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271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标签,且特别涉及一种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简称RFID),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物理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读写。随着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标签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并广泛应用于身份证件和门禁控制、供应链和库存跟踪、汽车收费、防盗、生产控制、资产管理。

电子标签根据供电方式不同划分为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和半无源电子标签。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频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passive tag)部分依靠电池工作。相对于无源电子标签,有源电子标签的识别距离会长得多,其可支持远距离识别。在现有的有源电子标签中,内装电池和标签本体之间是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的,标签上具有很多的印刷的金属天线,在对内装电池的焊接时需避免对金属天线的影响,电源布线复杂且存在一定的难度。进一步的,由于内装电池的不可拆卸性使得有源电子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之间无法进行切换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有源电子标签中标签本体和电池之间布线复杂且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标签本体和电源之间可拆卸连接且连接方式简单的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包括标签本体和电源。标签本体上暴露有与标签本体上的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的两个导电触点。电源设置于标签本体的外部,电源的正负极被引出后形成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分别与标签本体上的两个导电触点磁吸式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电触点为形成在标签本体表面上的呈平面状的导电块或导电薄膜,正接线端子的端部和负接线端子的端部分别具有与导电触点磁吸附的接触面。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电触点为形成在标签本体表面上的由磁性导电材料制成的磁性导电块或磁性导电薄膜。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均包括接触部和导电部,接触部上具有与导电触点磁吸附的接触面,导电部穿过接触部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相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上的接触部为金属接触部或与导电触点磁吸附的磁性接触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电触点为形成在标签本体上的至少一个通孔或凹槽,电源的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上分别具有与通孔或凹槽相配合的至少一个凸起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一通孔或凹槽的内表面上设有磁性导电层,导电触点通过磁性导电层与电源的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磁性吸附。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凸起部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0毫米,凸起部的高度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0毫米。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标签本体包括天线部和设置在天线部外部的连接部,处理模块设置在天线部内,两个导电触点设置在连接部上。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标签本体上的两个导电触点设置在金属天线上的间隙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标签本体上设置为处理模块供电的两个导电触点并设置电源上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接的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分别与两个导电触点磁吸式连接,来实现标签本体和电源之间连接。相较于传统的焊接式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吸式连接方式有效避免了焊接对金属天线的影响且大大简化了标签本体和电源之间布线,连接更加简便。并且磁吸式连接具有很好的连接稳定性,同样可以避免传统的焊接连接中的虚焊所带来的问题。进一步的,标签本体和电源之间的磁吸式连接实现了标签本体和电源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标签既可作为有源标签也可作为无源标签,大大提高了标签的通用性和可替换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的分解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标签中电源的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的分解后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包括标签本体1和电源2。标签本体1上暴露有与标签本体上的处理模块11电性连接的两个导电触点12。电源2设置于标签本体1的外部,电源2的正负极被引出后形成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分别与标签本体1上的两个导电触点12磁吸式连接。于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1中包含了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为无线温度检测电子标签。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电源2和标签本体1之间的磁吸式连接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电子标签。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通过两个导电触点12与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之间的磁吸式连接来实现电源2对位于标签本体1内的处理模块11的供电。与传统的焊接连接的供电方式相比,磁吸式连接的供电方式大大简化了电源的布线;进一步的,由于无需焊接,电源2和标签本体1之间的连接不会对标签本体上的基板和金属天线造成影响,也不会出现因虚焊等焊接因素而出现的接触不良等问题,大大简化了有源电子标签的制作工艺并使得形成的电子标签的结构更加简单。

此外,磁吸式连接是一种无损的可拆卸式连接,该种连接方式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既可作为有源标签(此时电源和标签本体之间磁吸连接)进行使用,也可作为无源标签(此时电源和标签本体之间分离)使用,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进一步的,由于是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当电源2和标签本体1之间任一个发生损坏、出现故障或使用寿命到时可将其进行替换,而另一个可继续工作,相比传统的整体式报废的有源电子标签,本实施例提供的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具有更低的使用成本,也更加的节能环保。

于本实施例中,电源2为采用绝缘材料封装的便携式电池,封装的外形可为矩形、圆形、半圆形、弧形或椭圆形中的任一种。为节约材料且考虑到加工的难易程度,优选的,设置电源的封装外形为矩形或圆形。于本实施例中,电源2为纽扣电池。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电源2可为纸电池。于本实施例中,封装电源2所采用的绝缘材料为PVC绝缘材料。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绝缘材料可为PA、PVC、PE、PP、PU等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任一种。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源2的正负极通过金属导电材料引出到其绝缘层23的表面形成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然而,本实用新型对电源2的正负极的引出材料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其它导电材料,如石墨或导电胶等材料将电源2的正负极作引出。金属导电材料可为金、银、铜、铝、焊锡或导电合金中的任一种。

于本实施例中,两个导电触点12的具体形状为形成在标签本体表面上的呈平面状的导电块或导电薄膜。位于纽扣电子表面的正接线端子21的端部和负接线端子22的端部分别具有与导电触点磁吸附的接触面。面和面的接触使得两个导电触点12与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之间能充分的磁吸式连接从而使得两者之间能很好实现电连接。于本实施例中,导电触点12为形成在标签本体1表面上的由磁性导电材料制成的磁性导电块或磁性导电薄膜。具体而言,两个导电触点采用铝镍钴合金磁铁制成。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磁性导电材料可为钢质磁铁。

由于磁铁可与金属磁吸附也可与另一磁铁相吸附,于本实施例中,设置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均包括接触部211和导电部212,接触部211上具有与导电触点磁吸附的接触面,实现磁吸式连接,而导电部212穿过接触部211与电源2的正极或负极相连接且当接触部211上的接触面与导电触点12相接触时,导电部212也与导电触点12相接触实现导电触点12和电源2之间的电连接,使得电源2能为处理模块11供电。于本实施例中,设置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上的接触部由磁性材料制成,其接触面为与导电触点磁吸连接的磁性接触面。于本实施例中,磁性材料为铝镍钴合金磁铁。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磁性材料可为钢质磁铁、钐钴磁铁、铁氧体磁铁和钕铁硼磁铁中的任一种。

接触部211和导电部212的独立设置使得形成导电部212的材料能具有更好的选择,从而使得电连接能有更好的效果,如降低导电部212上的电阻等优化设计。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的具体结构不作任何限定。在导电触点12具有磁吸性后,于其它实施例中,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可一体化的且由无磁性的但可被导电触点12吸引的金属导电材料制成或者一体化的且由磁性金属导电材料制成,该金属导电材料可为铝镍钴合金磁铁或钢质磁铁。相比本实施例提出的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的结构,一体化的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能更好的实现与导电触点之间的接触,可大大降低接触不良的现象,但一体化的结构要兼顾接触面积和导电性能的设计。

同样的,于其它实施例中,可设置两个导电触点12为由无磁性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电块或导电薄膜,而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可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结构或者由磁性金属导电材料制成的一体化结构。即在满足两者磁吸连接的前提下并不限定两者的磁吸性的分配。

现有的电子标签中,在标签本体1上金属天线是一圈圈环绕分布,圈和圈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当圈和圈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电源2的直径时,为避免对金属天线的影响,设置标签本体1还包括设置在天线部13外部的连接部14,两个导电触点12形成在天线部13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及其变化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导电触点12的结构不同以及导电触点12在标签本体1上的位置不同。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导电触点12为形成在标签本体上的至少一个通孔,电源的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上分别具有与通孔相配合的至少一个凸起部221,凸起部221和通孔之间磁吸式连接来实现电源2和处理模块11之间的电连接。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导电触点12可为形成在标签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凹槽。于本实施例中,导电触点12由形成标签本体1上的多个通孔组成,相对应的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也具有与通孔数量相匹配的多个凸起部。

于本实施例中,每一通孔内表面上设有磁性导电层,导电触点12通过磁性导电层与电源的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上的凸起部221磁性吸附。优选的,磁性导电层为铝镍钴合金磁铁层。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磁性导电层可为钢质磁铁层。

于本实施例中,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上的凸起部221由与磁性导电层相吸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金、银、铜、铝、焊锡或导电合金中的任一种。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上的凸起部221可由磁性导电材料制成,如铝镍钴合金磁铁层或钢质磁铁层。同样的,于其它实施例中,可设置正接线端子21和负接线端子22上的凸起部221具有磁性,而导电触点12由无磁性的金属导电材料制成。

于本实施例中,设置凸起部22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0毫米,优选的,设置凸起部221的直径为3.0毫米或3.5毫米。凸起部221的高度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0毫米。优选的,设置凸起部221的高度为2.0毫米或2.5毫米。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凸起部221的直径和高度只要能满足与导电触点12正常接触均可。

于本实施例中,在标签本体1内金属天线的圈和圈之间的间隙较大且大于电源2的直径。因此,如图2所示,可将两个导电触点12设置在金属天线的圈和圈之间。相比实施例一中的标签本体,本实施例提供标签本体的结构具有更小的体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磁吸式电源的电子标签通过在标签本体上设置为处理模块供电的两个导电触点并设置电源上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接的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分别与两个导电触点磁吸式连接,来实现标签本体和电源之间连接。相较于传统的焊接式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性式连接方式有效避免焊接对金属天线的影响且大大简化了标签本体和电源之间布线,连接更加简便。并且磁吸式连接具有很好的连接稳定性,同样可以避免传统的焊接连接中的虚焊所带来的问题。进一步的,标签本体和电源之间的磁吸式连接实现了标签本体和电源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标签即可作为有源标签也可作为无源标签,大大提高了标签的通用性和可替换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