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联编码的物联网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0802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二联编码的物联网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二联编码的物联网防伪标签,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现在市场上的防伪标签很多,很容易模仿,因此作假的也有很多,严重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二联编码的物联网防伪标签,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大,做为防伪标签,该标签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二联编码的物联网防伪标签,包括包边、第二基层和第一基层,该防伪标签的四周被透明塑料制成的包边包裹,并将第一基层表层粘接的保护膜的四周包裹在内,且该防伪标签底部粘接有胶粘层,且所述胶粘层粘接在隔离层的一侧,所述隔离层顶部与缓冲层粘接,所述缓冲层顶部与第二基层粘接,且所述第二基层上粘接有二维码内码,且所述二维码内码底部设有防伪标识,所述第二基层顶部与第一基层粘接,且所述第一基层上粘接有二维码外码。

优选的,所述保护膜由透明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由PVC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该防伪标签底部的胶粘层不被包边包裹在内。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大,做为防伪标签,该标签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二联编码的物联网防伪标签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二联编码的物联网防伪标签保护膜揭开后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二联编码的物联网防伪标签剖面图;

图中标号:1、保护膜;2、包边;3、二维码外码;4、缓冲层;5、二维码内码;6、防伪标识;7、第二基层;8、隔离层;9、胶粘层;10、第一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二联编码的物联网防伪标签,包括包边2、第二基层7和第一基层10,该防伪标签的四周被透明塑料制成的包边2包裹,并将第一基层10表层粘接的保护膜1的四周包裹在内,所述保护膜1由透明塑料制成,可以起到保护标签的作用,延长标签使用寿命,且该防伪标签底部粘接有胶粘层9,且所述胶粘层9粘接在隔离层8的一侧,该防伪标签底部的胶粘层9不被包边2包裹在内,不影响胶粘层9的使用,所述隔离层8由PVC材料制成,可以防止标签内部浸湿,所述隔离层8顶部与缓冲层4粘接,所述缓冲层4由橡胶材料制成,当受到挤压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缓冲层4顶部与第二基层7粘接,且所述第二基层7上粘接有二维码内码5,且所述二维码内码5底部设有防伪标识6,所述第二基层7顶部与第一基层10粘接,且所述第一基层10上粘接有二维码外码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