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存储备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302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存储备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各行业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大集中速度的加快,家庭、企业的数据风险也相对增加。如何防范技术风险,确保数据安全和稳定性,已成为家庭、企业急需面对的课题。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备份安全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企业的高度重视。

目前的数据存储备份一般采用硬盘,使用硬盘进行数据存储备份过程汇总,经常会导致数据丢失,不能进行数据存储备份等问题;这往往是硬盘内温度过高、电流电压过大、内部受损等原因造成硬盘损坏,现有技术中还不能有效地对硬盘的状态异常进行提前预防。

在公开号CN205068367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备份装置,该装置包括CPU处理器、硬盘1、硬盘2、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风扇、电源、备用电源、喇叭、LED显示屏、LED指示灯、网络接口、USB接口、SD卡/TF接口以及按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数据存储备份装置主要用于家庭和企业的数据备份,其主要功能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数据存储,可以用于备份手机或计算机上的数据;同时,本地支持U盘,SD卡,TF卡的一键备份功能,该数据存储装置设计有多种可靠性保证功能,包括温度保护、跌落保护等;但无法检测硬盘内部马达和磁盘转动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备份装置,能实时监控硬盘的状态,有效地保证数据存储备份的稳定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数据存储备份装置,包括用于运算处理的微处理器,还包括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用于显示数据的显示屏、用于采集值超过预设阈值时报警的报警模块、用于对比的比较器、用于统计硬盘工作时间的计时器、用于数据存储备份的硬盘和用于监控硬盘的监控模块;监控模块包括用于采集硬盘电流信号的电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硬盘电压信号的电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硬盘温度信号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硬盘内马达转速信号的第一转速传感器和用于采集硬盘内磁盘转速信号的第二转速传感器。

优选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用于输入命令的键盘。

优选地,硬盘连接有用于给硬盘降温的风扇。

优选地,温度传感器为DBS18B20型。

优选地,报警模块为声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备份装置,通过监控模块对硬盘内的温度、电流、电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硬盘工作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能对采集的马达转速信号和磁盘转速信号处理后进行对比,差值超过预设偏差值后报警,这能有效地监控马达和磁盘的转速偏差,提前预防转速偏差给数据存储备份带来影响;计时器统计硬盘工作时长,保证硬盘超过工作时间后能及时的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存储备份装置,包括用于运算处理的微处理器,还包括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用于显示数据的显示屏、用于采集值超过预设阈值时报警的报警模块、用于对比的比较器、用于统计硬盘工作时间的计时器、用于数据存储备份的硬盘和用于监控硬盘的监控模块;监控模块包括用于采集硬盘电流信号的电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硬盘电压信号的电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硬盘温度信号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硬盘内马达转速信号的第一转速传感器和用于采集硬盘内磁盘转速信号的第二转速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还连接有用于输入命令的键盘。硬盘连接有用于给硬盘降温的风扇。温度传感器为DBS18B20型。报警模块为声光报警器。

本实施例中,马达转动带动磁盘转动,硬盘内的磁头与磁盘配合进行数据的存储备份。

本实施例中,比较器将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电流传感器采集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传感器采集的电压信号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如果超过预设阈值,微处理器命令报警模块报警;比较器还将处理后的第一转速传感器采集的马达转速信号和第二转速传感器采集的磁盘转速信号进行对比,如果超过预定偏差范围,微处理器命令报警模块报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