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品间进行交换的商品直联交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005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品间进行交换的商品直联交易系统。



背景技术:

商品交换媒介产生于商品信息与商品资源稀缺的时代,它的产生在当时方便了商品之间的交换,它在商品与信息稀缺的时代充当一般等价物,使商品通过它间接实现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信息与商品资源逐渐丰富起来,交换媒介的主观价格尺度很难和商品的客观价值量实现动态匹配。在宏观层次,交换媒介会造成商品与交换媒介交换的信息不对称;放大或缩商品交换对交换媒介的需求量,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如影随形。在微观层次,商品交换媒介会造成商品与商品间接交换的信息不对称;放大或缩小某一些商品的需求,这是产生产能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货币与商品交换时,交换信息的不对称;是产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因此货币的存在是通货膨胀型或通货紧缩型经济危机的根源。

现代社会商品资源丰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完全可以胜任商品直接交换程序。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对商品交换的弊完全大于它对商品交换的利,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使用货币就可以直接进行商品等价交换的商品直联交易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商品直联交易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在中心服务器中內建有供客户登录并访问的商品交易平台,每个登录并访问商品交易平台的客户需同时提交一份自己所能提供的供给商品单以及一份自己急需的需求商品单,每个供给商品单和需求商品单内的商品均为单一商品,且每个客户提交的供给商品单与需求商品单内的商品价值相当,商品交易平台将所有客户提交的供给商品单集中并建立比价池,同时商品交易平台根据各客户提交的需求商品单自动为每个客户提供比价池中含有其所需相应商品的供给商品单,客户选择商品交易平台提供的其所需的其它客户的其中一个供给商品单完成交易。

如果商品交易平台上各客户提交的供给商品单内的商品供给总量与需求商品单内的商品需求总量不相等,则商品交易平台计算供给商品和需求商品的平均价值并强制完成交易。

本发明商品直联交易系统相对于目前的货币市场交易而言,其商品的价值尺度比货币的价格尺度更稳定、更直接;比价库对商品价值的动态储存比货币对商品的静态价格储存,更保值、更稳定,更适合经济的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商品直联交易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在中心服务器中內建有供客户登录并访问的商品交易平台,每个登录并访问商品交易平台的客户需同时提交一份自己所能提供的供给商品单以及一份自己急需的需求商品单,每个供给商品单和需求商品单内的商品均为单一商品,且每个客户提交的供给商品单与需求商品单内的商品价值相当,商品交易平台将所有客户提交的供给商品单集中并建立比价池,同时商品交易平台根据各客户提交的需求商品单自动为每个客户提供比价池中含有其所需相应商品的供给商品单,客户选择商品交易平台提供的其所需的其它客户的其中一个供给商品单完成交易。

其中,直联市场,是商品直接等价交换市场与商品价值直接储存系统。这种直联市场与相应的货币市场之间的不同在于:①、商品交换方式不同,直联市场采用商品与商品直接等价值交换,而货币市场的商品需要通过货币间接进行交换;②、商品价值储存方式不同,直联市场中,商品价值直接动态储存,消费商品直接交换成材料商品实现价值直动态接储存,货币市场中商品价值通过货币价格间接储存。

在直联市场中,商品交换人在直联市场交换商品时;首先要在比价池挂单,需求商品单与供给商品单。商品的挂单;称为商品的流动价值单。即时交换的商品价值称为商品的流动价值。商品的流动价值单;是商品的电子表现形式,是为了方便商品交换设置的电子记账单。它随着商品的存在而存在,演化而演化,消失而消失。商品的流动价值单;简称流值单。流值单代表的是商品的本身,流值是商品交换时的即时价值。

下面举例说明商品直接等价换方法:

例如:有甲、乙、丙、丁四人。其中,甲生产棉花,想用棉花换钢材。乙生产钢材,想用钢材换小麦。丙生产小麦,想用小麦换水泥。丁生产水泥,想用水泥换棉花。

为了方便理解;设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或者提前定制。

甲挂单:需求:2吨钢材;供给:1吨棉花。在甲看来:1吨棉花=2吨钢材

乙挂单:需求:3吨小麦;供给:2吨钢材。在乙看来:2吨钢材=3吨小麦

丙挂单:需求:4吨水泥;供给:3吨小麦。在丙看来:3吨小麦=4吨水泥

丁挂单:需求:1吨棉花;供给:4吨水泥。在丁看来:4吨水泥=1吨小麦

总结甲乙丙丁四人的价值观得:

1吨棉花=2吨钢材=3吨小麦=4吨水泥。

为了方便甲乙丙丁四人的交换,我们想到一个办法;把四人的供给集中放到一起,然后各自取走各自的需求。

运行思想:集中供给,各取所需。

进一步的,由上述的:“1吨棉花=2吨钢材=3吨小麦=4吨水泥”可以看出:1吨棉花(是一份等价量商品),2吨钢材(是一份等价量商品),3吨小麦(是一份等价量商品),4吨水泥(是一份等价量商品)。

由此得出:价值量相等的每份商品,它们的吨数是不同的。

它们的吨数比是:棉花∶钢材∶小麦∶水泥=1∶2∶3∶4

单位数:等价量商品,计量单位前面的数值。例如1吨棉花的单位数是1;2吨钢材的单位数是2等等。

规定:以“吨”或“升”为基础计量单位;每一份商品的等价量,都等于“1”。

单位数比:可以相互交换的,每份商品的单位数之比。棉花∶钢材∶小麦∶水泥=1∶2∶3∶4

(注:此表是,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情况。)

挂单,需求总值:比价池中,某种商品需求单的单位数总值。用“x”表示。

挂单,供给总值:比价池中,某种商品供给单的单位数总值。用“g”表示。

挂单数:比价池中某种商品,需求单与供给单的总单数。用“s”表示。

供求系数:反应供求关系的系数。用“k”表示。

挂单,单位数平均值:某种商品在比价池中,所有挂单的平均单位数值。用“n”表示。

供求系数的设计思想:

商品的需求越大,商品的供求系数越小;商品的供给越多,商品的供求系数越大;反之亦然。

即:商品的供求系数;反比于商品需求单位数总值,正比于商品供给单位数总值。

k=g/x

供求系数是;交换商品供求关系的纵向比值

单位数平均值的设计思想:

每一份挂单的需求与供给;都是这个参与者认为,这两份商品的价值量相等的结果。两份商品的单位数比,是他认为的两份商品之间的交换比。(注:挂单,单位数平均值;简称单位数平均值)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相互交换时,走出了的;是所有参与者的预期平均值。(注:不准,同一参与者,在同一时间段,同时挂,同一商品的需求单与供给单。)

商品价值是走出来的,是所有参与者的预期平均值。

由单位数平均值的定义可得:

n=(x+g)÷s变形得:n=(x+g)/s

n=(x+g)/s

单位数求值公式:

交换商品的单位数等于;单位数平均值与供求系数的乘积。

n=n×k

由:n=n×k;n=x+g/s;k=g/x。

变形得:n=[(x+g)/s]×(g/x)

一般情况下,挂单总需求不一定等于挂单总供给;因此需要由单位数求值公式,求出比价池中挂单商品的单位数比。

挂单商品需求总值供给总值挂单数供求系数单位数比

(注:此处供需平衡;x=g。)

把挂单商品的单位数比,代入比价池得:

运行思想:等价交换,按比定值。

下面具体说明采用直联交易系统的商品价值储存方式(比价库)。

在货币市场中,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一种可以直接与所有商品交换的商品。像货币这样;一种商品可以直接与所有商品交换的商品,称为资金。一种商品可以直接与所有商品交换的能力;称为普遍交换能力。具有普遍交换能力的商品;称为资金或资金商品。而在直联市场中所有的商品之间都可以直接相互交换;因此所有的商品都是资金。像货币这样,商品直接生产商品的价值生产过程;称为自然生产。例如种植,养殖,加工制造都是自然生产的途径。具有自然生产潜力的商品称为自然生产商品。资产;资金与商品的自然生产。资产;具有普遍交换能力的自然生产商品。货币是具有普遍交换能力的商品,加之银行赋予它的自然生产能力;货币称为资产。具有自然生产能力的商品,加之直联市场赋予它的普遍交换能力;这些商品成为资产。

像小麦-面粉这种经过加工后,变成另一种商品的商品;称为材料商品。例如石油,钢铁,大豆等等。材料商品是自然生产商品,在直联市场是资产商品。

材料商品是指:具有被进一步加工价值的商品。

像面包这种,一般不被再加工成另一种商品的商品;称为消费商品。例如各类饮料,各类美食等等。消费商品在直联市场是资金商品。

消费商品是指:不再具有被加工价值的商品。像小麦被加工成面粉,面粉被加工成面包这种商品变化过程;称为商品演化。

商品演化是指:一种商品被加工成另一种商品的过程。

像小麦被加工成面粉的这种商品演化;小麦是面粉的加工材料,小麦的价值就是面粉的材料价值。

商品的材料价值是指:商品的加工材料的价值。

像小麦被加工成面粉的这种商品演化;小麦通过人类劳动被加工成面粉,加工小麦成为面粉的人类劳动就是劳动价值。

商品的劳动价值是指:用于交换的人类劳动的价值。

像面粉中含有的小麦的价值(面粉的材料价值)与把小麦加工成面粉的劳动的价值(面粉的劳动价值);是面包固有的价值,这是自然界的客观事实。比如;吃了面包不饿,面粉通过人类劳动可以变为面包等;这些都是客观事实。商品的固有价值是客观的。

商品的固有价值是指:商品的材料价值与商品的劳动价值。商品的固有价值,在商品交换中被人类主观表现为;商品价值。

商品的流动价值是指:商品固有价值,交换时的即时交换价值。流动价值是人们主观认为的商品价值。

商品价值是商品固有价值的主观表现形式;流动价值是变化着的商品价值。

下面具体说明采用直联交易系统的商品自然升值原理。

商品的自然升值是指:商品通过借贷生息,实现的保值,升值。以小刘在比价库储存小麦,小麦的自然升值为例。

①、借贷生息

如:小刘有10吨小麦存入比价库;比价库给小刘发行10小麦的流动价值存单(流动价值单的存单形式;智能存单)。小麦是材料商品,因此小刘还可以收获一定的利息(比价库可以把小麦放贷收息,分给小刘点)。

比价库把小麦借给需要小麦的厂商,收取一定的利息;比价库做材料商品的放贷收息业务。

比价库;以收储月息0.5%(适时浮动)与放贷月息0.8%的存储放贷模式,开展材料商品的放贷收息业务。以一个月为期限为例:

储户收入:小麦(2)×10(吨)×0.5%=2×10×0.005=0.1

直联市场收入:小麦(2)×10(吨)×(0.8-0.5)%=0.06。

②、风险担保

小刘有10吨小麦。小刘直接把10吨小麦借给面包厂商;约定约一定期限后,面包厂商向小刘还本(小麦或其他等价值商品)付息(小麦或其他等价值商品)。为了保证到期后面包厂商,一定向小刘还本付息;小刘要求面包厂商向比价库投保(比价库有大量小麦或其他商品做担保)或小刘与面包厂商一起向比价库投保。

面包厂商向比价库交保费或小刘与面包厂商一起向比价库交保费。比价库做商品借贷的信用担保业务。(注;一般情况下储户参与风险担保的收益大于借贷生息)

比价库:以月保费0.5%(适时浮动)的收费,开展商品借贷信用担保业务。材料商品借出方一般要求材料商品借入方(把放贷收息合同参保)以月息1%的利息把商品借出。以一个月为期限为例:

商品借出方收入:小麦(2)×10(吨)×1%=2×10×0.01=0.2

直联市场收入:小麦(2)×10(吨)×0.5%=2×10×0.005=0.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