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已鉴定文物的信息存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07397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考古领域的文物鉴定及存档,具体的说是一种已鉴定文物的信息存档方法。



背景技术:

文物是有价值的人类历史文化的遗存物。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这些都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产生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在自然和历史的发展变迁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有的甚至难识真面目,给人们认识它的年代与价值造成很大困难。特别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出于各种目的,对文物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在我们所遇到的“文物”中,往往真真假假,鱼龙混杂。还有一些文物,在物换星移的漫长岁月中,其本来面目被掩盖了,人们对它难以正确地认识,因此,在使用文物之前,最首要的任务就是鉴定。文物鉴定是文物管理工人的基础和技术前提。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考古的发现和挖掘,大量的文物出土,需要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分类、鉴定,进而建立档案,文物档案的建立,能够对后续出土或新发现文物的鉴定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已鉴定文物的信息存档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文物进行放大摄影进而获得该文物的图像微观特征基元标志数据,然后将其与表征该文物信息的特征化指标一并存储到计算机的某一随机区域内,再由指针与其关联,不仅实现了文物信息的全面存储,便于后期的检索和研究,而且数据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已鉴定文物的信息存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某件文物用于防伪的特定区域,此特定区域是计算机随机选择,其位置通过编码存储,并与一指针相关联;

2)对该文物进行放大摄影,放大倍数为30~200倍,此放大倍数是计算机随机选择,放大倍数通过编码存储于特定区域中,摄影获得的信息经光电转换成为模拟视频电信号,再经视频采集器采集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得到该文物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并将其送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3)对送入计算机的数字化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首先利用软件对数字化图像信息进行灰度化处理和图像边缘锐化处理,然后提取图像的特征基元作为该文物的图像微观特征基元标志数据,最后将其压缩存入计算机的特定区域内;

4)获取表征该文物信息的特征化指标,并将特征化指标压缩存入计算机的特定区域内,即完成某件文物的信息存档;

所述的特征化指标包括该文物的分类信息、名称信息、年代信息、地域信息、形态信息、质地信息、功用信息以及关于该文物的其它文字描述信息;

5)将指向该文物存储的特定区域的指针存储于计算机中划定的区域内。

所述步骤3)中提取图像的特征基元为采用现有的图像特征提取软件获得的表征图像的若干特征。

所述步骤4)中的名称信息为研究人员对文物的命名名称,文物的命名遵循该文物的特征要素与通名相结合的命名原则。

所述步骤4)中的名称信息为研究人员对文物的命名名称,文物的命名遵循作者产地、工艺技法、纹饰题材、材料质地和器形通名相结合的命名原则。

本发明中,表征文物分类信息的特征化指标是指,对文物进行分类,分类的过程中提取该文物的分类号,从而形成表征文物分类信息的特征化指标,若文物的某些数据和信息无法编码的则直接用信息代替,从而形成文字描述信息的特征化指标;

本发明中,文物的特征化指标可以进行编码从而形成文物的存储代码,存储代码包含了文物代码、时代代码、区域代码、形态代码、作者信息、质地(成分)信息、二维图像信息、三维图像信息、附加(代码)信息等,其中的二维图像信息主要靠摄像获得,三维图像信息是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它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

本发明中,获取表征该文物信息的特征化指标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获得文物的某些深层次特征化指标:

a)对文物整体进行表面分析,以得出文物的表面宏观形貌、表面微观形貌、微裂纹缺陷形貌、晶粒的微观大小与形态信息,将这些信息编码作为该文物的一些特征化指标;对文物整体进行表面分析时,所用的方法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反射光谱、电子能谱或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b)对文物整体进行结构分析,以获得文物的整体三维cad模型和整体残余应力分布,将这些信息编码作为该文物的另一些特征化指标;对文物整体进行结构分析时,所用的方法为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三维激光扫描仪或穆斯堡尔谱;

c)对文物整体进行成分分析,以获得文物的物相成分信息,将该信息编码得到该文物的另一个特征化指标;对文物整体进行成分分析时,所用的方法为x射线荧光分析、中子活化分析或质子诱导射线成像技术分析。

本发明中,对文物分类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

分类方法a,按用途分类:

一、手稿类

1.文稿、2.诗稿、3.译稿、4.笔记、5.题字留言;

二、书信类

1.书信、2.明信片、3.贺年卡、4.请柬、5.介绍信、6.便条、7.电报;

三、音像类

1.照片、2.底片、3唱片、4.录音带、5.电影胶片、6.幻灯片;

四、书报刊类

1.书籍、2.报纸;

五、宣传品类

1.通告、2.公告、3.海报、4.传单、5.标语、6.号外、7.宣言、8.启事、9.捷报、10.通缉令、11.安民告示、12.告同胞书、13.宣传画、14.标牌、匾额;

六、文件类

1.奏折、2.文书、3.文告、4.报告、5.指示、6.计划、7.大纲、8.总结、9.汇报、10.决议、11.命令、12.手令、13.条令、14.条例、15.章程、16.公约、17.通知、17.照会、18.抗议书、19.劝降书、20.函件、21.合同契约、22.统计表、23.析产书、24.家谱、25.帐簿;

七、图纸类

1.手绘图、2.印制图、3.晒图;

八、证章类

1.正书、2.聘书、3.证件、4.证明信、5.奖状、6.印章、7.印信、8.徽章、9.纪念章、10.功勋章、11.奖章、12.校徽、13.帽徽、14.领章、15.肩章、16.臂章、17.袖章、18.标牌、19.腰牌;

九、旗帜类

1.国旗、2.党旗、3.军旗、4.队旗、5.营旗、6.舰旗、7.校旗、8.会旗、9.贺幛、10.锦旗、11.指挥旗、12.安民旗、13.彩旗;

十、生活用品类

1.家具、2.穿着物、3.餐饮用具、4.医药用品、5.家用电器、6.家用纺织品、7.货币、8.票据、9.钟表、10.烟具、11.玩具、12.丧仪用品、13.日用杂品、14.粮食、15.装饰品、16.灯具、17.针线用品;

十一、文化、体育用品类

1.墨、2.砚、3.纸、4.笔、5.镇纸、6.墨盒、7.教具、8.打字机、9.球、10.乒乓板、11.指北针;

十二、艺术品类

1.书法、2.国画、3.油画、4.水粉画、5.铅笔画、6.漫画、7.木刻画、8.石刻、9.拓片、10.剪纸、11.绣像、12.雕塑、13.工艺品;

十三、音乐戏剧类

1.戏装、2.脸谱、3.乐器、4.乐谱、5.道具;

十四、科举考试类

1.科考文献、2.科考试卷,3.考试用具;

十五、生产工具类

1.农业用具、2.工业用具;

十六,武器装备类

1.刀、2.剑、3.矛、4.枪支、5.弹药、6.炮、7.坦克车、8.装甲车、9.战斗机、10.战船、11.军用装备、12.武器零部件;

分类方法b,按材料质地分类,可以分为青铜器、陶瓷、雕刻、字画等。

本发明中,在文物信息存档完毕后,根据需要可以选择留下四种文字档案,以便于充实数据库:一是文物鉴定清册,内容包括名称、时代、质地、尺寸、重量、完残情况、鉴定意见、备注等,最后签上所有鉴定专家的名字;二是建立藏品总账:内容项目有登记日期、总登记号、分类号、名称、年代、数量、尺寸、重量、完残情况、来源、入馆凭证号、注销凭证号、级别、备注等;三是填写《藏品档案》,除以上总账内容之外,还有“形状内容描述”、照片绘图两项内容;四是做文物索引卡片或代码,基本上把《藏品档案》内容填写成卡片式或者是条形码等代码,方便研究。

本发明中,当已鉴定完毕的文物存储之后,又遇到相似或同类的文物进行快速鉴定比对真伪时仅需以下2个步骤:

a)获取待检文物存储数据;

b)提取待检文物表面的特定区域的微观图像特征标志数据(提取方法参考本发明的步骤2和步骤3);

c)计算机比较二者同异,判断真伪。

当然这种及快速鉴定主要限定于真品已经存储入库的情况下,如果还有大体相同的第二件真品,还需要进行前面多方位判断分析。这种方法鉴定出已入库真品文物的速度非常快,准确度及其高。特别适用于文物书画、机密文件及贵重商品的防伪。鉴别时与物品无需直接接触,所以不会对原有文物造成损害,当然也可反复在各种场合进行鉴定,快捷准确,方法简单,易于推广使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文物进行放大摄影进而获得该文物的图像微观特征基元标志数据,然后将其与表征该文物信息的特征化指标一并存储到计算机的某一随机区域内,再由指针与其关联,不仅实现了文物信息的全面存储,便于后期的检索和研究,而且数据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同时,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快速的鉴别与某一文物相类似文物的真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一种已鉴定文物的信息存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某件文物用于防伪的特定区域,此特定区域是计算机随机选择,其位置通过编码存储,并与一指针相关联;

2)对该文物进行放大摄影,放大倍数为30~200倍,此放大倍数是计算机随机选择,放大倍数通过编码存储于特定区域中,摄影获得的信息经光电转换成为模拟视频电信号,再经视频采集器采集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得到该文物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并将其送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3)对送入计算机的数字化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首先利用软件对数字化图像信息进行灰度化处理和图像边缘锐化处理,然后提取图像的特征基元作为该文物的图像微观特征基元标志数据,最后将其压缩存入计算机的特定区域内;

本步骤中提取图像的特征基元为采用现有的图像特征提取软件获得的表征图像的若干特征;

4)获取表征该文物信息的特征化指标,并将特征化指标压缩存入计算机的特定区域内,即完成某件文物的信息存档;

所述的特征化指标包括该文物的分类信息、名称信息、年代信息、地域信息、形态信息、质地信息、功用信息以及关于该文物的其它文字描述信息;

本步骤中的名称信息为研究人员对文物的命名名称,文物的命名遵循该文物的特征要素与通名相结合的命名原则,当然也可以遵循作者产地、工艺技法、纹饰题材、材料质地和器形通名相结合的命名原则;

5)将指向该文物存储的特定区域的指针存储于计算机中划定的区域内。

本发明中,由于文物已经被鉴定,因此,其分类信息、名称信息、年代信息、地域信息、形态信息、质地信息、功用信息以及关于该文物的其它文字描述信息等都已经被记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每一类信息用编码分别储存,该编码即可作为该文物的特征化指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