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校互动平台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1912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校互动平台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互动平台,具体涉及一种家校互动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学校请假,大多为纸质假条,此种假条有以下不足之处,容易造假,班主任不在时没法签发,学生进入校门的时间班主任和家长无法得知,请假信息不容易保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路的是提供一种家校互动平台及其实现方法,本发明将整个的请假流程集成于网络,并且通过微信将学生的请假状态及时发送给家长和班主任。让家长和班主任能及时了解到孩子进出校园的情况,有利于孩子安全,同时整个请假信息被记录在数据库中,以备日后查询。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家校互动平台,包括服务器端、客户端和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服务器端、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和客户端依次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客户端包括教师用户客户端、学生用户客户端和家长用户客户端;所述服务器端用于管理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和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包括:

登录界面模块:用于教师或学生进行登录;

教师管理界面模块:用于管理教师个人信息、高级权限、执行权限、教务管理、我的班级、关注班级、关注学生和退出系统;

微信入口模块:用于家长和学校进行微信;

微信学校管理界面模块:用于学校、教师绑定服务器的手机号、姓名、密码后,根据各自的权限进入不同的管理界面;

家长管理界面模块:用于家长绑定后台提交的手机号、家长姓名之后查看自己孩子的请假信息、常规表现、成绩,或给老师留言;

学生请假模块:用于学生请假。

进一步地,所述微信入口模块,还用于:家长班主任注册与绑定:家长和班主任首先关注微信公众号,家长根据学生的姓名和手机号绑定微信;教师根据自己注册的信息绑定微信。

进一步地,所述家校互动平台还包括设有二维码扫描仪的门岗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家校互动平台的实现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实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教师用户客户端、学生用户客户端和家长用户客户端通过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的注册,并与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的微信绑定;

(2)教师用户客户端同意学生用户客户端的请假申请;

(3)学生用户客户端将自己的二维码,到门岗进行扫描;

(4)比对学生用户客户端扫描的二维码与服务器端存储的二维码;

(5)比对学生用户客户端的学生返校时扫描的二维码与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存储的二维码;

(6)学生用户客户端返校时扫描的二维码与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存储的请假数据表中的二维码一致,则门岗发出欢迎返校的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教师用户客户端和家长用户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教师用户客户端、学生用户客户端和家长用户客户端根据学生的姓名和手机号绑定微信;教师用户客户端根据自己注册的信息绑定微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学生用户客户端向教师用户客户端提出请假申请,教师用户客户端进入执行权限的请假界面选择相应的同学进行请假,请假时选择时间范围和请假理由;如果学生用户客户端在校外进行请假选中校外请假;请假之后,学生用户客户端学生的个人信息记录到a_qingjia数据表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门岗的二维码扫描仪,对学生用户客户端发热学生二维码进行扫描,扫描结果输入请假界面的录入窗;当录入学生的二维码之后,数据自动提交;提交后二维码与a_qingjia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比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学生用户客户端的学生返校时,进行二维码的扫描,数据提交后与a_qingjia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比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互动平台的第三方改变教师用户客户端执行权限请假界面的学生的请假状态,同时将请假的数据转移到不同于a_qingjia数据表的另一个数据表中;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发微信给教师用户客户端和家长用户客户端。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整个的请假流程集成于网络,并且通过微信将学生的请假状态及时发送给家长和班主任。让家长和班主任能及时了解到孩子进出校园的情况,有利于孩子安全,同时整个请假信息被记录在数据库中,以备日后查询。二维码用于学生请假系统作为唯一标识;学生进入校门通过扫二维码,进行记录,并且将请假信息以微信形式发送给家长。学生管理系统中,学生在校的表现进行及时记录,并且将每次的记录同步发送给家长和班主任。学生毕业,时生成毕业档案,包括学生所有的在校表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家校互动平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家校互动平台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第一优选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家校互动平台,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服务器端、客户端和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所述服务器端、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和客户端依次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客户端包括教师用户客户端、学生用户客户端和家长用户客户端;所述服务器端用于管理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和客户端。

优选的,所述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包括:

登录界面模块:用于教师或学生进行登录;

教师管理界面模块:用于管理教师个人信息、高级权限、执行权限、教务管理、我的班级、关注班级、关注学生和退出系统;

微信入口模块:用于家长和学校进行微信;

微信学校管理界面模块:用于学校、教师绑定服务器的手机号、姓名、密码后,根据各自的权限进入不同的管理界面;

家长管理界面模块:用于家长绑定后台提交的手机号、家长姓名之后查看自己孩子的请假信息、常规表现、成绩,或给老师留言。

优选的,所述微信入口模块,还用于:家长班主任注册与绑定:家长和班主任首先关注微信公众号,家长根据学生的姓名和手机号绑定微信;教师根据自己注册的信息绑定微信。

优选的,所述家校互动平台还包括设有二维码扫描仪的门岗模块。

第二优选技术方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家校互动平台的实现方法,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实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教师用户客户端、学生用户客户端和家长用户客户端通过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的注册,并与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的微信绑定;

(2)教师用户客户端同意学生用户客户端的请假申请;

(3)学生用户客户端将自己的二维码,到门岗进行扫描;

(4)比对学生用户客户端扫描的二维码与服务器端存储的二维码;

(5)比对学生用户客户端的学生返校时扫描的二维码与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存储的二维码;

(6)学生用户客户端返校时扫描的二维码与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存储的请假数据表中的二维码一致,则门岗发出欢迎返校的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教师用户客户端和家长用户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教师用户客户端、学生用户客户端和家长用户客户端根据学生的姓名和手机号绑定微信;教师用户客户端根据自己注册的信息绑定微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学生用户客户端向教师用户客户端提出请假申请,教师用户客户端进入执行权限的请假界面选择相应的同学进行请假,请假时选择时间范围和请假理由;如果学生用户客户端在校外进行请假选中校外请假;请假之后,学生用户客户端学生的个人信息记录到a_qingjia数据表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门岗的二维码扫描仪,对学生用户客户端发热学生二维码进行扫描,扫描结果输入请假界面的录入窗;当录入学生的二维码之后,数据自动提交;提交后二维码与a_qingjia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比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学生用户客户端的学生返校时,进行二维码的扫描,数据提交后与a_qingjia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比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互动平台的第三方改变教师用户客户端执行权限请假界面的学生的请假状态,同时将请假的数据转移到不同于a_qingjia数据表的另一个数据表中;第三方服务商的应用平台发微信给教师用户客户端和家长用户客户端。

第三优选技术方案

学生请假系统:

本系统采用tomcat 8.0服务器+mysql数据库

1、家长班主任注册与绑定:家长和班主任首先关注微信公众号,然后家长根据学生的姓名和手机号绑定微信;教师根据自己注册的信息绑定微信。

2、班主任准假:学生向班主任提出请假申请,班主任进入请假界面选择相应的同学进行请假,请假时可以选择时间范围和请假理由。如果学生在校外进行请假可以选中校外请假。请假之后,学生的个人信息记录到a_qingjia数据表中。

3、学生拿自己的二维码,到门岗进行扫描。

4、门岗设有二维码扫描仪,对学生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扫描结果输入请假系统的录入窗。当录入学生的二维码之后,数据自动提交。提交后二维码与a_qingjia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比对。

学生返校时同样进行二维码的扫描,数据提交后与a_qingjia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比对。

本发明提供的家校互动平台,将学生在校的所在表现通过微信平台及时与家长互动。平台中的请假子系统,做到了无纸化请假,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唯的二维码,班主任通过微信平台给学生请假,学生拿着自己唯一的二维码在门岗处通过二维码扫描仪结合本系统,对学生的请假进行验证和记录,同时给班主任和家长发送微信信息,学生返回时也是通过二维码扫描对请假信息进行验证记录并发送微信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