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笔姿势可调式鼠标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5955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握笔姿势可调式鼠标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配件,具体涉及握笔姿势可调式鼠标笔。



背景技术:

整天用电脑操作的用户往往都感到手酸,而不管是多么人体工学设计的鼠标用久了都难免手酸的,容易引起鼠标手,用医学上的话来说,就是“重复性压力伤害”,一般来说,手腕在正常情况下活动不会妨碍正中神经,但在操作电脑时,由于键盘和鼠标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必须背屈一定角度,这时腕部就处于强迫体位,不能自然伸展,久而久之便会造成鼠标手的病症。

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不同结构的鼠标笔,但这些鼠标笔的笔头与笔杆为一体结构,人手握持笔杆的姿势也是固定的,久而久之也会手酸;另外,鼠标笔的左键按键位于笔杆上,需要单独用手指按压,由于左键按键在使用过程中更为频繁,长时间操作手指也会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笔头和笔杆为分体结构、可以随意变换握笔姿势、按压左键按键简单省力的握笔姿势可调式鼠标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握笔姿势可调式鼠标笔,包括笔杆和笔头,笔杆上端部设有USB充电口,笔杆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可充电电池和电路板,笔杆侧部设有位于电路板下方的DPI切换键和右键按键,笔杆下部设有位于笔头上方的滚轮,滚轮的相对两侧凸出于笔杆侧部;

笔杆下端设有连接轴,笔头包括旋转盖、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旋转盖顶部中心处设有内径与连接轴外径相等的圆孔,连接轴插设在圆孔内,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扣合为一体并通过螺钉紧固连接,第一定位柱内设有开口朝向第二壳体的螺孔,螺钉由外向内依次穿过第二壳体后伸入到螺孔内并与螺孔螺纹连接;

旋转盖底部中心处设有用于装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矩形槽,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设有光电传感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顶部水平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与矩形槽底面具有间隙,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底部为倾斜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底部设有用于透出光电传感头的光电透孔,连接轴中心自上而下开设有盲孔,盲孔内的最上部设有左键按键,盲孔内设有压杆,压杆内设有上下通透的穿线孔,压杆上端设有压板,压板上表面与左键按键的按压端接触,压杆下端伸入到旋转盖内并与支撑板上表面接触。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定位安装光电传感头的定位安装筋板。

笔杆上部设有位于可充电电池外的电池盖。

笔杆包括中上部的较粗段和下部的较细段,DPI切换键、右键按键和滚轮设在笔杆的较细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持笔杆在操作使用时,手指握住笔杆下部的较细段,握笔的手指与旋转盖接触,旋转盖起到限定手指下移的作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底部的斜面与桌面接触, 当需要点击左键按键时,稍微用力按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顶部的支撑板驱动压杆沿盲孔向上移动,压杆上端的压板向上顶压左键按键,这样就很方便地操作左键按键,也不用使用手指按压,减轻了手指的劳动强度。当长时间握持笔杆时,会产生疲劳,需要换一种握姿,就转动旋转盖围绕连接轴旋转,旋转盖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连接轴为中心线水平旋转,由于笔杆沿长度方向具有棱条状和弯曲度,这样就可以适当改变一些握笔的姿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扣合并通过螺钉连接,这样可便于拆装光电传感头和左键按键。定位安装筋板的设置可将光电传感头固定更加牢靠;销轴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连接在旋转盖内,易于拆装,压杆中心设有通穿线孔,用于穿设光电传感头与电路板连接的导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笔杆与笔头采用分体制成,水平转动笔头可以适当调节握笔姿势,增加手握笔时的舒适度,另外,左键按键不采用手指直接触压,采用向下按压笔头点击左键按键的方式,减轻了频繁操作左键按键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握笔姿势可调式鼠标笔,包括笔杆1和笔头,笔杆1上端部设有USB充电口2,笔杆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可充电电池3和电路板4,笔杆1侧部设有位于电路板4下方的DPI切换键5和右键按键6,笔杆1下部设有位于笔头上方的滚轮7,滚轮7的相对两侧凸出于笔杆1侧部。

笔杆1下端设有连接轴8,笔头包括旋转盖9、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旋转盖9顶部中心处设有内径与连接轴8外径相等的圆孔25,连接轴8插设在圆孔25内,第一壳体10内设有第一定位柱12,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之间扣合为一体并通过螺钉13紧固连接,第一定位柱12内设有开口朝向第二壳体11的螺孔14,螺钉13由外向内依次穿过第二壳体11后伸入到螺孔14内并与螺孔14螺纹连接。

旋转盖9底部中心处设有用于装配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的矩形槽15,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内设有光电传感头16,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的顶部水平设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上表面与矩形槽15底面具有间隙,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底部为倾斜面,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底部设有用于透出光电传感头16的光电透孔18,连接轴8中心自上而下开设有盲孔,盲孔内的最上部设有左键按键19,盲孔内设有压杆20,压杆20内设有上下通透的穿线孔21,压杆20上端设有压板22,压板22上表面与左键按键19的按压端接触,压杆20下端伸入到旋转盖9内并与支撑板17上表面接触。

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定位安装光电传感头16的定位安装筋板23。

笔杆1上部设有位于可充电电池3外的电池盖24。

笔杆1包括中上部的较粗段和下部的较细段,DPI切换键5、右键按键6和滚轮7设在笔杆1的较细段。

手持笔杆1在操作使用时,手指握住笔杆1下部的较细段,握笔的手指与旋转盖9接触,旋转盖9起到限定手指下移的作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底部的斜面与桌面接触, 当需要点击左键按键19时,稍微用力按下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顶部的支撑板17驱动压杆20沿盲孔向上移动,压杆20上端的压板22向上顶压左键按键19,这样就很方便地操作左键按键19,也不用使用手指按压,减轻了手指的劳动强度。当长时间握持笔杆1时,会产生疲劳,需要换一种握姿,就转动旋转盖9围绕连接轴8旋转,旋转盖9带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以连接轴8为中心线水平旋转,由于笔杆1沿长度方向具有棱条状和弯曲度,这样就可以适当改变一些握笔的姿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之间扣合并通过螺钉13连接,这样可便于拆装光电传感头16和左键按键19。定位安装筋板23的设置可将光电传感头16固定更加牢靠;销轴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转动连接在旋转盖9内,易于拆装,压杆20中心设有通穿线孔21,用于穿设光电传感头16与电路板4连接的导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