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图像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201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学术图像管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学术图像数据库的信息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计算机的配备有高容量存储介质的电子设备已经普及,同时,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学术图像的数量也已显著增加。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以良好的可操作性从所存储的多个图像组中搜索想要的图像组的方法。

学术图像管理主要用于科学管理现有学术图片素材、元件、图片加工生产流程、中间步骤图片产品以及最终的图片产品,以达到科学管理学术图片的生产过程和相应图片成果的目的,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服务。

学术图像管理装置数据库除了可以从互联网或U盘等移动存储装置中导入学术图像,还需要录入现有的已装订成书的学术图像或者其他形势的图像信息,还可以自行绘制,自行绘制需要通过数位板加以绘制,数位板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一种,通常是由一块板子和一支压感笔组成,是独立存在的,容易丢失,不适用于专业的设计平台;录入则需要通过扫描或者拍摄的方式加以录入,扫描可以通过扫描仪加以进行,拍摄则可以使用高清摄像头加以进行,现有的摄像头均是通过简易支架加以固定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固定后的摄像头也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加以调整,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学术图像管理装置,用于学术图像数据库的信息录入,同时具有内置隐藏式的数位板,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对高度和角度加以调节,稳定性好,通用性强。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学术图像管理装置,包括办公桌,办公桌底部设有电脑主机,办公桌面上设有电脑显示器、扫描仪、鼠标、键盘、数据接收装置和数据导入装置;所述电脑显示器、扫描仪、鼠标、键盘、数据接收装置和数据导入装置分别与电脑主机相连接;

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顶板和高清摄像头,顶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高清摄像头固定在顶板底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滑动式的设置在底座上,位于底座的外缘处,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滑动式的设置在底座上,分别位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的内侧,第一齿条和第三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形成联动,第二齿条和第四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形成联动;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内,第一转轴上固定第三齿轮,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内,第二转轴上固定第四齿轮;

所述底座上设有转盘,转盘一端位于底座外部,另一端穿过底座与第五扇形齿轮相连接,第五扇形齿轮与第六扇形齿轮相啮合,第六扇形齿轮通过第三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内,第三转轴上固定第七齿轮,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相啮合,第八齿轮与第九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八齿轮和第九齿轮分别通过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内,第八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连接第一传动皮带,第九齿轮与第四齿轮之间连接第二传动皮带;

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的外缘处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块,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一端分别可旋转的固定在四个固定块上,另一端分别可旋转的固定在顶板的四个边角处;

所述数据导入装置包括数位板和压感笔,办公桌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数位板固定在固定平台上,固定平台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办公桌内内通过轴套可旋转的设有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位于第一凹槽一侧,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相对的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另一侧,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上设有通过螺纹配合的设有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第三调节块和第四调节块,第一调节块与第三调节块之间连接有第一滚轴,第二调节块与第四调节块之间连接有第二滚轴,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分别穿过固定平台;

所述第一丝杆底部设有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丝杆底部设有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丝杆底部设有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丝杆底部设有第四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五从动齿轮相连接,第三从动齿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六从动齿轮相连接,第五从动齿轮与第六从动齿轮均与第一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通过第三皮带与第七从动齿轮相连接,第四从动齿轮通过第四皮带与第八从动齿轮相连接,第七从动齿轮与第八从动齿轮均与第二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电机相连接;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源开关和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源开关均位于办公桌面上,办公桌面上还设有第二凹槽,压感笔设置在第二凹槽中;

所述第一凹槽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四滑槽,第四滑槽上可滑动的设有滑条,键盘固定在两个滑条之间。

上述学术图像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办公桌上设有两个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中设有托臂机构,所述托臂机构包括外背板、转轴、内背板和托板,内背板固定在托板和外背板之间,内背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外背板上,托板固定在内背板上,外背板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凹槽中,转轴上设有第二转盘,所述托臂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

上述学术图像管理装置,其中,所述高清摄像头为购自深圳华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WP-UF500M。

本实用新型的电脑主机中设有图像管理系统,其图像管理系统采用了专利号“200610080179.1”公开的的图像管理设备和图像管理方法,对数据接收装置和数据导入装置传输的图像进行储存,并且使操作者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容易地获得想要的图像。

本实用新型的高清摄像头与电脑相连接,使用电脑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放置于底座上的图像进行录像或拍照后进行后续的存储或精修处理,高清摄像头固定在顶板上,顶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当放置于底座上的图像厚度发生变化时,只需要旋转转盘,通过转盘带动第五扇形齿轮转动,第五扇形齿轮带动第六扇形齿轮转动,第六扇形齿轮带动第七齿轮转动,第七齿轮带动第八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九齿轮与第八齿轮反向转动,第八齿轮和第九齿轮分别带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反向转动,从而控制第一齿条和第三齿条、第二齿条和第四齿条同时向外移动或向内移动,从而调节顶部与底座之间的距离,使拍摄更加清晰。

本实用新型键盘初始状态时位于第一凹槽上方,数位板位于第一凹槽中,当需要使用时,滑动滑条移开键盘,通过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控制丝杆旋转,从而使固定平台上升,也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行程使固定平台处于倾斜状态,从而使数位板处于倾斜状态,操作者根据操作习惯选择合适的角度加以固定,即可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托臂机构在初始状态时,托臂位于第三凹槽中,当需要使用时,拨动转盘使托臂机构翻转180°,旋转内背板,使内背板起到卡接固定的作用,操作人员使用时,将手臂放置在托臂中,有效缓解了长时间作业的疲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内置隐藏式的数位板,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对高度、角度和使用环境加以调节,适应性强,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数据接收装置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A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B-B向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C-C向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顶板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D-D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数据导入装置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E-E/F-F方向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托臂机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办公桌1、电脑主机2、电脑显示器3、扫描仪4、鼠标5、键盘6、数据接收装置7、数据导入装置8、底座21、支撑杆22、顶板23、高清摄像头24、第一齿条25、第二齿条26、第三齿条27、第四齿条28、第一齿轮29、第二齿轮210、第一转轴211、第三齿轮212、第二转轴213、第四齿轮214、转盘215、第五扇形齿轮216、第六扇形齿轮217、第三转轴218、第七齿轮219、第八齿轮220、第九齿轮221、第四转轴222、第五转轴223、第一传动皮带224、第二传动皮带225、固定块226、固定盘227、第二转盘228、第十齿轮229、移动通道230、第二固定块231、丝杆232、第三固定块233、第三转盘234、数位板32、压感笔33、第一凹槽34、固定平台36、第一丝杆37、第二丝杆38、第三丝杆39、第四丝杆310、第一调节块311、第二调节块312、第三调节块313、第四调节块314、第一滚轴315、第二滚轴316、第一从动齿轮317、第二从动齿轮318、第三从动齿轮319、第四从动齿轮320、第一皮带321、第五从动齿轮322、第二皮带323、第六从动齿轮324、第一主动齿轮325、第一电机326、第三皮带327、第七从动齿轮328、第四皮带329、第八从动齿轮330、第二主动齿轮331、第二电机332、第一电源开关333、第二电源开关334、第二凹槽335、第三凹槽336、托臂机构337、外背板338、转轴339、内背板340、托板341、第二转盘342、第四滑槽343、滑条344。

如图所示一种学术图像管理装置,包括办公桌1,办公桌底部设有电脑主机2,办公桌面上设有电脑显示器3、扫描仪4、鼠标5、键盘6、数据接收装置7和数据导入装置8;所述电脑显示器、扫描仪、鼠标、键盘、数据接收装置和数据导入装置分别与电脑主机相连接;

数据接收装置包括底座21、支撑杆22、顶板23和高清摄像头24,顶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高清摄像头固定在顶板底部,所述高清摄像头为购自深圳华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WP-UF500M,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齿条25、第二齿条26、第三齿条27和第四齿条28,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滑动式的设置在底座上,位于底座的外缘处,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滑动式的设置在底座上,分别位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的内侧,第一齿条和第三齿条与第一齿轮29相啮合形成联动,第二齿条和第四齿条与第二齿轮210相啮合形成联动;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转轴211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内,第一转轴上固定第三齿轮212,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转轴213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内,第二转轴上固定第四齿轮214;

所述底座上设有转盘215,转盘一端位于底座外部,另一端穿过底座与第五扇形齿轮216相连接,第五扇形齿轮与第六扇形齿轮217相啮合,第六扇形齿轮通过第三转轴218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内,第三转轴上固定第七齿轮219,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220相啮合,第八齿轮与第九齿轮221相啮合,所述第八齿轮和第九齿轮分别通过第四转轴222和第五转轴223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内,第八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连接第一传动皮带224,第九齿轮与第四齿轮之间连接第二传动皮带225;

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的外缘处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块226,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一端分别可旋转的固定在四个固定块上,另一端分别可旋转的固定在顶板的四个边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设有调节通道,调节通道之间可转动的设有固定盘227,固定盘外缘处设有卡尺,固定盘外缘处的卡尺与固定在第二转盘28上的第十齿轮229相啮合,通过转动第二转盘从而控制固定盘进行转动,固定盘上设有移动通道230,移动通道内设有第二固定块231,移动通道一侧设有调节腔,调节腔内可转动的设有丝杆232,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第三固定块233,第二固定块穿过调节腔与第三固定块相连接,丝杆上固定第三转盘234,通过旋转第三转盘控制丝杆转动,从而控制第二固定块在移动通道内移动,高清摄像头固定在第二固定块上,从而实现高清摄像头的多点定位;

所述数据导入装置包括数位板32和压感笔33,办公桌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34,所述数位板固定在固定平台36上,固定平台设置在第一凹槽内,所述办公桌内通过轴套可旋转的设有第一丝杆37、第二丝杆38、第三丝杆39和第四丝杆310,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位于第一凹槽一侧,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相对的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另一侧,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上设有通过螺纹配合的设有第一调节块311、第二调节块312、第三调节块313和第四调节块314,第一调节块与第三调节块之间连接有第一滚轴315,第二调节块与第四调节块之间连接有第二滚轴316,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分别穿过固定平台;

所述第一丝杆底部设有第一从动齿轮317,第二丝杆底部设有第二从动齿轮318,第三丝杆底部设有第三从动齿轮319,第四丝杆底部设有第四从动齿轮320,第一从动齿轮通过第一皮带321与第五从动齿轮322相连接,第三从动齿轮通过第二皮带323与第六从动齿轮324相连接,第五从动齿轮与第六从动齿轮均与第一主动齿轮325相啮合,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电机326相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通过第三皮带327与第七从动齿轮328相连接,第四从动齿轮通过第四皮带329与第八从动齿轮330相连接,第七从动齿轮与第八从动齿轮均与第二主动齿轮331相啮合,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电机332相连接;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源开关333和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源开关334均位于办公桌面上,办公桌面上还设有第二凹槽335,压感笔设置在第二凹槽中;

所述第一凹槽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四滑槽343,第四滑槽上可滑动的设有滑条344,键盘固定在两个滑条之间;

办公桌面上设有两个第三凹槽336,第三凹槽中设有托臂机构337,所述托臂机构包括外背板338、转轴339、内背板340和托板341,内背板固定在托板和外背板之间,内背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外背板上,托板固定在内背板上,外背板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凹槽中,转轴上设有第二转盘342,所述托臂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