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天地杆触发锁体报警机制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104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电子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天地杆触发锁体报警机制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许多家庭都会买些首饰、古玩、电子产品等,有时也会存放较多现金的现金,这些物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交易价值,一些小偷会铤而走险,去偷盗这些物品,因为现在大多是高层建筑,小偷会选择撬门锁直接进入,入室盗窃案不胜枚举,虽然现在很多家庭的防盗意识很高,在装修房间时会把工程锁换成防盗锁,但是如今市场上的防盗锁,无论你配置多好的锁芯,技术开锁和非法开锁都会打开,即使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具有防盗报警系统的锁,但都是将门锁完全开启后才能触发电子开关,偷窃者可根据门缝大小在不完全把锁开启时将门锁打开,这样将不会碰到电子开关,电子报警系统将会失效,同样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天地杆触发锁体报警机制的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天地杆触发锁体报警机制的结构,包括锁盒,所述锁盒的内部设有天地杆,天地杆与主锁舌传动连接,所述天地杆的下侧设有第一感应开关,天地杆的表面设有与第一感应开关位置相对应的铆钉,所述第一感应开关设有弹簧片,第一感应开关通过电路与指纹锁终端的传感器连接,所述锁盒的内部设有锁芯,锁芯的下方设有第二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通过电路与指纹锁终端的传感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指纹锁终端与手机或电脑连接,指纹锁终端线路装在锁盒的内拉手内。

优选的,所述天地杆的表面上设有安装铆钉的第一触发孔、第二触发孔和第三触发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天地杆触发结构设有位于天地杆下侧的第一感应开关,主锁舌的移动带动天地杆滑动,天地杆的表面安装有铆钉,铆钉随着天地杆的滑动而移动,当主锁舌8开启到1\4、1\2或3\4处时,铆钉相对应的安装在第一触发孔、第二触发孔或第三触发孔,保证铆钉与弹簧片发生碰撞,铆钉与弹簧片发生碰撞时,第一感应开关闭合,第一感应开关通过电路与指纹锁终端的传感器连接,第一感应开关闭合后,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指纹锁终端接收信号并传给手机或者电脑,并立即进行报警,这样可以避免偷盗者在锁体不完全开启时,利用门缝的间隙来进行开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盒、2天地杆、3第一感应开关、4铆钉、41第一触发孔、42第二触发孔、43第三触发孔、5弹簧片、6锁芯、7第二感应开关、8主锁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过天地杆触发锁体报警机制的结构,包括锁盒1,锁盒1的内部设有天地杆2,天地杆2与主锁舌8传动连接,主锁舌8的移动会带动天地杆2的滑动,天地杆2的下侧设有第一感应开关3,天地杆2的表面设有与第一感应开关3位置相对应的铆钉4,天地杆2的表面还设有安装铆钉4的第一触发孔41、第二触发孔42和第三触发孔43,第一感应开关3设有弹簧片5,天地杆2的滑动会带动铆钉4与弹簧片5碰撞,根据客户要求,当主锁舌8开启到1\4、1\2或3\4处时,均可以带动铆钉4与弹簧片5发生碰撞,因此当主锁舌8开启到1\4、1\2或3\4处时,铆钉4相对应的安装在第一触发孔41、第二触发孔42或第三触发孔43上,确保铆钉4与弹簧片5发生碰撞,第一感应开关3闭合,第一感应开关3通过电路与指纹锁终端的传感器连接,指纹锁终端与手机或者电脑连接,指纹锁终端线路装在内拉手上,这样不会被偷盗者破坏,第一感应开关3闭合后,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指纹锁终端接收信号并传给手机或者电脑,并立即进行报警,锁盒1的内部设有锁芯6,锁芯6的下方设有第二感应开关7,第二感应开关7通过电路与指纹锁终端的传感器连接,若偷盗者从锁芯6处开锁,会触发第二感应开关7,同样第二感应开关7闭合后,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指纹锁终端接收信号并传给手机或者电脑,并立即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通过主锁舌8的移动带动天地杆2的滑动,天地杆2的滑动会带动铆钉4的滑动,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铆钉4安装在天地杆2表面上的第一触发孔41、第二触发孔42或第三触发孔43,以确保在主锁舌8开启到1\4、1\2或3\4处时,铆钉4均会与弹簧片5发生碰撞,第一感应开关3闭合,与第一感应开关3电路连接的传感器会发出信号,与传感器连接的指纹锁终端接收信号,指纹锁终端会将接收到的信号传给与其绑定的手机或者电脑,并立刻进行报警,避免了偷盗者在锁体不完全开启时,利用门缝的间隙来进行开锁,进一步来保护财产安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