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城市二维可视化展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7046阅读:1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二维可视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城市二维可视化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数字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科技进步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城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实现基础时空信息数据、资源业务数据、实时动态数据的互联互通、关联融合、按需加载和弹性定制,形成“人、地、事、物、房、组织机构”等城市资源全要素集,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形成“全息地图”服务和成果交换体系,实现一站式平台服务。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在可视化需求上的不断增强以及各类应用在使用时空信息中可视化需求的增长,都使得研究和开发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全景可视化系统势在必行。现有的智慧城市二维可视化展示功能不够全面,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城市二维可视化展示系统,功能全面,不仅能快速的展示智慧城市的二维基础地理信息以及城市动态信息,同时还能逼真、方便的实现基础地图、行业地图、动态信息、专题地图、公众服务地图和自由定制地图的在线出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城市二维可视化展示系统,包括基础地图展示模块和在线出图模块,其中:

所述基础地图展示模块,用于二维基础地理信息的浏览,城市动态信息的实时展示;

所述在线出图模块,用于在线制图服务的展示。

前述的智慧城市二维可视化展示系统中,所述基础地图展示模块包括基础信息显示单元、人口四张图信息显示单元、实时动态信息显示单元、分析结果叠加显示单元、历史动态信息显示单元、二维浏览控制单元、图层控制单元、地图交互绘制单元、地图量算单元和街景联动单元,其中:

所述基础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在二维窗口内显示基础地图信息;

所述人口四张图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对人的全貌信息图、关联关系图、时空变迁图和活动轨迹图的信息显示;

所述实时动态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对GPS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各类传感器设备所产生的实时数据进行载入显示;

所述分析结果叠加显示单元,用于在二维窗口中的基础地图信息上叠加显示分析结果;

所述历史动态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历史动态信息浏览以时间轴的概念对历史动态信息进行组织并动态的加载显示;

所述二维浏览控制单元,用于在二维显示窗口中完成地图漫游、缩放的操作;

所述图层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图层数据列表控制图层显示与隐藏;

所述地图交互绘制单元,用于在二维地图上交互绘制;

所述地图量算单元,用于二维地图鼠标交互量算;

所述街景联动单元,用于二维、街景数据互相驱动显示。

前述的智慧城市二维可视化展示系统中,所述在线出图模块包括基础地图在线出图单元、行业地图在线出图单元、动态信息在线出图单元、专题地图在线出图单元、公众服务地图在线出图单元和自由定制地图在线出图单元,其中:

所述基础地图在线出图单元,通过选择基础地图,并设置出图参数,提交给基础地图出图服务进行处理渲染,并显示返回出图结果图片;

所述行业地图在线出图单元,通过选择时空信息平台或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标准行业地图服务,设置出图或者制图范围进行在线的请求出图或者制图,并将结果以图片的形式返回给客户端显示;

所述动态信息在线出图单元,用于对空间动态数据结合选择的地理底图进行出图或者制图展示;

所述专题地图在线出图单元,通过设置专题地图数据类型、专题符号类型,并设置制图信息,请求后台专题制图服务,通过实时计算渲染,返回专题地图结果图片显示;

所述公众服务地图在线出图单元,根据出图用户设置的POI的类型、空间和属性过滤条件,以及POI渲染的符号、基础底图数据、基础的制图信息,请求后台公众专题制图服务进行处理渲染,返回公众服务地图出图结果图片显示;

所述自由定制地图在线出图单元,用于用户自由选择要出图的图层、显示符号、出图的范围,并针对图层允许的时间范围进行在线出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智慧城市二维可视化展示系统,功能全面,用于智慧城市二维图表信息的展示,不仅能快速的展示智慧城市的二维基础地理信息以及城市动态信息,同时还能逼真、方便的实现基础地图、行业地图、动态信息、专题地图、公众服务地图和自由定制地图的在线出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的一种智慧城市二维可视化展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一种智慧城市二维可视化展示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基础地图展示模块和在线出图模块,其中:

所述基础地图展示模块,用于二维基础地理信息的浏览,城市动态信息的实时展示;

所述在线出图模块,用于在线制图服务的展示。

智慧城市二维可视化展示系统负责二维图表信息的展示,包括二维基础地理信息的浏览、城市动态信息的实时展示、以及在线制图服务的展示等。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地图展示模块包括基础信息显示单元、人口四张图信息显示单元、实时动态信息显示单元、分析结果叠加显示单元、历史动态信息显示单元、二维浏览控制单元、图层控制单元、地图交互绘制单元、地图量算单元和街景联动单元,其中:

所述基础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在二维窗口内显示基础地图信息;系统根据接入的基础地图等服务并进行解析为信息对象,按图层方式,根据地图渲染、符号管理等定义在二维窗口中绘制基础地图信息;

所述人口四张图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对人的全貌信息图、关联关系图、时空变迁图和活动轨迹图的信息显示;通过房屋查询或者人口信息查询返回的列表中,选择指定的人口,系统通过后台服务,将人口的四张图信息载入显示;

所述实时动态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对GPS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各类传感器设备所产生的实时数据进行载入显示;选择动态数据专题图层,选择实时数据对象,读取数据对象,加载渲染数据对象完成实时数据的显示;

所述分析结果叠加显示单元,用于在二维窗口中的基础地图信息上叠加显示分析结果;系统根据接入的分析结果服务并进行解析为信息对象,按图层方式,根据地图渲染、符号管理等定义在二维窗口中的基础地图上叠加绘制分析结果;

所述历史动态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历史动态信息浏览以时间轴的概念对历史动态信息进行组织并动态的加载显示;通过选择历史数据浏览按钮,打开历史数据专题列表和时间轴控件,选择历史数据专题,在基础地图上叠加显示历史动态信息;

所述二维浏览控制单元,用于在二维显示窗口中完成地图漫游、缩放的操作;若用户点击鼠标左键在上、下、左、右某个方向拖动了一段距离,则二维窗口向相应的方向平移一段距离,若用户滚动鼠标的滚轮,则二维地图放大或缩小;

所述图层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图层数据列表控制图层显示与隐藏;在图层控制面板选择勾选对图层的复选框或者取消勾选复选框,对应的图层执行显示、隐藏;

所述地图交互绘制单元,用于在二维地图上交互绘制;选择绘制“点”、“多段线”、“多边形”、“矩形”等几何图形类型,并进行二维地图交互绘制;

所述地图量算单元,用于二维地图鼠标交互量算,选择地图量算类型(长度或者面积),在二维地图上通过鼠标指定量算的多段线或者多边形等,进行长度或者面积的量算;

所述街景联动单元,用于二维、街景数据互相驱动显示,点击按钮,弹出街景显示窗体,在二维地图上通过鼠标键盘选择街景位置,或驱动街景变化,改变视点在二维地图上的位置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在线出图模块包括基础地图在线出图单元、行业地图在线出图单元、动态信息在线出图单元、专题地图在线出图单元、公众服务地图在线出图单元和自由定制地图在线出图单元,其中:

所述基础地图在线出图单元,通过选择基础地图,并设置出图参数,提交给基础地图出图服务进行处理渲染,并显示返回出图结果图片;系统通过接入云平台或第三方系统提供的在线出图(或按需出图)服务,通过选择基本的基础地图,如不同比例尺的DLG、影像地图、DEM、农经、地理国情地图,并设置基本的出图参数,提交给基础地图出图服务进行处理渲染,并显示返回出图结果图片;

所述行业地图在线出图单元,通过选择时空信息平台或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标准行业地图服务,设置出图或者制图范围进行在线的请求出图或者制图,并将结果以图片的形式返回给客户端显示;系统通过选择时空信息平台或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标准行业地图服务,设置出图或者制图范围(制图标题、图框、图例、比例尺等制图信息)进行在线的请求出图或者制图,并将结果以图片的形式返回给客户端显示;

所述动态信息在线出图单元,用于对空间动态数据结合选择的地理底图进行出图或者制图展示;将实时动态数据、历史动态数据以及动态分析结果数据接入时空信息云平台或第三方系统进行解析,结合选择的地理底图进行出图或者制图展示;

所述专题地图在线出图单元,通过设置专题地图数据类型、专题符号类型,并设置制图信息,请求后台专题制图服务,通过实时计算渲染,返回专题地图结果图片显示;系统通过时空信息云平台或第三方系统提供的专题地图在线出图服务,通过设置专题地图数据类型、专题符号类型,并设置制图信息,请求后台专题制图服务,通过实时计算渲染,返回专题图结果图片显示;

所述公众服务地图在线出图单元,根据出图用户设置的POI的类型、空间和属性过滤条件,以及POI渲染的符号、基础底图数据、基础的制图信息,请求后台公众专题制图服务进行处理渲染,返回公众服务地图出图结果图片显示;

所述自由定制地图在线出图单元,用于用户自由选择要出图的图层、显示符号、出图的范围,并针对图层允许的时间范围等过滤条件进行在线出图,同时,也可以提供用户设置制图标题、图框、图例、比例尺等制图信息,进行在线制图,并显示返回客户端出图(或者制图)结果图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