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变电站无风扇工控机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822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无风扇工控机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工控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变电站无风扇工控机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中所采用的工控机主要应用于站控层自动化管控系统,实现变电站监控、预警、调度等功能。为了适应特殊、恶劣的工作环境,要求工控机的电源、机箱、主板都能长时间不间断运行。根据变电站的应用场景,对工控机提出了无风扇且密封的特殊要求,实现防尘防虫的效果。然而,工控机在进行大数据或多功能操作时,出现CPU长时间高负荷运行,产热量大,散热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不能保证工控机不间断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应用于变电站无风扇工控机的散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无风扇工控机的散热装置,工控机箱体内的CPU板与箱体侧壁紧密接触实现散热。

优选的,在CPU板上加装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通过可控螺丝组件固定于箱体内侧并通过可控螺丝组件调整散热片和箱体内侧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可控螺丝组件包括安装于箱体内侧上的U型槽,与U型槽相适配的锁紧条,所述锁紧条与散热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控机箱体外侧设有散热鳍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方形散热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CPU板与箱体侧壁紧密接触实现散热,通过可控螺丝组件优化散热片和散热鳍片的接触,保证充分接触CPU并与外界环境沟通,满足工控机对于散热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紧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控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一种应用于变电站无风扇工控机的散热装置,工控机箱体1内的CPU板与箱体1侧壁紧密接触实现散热。

具体来说,在工控机CPU板上加装散热片2,散热片2为方形散热片或其他形状的散热片,散热片2通过可控螺丝组件3固定于箱体1内侧,并可通过控螺丝组件3调整与箱体1内侧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应用于变电站无风扇工控机的散热装置,CPU板上加装散热片2,通过可控螺丝组件4调整散热片2和箱体1内侧的距离,保证散热片2与箱体1内侧紧密接触,散热充分。

可控螺丝组件3包括安装于箱体1内侧上的U型槽4,与U型槽4相适配的锁紧条5,锁紧条5与散热片2固定连接,安装时,锁紧条5与U型槽4结合。图3为锁紧条的结构示意图,通过锁紧条5上螺丝51的旋转,螺丝51上方的挡片52产生位移,可以使锁紧条5整体宽度发生改变,锁紧条5整体宽度变宽,散热片2与U型槽4紧密结合,并使散热片2向箱体1内侧产生位移,散热片2和箱体1内侧之间距离得到调整并实现紧密接触,保证CPU板的良好散热。反之,需要拔出CPU板时,反方向旋转螺丝51,锁紧条5整体宽度变窄,散热片2位置还原,方便CPU板的拔插。

为了更好地实现散热,工控机箱体1外侧设有散热鳍片6,通过可控螺丝组件3优化散热片2和散热鳍片6的接触,保证充分接触CPU并与外界环境沟通,满足工控机对于散热的要求。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