建筑的各个专业,各个结构的空间相对关系,不仅可以提高空间问题等的解决效率,而且可以避免通过主观想象构建三维景象而导致的主观错误,提高工作人员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和沟通效率。并且还可以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标签信息,同时将根据标签信息制作的标签设置于与标签信息对应的物体上,在实际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终端检测并获取标签内的标签信息,并通过终端接收用户操作指令,从而可以根据标签信息查询数据库,并执行对应于标签信息的用户操作指令,以便用户查看或者更新数据库中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由于标签可以方便地与现场的物体(实体建筑构件或者建筑设备)等相结合,所以现场人员可以可以方便地通过标签查询、操作数据库以方便、快捷地利用数据库信息完成各项工作。

另外,所述创建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库具体包括:获取所述建筑的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数据;根据获取的所述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数据生成所述建筑的BIM模型。从而可以快速地基于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构建整个建筑的BIM模型。

另外,所述创建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库还包括:获取设置于所述建筑构件上的传感器信息;其中,所述传感器用于上报所述建筑构件的能耗信息;将获取的所述传感器信息保存入所述数据库;其中,所述传感器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用电量信息、温度信息;所述从所述数据库中提取出标签信息具体包括:提取设置有传感器的N个建筑构件的信息;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根据所述N个建筑构件的信息设置所述标签信息;所述根据所述标签信息查询所述数据库,执行对应于所述标签信息的所述用户操作指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N个建筑构件的传感器信息统计所述N个建筑构件的能耗;显示统计得到的所述N个建筑构件的能耗。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库在建筑后期的运维管理活动中,能够统计建筑中的传感器采集到的建筑构件的能耗信息,而运维人员可以通过标签方便地获取建筑的能耗信息。

另外,所述提取设置有传感器的N个建筑构件的信息之前,还包括:判定所述N个建筑构件满足预设分类条件;其中,所述预设分类条件包括:所述N个建筑构件属于相同房间或者相同楼层。通过将属于相同房间或者相同楼层的建筑构件划分为一组,使得运维人员通过一个标签即可获取整个房间或者楼层的能耗信息,十分方便。

另外,所述用户操作指令包括以下之一:构件定位、构件追踪。

另外,当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为构件定位时,所述根据所述标签信息查询所述数据库,执行对应于所述标签信息的所述用户操作指令具体包括:显示所述建筑的BIM模型;根据所述标签信息从所述数据库中查询得到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建筑构件的属性信息;在显示的所述建筑的BIM模型中查找到所述属性信息对应的建筑构件;在所述建筑的BIM模型中标记所述查找到的建筑构件。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建筑的三维可视化BIM模型中定位获取的标签信息对应的建筑构件,从而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

另外,在所述建筑的BIM模型中标记所述查找到的建筑构件之后,还包括:在显示所述建筑的BIM模型的同时,播放对应于所述查找到的建筑构件的演示动画。在实现建筑构件定位的同时,还能够播放建筑构件相关的演示动画,为相关人员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相关人员快速掌握施工方法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建筑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建筑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建筑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创建模块30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执行模块30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创建模块301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标签信息提取模块30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执行模块30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建筑信息处理方法,其流程如图1所示。图1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具有一定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另外,该用户终端可以具有访问网络的能力,例如可借助于3G、4G、WIFI(无线保真)、蓝牙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用户终端中还可以安装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相关软件,例如BIM管理软件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建筑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创建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库。其中,数据库包括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

步骤102: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标签信息,并将根据标签信息制作的标签设置于与标签信息对应的物体上。

步骤103:当检测到设置于物体上的标签时,获取检测到的标签的标签信息,以及用户操作指令。

步骤104:根据标签信息查询数据库,执行对应于标签信息的用户操作指令,以查看或者更新数据库中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

步骤101包括:

子步骤1011:获取建筑的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数据。

子步骤1012:根据获取的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数据生成建筑的BIM模型。

子步骤1011中,可以利用绘图软件绘制各专业的BIM模型图。例如,根据二维图纸,使用Revit等的建模软件来绘制各个建筑构件的BIM模型图。

子步骤1012中,根据获取的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数据生成建筑的BIM模型,即根据获取的各个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搭建整个建筑的BIM模型,得到整个建筑的三维可视化的BIM模型。

步骤101所创建的数据库,不仅包括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的全部建筑构件,而且还可以包括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相关活动设计的建筑设备等,因此,该建筑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运维人员或者最终用户(业主)等均可以通过该数据库获取其需要的信息。

步骤102中,基于步骤101创建的数据库中的信息的存储、关联方式,在查询或者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时,为查询到的数据,或者被更新的数据设置标记,即可以通过该标记从数据库查询到对应的数据或者待更新的数据等。将这些标记作为标签信息提取出来,并将标签信息打印成二维码标签,将打印出的二维码标签设置于标签信息对应的物体上。例如,当标签信息对应于一个建筑构件(例如水管时),将对应于该水管的标签设置在水管上。本实施方式中,标签信息对应的既可以是一个建筑构件,也可以是某个种类的建筑构件,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划分的数据库信息等。本实施方式对于标签信息对应的具体的数据信息不做限制。

步骤103中,对于建筑活动的相关人员,例如施工人员而言,当其需要查找某个建筑构件的安装信息时,可以使用装载有步骤101所创建的数据库的终端,在施工现场,扫描建筑构件上的二维码,并选择要执行的操作,例如建筑构件信息查看等,在步骤104中,即可根据标签信息查询数据库,输出标签信息对应的数据,当用户根据查看得到的信息以及现场了解的信息需要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时,也可以更新对应的信息。

步骤103中,用户操作指令可以为数据库支持的任意的操作指令。例如,用户操作指令可以为构件定位、构件追踪等。当用户操作指令为构件定位时,步骤104具体包括:

子步骤1041:显示建筑的BIM模型。

子步骤1042:根据标签信息从数据库中查询得到标签信息对应的建筑构件的属性信息。

子步骤1043:在显示的建筑的BIM模型中查找到属性信息对应的建筑构件。

子步骤1044:在建筑的BIM模型中标记查找到的建筑构件。

子步骤1045:在显示建筑的BIM模型的同时,播放对应于查找到的建筑构件的演示动画。

子步骤1041中,在用户终端中显示整个建筑的三维可视化BIM模型。子步骤1042中,根据获取的标签信息在数据库中查询得到对应的建筑构件的属性信息,子步骤1043中,在显示的整个建筑的三维可视化BIM模型中根据建筑构件的属性信息查找到对应的建筑构件的三维模型,子步骤1044中,对查找到的建筑构件的三维模型进行标记,例如,对查找到的建筑构件打星标,同时,还可以对查找到的建构构件设置显著的颜色以向用户提示建筑构件的位置,同时,还可以对整个建筑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进行局部缩放,以放大查找到的建筑构件区域的图像,便于用户查看。子步骤1045中,当数据库中存储有对应于查找到的建筑构件的演示动画时,还可以同时播放演示动画,用户可以通过观看演示动画熟悉建筑构件的施工方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二维码中写入建筑构件的材料标高、轴线、坐标等的信息。从而当材料送到现场后通过用户终端扫描就能知道这些材料的用处和位置,既便于及时调配和安装,也便于暂时储存和后期调用。分包人员扫描二维码,可以进行总包出库工作。劳务人员使用手机等扫描设备扫描二维码,可以查看构件材料的具体施工信息,以及构件的安装说明等一系列重要属性信息,根据信息的要求来进行进一步的安装施工流程。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扫描标签,还可以实现创建表单、发表话题等的操作。

本实施方式通过创建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库,从而可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向用户展示建筑的构造,使得建筑设计的审核人员、施工人员等可以方便、高效地理解建筑的各专业,同时可以避免一些设计上的错误。并且,本实施方式采用二维码连接现场的物料和数据库中的信息,使得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方便地操作数据库中的信息,达到方便、快捷地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的目的,由于数据库为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各项活动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撑,所以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建筑信息处理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构件定位为例对用户操作指令及其执行方法进行了举例说明。而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数据库在运维阶段用于管理建筑设备的能够方面的作用做出了进一步限定,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数据库以及标签相结合的作用。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建筑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201:创建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库。其中,数据库包括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

步骤202: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标签信息,并将根据标签信息制作的标签设置于与标签信息对应的物体上。

步骤203:当检测到设置于物体上的标签时,获取检测到的标签的标签信息,以及用户操作指令。

步骤204:根据标签信息查询所述数据库,执行对应于标签信息的用户操作指令,以查看或者更新数据库中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

其中,步骤201包括:

子步骤2011:获取建筑的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数据。

子步骤2012:根据获取的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数据生成建筑的BIM模型。

子步骤2013:获取设置于建筑构件上的传感器信息。其中,传感器用于上报建筑构件的能耗信息。

举例而言,在一些智能家居系统中,整个建筑中的空调、照明设备等的用电设备上分别设置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周期性地向服务器上报其能耗信息。服务器可以把接收到的能耗信息下发至各用户终端。

子步骤2014:将获取的传感器信息保存入数据库。其中,传感器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用电量信息、温度信息。

其中,各用户终端中保存有服务器下发的传感器信息。用户终端中的传感器信息可以定期更新。

步骤202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2021:判定N个建筑构件满足预设分类条件。其中,预设分类条件包括:N个建筑构件属于相同房间或者相同楼层。其中,N为正整数。

子步骤2022:提取设置有传感器的N个建筑构件的信息。

子步骤2023:根据N个建筑构件的信息设置标签信息。

为了便于运维人员操作,可以将属于相同房间或者相同楼层的建筑构件划分为一组,并为其分配对应的标签信息。子步骤2021中,判断出属于相同房间或者相同楼层的多个建筑构件。子步骤2022中,提取出该多个建筑构件的信息。子步骤2023中,可以将相同房间或者楼层的房间信息或者楼层信息设置为标签信息。

步骤204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2041:根据N个建筑构件的传感器信息统计N个建筑构件的能耗。

子步骤2042:显示统计得到的N个建筑构件的能耗。

从而,相同房间或者楼层可以制作一个标签,扫描该标签,即可获取该房间或者楼层的能耗信息,便于运维人员进行相应的维护操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BIM模型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BIM模型直观、准确,建筑的各种机电设备、管线、风道、建筑布局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借助动态信息、人流、车流、设备运行参数等,以动画方式演绎出来,从而为培训运维技工、安保人员以及各类服务人员的较佳的素材。

在实际应用中,二维码还可以对应于建中中的各个建筑设备,并可以在数据库中把这些建筑设备的故障信息及处理方法与二维码绑定。当某个建筑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扫描该设备的二维码,即可以快速获取处理故障的方法从而及时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二维码将建筑的现场与数据库连接起来,使得用户可以在现场方便地链接到数据库中查看、更新信息,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建筑信息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图3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具有一定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另外,该用户终端可以具有访问网络的能力,例如可借助于3G、4G、WIFI(无线保真)、蓝牙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用户终端中还可以安装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相关软件,例如BIM管理软件等。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建筑信息处理装置30包括:

创建模块301,用于创建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库。其中,数据库包括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

标签信息提取模块302,用于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标签信息。其中,标签信息用于制作标签,且制作出的标签被设置于与标签信息对应的物体上。

检测模块303,用于当检测到设置于物体上的标签时,触发获取模块304;

获取模块304,用于获取检测到的标签的标签信息,以及用户操作指令。

执行模块305,用于根据标签信息查询数据库,执行对应于标签信息的用户操作指令,以查看或者更新数据库中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

如图4所示,创建模块301包括:

模型获取子模块3011,用于获取建筑的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数据。

模型生成子模块3012,用于根据获取的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数据生成建筑的BIM模型。

如图5所示,执行模块305包括:

模型显示子模块3051,用于显示建筑的BIM模型。

属性查询子模块3052,用于根据标签信息从数据库中查询得到标签信息对应的建筑构件的属性信息。

构件查找子模块3053,用于在显示的建筑的BIM模型中查找到属性信息对应的建筑构件。

标记子模块3054,用于在建筑的BIM模型中标记查找到的建筑构件。

动画播放子模块3055,用于在显示建筑的BIM模型的同时,播放对应于查找到的建筑构件的演示动画。

本实施方式通过创建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库,从而可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向用户展示建筑的构造,使得建筑设计的审核人员、施工人员等可以方便、高效地理解建筑的各专业,同时可以避免一些设计上的错误。并且,本实施方式采用二维码连接现场的物料和数据库中的信息,使得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方便地操作数据库中的信息,达到方便、快捷地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的目的,由于数据库为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各项活动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撑,所以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建筑信息处理装置。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以构件定位为例对用户操作指令及其执行模块进行了举例说明。而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于数据库在运维阶段用于管理建筑设备的能够方面的作用做出了进一步限定,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数据库以及标签相结合的作用。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建筑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创建模块301,用于创建基于BIM模型的数据库。其中,数据库包括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

标签信息提取模块302,用于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标签信息。其中,标签信息用于制作标签,且制作出的标签被设置于与标签信息对应的物体上。

检测模块303,用于当检测到设置于物体上的标签时,触发获取模块304;

获取模块304,用于获取检测到的标签的标签信息,以及用户操作指令。

执行模块305,用于根据标签信息查询数据库,执行对应于标签信息的用户操作指令,以查看或者更新数据库中的建筑构件以及建筑设备的相关信息。

如图6所示,创建模块301包括:

模型获取子模块3011,用于获取建筑的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数据。

模型生成子模块3012,用于根据获取的建筑构件的BIM模型数据生成建筑的BIM模型。

传感器信息获取子模块3013,用于获取设置于建筑构件上的传感器信息。其中,传感器用于上报建筑构件的能耗信息。

举例而言,在一些智能家居系统中,整个建筑中的空调、照明设备等的用电设备上分别设置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周期性地向服务器上报其能耗信息。服务器可以把接收到的能耗信息下发至各用户终端。

保存子模块,用于将获取的传感器信息保存入数据库。其中,传感器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用电量信息、温度信息。

其中,各用户终端中保存有服务器下发的传感器信息。用户终端中的传感器信息可以定期更新。

如图7所示,标签信息提取模块302包括:

判断子模块3021,用于判定N个建筑构件满足预设分类条件。其中,预设分类条件包括:N个建筑构件属于相同房间或者相同楼层。其中,N为正整数。

提取子模块3022,用于提取设置有传感器的N个建筑构件的信息。

设置子模块3023,用于根据N个建筑构件的信息设置标签信息。

如图8所示,执行模块305包括:

统计子模块3051,用于根据N个建筑构件的传感器信息统计N个建筑构件的能耗。

能耗显示子模块3052,用于显示统计得到的N个建筑构件的能耗。

从而,相同房间或者楼层可以制作一个标签,扫描该标签,即可获取该房间或者楼层的能耗信息,便于运维人员进行相应的维护操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二维码将建筑的现场与数据库连接起来,使得用户可以在现场方便地链接到数据库中查看、更新信息,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