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重认证机制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790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双重认证机制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伪认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重认证机制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假冒是商品生产销售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造假行为不仅影响了商家的信誉、带来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也严重损害了最终消费者的利益。从保护商家、消费者乃至维护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角度,对商品进行防伪保护、打击造假行为是非常有意义的。

传统的防伪技术,例如加密防伪油墨、四色荧光防伪点纸、雕刻凹版微缩文字、无色荧光图案等,大多数在纸质材料上实施,依赖于防伪材料的保密性,易于被造假者模仿,且防伪能力有限。随着移动应用技术的发展,新兴的防伪技术,例如二维码防伪、rfid芯片防伪等,也逐渐流行开来,消费者可以方便地使用手机扫描来验证商品的真伪信息。

然而,现有的防伪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解决两类问题:

1.防伪模块克隆的问题。不法分子可以克隆正规商品的防伪模块,将其实施在假冒商品上,而消费者无法通过常规的验证手段区分出商品的真伪。

2.防伪模块回收利用的问题。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回收正品的包装,用其对假冒商品进行包装后再销售,消费者也无法通过常规的验证手段区分出商品真伪。

综上可知,现有的防伪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杜绝商品克隆和回收的问题。此外,消费者对商品溯源的需求也日渐强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防伪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杜绝商品克隆和回收问题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双重认证机制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重认证机制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包括:商品防伪模块、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商品防伪打标设备和商品防伪验证工具;其中:

商品防伪模块,包括:设置在商品外部包装上的外部防伪模块,设置在商品内部包装上的内部销毁模块;外部防伪模块用于记录商品的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内部销毁模块用于记录商品的认证信息,并标记商品流通信息的终止状态;

商品防伪打标设备,用于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对商品的内部销毁模块和外部防伪模块进行初始化打标,录入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并将与商品对应的各种信息发送至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

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用于存储所有商品的认证信息、流通信息以及查询记录,并存储商品内部销毁模块的认证信息和外部防伪模块的认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商品防伪验证工具,用于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对商品的外部防伪模块进行验证,并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查询商品的认证信息,并更新商品的流通信息;在商品的使用过程中,对商品的内部销毁模块进行验证,并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查询商品的认证信息,并且在验证内部销毁模块后,将该商品对应的流通信息标记为终止状态,终止状态用于表示该商品外部包装已被打开,且该商品已被使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外部防伪模块包括防伪印记、二维码、rfid芯片或不可克隆的防伪芯片,设置在商品的外部包装上,包括包装盒和包装袋;内部销毁模块包括防伪印记、二维码、rfid芯片或不可克隆的防伪芯片,设置在商品的内部包装上,包括包装盒、包装袋和包装瓶。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商品防伪打标设备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包括:

商品防伪打标设备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之间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

商品防伪打标设备通过离线下载的方式保存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的数据,并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商品防伪验证工具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包括:

商品防伪验证工具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之间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

商品防伪验证工具通过离线下载的方式保存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的数据,并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商品防伪验证工具包括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外部防伪模块的查询能进行多次,每次查询均能得到该商品的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同时在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添加本次查询的记录信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内部销毁模块的查询能进行多次,仅第一次查询时在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添加查询的记录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重认证机制的商品防伪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商在商品上设置防伪模块,包括设置在商品外部包装上的外部防伪模块和设置在商品内部包装上的内部销毁模块;

s2、通过商品防伪打标设备对防伪模块进行初始化,将防伪模块中记录的商品的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发生至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进行保存;

s3、商品流通过程中,通过商品防伪验证工具对外部防伪模块进行验证,查询商品的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对商品进行查询的过程自动同步到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

s4、商品使用过程中,用户打开商品外包装后,通过商品防伪验证工具对内部销毁模块进行验证,查询商品的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商品的内部销毁模块第一次被验证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中该商品对应的流通信息被标记为终止状态,表示商品外部包装已被打开,且该商品已被使用。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基于双重认证机制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在商品外部包装上的外部防伪模块和设置在内部包装上的内部销毁模块,实现了对商品防伪的双重认证,并且通过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保存商品的防伪信息,在内部销毁模块被验证后永久的改变商品的使用状态,达到防伪模块无法被复制的目的;本发明保证了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家和消费者都可以查验商品的生产、流通、查验记录信息,而最终消费者可以终止该商品的流通过程;即使不法分子回收了商品的防伪模块,也不能伪造出商品尚未使用的假象,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商品的防伪溯源。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溯源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商品防伪模块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溯源商品的生产过程;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溯源商品的流通过程;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溯源商品的销毁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基于双重认证机制,满足物流链中间商家查验商品来源、物流信息需求的同时,提供给最终消费者查验商品真伪并终结该商品流通生命周期的操作,防止商品被克隆和回收,有效地阻止了商品造假的问题,从而保护了生产厂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双重认证机制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包括:商品防伪模块、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商品防伪打标设备和商品防伪验证工具;其中:

商品防伪模块,包括:设置在商品外部包装上的外部防伪模块,设置在商品内部包装上的内部销毁模块;外部防伪模块用于记录商品的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内部销毁模块用于记录商品的认证信息,并标记商品流通信息的终止状态;

商品防伪打标设备,用于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对商品的内部销毁模块和外部防伪模块进行初始化打标,录入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并将与商品对应的各种信息发送至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认证信息包括录入id、共享的秘密等可验证信息。

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用于存储所有商品的认证信息、流通信息以及查询记录,并存储商品内部销毁模块的认证信息和外部防伪模块的认证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商品防伪验证工具,用于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对商品的外部防伪模块进行验证,并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查询商品的认证信息,并更新商品的流通信息;在商品的使用过程中,对商品的内部销毁模块进行验证,并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查询商品的认证信息,并且在验证内部销毁模块后,将该商品对应的流通信息标记为终止状态,终止状态用于表示该商品外部包装已被打开,且该商品已被使用。

外部防伪模块包括防伪印记、二维码、rfid芯片或不可克隆的防伪芯片,设置在商品的外部包装上,包括包装盒和包装袋;内部销毁模块包括防伪印记、二维码、rfid芯片或不可克隆的防伪芯片,设置在商品的内部包装上,包括包装盒、包装袋和包装瓶。

商品防伪打标设备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包括:

商品防伪打标设备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之间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

商品防伪打标设备通过离线下载的方式保存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的数据,并进行数据交互。

商品防伪验证工具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包括:

商品防伪验证工具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之间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

商品防伪验证工具通过离线下载的方式保存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的数据,并进行数据交互。

商品防伪验证工具包括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设备。

外部防伪模块的查询能进行多次,每次查询均能得到该商品的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同时在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添加本次查询的记录信息。

内部销毁模块的查询能进行多次,仅第一次查询时在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添加查询的记录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双重认证机制的商品防伪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商在商品上设置防伪模块,包括设置在商品外部包装上的外部防伪模块和设置在商品内部包装上的内部销毁模块;

s2、通过商品防伪打标设备对防伪模块进行初始化,将防伪模块中记录的商品的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发生至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进行保存;

s3、商品流通过程中,通过商品防伪验证工具对外部防伪模块进行验证,查询商品的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对商品进行查询的过程自动同步到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

s4、商品使用过程中,用户打开商品外包装后,通过商品防伪验证工具对内部销毁模块进行验证,查询商品的认证信息和流通信息,商品的内部销毁模块第一次被验证后,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中该商品对应的流通信息被标记为终止状态,表示商品外部包装已被打开,且该商品已被使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防伪溯源系统包括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

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存储商品生产、流通、防伪和查验记录等信息,可供商品防伪验证工具查询;

商品防伪模块:分为外部认证模块和内部销毁模块,存储有商品的id和其它认证信息,如图2所示。

商品防伪打标工具:对商品防伪模块进行初始化,将商品生产信息、防伪信息保存到防伪溯源中心;

商品防伪验证工具:对商品的防伪模块进行操作。商家、消费者可以对商品外部认证模块进行操作,查看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信息;消费者可以对商品内部销毁模块进行操作,终止商品的流通。

本实施例中商品以酒为例,酒的纸质包装上外部防伪模块采用具有物理不可克隆特性的rfid芯片,酒的内部包装(酒瓶)上的商品内部防伪模块采用二维码;商品防伪验证工具为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上安装的防伪验证app。

本发明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主要包括商品生产初始化、商品流通防伪溯源、商品使用防伪销毁三个主要的应用场景。

商品生产初始化:

如图3,本发明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中商品的初始化流程如下:

1)酒生产厂商在其酒类产品的外部纸盒上实施具有物理不可克隆特性的rfid芯片,内部酒瓶瓶盖处粘贴二维码标签;

2)酒生产厂商使用商品防伪打标设备,记录酒外部纸盒上rfid芯片的id及密钥信息,记录酒瓶上二维码的信息,将外部纸盒和内部酒瓶上的认证信息及两者的对应关系保存到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例如,2017年1月1日13时12分18秒,序列号为1001的酒用序列号为20001的rfid芯片标记酒盒,用序列号为30001的二维码标记酒瓶。

商品流通防伪溯源:

如图4,本发明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中商品流通中的防伪溯源过程如下:

1)酒类商家通过商品防伪验证工具,扫描酒外部纸盒上的rfid芯片,验证其从上游商家买到的酒类真伪,商品防伪验证工具显示该酒品的生产和流通信息。例如:2017年1月1日13时12分18秒,序列号为1001的酒用序列号为20001的rfid芯片标记酒盒,用序列号为30001的二维码标记酒瓶。

2)在商家进行验证的过程中,验证行为本身也通过商品防伪验证工具,上传到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可以供后续的商家、消费者查验。例如:2017年1月17日8时20分,该酒外盒被查验。

商家或消费者可以多次对商品外部防伪模块进行防伪溯源验证,每次验证后,都将在商品防伪溯源数据中心中添加一条该商品被验证的记录,下一次查验时将看到对该商品的全部验证记录。

商品使用防伪销毁:

如图5,本发明的商品防伪溯源系统中商品使用中的防伪销毁过程如下:

1)消费者通过商品防伪验证工具,扫描酒外部纸盒上的rfid芯片,商品防伪验证工具显示该酒的生产和流通信息。例如:2017年1月1日13时12分18秒,序列号为1001的酒用序列号为20001的rfid芯片标记酒盒,用序列号为30001的二维码标记酒瓶;2017年1月17日8时20分,该酒外盒被查验。

2)步骤1验证通过后,消费者打开该酒外盒包装,并通过商品防伪验证工具,扫描酒瓶上的二维码,商品防伪验证工具显示该酒的生产和流通信息,以及其被使用销毁的信息。例如:2017年1月1日13时12分18秒,序列号为1001的酒用序列号为20001的rfid芯片标记酒盒,用序列号为30001的二维码标记酒瓶;2017年1月17日8时20分,该酒外盒被查验;2017年1月18日18时23分,该酒外盒打开,并且消费者开启了酒瓶。

当消费者使用商品防伪验证工具对酒瓶上的二维码扫描销毁后,任何对酒外盒上rfid芯片的查验和对酒瓶上二维码的查验,都将显示:2017年1月18日18时23分,该酒外盒打开,并且消费者开启了酒瓶。即使不法分子回收了酒的外盒包装和酒瓶,再利用其制造假酒,商家和消费者使用商品防伪验证工具查验时,也依然显示:2017年1月18日18时23分,该酒外盒打开,并且消费者开启了酒瓶。不法分子不能在本发明所述防伪溯源系统中伪造商品的信息。

对于本发明的防伪溯源系统中消费者销毁的功能,除消费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主动销毁的情况之外,可采用销毁返现、抽奖等方式,鼓励消费者或可能接触到商品内部防伪模块的用户(例如酒店服务员)参与销毁,最大程度上防止防伪模块被不法分子回收并造假。

以上仅以酒这种商品为例,在实际应用中,化妆品、药品等均可应用本发明。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