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20399发布日期:2018-07-25 00:3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中的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移动终端中存储了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来将存储在移动终端上的数据传输到其他终端上。一般情况下,用户是通过在移动终端触摸屏上的操作来进行手动鉴权和使用数据传输软件,例如:手机助手或者备份软件,对存储在移动终端上的数据进行传输。然而,当移动终端出现触摸屏损坏、液晶显示屏(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背光不亮等故障的时候,移动终端不能进行鉴权认证,无法使用安卓程序调试(ADB,Android Debug Bridge)功能,导致用户无法在此移动终端上进行数据传输。

目前,移动终端出现触摸屏损坏、LCD背光不亮等故障的时候,用户会选择去售后对故障部分进行维修或者通过专业的仪器将数据传输其他终端上。

然而,对故障部分维修或者通过专业的仪器将数据传输至其他终端上都会使第三方接触到移动终端的数据,而且昂贵的维修费用和对数据进行传输的费用使大量用户放弃对故障硬件的维修或者对数据的传输,导致数据的安全性降低,增加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能够在移动终端无法使用ADB功能的时候对数据进行传输,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中,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中,包括:

确定第一模式为数据传输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允许将存储区域存储的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的模式;

当处于所述第一模式时,获取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并对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当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认证成功时,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当所述通信连接成功时,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并发送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至所述第二终端。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动通信连接功能,搜索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待连接终端;

相应的,所述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当确定所述待连接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实现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身份认证;

相应的,所述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

当所述对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成功时,确定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发送第一认证指令,所述第一认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采集;

接收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将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特征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匹配时,表征对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成功。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发送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至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至所述第二终端;

接收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列表为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进行选择后确定的列表;

发送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列表对应的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至所述第二终端。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将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三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时,发送认证失败指令至所述第二终端,并结束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操作。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确定第一模式为数据传输模式,包括:

接收预设按键指令,根据所述预设按键指令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对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包括:

将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库中的第四身份认证信息匹配时,表征对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认证成功;

当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四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时,结束数据传输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中,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

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时,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成功时,接收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包括:

接收第一认证指令,所述第一认证指令用于进行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认证指令,采集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发送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以完成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认证。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接收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

接收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

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从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中确定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

发送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至所述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为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的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对应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模式为数据传输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允许将存储区域存储的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的模式;

获取单元,用于当处于所述第一模式时,获取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并对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连接单元,用于当对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认证成功时,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通信连接成功时,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并发送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至所述第二终端。

在上述第一终端中,所述终端还包括:启动单元;

所述启动单元,用于启动通信连接功能,搜索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待连接终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所述待连接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实现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

在上述第一终端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认证单元;

所述第一认证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身份认证;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对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成功时,确定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上述第一终端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和匹配单元;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一认证指令,所述第一认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采集;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特征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匹配时,表征对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成功。

在上述第一终端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至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列表为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进行选择后确定的列表;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列表对应的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至所述第二终端。

在上述第一终端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结束单元;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三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时,发送认证失败指令至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结束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三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时,结束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操作。

在上述第一终端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预设按键指令,根据所述预设按键指令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

在上述第一终端中,所述匹配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库中的第四身份认证信息匹配时,表征对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认证成功;

所述结束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四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时,结束数据传输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

第二认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时,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成功时,接收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上述第二终端中,所述终端还包括:采集单元、第二发送单元;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认证指令,所述第一认证指令用于进行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认证指令,采集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以完成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认证。

在上述第二终端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从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中确定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至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为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的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对应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通过确定第一模式为数据传输模式,第一模式为允许将存储区域存储的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的模式;当处于第一模式时,获取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当对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认证成功时,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连接;当通信连接成功时,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至第二终端。采用上述技术实现方案,由于本方案在移动终端无法使用ADB功能的时候,会通过输入预设按键进入第一模式并将数据传输至身份认证成功的终端,从而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指纹信息输入界面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选择的界面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确定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的界面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数据传输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个终端的数据交互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应用于第一终端侧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确定第一模式为数据传输模式,该第一模式为允许将存储区域存储的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的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第一终端处于触摸屏损坏、LCD背光不亮等故障导致第一终端不能通过用户对触摸屏的操作来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预先设置第一模式,该第一模式可以在不对触摸屏进行操作的前提下对第一终端的数据进行传输,该第一模式拥有最高的权限。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等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预设的按键指令或者输入生物信息的方式进入第一模式,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按键指令可以为组合按键,例如:第一终端上侧键和下侧键的组合、第一终端开机键和下侧键的组合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第一模式与正常开机模式共用一个预设身份信息库,而且第一终端的第一模式中包括需要传输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及其对应的待传输数据。第一终端的第一模式将第一待传输数据存储在第一终端的存储区域中,第一模式从第一终端的存储区域的存储中读取数据。

可选的,预设身份信息库中存储有已经收集到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或者预先设置的按键组合信息等,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按键指令的获取是第一终端基于用户行为获取的。具体的,用户通过对第一终端上的按键进行操作,生成第一组合按键指令,当该第一组合按键指令与第一终端中预先设置好的按键组合相匹配时,表征该第一组合按键为预设按键指令,即第一终端接收到了该预设按键指令。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接收的按键指令与预设按键指令不同时,第一终端结束进入第一模式的操作。

S102、当处于第一模式时,获取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并对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第一终端在进入第一模式之后,该第一终端在该第一模式下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了,具体的,该第一终端处于第一模式时,需要先获取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进行用户的合法性认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处于第一模式时,该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进行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输入。

可选的,第一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语音提示、充电指示灯提示等。例如,通过设置在第一终端正面的指示灯的颜色或亮灭提示用户已进入第一模式需要进行用户合法性认证。具体的,第一终端提示用户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选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可以包括指纹或者预设按键组合等表征用户的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获取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为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而当前用户身份信息是指,当前使用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之后,第一终端就要通过将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来判断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合法性。

可选的,预设身份信息库中存储有已经收集到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或者预先设置的按键组合信息等,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是指用户的自身生理发生变化的一些信息,其中,生物特征可以为耳廓中的收缩、血流速度、大脑皮层的脑电波、指纹、人脸信息等等。因此,预设身份信息库可以包括指纹等表征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数据库。

示例性的,以第一终端采集用户指纹信息和用户人脸信息为例说明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获取。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设置在该第一终端上的HOME键进行采集,当用户将手指放在第一终端上的HOME键时,HOME键位置上设置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用户的指纹信息。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设置在该第一终端上的摄像头对用户人脸进行人脸信息的采集。具体的,在有前置摄像头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启动前置摄像头进行当前的目标对象的信息采集工作;在没有前置摄像头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启动后置摄像头,采集当前的用户的人脸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失去ADB功能的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该第一终端需要对使用的用户进行合法性认证,只有认证使用的用户具有合法性时,才能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是一个特征相同或者相似的用户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采用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指纹信息)或人脸特征(人脸信息)是不易被盗用或冒用的,因此,采用用户生物特征的方式进行用户合法性认证的保密性非常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对用户的合法性认证失败,即认证用户非法时,结束第一模式的操作,例如,退出第一模式。

示例性的,用户输入正确的组合按键,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变绿,用户输入错误的组合按键,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变红,当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变绿之后,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闪烁,提醒用户进行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输入,当第一终端采集到用户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时,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停止闪烁。

S103、当对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认证成功时,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第一终端获取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时,第一终端需要先对第二终端的用户的合法性进行认证,当认证第二终端的用户是合法的时候,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二提示信息来提示第一身份认证信息是否与预设身份信息库中的第四身份认证信息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四身份认证信息为预设身份信息库中任意一个身份信息。

可选的,第二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语音提示、充电指示灯提示等。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可以是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也可以是预设按键组合等可以表征第二终端的身份的认证信息,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先通过第一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输入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再通过第二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是否通过合法性认证,其中,第一终端的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是相同的提示信息也可以是不同提示信息,例如: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充电指示灯的闪烁来提示用户进行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输入,通过充电指示灯变绿和变红来提示用户是否通过合法性认证;第一终端也可以通过充电指示灯的闪烁来提示用户进行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输入,通过充电指示灯的闪烁次数来提示用户是否通过合法性认证。

示例性的,当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为绿色时,表明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四身份认证信息匹配;当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为红色时,表明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四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将获取到的第一用户身份认证与第四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来完成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认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用户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可以为同一个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可以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路连接的过程,具体的,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可以进行无线连接,从而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进行两个终端的数据之间的交互。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网路连接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FI,Wireless Fidelity),蓝牙(BT,Blue Tooth)等无线技术。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网络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蓝牙。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信连接不成功时,第一终端结束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操作。

S104、当通信连接成功时,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并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至第二终端。

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成功时,就可以进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具体的,第一终端将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对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进行选择之后,将选择后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发送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再将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对应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完成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在第一终端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至第二终端之前,第一终端需要先对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具体的,第一终端指示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之后,将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特征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匹配时,表征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将第一待传输数据打包成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终端。

可选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可以包括本地应用安装包和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对于第一终端上的用户和第二终端上的第一用户进行验证的过程中,两个待身份验证的用户可以是同一个用户也可以是不同的用户,具体的设定有实际操作决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没有出现触摸屏损坏、LCD背光不亮等故障的终端同样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不对终端触摸屏进行操作来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此时,该终端既可以作为待传输数据的接收方,也可以作为待传输数据的发送方,具体的实现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在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没有对第一终端的触摸屏进行操作,并且在数据传输之前,第一终端对第一终端的用户和第二终端的第一用户都进行了身份验证。因此,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应用于第二终端侧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下,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的数据传输,第二终端启动通信连接功能用于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互。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等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启动通信连接功能,具体的,第二终端启动的通信连接功能应与第一终端启动的通信连接功能相同。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连接功能可以包括:WIFI功能,蓝牙功能等。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启动了蓝牙功能,第二终端此时也需要启动蓝牙功能以供第一终端进行搜索和发送通信连接的请求。

S202、根据通信连接请求与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时,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认证。

第二终端同意与第一终端进行通信连接,表征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然后需要进行第一用户身份的合法性认证,具体的,第二终端采集第一用户的二身份认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二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与预设生物特种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来完成对第一用户身份的合法性认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接收与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请求并与第一终端进行连接,当与第一终端通信连接成功后,接收第一终端指示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第一认证指令,第二终端根据该第一认证指令对第一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具体的,该第二终端获取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并将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该第一终端根据第二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合法性认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认证指令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采集。

可选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可以包括指纹等表征用户生物特征的信息,也可以是预设按键组合等可以表征第二终端身份的认证信息,具体的根据时间的情况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二终端的触摸屏上提示用户进行指纹信息的输入,用户将手指放到指定的指纹输入区域,第二终端对指纹输入区域的指纹进行搜集,完成指纹的采集工作。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通信连接不成功时,结束与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操作。

S203、当第二身份认证信息认证成功时,接收第一待传输数据。

当第二终端中第一用户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三身份认证信息匹配时,表征第一用户身份的合法性认证成功,此时,进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具体的,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经过选择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对应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接收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包,当接收完成后,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断开连接并进行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恢复或本地应用的安装。

可选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可以包括本地应用安装包和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等。

进一步地,当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不成功时,结束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对于第一终端上的用户和第二终端上的第一用户进行验证的过程中,两个待身份验证的用户可以是同一个用户也可以是不同的用户,具体的设定有实际操作决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没有出现触摸屏损坏、LCD背光不亮等故障的终端同样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不对终端触摸屏进行操作来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此时,该终端既可以作为待传输数据的接收方,也可以作为待传输数据的发送方,具体的实现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第一终端根据预设按键指令确定数据传输模式为第一模式,该第一模式为允许将存储区域存储的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的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第一终端处于触摸屏损坏、LCD背光不亮等故障导致第一终端不能通过用户对触摸屏的操作来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预先设置第一模式,该第一模式可以在不对触摸屏进行操作的前提下对第一终端的数据进行传输,该第一模式拥有最高的权限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等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预设的按键指令或者输入生物信息的方式进入第一模式,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按键指令可以为组合按键,例如:第一终端上侧键和下侧键的组合、第一终端开机键和下侧键的组合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第一模式与正常开机模式共用一个预设身份信息库,而且第一终端的第一模式中包括需要传输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及其对应的待传输数据。第一终端的第一模式将第一待传输数据存储在第一终端的存储区域中,第一模式从第一终端的存储区域的存储中读取数据。

可选的,预设身份信息库中存储有已经收集到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或者预先设置的按键组合信息等,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按键指令的获取是第一终端基于用户行为获取的。具体的,用户通过对第一终端上的按键进行操作,生成第一组合按键指令,当该第一组合按键指令与第一终端中预先设置好的按键组合相匹配时,表征该第一组合按键为预设按键指令,即第一终端接收到了该预设按键指令。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接收的按键指令与预设按键指令不同时,第一终端结束进入第一模式的操作。

S302、当第一终端处于第一模式时,获取第一身份认证信息。

第一终端在进入第一模式之后,该第一终端在该第一模式下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了,具体的,该第一终端处于第一模式时,需要先获取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进行用户的合法性认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处于第一模式时,该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进行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输入。

可选的,第一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语音提示、充电指示灯提示等。例如,通过设置在第一终端正面的指示灯的颜色或亮灭提示用户已进入第一模式需要进行用户合法性认证。具体的,第一终端提示用户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选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可以是指纹或者预设按键组合等表征用户的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获取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为当前用户的身份信息,而当前用户身份信息是指,当前使用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之后,第一终端就要通过将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来判断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合法性。

可选的,预设身份信息库中存储有已经收集到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或者预先设置的按键组合信息等,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示例性的,以第一终端采集用户指纹信息和用户人脸信息为例说明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获取。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设置在该第一终端上的HOME键进行采集,当用户将手指放在第一终端上的HOME键时,HOME键位置上设置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用户的指纹信息。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设置在该第一终端上的摄像头对用户人脸进行人脸信息的采集。具体的,在有前置摄像头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启动前置摄像头进行当前的目标对象的信息采集工作;在没有前置摄像头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启动后置摄像头,采集当前的用户的人脸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失去ADB功能的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该第一终端需要对使用的用户进行合法性认证,只有认证使用的用户具有合法性时,才能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用户生物特征信息是一个特征相同或者相似的用户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采用用户生物特征信息中的指纹特征(指纹信息)或人脸特征(人脸信息)是不易被盗用或冒用的,因此,采用用户生物特征的方式进行用户合法性认证的保密性非常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对用户的合法性认证失败,即认证用户非法时,结束第一模式的操作,例如,退出第一模式。

示例性的,用户输入正确的组合按键,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变绿,用户输入错误的组合按键,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变红,当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变绿之后,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闪烁,提醒用户进行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输入,当第一终端采集到用户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时,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停止闪烁。

S303、第一终端将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获取到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

第一终端获取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时,第一终端需要先对用户的合法性进行认证,具体的就是第一终端将获取到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当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三身份认证信息匹配时,表征用户的身份是合法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二提示信息来提示第一身份认证信息是否与预设身份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为预设身份信息库中任意一个生物特征信息。

可选的,第二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语音提示、充电指示灯提示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先通过第一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输入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再通过第二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是否通过合法性认证,其中,第一终端的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是相同的提示信息也可以是不同提示信息,例如: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充电指示灯的闪烁来提示用户进行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输入,通过充电指示灯变绿和变红来提示用户是否通过合法性认证;第一终端也可以通过充电指示灯的闪烁来提示用户进行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输入,通过充电指示灯的闪烁次数来提示用户是否通过合法性认证。

示例性的,当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为绿色时,表明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三身份认证信息匹配;当第一终端的充电指示灯为红色时,表明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三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

S304、当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三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时,第一终端结束数据传输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获取到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时,第一终端通过提示信息提示再次获取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当获取的次数超过第一终端预设的获取次数时,结束数据传输的操作。

可选的,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语音提示、充电指示灯提示等。

示例性的,当获取到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时,第一终端发出再次输入第一身份认证信息的语音提示,设定第一终端预设的获取次数为3次,当第三次获取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失败时,第一终端发出结束数据传输操作的语音提示。

S305、当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匹配时,第一终端启动通信连接功能,搜索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待连接终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连接功能可以包括:WIFI功能,蓝牙功能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阈值范围为第一终端预先设置的搜索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待连接设备为启动同样通信连接功能的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启动通信连接功能,搜索到预设阈值范围内启动同样通信连接功能的待连接终端列表。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启动蓝牙功能进行搜索,搜索到的是一定范围内同样启动蓝牙功能的待连接终端列表。

需要说明的是,S304和S305是S303的两个执行条件,在S303之后执行,S304和S305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选择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执行顺序进行限定。

S306、当第一终端确定待连接终端为第二终端时,第一终端向该第二终端发送通信连接情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搜索到的待连接终端列表中有第二终端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启动通信连接功能,具体的,第二终端启动的通信连接功能应与第一终端启动的通信连接功能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可以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路连接的过程,具体的,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可以进行无线连接,从而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进行两个终端的数据之间的交互。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网路连接可以为WIFI,蓝牙等无线技术。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网络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蓝牙。

S307、第二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表征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下,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的数据传输,第二终端启动通信连接功能用于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互。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等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启动通信连接功能,具体的,第二终端启动的通信连接功能应与第一终端启动的通信连接功能相同。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连接功能可以包括:WIFI功能,蓝牙功能等。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启动了蓝牙功能,第二终端此时也需要启动蓝牙功能以供第一终端进行搜索和发送通信连接的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终端没有发送接受通信连接请求信息时,结束与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操作。

S308、当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时,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认证指令,该第一认证指令用于指示该第二终端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采集。

第一终端对用户的合法性认证完成之后,就开始进行与第二终端进行连接来进行数据从第一终端到第二终端之间的传输,在数据传输之前,第一终端需要对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具体的,第一终端将表征第一用户身份信息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当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三身份认证信息匹配时,表征第二身份认证信息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将获取到的表征第二用户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三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来完成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可以为同一个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认证指令来指示第二终端进行第一用户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采集,第二终端根据该第一认证指令采集第一用户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第二终端将采集到的第一用户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二终端返回的接受通信连接信息,表征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

可选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可以包括指纹等表征用户生物特征的信息,也可以是第二终端的迷药等可以进行第二终端身份认证的信息,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S309、第二终端根据第一认证指令,采集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接收与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请求并与第一终端进行连接,当与第一终端通信连接成功后,接收第一终端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第一认证指令,第二终端获取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并将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认证指令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采集。

可选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可以包括指纹等表征用户生物特征的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二终端的触摸屏上提示用户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输入,用户将第二身份认证信息输入到第二终端指定的区域中来完成第二终端对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采集。

S310、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身份认证信息至第一终端,以完成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认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生物特征信息至第一终端之后,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身份认证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失败时,第二终端提示再次获取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当获取的次数超过第二终端预设的获取次数时,结束与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操作。

S311、第一终端将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将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

S312、当第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不匹配时,第一终端发送认证失败指令至第二终端,并结束与该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操作。

S313、当第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匹配时,表征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认证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S312和S313是S311的两个执行条件,在S311之后执行,S312和S313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选择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执行顺序进行限定。

S314、当第二身份认证信息成功时,第一终端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至第二终端。

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也成功时,表征两个终端的用户都是合法的用户,这时候就可以进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具体的,第一终端将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对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进行选择之后,将选择后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发送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再将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对应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完成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将第一待传输数据打包成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终端。

可选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可以包括本地应用安装包和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等。

示例性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如图5所示,第一待传输数据之前有可以进行勾选的方框,用户可以通过在方框里进行勾选来完成第一待传输数据的选择。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待传输列表存储在终端存储区域中。

S315、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

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第一终端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之后,该第二终端可以将该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显示出来,以让第一用户进行选择。当用户选定要选择的待传输数据列表中的内容时,即第二终端接收到了来自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

第二终端的第一用户对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进行选择,并生成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用于第一用户从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中确定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

S316、第二终端根据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从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中确定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

在第二终端接收到该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之后,该第二终端通过该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可以获知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即第二终端根据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从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中确定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一用户在第二终端上显示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前面的方框中勾选需要传输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即生成了第二终端的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当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即第二终端完成了从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中确定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QQ、照片和视频)。

S317、第二终端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至第一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用户在第二终端上对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的选择指令,根据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从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中确定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然后,该第二终端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至第一终端。

S318、第一终端发送第二传输数据列表对应第一待传输数据至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将接收到的第二传输数据列表对应述第一待传输数据进行打包,将打包好的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终端。

可选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可以包括本地应用安装包和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接收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包,对第一待传输数据的进行数据恢复或本地应用的安装。

S319、在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结束时,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断开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接收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包,当接收完成后,断开与第一终端的连接,进行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恢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对于第一终端上的用户和第二终端上的第一用户进行验证的过程中,两个待身份验证的用户可以是同一个用户也可以是不同的用户,具体的设定有实际操作决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没有出现触摸屏损坏、LCD背光不亮等故障的终端同样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不对终端触摸屏进行操作来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此时,该终端既可以作为待传输数据的接收方,也可以作为待传输数据的发送方,具体的实现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在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没有对第一终端的触摸屏进行操作,并且在数据传输之前,第一终端对第一终端的用户和第二终端的第一用户都进行了身份验证。因此,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假设第一终端为A设备,在第一终端操作的用户为A用户,第二终端为B设备,在第二终端上操作的用户为B用户。A设备和B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为:

1、A设备通过上侧键和下侧键的组合进入第一模式。

2、A设备处于第一模式时,充电指示灯闪烁,提示A用户输入指纹验证信息。

3、A设备将获取到的A用户的指纹信息与设备内部预存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

4、当A设备获取到的指纹验证信息与设备内部预存的指纹模板不匹配时,充电指示灯变红,A设备禁止数据传输。

5、当A设备获取到的指纹验证信息与设备内部预存的指纹模板匹配时,充电指示灯变绿,A设备开启蓝牙功能对B设备进行搜索。

6、B设备开启蓝牙功能。

7、当A设备搜索到B设备时,A设备向B设备发送通信连接请求。

8、B设备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响应,与A设备建立连接。

9、A设备与B设备通信连接成功后,A设备提示B设备进行指纹的输入。

10、B设备对B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采集。

11、B设备将B用户的指纹信息发送给A设备。

12、A设备将B用户的指纹信息与A设备内部预存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

13、当B用户的指纹信息与A设备内部预存的指纹模板不匹配时,A设备禁止向B设备传输数据并且退出连接。

14、当B用户的指纹信息与A设备内部预存的指纹模板匹配时,A设备向B设备发送需要备份选项的A列表。

15、B设备对A列表进行筛选后将选择好的B列表发送给A设备。

16、A设备将B列表对应的B安装包发送至B设备。

17、B设备根据B安装包进行数据和应用的恢复,同时传送B安装包接收完成命令给A设备,并断开连接。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1,该第一终端1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10,用于确定第一模式为数据传输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允许将存储区域存储的数据传输至第二终端的模式。

获取单元11,用于当处于所述第一模式时,获取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并对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连接单元12,用于当对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认证成功时,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第一发送单元13,用于当所述通信连接成功时,确定第一待传输数据,并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至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的,基于图8,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终端1还包括:启动单元14。

所述启动单元14,用于启动通信连接功能,搜索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待连接终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3,还用于当确定所述待连接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实现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基于图8如图10所示,所示第一终端1还包括:第一认证单元15;

所述第一认证单元15,用于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身份认证。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0,还用于当所述对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成功时,确定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

可选的,基于图8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终端1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16和匹配单元17;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3,还用于发送第一认证指令,所述第一认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采集。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6,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匹配单元17,用于将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特征信息库中的第三身份认证信息匹配时,表征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成功。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3,还用于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至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6,还用于接收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列表为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进行选择后确定的列表。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3,具体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列表对应的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至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的,基于图11如图12所示,所述终端1还包括:结束单元18。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3,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三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时,发送认证失败指令至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结束单元18,用于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三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时,结束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6,还用于接收预设按键指令,根据所述预设按键指令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

可选的,所述匹配单元17,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库中的第四身份认证信息匹配时,表征对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认证成功。

所述结束单元18,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四身份认证信息不匹配时,结束数据传输操作。

如图13所示,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确定单元10、获取单元11、连接单元12、启动单元14、第一认证单元15、匹配单元17和结束单元18都可由位于第一终端上的处理器19实现,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上述第一发送单元13可由发送器110实现,上述第一接收单元16可由接收器111实现,该第一终端还包括:存储介质112,该存储介质112、发送器110、接收器111可以与处理器19连接,其中,存储介质112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介质11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终端2,该第二终端2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2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

第二认证单元21,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成功时,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0,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成功时,接收第一待传输数据。

可选的,基于图14,如图15所示,所述第二终端2还包括:采集单元22、第二发送单元23。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0,还用于接收第一认证指令,所述第一认证指令用于进行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采集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认证指令,采集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3,用于发送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至所述第一终端,以完成所述第二身份认证信息的认证。

可选的,基于图14,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终端2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24。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0,还用于接收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的选择指令。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从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中确定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3,还用于发送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至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为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的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对应的数据。

如图17所示,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采集单元22、第二认证单元21、第二确定单元24都可由位于第二终端上的处理器25实现,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上述第二发送单元23可由发送器26实现,上述第二接收单元20可由接收器27实现,该第二终端还包括:存储介质28,该存储介质28、发送器26、接收器27可以与处理器25连接,其中,存储介质28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介质28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第一终端用于数据的发送,第二终端用于数据的接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单元之间数据是交互进行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单元之间具体的交互如图18所示,第一终端的启动单元14搜索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待连接终端,发送请求通信连接指令至第二终端的第二接收单元20,第二终端的第二接收单元20接收第一终端的请求通信连接指令,当两个终端通信连接成功之后,第二终端的采集单元22将获取到的第一用户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的匹配单元16,匹配单元16认证完成后将认证结果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认证单元21中,当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成功之后,第一终端的第一认证单元15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至第二终端的确定单元24中,第二终端的第二发送单元23将第一待传输数据列表进行选择后形成第二待传输数据列表发送至第一终端的第一发送单元13,第一终端的第一发送单元13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至第二终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