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居家安全评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7841发布日期:2018-10-23 2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居家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儿童居家安全评估列表,儿童居家安全评估列表包含不安全因子的种类以及各个不安全因子的序号、参考分、经验概率、意外伤害类型信息;

2)在儿童的居家环境中现场依据参考分和实际的不安全因子所存在状态得到获得各个不安全因子的评分;

3)对儿童居家环境中不安全因子进行量化考核,量化考核包括计算浮动安全距离,其中浮动安全距离的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计算安全分度系数以及不安全因子的有效覆盖率

a、安全分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b、不安全因子的有效覆盖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指评分值为积极评分的不安全因子个数,u指评分值为消极评分的不安全因子个数,APTp指不安全因子的积极评分值,APTn指不安全因子的消极评分值,PRp指不安全因子的积极经验概率,PRn指不安全因子的消极经验概率;

最后计算浮动安全距离,浮动安全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afefdxs指安全分度系数,coverefficiency指有效覆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居家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量化考核还包括计算各个意外伤害类型相对消极评分占总相对消积分的百分比,计算方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居家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量化考核还包括计算各个功能区域的相对消极评分之和,计算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居家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量化考核还包括确定浮动安全距离的评估结果,其过程如下所示:

1)预设考核图形,考核图形的X轴坐标显示安全分度系数,Y轴坐标显示有效覆盖率,考核图形上设置有从内之外依次设置的评估结果范围,每个评估结果范围对应一个评估结果;

2)通过安全分度系数、有效覆盖率的计算结果确定在考核图形上的位置点,该位置点距离考核图形的原点距离,即浮动安全距离,通过该位置点落入的对应评估结果范围,得到对应的评估结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