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室祭祀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653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墓室祭祀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墓室祭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人类文明史中殡葬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具有人性化的殡葬文化可以拉近逝者与生者的心灵距离,让逝者亲属得到一些精神慰藉。在逝者的忌日或者其他重要节日,生者会去墓地探望逝者的墓碑、牌位,同时也会祭献花卉等物品,以缅怀逝者。

现有的祭祀方式中,大多数墓地依旧使用石碑标识逝者信息,采用传统的祭祀方法进行祭奠,该方式需要使用大量人力资源来确保墓地的正常运转。同时,部分墓地使用了一些电子祭祀的设备,例如,音响、显示屏等,但各个设备单独使用,依旧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去管理和维护设备。

针对上述墓室祭祀的管理方式费时费力且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提高墓室祭祀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进而提高墓室祭祀的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包括:服务器获取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其中,生平信息资料包括逝者的多媒体资料和祭奠场景信息;服务器生成与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其中,所述族谱关系成员包括其他逝者信息与所述逝者的对应关系;当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时,服务器从查询与显示请求中提取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标识符或族谱关系成员;服务器根据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标识符或族谱关系成员调取对应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服务器生成与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包括:服务器生成与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其中,标识符包括逝者的墓穴证编码;服务器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服务器将绑定后的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存储至数据库。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服务器生成与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之后,方法还包括:服务器对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设置保密等级和销毁周期;其中,保密等级包括完全公开、选择性公开或完全保密;所述销毁周期包括对所述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进行定期自动销毁的时间周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当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时,方法还包括:服务器从查询与显示请求中提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调取与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保密等级的生平信息资料,并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包括:服务器通过移动终端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或者;服务器通过墓碑信息交互装置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墓室祭祀管理装置,包括:资料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其中,生平信息资料包括逝者的多媒体资料和祭奠场景信息;绑定存储模块,用于生成与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其中,所述族谱关系成员包括其他逝者信息与所述逝者的对应关系;提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时,从查询与显示请求中提取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标识符或族谱关系成员;资料调取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标识符或族谱关系成员调取对应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装置还包括保密等级和销毁周期设置模块,用于对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设置保密等级和销毁周期;其中,保密等级包括完全公开、选择性公开或完全保密;所述销毁周期包括对所述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进行定期自动销毁的时间周期。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墓室祭祀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与服务器分别网络连接的信息采集装置和墓碑信息交互装置;服务器包括上述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用于接收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并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传输给服务器;墓碑信息交互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将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墓碑信息交互装置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生平信息资料,并显示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其中,墓碑信息交互装置设置于祭祀厅中。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墓碑信息交互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交互终端;交互终端用于接收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将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并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显示屏用于显示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系统还包括与服务器网络连接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移动终端还用于接收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将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发送给服务器,接收并显示服务器发送的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并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可以实现对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有效地管理和保存;通过当接收到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时,根据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标识符或族谱关系成员调取对应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并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祭祀途径;上述方式提高了墓室祭祀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进而提高了墓室祭祀的便捷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系统,通过信息采集装置接收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并传输给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通过墓碑信息交互装置接收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并发送给服务器,还可以接收并显示服务器发送的生平信息资料;上述方式提高了墓室祭祀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进而提高了墓室祭祀的便捷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墓地祭祀的管理方式费时费力且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技术可以应用于高层建筑的现代化墓室的信息管理与祭祀管理中,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形式的陵园或者墓地的管理中;该技术可以采用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实现,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服务器获取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其中,该生平信息资料包括逝者的多媒体资料和祭奠场景信息;

其中,上述多媒体资料包括多种影音资料,例如,照片(人像、骨灰盒照片,或者与逝者相关的其他物品的照片)、视频资料、音频资料等;上述祭奠场景信息可以根据逝者生前的宗教信仰,分为佛教情景、基督教情景、无神论者情景等。

步骤S104,上述服务器生成与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其中,所述族谱关系成员包括其他逝者信息与所述逝者的对应关系;其中,逝者的身份包括逝者的姓名、家属关系等信息;与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与身份证号码相类似,可以唯一地代表该逝者的身份。

步骤S106,当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时,服务器从查询与显示请求中提取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标识符或族谱关系成员;

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查询与显示请求;该查询与显示请求可以包括用户想要查询的逝者的身份和/或标识符、族谱关系成员和用户想要查询的生平信息资料的类型等。

步骤S108,服务器根据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标识符或族谱关系成员调取对应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

服务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终端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优选地,服务器通过接收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的终端,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通过服务器获取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并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可以实现对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有效地管理和保存;通过当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时,服务器根据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标识符或族谱关系成员调取对应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并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祭祀途径;上述方式提高了墓室祭祀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进而提高了墓室祭祀的便捷性。

实施例二:

为了对上述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墓室祭祀管理方法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的具体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0,服务器获取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

为了更好地管理逝者的相关信息,上述服务器生成与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服务器生成与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其中,该标识符包括逝者的墓穴证编码;该墓穴证编码具有唯一性,可以准确地标识逝者的身份;

步骤S204,上述服务器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

步骤S206,上述服务器将绑定后的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存储至数据库。

通过对逝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保存,可以更高效地管理逝者的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用户。

对于特定的逝者,可能祭奠者较多,逝者的近亲属可能不希望逝者的所有资料完全公开,基于此,上述服务器生成与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之后,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8,上述服务器对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设置保密等级和销毁周期;其中,该保密等级包括完全公开、选择性公开或完全保密;该销毁周期包括对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进行定期自动销毁的时间周期。例如,当逝者为名人时,设置为完全公开的资料可以被所有前来祭奠的人看到;设置为选择性公开的资料可以被前来祭奠的逝者的亲戚和好友看到;设置为完全保密的资料仅可以被上传者看到(可以为该逝者的近亲属),其他人均看不到。通过上述设置保密等级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数据的保密性,确保逝者资料的安全性。

步骤S210,当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时,服务器从查询与显示请求中提取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或标识符;

进一步,考虑到针对不同的祭奠者,逝者的个人资料公开程度不同,上述当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2,服务器从查询与显示请求中提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步骤S214,上述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调取与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保密等级的生平信息资料,并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

具体地,上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中可以包括该用户与该逝者的关系,例如,近亲属、朋友、陌生人等;根据该用户与该逝者的关系,服务器可以调取与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保密等级的生平信息资料。

上述通过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即可根据该身份信息公开逝者的相应的个人资料,保障了逝者资料的安全性。

为了使用户更加方便地上传或观看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上述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可以包括如下方式:(1)服务器通过移动终端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或者;(2)上述服务器通过墓碑信息交互装置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上述方式可以使用户更加便捷地上传或观看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祭奠逝者,提高用户对逝者祭奠的便捷性。

实施例三:

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墓室祭祀管理装置,参见图3所示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如下部分:

资料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其中,所述生平信息资料包括所述逝者的多媒体资料和祭奠场景信息;

绑定存储模块302,用于生成与所述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将所述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所述逝者的身份、所述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其中,族谱关系成员包括其他逝者信息与逝者的对应关系;

提取模块304,用于当接收到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时,从所述查询与显示请求中提取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标识符或族谱关系成员;

资料调取模块306,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标识符或族谱关系成员调取对应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将调取的所述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所述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装置,通过服务器获取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并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存储,可以实现对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有效地管理和保存;通过当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时,服务器根据当前查询对象的身份、标识符或族谱关系成员调取对应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并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祭祀途径;上述方式提高了墓室祭祀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进而提高了墓室祭祀的便捷性。

为了对上述墓室祭祀管理装置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参见图4所示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对于特定的逝者,可能祭奠者较多,逝者的近亲属可能不希望逝者的所有资料完全公开,基于此,上述装置还包括保密等级和销毁周期设置模块400,用于对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设置保密等级和销毁周期;其中,该保密等级包括完全公开、选择性公开或完全保密;所述销毁周期包括对所述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进行定期自动销毁的时间周期。

进一步,上述绑定存储模块包括:标识符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与逝者的身份对应的标识符;其中,标识符包括逝者的墓穴证编码;绑定单元,用于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标识符和族谱关系成员进行绑定;其中,族谱关系成员包括其他逝者信息与所述逝者的对应关系;存储单元,用于将绑定后的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和标识符存储至数据库。通过对逝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保存,可以更高效地管理逝者的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用户。

进一步,上述墓室祭祀管理装置还包括提取模块,用于当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时,从查询与显示请求中提取用户的身份信息;资料调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调取与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保密等级的生平信息资料,并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上述通过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即可根据该身份信息公开逝者的相应的个人资料,保障了逝者资料的安全性。

具体地,上述资料调取模块,包括第一调取单元,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或者;第二调取单元,用于通过墓碑信息交互装置将调取的生平信息资料提供给用户。上述方式可以使用户更加便捷地上传或观看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祭奠逝者,提高用户对逝者祭奠的便捷性。

实施例四: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和装置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墓室祭祀管理系统,参见图5所示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服务器500,以及与服务器500分别网络连接的信息采集装置502和墓碑信息交互装置504;该服务器500包括上述墓室祭祀管理装置506;

上述信息采集装置502用于接收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并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传输给服务器;

通常,在逝者去世后,逝者的亲属将逝者的骨灰盒存放于高层建筑的存放柜中;逝者的亲属或者墓室的工作人员利用信息采集装置收集逝者生平信息资料,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多媒体影音资料,例如照片(人像或骨灰盒)、视频资料、音频资料、祭奠场景信息等;

具体地,上述信息采集装置可以是计算机,或者其他形式的信息采集终端;该信息采集装置可以设置于墓室、墓地或者陵园的管理处,用于逝者家属或者墓室工作人员输入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

上述墓碑信息交互装置504用于接收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将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墓碑信息交互装置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生平信息资料,并显示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其中,墓碑信息交互装置设置于祭祀厅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系统,通过信息采集装置接收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并传输给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将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逝者的身份和标识符进行绑定存储;通过墓碑信息交互装置接收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并发送给服务器,还可以接收并显示服务器发送的生平信息资料;上述方式提高了墓室祭祀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进而提高了墓室祭祀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参见图6所示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该墓碑信息交互装置包括显示屏600和交互终端602;该交互终端602用于接收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将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并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键盘等输入设备通过交互终端发送查询与显示请求;上述显示屏600用于显示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该显示屏可以是屏幕、投影等成像设备。

具体地,该显示屏也可以称为墓碑信息提供单元,可以展示逝者平生信息资料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多媒体影音资料,例如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图像资料等,还可以是祭奠的场景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用户便捷地调取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提高了用户祭奠时的体验度。

为了使用户更加方便地上传或观看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上述系统还包括与服务器网络连接的移动终端604;该移动终端604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该移动终端604还用于接收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将用户的查询与显示请求发送给服务器,接收并显示服务器发送的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具体地,祭奠者可以提供姓名或者标识符(该标识符为逝者的唯一识别信息标记),可通过服务器在数据库中进行上传或下载逝者平生信息资料的记录信息的操作,在线显示逝者平生影音和信息资料的记录进行祭奠。

上述方式可以使用户更加便捷地上传或观看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祭奠逝者,提高用户对逝者祭奠的便捷性。

为了维护用户的隐私,上述系统通过信息采集装置和/或移动终端,以加密的方式获取逝者的生平信息资料。其中,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时的加密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对称加密算法DES、非对称加密算法RSA、数字签名等。通过加密传输数据的方式,可以提高系统数据的保密性,进而保障用户的隐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利用墓碑信息交互装置和移动终端代替现有公墓陵园的石头刻字墓碑,节约了石材成本,降低了对于祭奠的空间和时间的要求,通过在高层建筑的柜体中存放,减少了墓地的占地面积;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墓碑相结合,增加了墓碑信息记录量,同时也使祭祀者更生动地了解墓碑所记录的内容;通过加密方式设置,对于不同的祭祀者,可以显示不同的信息,实现智能化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墓室祭祀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让所有的祭祀都能通过服务器控制实现联网管理,使墓地实现信息化,管理更加高效、快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