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766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态规划与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



背景技术: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事物,解释实现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生态化理论的形成,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色彩。

目前,城市生态文化的规划系统,大多集中于对指导思想、建设途径及实施主体的探讨,如从高效、持续及特色等角度总结生态区域文化的指导思想,从政府决策、技术支撑及价值观念养成等方面提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途径,再结合通过无线遥感技术采集区域的具体信息来建立指导理论框架。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仅仅通过无线遥感技术采集了该区域的客观信息,并没有考虑人来作为重要参与者的情况,从而使得该规划系统结果的现实意义小,在实际中的参考价值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实际参考价值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及规划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采集模块及第二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城市区域的基本信息;所述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城市区域内的居民信息;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城市区域的基本信息及所述城市区域内的居民信息;规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本信息和所述居民信息进行所述城市区域生态文化规划;所述采集模块、所述接收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及所述规划模块电联接。

较佳的,本发明提供的城市生态文化系统还包括第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公共区域内的人流量。

较佳的,本发明提供的城市生态文化系统的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城市生态文化规划数据库。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通过设计第一采集模块及第二采集模块采集城市区域的基本面貌及居民信息,从而结合采集到的城市区域客观信息及居民信息,并利用生态规划理论,实现了该城市的生态文化的规划,提高了规划结果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现有的城市生态文化规划,都遵循景观生态学中的“基质-斑块-廊道”理论,即为城市生态文化规划提供理论模型。具体的,首先,根据数据建立空间上的基质,基质是指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地域结构。进一步,根据空间上的基质发掘和提炼其生态文化基底,建立该城市区域文化基质。其次,根据数据建立空间上的斑块,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的空间分布。空间上的斑块也是各种特色文化的聚集地,散布于区域版图的各个部分,如文化遗址等。最后根据数据建立空间上的廊道,即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然后根据空间上的廊道建立待规划城市区域的生态文化廊道。

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下面通过图1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

采集模块100、存储模块200及规划模块300,所述采集模块100包括第一采集模块101及第二采集模块102;所述第一采集模块101用于采集城市区域的基本信息;所述第二采集模块102用于采集所述城市区域内的居民信息;所述存储模块200用于存储所述城市区域的基本信息及所述城市区域内的居民信息;规划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基本信息和所述居民信息进行所述城市区域生态文化规划;所述采集模块100、所述接收模块200、及所述规划模块300电联接。

应理解,本发明提供的该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可以由多个功能模块集成的软件程序及硬件实现,多个功能模块集成的软件程序可以以计算机等作为运行载体,并在显示屏上呈现操作界面。具体的,该系统的采集模块100用于采集城市区域的生态文化。该采集模块100可以包括第一采集模块101及第二采集模块102,第一采集模块101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收集该城市区域内的基本信息。该遥感技术可以是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和信息获取技术。如从远距离、高空或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或微波等探测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并处理,最后成像,从而识别城市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该第一采集模块101利用遥感等技术采集的城市区域生态文化信息可以包括植被覆盖面积及种类、旅游景点、公共设施及工业产区等。并可以将采集到的城市区域生态文化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发送至存储模块200。第二采集模块102可以用于采集该城市区域的居民意见。包括该居民对该城市绿化、公共设施及工业厂区规划等的愿景。具体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终端来实现,如移动电话或平板电脑等。即可以在无线通信终端安装第二采集模块102的应用软件,居民可以通过该应用软件利用语音、图表或文字的形式输入到软件上,并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到该规划系统的存储模块200。在存储模块200接收到第一采集模块101及第二采集模块102发送的信息后,可以将接收到的图片、文字等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打包发送给规划模块300。规划模块300在接收到存储模块200发送的数据包后,首先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压,并将解压后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如将采集模块100采集到大量的重复信息,进行统计归类及筛选,并删除重复信息。对应生态文化规划理论模型中的基质及斑块的确定,将归类筛选后的数据包还原为图片及文字形式的模拟信号,并显示在用户界面上,操作者可以在用户界面上查看采集到的该城市区域的生态文化信息及居民意见。最后,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该城市区域生态文化的规划。如结合该区域基本的生态面貌、旅游景点、居民意见等,确定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及工业产区的规划。即根据“基质-斑块-廊道”理论模型,确定完整的城市生态文化规划。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该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的科学性和现实性,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采集模块103,用于采集固定区域的人流量,该固定区域可以包括旅游景点及医院等。实际中,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实时监测来实现,并定时将监测结果以数字形式上传至规划系统的存储模块200。

优选的,该生态文化规划系统的存储模块200还可用于对规划完整的城市生态文化系统进行存储,或以数据库的方式,存储大量的经典的规划案例,以供操作者在实时规划时,调用数据库中的经典案例,进行对比和参考。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城市生态文化规划系统,通过设计第一采集模块及第二采集模块采集城市区域的基本面貌及居民信息,从而结合采集到的城市区域客观信息及居民信息,并利用生态规划理论,实现了该城市的生态文化的规划,提高了规划结果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