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开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24026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开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开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电脑、路由器、cpe等。然而现有的电子设备在看似普通的开机功能上,却都是只用一个简单的机械开关或轻触开关来实现,在这种传统的做法中,虽然看似是一种比较正常和简单的设计方法,但是由于电子设备应用的广泛性,这种开机方式可能会对一小部分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造成初次使用上的功能障碍,从而增加了电子设备在使用上的难度,降低了产品的通用性和使用人群对象的广泛性。同时伴随着对产品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开机键会越来越融入整个电子设备的外观中,如果还是以传统的方式来处理开机键,会使产品在一个外观设计和功能便利性的矛盾中越来越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开机方法,能够在首次上电时自动开机以及开机后通过按键实现电子设备的关机与再次开机,调高电子设备使用的便利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按键电路、自动开机电路以及电源管理电路;

所述按键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动开机电路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开关机信号输入端,当所述电子设备连接上电源时,所述自动开机电路输出信号,触发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所述按键电路触发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或关机。

其中,所述自动开机电路包括:

延迟电路,所述延迟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输入电压端;及

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延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当所述输入电压端输入电压时,所述延迟电路输出第一信号至所述开关电路使其输出低电平信号,触发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在延迟一段时间后所述延迟电路输出第二信号至所述开关电路使其输出高电平信号,完成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开机触发过程。

其中,所述延迟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及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连接,形成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路的一端电性连接输入电压端,所述并联电路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并联电路与所述第一电阻之间的节点作为所述延迟电路的所述信号输出端。

其中,进一步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所述二极管的导通方向从接地端至所述信号输出端。

其中,所述二极管为肖特基二极管。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控制开关及第二电阻;

所述控制开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所述控制端;

所述控制端与所述延迟电路的所述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节点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其中,所述控制开关为nmos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开机方法,包括:

当电子设备连接上电源时,所述电子设备内的自动开机电路导通,输出信号触发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电路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

当所述电子设备通电时,所述按键电路触发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或关机。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内的自动开机电路导通,包括:

电子设备内的自动开机电路在预设时间内导通。

其中,所述预设时间在5秒以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自动开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电源管理电路开关机信号输入端,与按键电路形成并联电路,无需用户通过电源按键可直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电自动开机,避免用户初次使用电子设备的功能障碍,同时在电子设备通电开机后,可通过按键电路控制电子设备的关机与再次开机,避免直接断电关机而损坏所述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子设备另一实施例中自动开机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开机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自动开机电路10、按键电路20以及电源管理电路30。

所述按键电路20的输出端21与所述自动开机电路10的输出端11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0的开关机信号输入端31。当所述电子设备连接上电源时,所述自动开机电路10输出信号,触发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0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当所述电子设备自动开机后,当用户需要关闭所述电子设备时,可通过所述按键电路20触发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0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关机和再次开机。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自动开机电路10的输出端11连接到电源管理电路30的开关机信号输入端31,与按键电路20形成并联电路,当所述电子设备接上电源时,所述自动开机电路10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无需用户通过电源按键可直接实现电子设备的通电自动开机,避免用户初次使用电子设备的功能障碍,同时在所述电子设备通电开机后,可通过按键电路20控制电子设备的关机与再次开机,避免直接断电关机而损坏所述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电子设备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开机电路10的电路图,所述自动开机电路10包括:延迟电路12与开关电路13。

延迟电路12,所述延迟电路12的输入端126电性连接输入电压端40。具体地,所述延迟电路12包括:第一电容121、第二电容122及第一电阻124。

所述第一电容121与所述第二电容122并联连接,形成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路的一端作为所述延迟电路12的输入端126,电性连接输入电压端40,所述并联电路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124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12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并联电路与所述第一电阻124之间的节点作为所述延迟电路12的所述信号输出端125。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延迟电路12进一步包括二极管123,所述二极管123与所述第一电阻124并联,所述二极管123的导通方向从接地端至所述信号输出端125。所述二极管123可增加所述自动开机电路的稳定性,避免用户拔插电源后所述电子设备不能再次开机的现象。具体地,所述二极管123可选用肖特基二极管。

所述自动开机电路10进一步包括开关电路13,所述开关电路13的控制端1321电连接所述延迟电路12的信号输出端125。具体地,所述开关电路13包括控制开关132及第二电阻131。

所述控制开关132包括第一端1322、第二端1323以及所述控制端1321,所述控制端1321与所述延迟电路12的所述信号输出端125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端1322接地,所述第二端1323与所述第二电阻13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13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133,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40,所述第二电阻131与所述第二端1323之间的节点作为所述开关电路13的信号输出端,即所述自动开机电路10的输出端11。具体地,所述控制开关132可选用nmos管。

当所述电子设备连接上电源,即所述输入电压端40输入电压时,所述第一电容121与第二电容122进行充电,所述延迟电路12的信号输出端125输出第一信号至所述开关电路13的控制端1321,此时所述第一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开关元件132处于导通状态,所述开关电路13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触发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0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当所述第一电容121与第二电容122放电至所述延迟电路12的信号输出端125的电位为所述控制开关132的截止电压时,所述延迟电路12的信号输出端125输出第二信号至所述开关电路13的控制端1321,此时所述第二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开关元件132处于截止状态,所述开关电路13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完成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0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开机触发过程,所述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在电子设备10连接上电源后,上述实施例中的自动开机电路10通过延迟电路12与开机电路13实现信号输出端11在延迟一段时间后从低电位转变为高电位,从而在低电位延迟时间内触发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0实现电子设备10的自动开机。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开机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s301:当电子设备连接上电源时,所述电子设备内的自动开机电路导通,输出信号触发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电路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

当电子设备连接上电源上电时,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自动开机电路导通,输出信号触发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电路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所述电子设备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自动开机电路、按键电路以及电源管理电路,所述自动开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案件电路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开关机信号输入端。

当所述电子设备连接上电源时,所述自动开机电路在预设时间内导通,即所述自动开机电路的输出端在预设时间内由低电位转变为高电位,所述自动开机电路在预设低电位时间内触发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自动开机,所述预设时间由所述自动开机电路的元器件参数决定,例如可通过所述自动开机电路的元器件参数将所述预设时间设为5秒以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其他合适的预设时间。

s302:当所述电子设备通电时,所述按键电路触发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或关机。

当所述电子设备连接上电源,自动开机正常运行后,用户可通过按键将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关机,从而避免直接断电关机损坏设备。

当所述电子设备在关机后且不断电,即处于待机状态时,用户可通过按键再次开机,此时所述按键电路触发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开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