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图标的移动方法及移动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1833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应用图标的移动方法及移动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图标的移动方法及一种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移动位于终端桌面的应用图标的方案中,主要包括:(1)可以手动将桌面上的应用图标逐个长按拉动至目标位置;(2)可以通过智能整理功能将桌面上的应用图标按照分类逻辑改变位置。

然而,对于上述方案(1)用户通过手动将桌面上的应用图标逐个进行位置移动,费时费力且影响用户体验;而上述方案(2)通过智能整理功能将桌面上的应用图标进行规范化整理,只能快速地达到对预设的应用图标的分类处理,而且,有时在应用图标分类完成后,结果并不能真正达到用户的意愿,所以用户仍需要将部分应用图标通过手动逐个改变位置来达到预想的目的,用户体验性并不高。

因此,如何提高终端桌面上的应用图标移动位置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从而快速有效地使用户完成应用图标移动的图标布局,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图标的移动方案,通过将终端桌面的需要进行位置移动的应用图标与用户有效的指纹进行绑定,进而在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进行解绑实现便捷、准确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从而快速有效地使用户完成应用图标移动的图标布局,提升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应用图标的移动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在终端的当前操作界面输入的任一指纹;检测所述任一指纹是否处于冻结状态;当检测到所述任一指纹处于所述冻结状态时,接收所述用户在所述终端的任一操作界面的第一位置输入的预设触发操作;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确定用于插入与所述任一指纹关联的目标应用图标的目标位置;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自其所在的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执行图标插入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在终端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到用户的有效的任一指纹时,首先检测其是否处于与待移动的应用图标绑定的冻结状态,若是,则可以在终端的任一操作界面的第一位置接收到预设触发操作时,根据该第一位置确定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从其所在的初始位置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进而执行图标移动及插入操作,如此,即可以通过将待进行位置移动的应用图标与用户有效的指纹进行绑定,进而在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进行解绑实现便捷、准确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从而快速有效地使用户完成应用图标移动的图标布局,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上述预设触发操作可以包括双击操作、按压压力超过预设压力值的按压操作或者按压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值的按压操作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与所述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判断所述第一位置上是否存在第一应用图标;当判定所述第一位置不存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时,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否则,将所述第二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确定与用户有效的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时,首先确定与用户执行预设触发操作的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比如位于第一位置右侧的紧邻其的位置,然后判断该第一位置上是否已存在了某一应用图标(即第一应用图标),若该第一位置上没有第一应用图标,则将其作为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目标位置,否则若该第一位置存在第一应用图标时,将与其相邻的第二位置确定为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目标位置,以进行符合用户意愿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自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步骤,具体包括:当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一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当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二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确定了目标应用图标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后,则将目标应用图标以该目标为起点将其插入至该任一操作界面,即将目标应用图标首先放置在该目标位置上;进一步地,当目标应用图标仅有一个时,则将该目标应用图标安置在目标位置(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而当目标应用图标包括多个时,可以按照其原有的排列顺序自该目标位置开始依次插入该任一操作界面中,或者也可以按照目标应用图标被选中的先后顺序依次插入该任一操作界面,以建议符合用户的期望,高效快捷地实现批量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当将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移动至目标位置后,则也解除了二者之间的关联绑定关系,即该任一指纹退出了冻结状态,可以继续用于其他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二位置上是否存在第二应用图标;当判定所述第二位置上存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自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插入的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后的第一个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将待移动的目标应用图标移动至用户选中的目标位置,则在确定了目标位置后,可以进一步判断与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上是否存在某一应用图标(即第二应用图标),若存在,则在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过程中,将该第二应用图标自该第二位置自动后移,使其位于插入的目标应用图标后的第一个位置,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任一指纹未处于所述冻结状态时,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选择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与所述任一指纹关联,以使所述任一指纹进入所述冻结状态;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隐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检测到用户的有效的任一指纹未处于与应用图标关联绑定的冻结状态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选择需要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与该任一指纹进行关联绑定,使其进入冻结状态,以再次检测到该有效的指纹时,执行将与其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移动至用户选定的目标位置的操作;而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对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的误触发,在移动之前,可以使其隐藏,处于暂时的消失状态,从而提高终端操作的准确性,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当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所选中的应用图标有多个时,它们可以位于终端的不同的操作界面中,以确保应用图标移动的广泛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终端的当前操作界面输入的任一指纹;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采集模块获取到的所述任一指纹是否处于冻结状态;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任一指纹处于所述冻结状态时,接收所述用户在所述终端的任一操作界面的第一位置输入的预设触发操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确定用于插入与所述任一指纹关联的目标应用图标的目标位置;移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自其所在的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位置执行图标插入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在终端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到用户的有效的任一指纹时,首先检测其是否处于与待移动的应用图标绑定的冻结状态,若是,则可以在终端的任一操作界面的第一位置接收到预设触发操作时,根据该第一位置确定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从其所在的初始位置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进而执行图标移动及插入操作,如此,即可以通过将待进行位置移动的应用图标与用户有效的指纹进行绑定,进而在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进行解绑实现便捷、准确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从而快速有效地使用户完成应用图标移动的图标布局,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上述预设触发操作可以包括双击操作、按压压力超过预设压力值的按压操作或者按压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值的按压操作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定位子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位置上是否存在有第一应用图标;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子模块判定所述第一位置不存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时,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否则将所述第二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确定与用户有效的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时,首先确定与用户执行预设触发操作的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比如位于第一位置右侧的紧邻其的位置,然后判断该第一位置上是否已存在了某一应用图标(即第一应用图标),若该第一位置上没有第一应用图标,则将其作为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目标位置,否则若该第一位置存在第一应用图标时,将与其相邻的第二位置确定为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目标位置,以进行符合用户意愿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移动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一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当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二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确定了目标应用图标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后,则将目标应用图标以该目标为起点将其插入至该任一操作界面,即将目标应用图标首先放置在该目标位置上;进一步地,当目标应用图标仅有一个时,则将该目标应用图标安置在目标位置(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而当目标应用图标包括多个时,可以按照其原有的排列顺序自该目标位置开始依次插入该任一操作界面中,或者也可以按照目标应用图标被选中的先后顺序依次插入该任一操作界面,以建议符合用户的期望,高效快捷地实现批量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当将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移动至目标位置后,则也解除了二者之间的关联绑定关系,即该任一指纹退出了冻结状态,可以继续用于其他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模块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之前,判断所述第二位置上是否存在第二应用图标;以及所述移动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位置上存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自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插入的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后的第一个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将待移动的目标应用图标移动至用户选中的目标位置,则在确定了目标位置后,可以进一步判断与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上是否存在某一应用图标(即第二应用图标),若存在,则在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过程中,将该第二应用图标自该第二位置自动后移,使其位于插入的目标应用图标后的第一个位置,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选择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任一指纹未处于所述冻结状态时,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选择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选择模块选定的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与所述任一指纹关联,以使所述任一指纹进入所述冻结状态;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隐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检测到用户的有效的任一指纹未处于与应用图标关联绑定的冻结状态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选择需要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与该任一指纹进行关联绑定,使其进入冻结状态,以再次检测到该有效的指纹时,执行将与其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移动至用户选定的目标位置的操作;而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对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的误触发,在移动之前,可以使其隐藏,处于暂时的消失状态,从而提高终端操作的准确性,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当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所选中的应用图标有多个时,它们可以位于终端的不同的操作界面中,以确保应用图标移动的广泛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因此,该终端具有该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所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终端桌面的需要进行位置移动的应用图标与用户有效的指纹进行绑定,进而在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进行解绑实现便捷、准确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从而快速有效地使用户完成应用图标移动的图标布局,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图标的移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确定目标位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执行图标插入操作时对第二位置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冻结指纹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图标的移动处理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之一;

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确定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之二;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图标的移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图标的移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102,获取用户在终端的当前操作界面输入的任一指纹。

步骤104,检测所述任一指纹是否处于冻结状态。

步骤106,当检测到所述任一指纹处于所述冻结状态时,接收所述用户在所述终端的任一操作界面的第一位置输入的预设触发操作。

步骤108,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确定用于插入与所述任一指纹关联的目标应用图标的目标位置。

步骤110,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自其所在的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执行图标插入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当在终端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到用户的有效的任一指纹时,首先检测其是否处于与待移动的应用图标绑定的冻结状态,若是,则可以在终端的任一操作界面的第一位置接收到预设触发操作时,根据该第一位置确定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从其所在的初始位置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进而执行图标移动及插入操作,如此,即可以通过将待进行位置移动的应用图标与用户有效的指纹进行绑定,进而在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进行解绑实现便捷、准确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从而快速有效地使用户完成应用图标移动的图标布局,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上述预设触发操作可以包括双击操作、按压压力超过预设压力值的按压操作或者按压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值的按压操作等。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步骤108,具体可以通过如图2所述的实施例确定目标位置,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S20,确定与所述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

步骤S22,判断所述第一位置上是否存在第一应用图标。

步骤S24,当判定所述第一位置不存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时,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否则,将所述第二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确定与用户有效的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时,首先确定与用户执行预设触发操作的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比如位于第一位置右侧的紧邻其的位置,然后判断该第一位置上是否已存在了某一应用图标(即第一应用图标),若该第一位置上没有第一应用图标,则将其作为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目标位置,否则若该第一位置存在第一应用图标时,将与其相邻的第二位置确定为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目标位置,以进行符合用户意愿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10具体包括:当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一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当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二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

在该实施例中,确定了目标应用图标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后,则将目标应用图标以该目标为起点将其插入至该任一操作界面,即将目标应用图标首先放置在该目标位置上;进一步地,当目标应用图标仅有一个时,则将该目标应用图标安置在目标位置(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而当目标应用图标包括多个时,可以按照其原有的排列顺序自该目标位置开始依次插入该任一操作界面中,或者也可以按照目标应用图标被选中的先后顺序依次插入该任一操作界面,以建议符合用户的期望,高效快捷地实现批量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当将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移动至目标位置后,则也解除了二者之间的关联绑定关系,即该任一指纹退出了冻结状态,可以继续用于其他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之前,还包括如图3所示的流程步骤:

步骤S30,判断所述第二位置上是否存在第二应用图标。

步骤S32,当判定所述第二位置上存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自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插入的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后的第一个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将待移动的目标应用图标移动至用户选中的目标位置,则在确定了目标位置后,可以进一步判断与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上是否存在某一应用图标(即第二应用图标),若存在,则在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过程中,将该第二应用图标自该第二位置自动后移,使其位于插入的目标应用图标后的第一个位置,以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如图4所示的冻结指纹的流程步骤:

步骤S40,当检测到所述任一指纹未处于所述冻结状态时,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选择至少一个应用图标。

步骤S42,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与所述任一指纹关联,以使所述任一指纹进入所述冻结状态。

步骤S44,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隐藏。

在该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用户的有效的任一指纹未处于与应用图标关联绑定的冻结状态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选择需要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与该任一指纹进行关联绑定,使其进入冻结状态,以再次检测到该有效的指纹时,执行将与其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移动至用户选定的目标位置的操作;而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对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的误触发,在移动之前,可以使其隐藏,处于暂时的消失状态,从而提高终端操作的准确性,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当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所选中的应用图标有多个时,它们可以位于终端的不同的操作界面中,以确保应用图标移动的广泛适用性。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图标的移动处理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将终端桌面上应用图标与手指指纹进行单个绑定或批量绑定,前提条件为,用户需要录入一个或多个有效指纹,每个有效指纹在完成与应用图标绑定后,将进入冻结状态,等待释放应用图标后才可以再次进行绑定动作。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步骤500,用户在终端的当前桌面(即当前操作界面)是,使用指纹1(即任一指纹)进行长按识别。

步骤501,判断当前桌面是否处于正常模式,若是执行步骤502,否则执行步骤513。

步骤502,判断指纹1是否处于冻结状态,即判断指纹1是否为用户预先录入的有效指纹,且已与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建立了绑定关系,若是执行步骤503,否则执行步骤511。

步骤503,成功识别指纹1后进入解绑模式,即执行对与该指纹1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操作。

步骤504,用户在终端的任一桌面(即任一操作界面,每个操作界面上包含的应用图标不同)上的位置M(即第一位置)进行双击(即预设触发操作),以启动移动并插入与该指纹1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

步骤505,判断情况1和情况2是否同时存在,若是执行步骤506,否则执行步骤507;其中,情况1是指:位置M上是否存在应用图标a1,情况2是指:位置M的下一个位置(即第二位置)是否存在应用图标a2。

步骤506,保留应用图标a1在位置M不变,将插入起点变为应用图标2所在的原有位置(即第二位置作为目标位置),将应用图标a2移动至插入的与指纹1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的最后一个图标的下一个位置;然后执行步骤510.

步骤507,判断是否情况1不存在而情况2存在,若是执行步骤508,否则执行步骤509。

步骤508,将位置M作为起点直接插入与指纹1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即第一位置作为目标位置),并将应用图标a2移动至插入的与指纹1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中的最后一个图标的下一个位置;然后执行步骤510。

步骤509,情况1和情况2均不存在时,将位置M作为起点直接插入与指纹1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即第一位置作为目标位置);而若位置M的下一个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存在其他应用图标时,执行与应用图标a2相同的移动操作。

步骤510,在应用图标移动插入完成后,自动退出解绑模式,指纹1退出冻结状态,以便于用于下一次的应用图标移动操作。

步骤511,成功识别指纹1后进入绑定模式,即确认指纹1为用户的有效指纹后,可以用于绑定应用图标执行图标移动操作。

步骤512,将用户选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图标与该指纹1绑定,以使该指纹1进入冻结状态,继而可以在识别在再次该指纹1有效后执行对应的图标的移动操作。

步骤513,判断当前桌面是否处于绑定模式,即是否已识别到了其他有效的指纹且需要为其绑定应用图标,若是执行步骤518,否则执行步骤514。

步骤514,判定当前桌面处于解绑模式,即已识别到的有效指纹绑定了应用图标。

步骤515,判断是否已进行双击插入操作,若是执行步骤516,否则执行步骤517。

步骤516,双击插入与有效指纹绑定的应用图标,并退出解绑模式,该有效指纹退出冻结状态。

步骤517,保存指纹已绑定的应用图标并退出解绑模式。

步骤518,判断是否存在待与有效指纹进行绑定的选中的应用图标,若是,执行步骤519,否则执行步骤520。

步骤519,保存并绑定已选中的应用图标在有效指纹上,退出绑定模式,该有效指纹进入冻结状态。

步骤520,退出绑定模式,有效指纹不进入冻结状态。

综上,在应用图标与指纹进行绑定并移动位置完成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用户产生多个互不冲突的动作来完成移动应用图标的位置,具体包括:

(1)绑定动作:桌面界面,用户使用有效指纹1进行长按识别,识别成功后进入待绑定模式,用户在桌面上选中一个或多个桌面图标,选中完成后,使用有效指纹1再次长按识别,识别完成后,选中的桌面图标与有效指纹1形成绑定关系,已绑定的有效指纹1变为冻结状态,无法再进行绑定,已绑定的桌面图标暂时性在桌面上消失(即不显示);同理,用户可以使用其他有效指纹绑定桌面剩余的桌面图标,各指纹直接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2)解绑动作:桌面界面,用户已确定有效指纹1所绑定的应用图标需要放置的位置M,用户使用有效指纹1进行长按识别,此时有效指纹为冻结状态,无法进行绑定动作,所以冻结状态下进行解绑动作,指纹识别成功后,进入解绑模式,用户在已确定的具体桌面位置M上进行双击,此时绑定的应用图标将以该位置作为起点,使用插入的形式,将所有绑定的应用图标按先右后下(即与桌面补位功能的顺序相同)的顺序解绑至桌面上;此时需判断位置M上是否已存在应用图标a1(注为情况1),位置M的下一个位置是否已存在应用图标a2(注为情况2),如情况1、情况2均存在,则保留应用图标a1位置不变,将插入起点变为应用图标a2原有位置,而应用图标a2则被移动至插入应用图标的最后一个图标的下一个位置;如情况1不存在、情况2存在,则直接将位置M作为起点直接插入,应用图标a2则被移动至插入应用图标的最后一个图标的下一个位置;如情况1、情况2均不存在,则直接将位置M作为起点直接插入;插入完成后直接退出解绑模式,有效指纹1去除冻结状态,重新作为可绑定应用图标的指纹可再次进行应用图标的绑定。

综上,本实施例为提高桌面的应用图标移动位置的便捷性和准确性,用户只需将应用图标与指纹进行单个绑定或批量绑定后,并在桌面上的任意一个界面通过解绑将应用图标释放至指定位置,从而快速有效地让用户完成应用图标移动的图标布局,提升用户体验。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之一。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600,包括:采集模块602、检测模块604、接收模块606、确定模块608和移动模块610。

其中,所述采集模块602用于获取用户在终端的当前操作界面输入的任一指纹;所述检测模块604用于检测所述采集模块602获取到的所述任一指纹是否处于冻结状态;所述接收模块606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604检测到所述任一指纹处于所述冻结状态时,接收所述用户在所述终端的任一操作界面的第一位置输入的预设触发操作;所述确定模块60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确定用于插入与所述任一指纹关联的目标应用图标的目标位置;所述移动模块610用于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自其所在的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确定模块608确定的所述目标位置执行图标插入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当在终端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到用户的有效的任一指纹时,首先检测其是否处于与待移动的应用图标绑定的冻结状态,若是,则可以在终端的任一操作界面的第一位置接收到预设触发操作时,根据该第一位置确定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从其所在的初始位置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进而执行图标移动及插入操作,如此,即可以通过将待进行位置移动的应用图标与用户有效的指纹进行绑定,进而在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进行解绑实现便捷、准确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从而快速有效地使用户完成应用图标移动的图标布局,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上述预设触发操作可以包括双击操作、按压压力超过预设压力值的按压操作或者按压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值的按压操作等。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确定模块608具体包括:定位子模块6082、判断子模块6084和确定子模块6086。

其中,所述定位子模块6082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所述判断子模块6084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位置上是否存在有第一应用图标;所述确定子模块6086用于当所述判断子模块6084判定所述第一位置不存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时,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否则将所述第二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确定与用户有效的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时,首先确定与用户执行预设触发操作的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比如位于第一位置右侧的紧邻其的位置,然后判断该第一位置上是否已存在了某一应用图标(即第一应用图标),若该第一位置上没有第一应用图标,则将其作为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目标位置,否则若该第一位置存在第一应用图标时,将与其相邻的第二位置确定为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目标位置,以进行符合用户意愿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模块610具体用于:当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一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当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二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

在该实施例中,确定了目标应用图标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后,则将目标应用图标以该目标为起点将其插入至该任一操作界面,即将目标应用图标首先放置在该目标位置上;进一步地,当目标应用图标仅有一个时,则将该目标应用图标安置在目标位置(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而当目标应用图标包括多个时,可以按照其原有的排列顺序自该目标位置开始依次插入该任一操作界面中,或者也可以按照目标应用图标被选中的先后顺序依次插入该任一操作界面,以建议符合用户的期望,高效快捷地实现批量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当将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目标应用图标移动至目标位置后,则也解除了二者之间的关联绑定关系,即该任一指纹退出了冻结状态,可以继续用于其他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600还包括:判断模块612,用于在所述移动模块610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之前,判断所述第二位置上是否存在第二应用图标;以及所述移动模块610还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612判定所述第二位置上存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自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插入的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后的第一个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将待移动的目标应用图标移动至用户选中的目标位置,则在确定了目标位置后,可以进一步判断与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上是否存在某一应用图标(即第二应用图标),若存在,则在执行图标插入操作的过程中,将该第二应用图标自该第二位置自动后移,使其位于插入的目标应用图标后的第一个位置,以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600还包括:选择模块614、关联模块616和处理模块618。

其中,所述选择模块614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604检测到所述任一指纹未处于所述冻结状态时,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选择至少一个应用图标;所述关联模块616用于将所述选择模块614选定的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与所述任一指纹关联,以使所述任一指纹进入所述冻结状态;所述处理模块618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隐藏。

在该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用户的有效的任一指纹未处于与应用图标关联绑定的冻结状态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选择需要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与该任一指纹进行关联绑定,使其进入冻结状态,以再次检测到该有效的指纹时,执行将与其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移动至用户选定的目标位置的操作;而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对与该任一指纹关联绑定的至少一个应用图标的误触发,在移动之前,可以使其隐藏,处于暂时的消失状态,从而提高终端操作的准确性,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当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所选中的应用图标有多个时,它们可以位于终端的不同的操作界面中,以确保应用图标移动的广泛适用性。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终端900,包括如上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600,因此,该终端900具有该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600所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终端900可以为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终端,包括:处理器1、输入装置2和存储器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输入装置2和存储器4可以通过总线3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0中以通过总线3连接为例。

其中,存储器4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输入装置2获取用户在终端的当前操作界面输入的任一指纹;

检测所述任一指纹是否处于冻结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任一指纹处于所述冻结状态时,通过输入装置2接收所述用户在所述终端的任一操作界面的第一位置输入的预设触发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确定用于插入与所述任一指纹关联的目标应用图标的目标位置;

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自其所在的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执行图标插入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还可以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与所述第一位置相邻的第二位置;

判断所述第一位置上是否存在第一应用图标;

当判定所述第一位置不存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时,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否则,将所述第二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还可以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一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

当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以所述第二位置为起点插入所述任一操作界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还可以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所述第二位置上是否存在第二应用图标;

当判定所述第二位置上存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自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插入的所述目标应用图标后的第一个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调用存储器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还可以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任一指纹未处于所述冻结状态时,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指令选择至少一个应用图标;

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与所述任一指纹关联,以使所述任一指纹进入所述冻结状态;

将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图标隐藏。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图标的移动装置和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终端桌面的需要进行位置移动的应用图标与用户有效的指纹进行绑定,进而在待移动至的目标位置进行解绑实现便捷、准确的应用图标的位置移动,从而快速有效地使用户完成应用图标移动的图标布局,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