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与服务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28863发布日期:2018-11-03 00:1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时通信,且特别涉及一种可对讯息内容进行编辑的即时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与服务器。

背景技术

即时通信(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种通过网络进行实时通信的系统,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通常以网站、计算机软件或移动应用程序的方式提供服务。

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中的即时通信软件来进行沟通。由于目前即时通信软件只提供相互沟通的功能,并无法同时来对通信内容进行编辑,必须通过其他编辑程序才能达成。然而,目前编辑程序的操作大都是以传统个人计算机的操作思维来进行设计,因此操作困难。据此,倘若能够增加即时通信软件的功能,使得通信与编辑两个动作能够同时进行,将可大幅提升即时通信软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时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与服务器,提供对即时通信接口中的讯息内容进行编辑的功能,以提升实用性。

本发明的即时通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电子装置中启动即时通信接口。即时通信接口显示至少一讯息内容。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编辑模式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新增预览区域,并且在判定即时通信接口中的其中一个讯息内容被选择作为编辑对象物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的预览区域中显示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接收对编辑对象物的触控操作,而基于触控操作产生属性数据。基于属性数据,在预览区域中调整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传送编辑对象物对应的属性数据至服务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接收对编辑对象物的触控操作的步骤包括:在判定于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触控范围内接收到触控操作之后,将触控操作的初始触控位置设定为初始点,以初始点作为手势操作的参考点;放大触控范围,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持续接收触控操作;在触控操作已释放之后,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接收到对应编辑对象物的另一触控操作;以及当判定在预设时间内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接收到另一触控操作时,将另一触控操作的初始触控位置设定为初始点,重新以此初始点作为手势操作的参考点,并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持续接收另一触控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该电子装置中启动该即时通信接口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观看模式之后,自服务器中接收被跟随连线帐号在编辑模式下所上传的另一属性数据;以及在即时通信接口的预览区域中,基于对应被跟随连线帐号的另一属性数据进行显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即时通信方法还包括: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观看模式时,通过电子装置通知服务器,使得服务器将电子装置的角色标签标记为跟随者标签,并通知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的其他电子装置;以及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编辑模式时,通过电子装置通知服务器,使得服务器将电子装置的角色标签标记为编辑者标签,并通知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的其他电子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传送编辑对象物对应的属性数据至服务器之后,还包括:在服务器判定多个连线帐号中的一个跟随帐号触发观看模式,且设定所述电子装置为被跟随连线帐号时,通过服务器传送所述属性数据至跟随帐号对应的另一电子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电子装置中启动即时通信接口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纯讯息模式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显示通信区域,通过通信区域显示所述讯息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即时通信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电子装置连接至外接显示器时,在外接显示器中显示预览区域。

本发明的即时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电子装置与服务器。各电子装置包括第一连网设备、第一存储设备以及第一处理器。服务器包括第二连网设备、第二存储设备以及第二处理器。在电子装置中,第一存储设备包括即时通信模块;第一处理器耦接至第一连网设备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并驱动即时通信模块以执行即时通信程序。即时通信程序包括:启动即时通信接口,其中即时通信接口显示至少一讯息内容;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编辑模式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新增预览区域,并且在判定即时通信接口中的其中一个讯息内容被选择作为编辑对象物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的预览区域中显示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接收对编辑对象物的触控操作,而基于触控操作产生属性数据;基于属性数据,在预览区域中调整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及通过第一连网设备传送编辑对象物对应的属性数据至服务器。在服务器中,第二连网设备通过网络与第一连网设备连接;第二存储设备包括讯息处理模块;第二处理器,耦接至第二连网设备以及第二存储设备,并驱动讯息处理模块以执行处理程序。处理程序包括:通过第二连网设备自各电子装置接收属性数据,并存储属性数据至第二存储设备中对应于各电子装置的存储区域。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连网设备、存储设备以及处理器。连网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至服务器。存储设备包括即时通信模块。处理器耦接至连网设备及存储设备,并驱动即时通信模块以执行即时通信程序。即时通信程序包括:启动即时通信接口,其中即时通信接口显示至少一讯息内容;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编辑模式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新增预览区域,并且在判定即时通信接口中的其中一个讯息内容被选择作为编辑对象物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的预览区域中显示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接收对编辑对象物的触控操作,而基于触控操作产生属性数据;基于属性数据,在预览区域中调整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及通过连网设备传送编辑对象物对应的属性数据至服务器。

本发明的服务器,包括:连网设备、存储设备以及处理器。连网设备通过网络与多个电子装置连接,各电子装置中包括即时通信接口,各电子装置通过其包括的即时通信接口相互通信。存储设备包括讯息处理模块。处理器耦接至连网设备以及存储设备,并驱动讯息处理模块以执行处理程序。所述处理程序包括:通过连网设备自至少一个电子装置接收属性数据,并存储属性数据至存储设备中对应于电子装置的存储区域;在连网设备自其中一个电子装置接收到在其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编辑模式的第一通知时,将发送第一通知的电子装置的角色标签标记为编辑者标签,并通知其他电子装置;在连网设备自其中一个电子装置接收到在其即时通信接口触发观看模式的第二通知时,将发送第二通知的电子装置的角色标签标记为跟随者标签,并通知其他电子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服务器中,在连网设备自其中一个电子装置接收到在其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编辑模式的第一通知,且自发送第一通知的电子装置接收到属性数据时,传送属性数据至将发送第一通知的电子装置设定为被跟随连线帐号的一或多个电子装置。在连网设备自其中一个电子装置接收到在其即时通信接口触发观看模式的第二通知时,传送自发送第二通知的电子装置所设定的被跟随连线帐号所接收的属性数据至发送第二通知的电子装置。

基于上述,通过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提供编辑模式,让使用者在进行通信时可同步进行编辑的动作,并且提供预览区域来呈现编辑的内容,据此即时通信接口不仅更易于操作,且编辑更容易。另外,还可配合与他人沟通的特性,即时了解他人对于编辑内容的意见,而由多人来协助进行编辑,进而完成符合多方期望的编辑方案。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即时通信系统的方块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a及图3b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即时通信接口的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编辑模式下的即时通信接口的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对编辑对象物进行触控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即时通信接口的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模式切换的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编辑者与跟随者之间的讯息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0:服务器

111、121:处理器

112、122:存储设备

113、123:连网设备

115、125:数据存储区域

116、126:讯息区

117-1~117-n、127:属性区

128:内建显示器

300、600、910:即时通信接口

310、310’、310”:通信区域

320:输入区域

311~314、411~413、911~915:讯息内容

311a~314a、411a~413a、911a~915a:选择框

330、921:预览区域

410、923:讯息内容物件

31:编辑按钮

32:取消按钮

33:邀请按钮

34:上传按钮

35:属性按钮

61:观看按钮

m1:纯讯息模式

m2:编辑模式

m3:观看模式

n:网络

120-1~120-n:电子装置

s205~s225:即时通信方法各步骤

s505~s540:对编辑对象物进行触控操作方法各步骤

s701~s706:模式切换各步骤

s805~s830:编辑者与跟随者之间的讯息同步方法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即时通信系统的方块图。请参照图1,即时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110以及多个电子装置120-1~120-n。服务器110通过网络n与电子装置120-1~120-n连接。服务器110包括处理器111、存储设备112以及连网设备113。

电子装置120-1~120-n例如为智能手机。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20-1~120-n也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为了方便说明,在此仅以电子装置120-1来说明内部结构,而其他电子装置120-2~120-n的内部结构大致与电子装置120-1相同,在此省略不提。电子装置120-1包括处理器121、存储设备122、连网设备123以及内建显示器128。

处理器111、121例如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图像处理单元(graphicprocessingunit,gpu)、物理处理单元(physicsprocessingunit,ppu)、可编程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嵌入式控制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或其他类似装置。存储设备112、122例如是任意型式的固定式或可移动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安全数字卡(securedigitalmemorycard,sd)或其他类似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

而连网设备113、123例如为网络卡,所述网络卡提供wifi模块、wlan(wirelesslan,无线局域网络)模块、3g(thirdgenerationofwirelessmobiletelecommunicationstechnology,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模块、4g(fourthgenerationofwirelessmobiletelecommunications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模块或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模块。

在服务器110中,处理器111耦接至存储设备112以及连网设备113。连网设备113通过网络n与电子装置120-1~120-n连接。存储设备112包括讯息处理模块114以及数据存储区域115。数据存储区域115包括讯息区116与多个属性区117-1~117-n。讯息区116用以存储电子装置120-1~120-n之间的讯息内容。属性区117-1~117-n分别存储电子装置120-1~120-n所上传的属性数据。讯息内容包括文字讯息、图片、语音文件以及影片至少其中一个。处理器111驱动讯息处理模块114以执行处理程序。服务器110的处理程序包括:通过连网设备113自电子装置120-1~120-n分别接收属性数据,并存储各属性数据至存储设备112中对应于电子装置120-1~120-n的存储区域,即属性区117-1~117-n。

所有从电子装置120-1~120-n传送的讯息内容会先存在服务器110的讯息区116之后再发送至进行群组对话内的其他电子装置。为了同步讯息内容,所有进行对话的多个连线帐号所共用的一组讯息内容存储在服务器110的讯息区116中来做同步使用。

在电子装置120-1中,处理器121耦接至存储设备122、连网设备123以及内建显示器128。内建显示器128例如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连网设备123通过网络n与服务器110的连网设备113连接。存储设备122包括即时通信模块124以及数据存储区域125。数据存储区域125包括讯息区126以及属性区127。处理器121驱动即时通信模块124以执行即时通信程序(即,下述的即时通信方法)。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即时通信方法的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在步骤s205中,在电子装置120-1中启动即时通信接口。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显示至少一讯息内容。在此,即时通信接口会显示在内建显示器128上。即时通信接口提供纯讯息模式以及编辑模式,并且预设为在启动即时通信接口时进入纯讯息模式。

在步骤s210中,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编辑模式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新增预览区域,并且在判定即时通信接口中的其中一个讯息内容被选择作为编辑对象物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的预览区域中显示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

另外,即时通信接口还提供了一纯讯息模式。在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纯讯息模式之后,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显示通信区域,并通过通信区域来显示讯息内容。并且,在编辑模式下,处理器121会启动通信区域的触控编辑功能,供使用者在通信区域中进行编辑的动作,并且在预览区域中呈现编辑的内容。底下举例来说明在纯讯息模式下与在编辑模式下的即时通信接口。

图3a及图3b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即时通信接口的示意图。图3a表示纯讯息模式下的即时通信接口,图3b表示编辑模式下的即时通信接口。在纯讯息模式下,如图3a所示,在即时通信接口300中显示通信区域310与输入区域320。使用者可通过输入区域320来输入文字讯息、图片、语音文件或是影片等等。而通过通信区域310来显示电子装置120-1使用的连线帐号与其他电子装置120-2~120-n使用的连线帐号之间的多笔讯息内容311~314。

即时通信接口300还包括编辑按钮31、取消按钮32、邀请按钮33以及上传按钮34。通过触发编辑按钮31来进入编辑模式。通过取消按钮32来切换至纯讯息模式。通过邀请按钮33来邀请其他连线帐号加入群组对话。通过上传按钮34来将编辑后的讯息内容上传至服务器110或社群通信网站或云端设备等。

而在触发编辑按钮31而进入编辑模式的情况下,如图3b所示,在即时通信接口300中显示通信区域310’与预览区域330。在编辑模式下的通信区域310’的尺寸小于在纯讯息模式下的通信区域310。并且,在编辑模式下的通信区域310’中还可对应于讯息内容311~314而新增多个选择框311a~314a,以供使用者在讯息内容311~314中进行选择。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供使用者来选择讯息内容。

另外,在编辑模式下的即时通信接口300还包括文字属性按钮35,通过触发文字属性按钮35来呼叫属性调整框。在属性调整框中可以调整呈现在预览区域330中的讯息内容物件(例如其对应的讯息内容为文字讯息)的大小、字型、颜色、层迭关系等等属性。例如,修改讯息内容物件中的文字颜色为红色,字型修改为“timesnewroman”,将讯息内容物件的顺序上移一层等。

而在编辑模式下,在判定通信区域310’中的其中一个讯息内容被选择作为编辑对象物之后,在预览区域330中加入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举例来说,图4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编辑模式下的即时通信接口的示意图。在图4中,通信区域310’中包括讯息内容411~413,其分别具有对应的选择框411a~413a。在此,在点选了选择框413a以选择讯息内容413作为编辑对象物之后,在预览区域330会同步出现对应讯息内容413的讯息内容物件410。

接着,在步骤s215中,在即时通信接口300中接收对编辑对象物的触控操作,而基于触控操作产生属性数据。以图4而言,在通信区域310’中接收对编辑对象物的触控操作,而基于触控操作产生属性数据。例如,对编辑对象物执行缩放手势操作、移动手势操作、旋转手势操作等动作、或者通过属性调整框来调整讯息内容物件的属性。而处理器121根据触控操作来产生对应的属性数据,并将属性数据存储于数据存储区域125。例如,存储属性数据至属性区127中。

底下举例来说明如何对编辑对象物进行触控操作的方法。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对编辑对象物进行触控操作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5,在步骤s505中,处理器121判定于通信区域中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触控范围内接收到触控操作。例如,以编辑对象物的整个对话框的范围作为预设的触控范围。以图4的讯息内容413而言,其触控范围为整个对话框内的范围。

在判定于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触控范围内接收到触控操作之后,在步骤s510中,将触控操作的初始触控位置设定为初始点,以初始点作为手势操作的参考点。例如,初始点是作为缩放、移动、旋转物件等手势操作的参考点。

接着,在步骤s515中,放大触控范围,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持续接收触控操作。具体而言,在获得初始点之后,处理器121会放大触控范围以便于使用者进行手势操作。例如,将触控范围扩大至整个通信区域310’,即,整个通信区域310’皆为触控范围。然而,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为限。

接着,在步骤s520中,检测到触控操作已释放。并且,在触控操作已释放之后,在步骤s525中,判断是否释放超过一预设时间。倘若触控操作已释放超过预设时间,则如步骤s530所示,结束触控操作。并且,将对应于编辑对象物的放大的触控范围恢复为原始的触控范围。另一方面,倘若触控操作未释放超过预设时间,并且在步骤s535中,检测到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接收到另一触控操作,则执行步骤s540,重新设定初始点。即,重新以所述初始点作为手势操作的参考点,并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持续接收对应编辑对象物的触控操作。

即,当判定在预设时间内在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触控范围内接收到另一触控操作时,将另一触控操作的初始触控位置设定为初始点,重新以所述初始点作为手势操作的参考点,以在放大的触控范围内持续接收另一触控操作。例如,假设一开始设定的初始点的位置过于靠近放大的触控范围(例如通信区域310’)的边缘导致在执行移动操作时的移动范围过小的情况下,在触控操作已经移动至通信区域310’的边缘时,可以通过在预设时间内,再度触控其他位置来重新设定初始点,便可接续进行同一个移动操作。或者,假设触控操作为缩放手势,则通过在预设时间内再度触控其他位置来重新设定初始点,便可接续同一个缩放手势来持续放大或缩小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据此,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触控操作。

返回图2,在步骤s220中,处理器121基于属性数据,在预览区域中调整被选择的编辑对象物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例如,当使用者在通信区域310’中对编辑对象物(例如讯息内容413)执行放大手势操作时,则在预览区域330中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410也会跟着放大。

之后,在步骤s225中,通过电子装置120-1的连网设备123传送编辑对象物对应的属性数据至服务器110。例如,当上传按钮34被触发时,存储在电子装置120-1的属性区127的属性数据会被传送至服务器110,而将电子装置120-1属性数据存储至服务器110中对应于电子装置120-1的属性区117-1中。另外,也可在触控操作已释放且超过预设时间时,将属性数据上传至服务器110。

另外,在选择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讯息内容作为编辑对象物时,在预览区域330中会显示两个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由于使用者是在通信区域310’中针对不同的编辑对象物进行触控操作,因此可以避免直接对显示的讯息内容物件进行操作时讯息内容物件重叠而难以控制的情况。例如,以讯息内容312与讯息内容314作为编辑对象物,其在预览区域330对应显示讯息内容物件x与讯息内容物件y。由于在通信区域310’中的讯息内容不会产生重叠的问题,因此容易操作。故,可基于步骤s505~s540来分别对讯息内容312与讯息内容314对应的讯息内容物件x与讯息内容物件y进行触控操作。

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即时通信接口还可进一步提供观看模式。即时通信接口提供多人(多个连线帐号)进行通信,并且在其各自的通信区域内可进行编辑,彼此互不干扰,或者可选择其中一个连线帐号(被跟随连线帐号)来观看其编辑,并提出意见。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自行编辑群组对话的讯息内容,也可以观看群组中的其他使用者正在进行编辑的讯息内容。底下再举另一实施例来说明。

图6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即时通信接口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进入编辑模式或观看模式下的即时通信接口600,包括编辑按钮31、取消按钮32、邀请按钮33、上传按钮34、属性按钮35以及观看按钮61。当使用者选择观看按钮61时,电子装置120-1进入观看模式,并可选择跟随目标(例如选择电子装置120-2的连线帐号作为被跟随连线帐号),自服务器110中接收通过跟随目标的被跟随连线帐号在编辑模式下所上传的另一属性数据,并且在即时通信接口的预览区域中,基于另一属性数据进行显示。假设跟随目标为电子装置120-2,则服务器110会将对应于电子装置120-2的属性数据传送至电子装置120-1,使得电子装置120-1在其预览区域中显示电子装置120-2进行编辑的内容。

底下举例来说明纯讯息模式、编辑模式以及观看模式三者之间的切换方式。图7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模式切换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6及图7,在启动即时通信接口600时,进入纯讯息模式m1。而在纯讯息模式m1下,在步骤s701中,当检测到编辑按钮31被触发时,自纯讯息模式m1切换至编辑模式m2。另外,在纯讯息模式m1下,在步骤s706中,当检测到观看按钮61被触发时,自纯讯息模式m1切换至观看模式m3。

在编辑模式m2下,在步骤s702中,当检测到取消按钮32被触发时,自编辑模式m2切换至纯讯息模式m1。在编辑模式m2下,在步骤s703中,当检测到观看按钮61被触发时,自编辑模式m2切换至观看模式m3。

在观看模式m3下,在步骤s704中,当检测到编辑按钮31被触发时,自观看模式m3切换至编辑模式m2。在观看模式m3下,在步骤s705中,当检测到取消按钮32被触发时,自观看模式m3切换至纯讯息模式m1。

据此,通过编辑按钮31、观看按钮61以及取消按钮32,可在纯讯息模式m1、编辑模式m2以及观看模式m3之间进行切换。上述步骤s701~s706之间的顺序并不限制。

另外,当电子装置120-1进入观看模式时,电子装置120-1会通知服务器110,使得服务器110将电子装置120-1的角色标签标记为跟随者标签,并通知其他电子装置120-2~120-n。而当电子装置120-1进入编辑模式时,电子装置120-1会通知服务器110,使得服务器110将电子装置120-1的角色标签标记为编辑者标签,并通知其他电子装置120-2~120-n。据此,服务器110利用角色标签来管理电子装置120-1~120-n为编辑者或跟随者。据此,服务器110可及时获知各电子装置120-1~120-n之间角色的变换与相互关系。另外,各电子装置120-1~120-n对应角色标签标记也可存于服务器110中对应的属性数据117-1~117-n中。

而在服务器110判定连线帐号中的其中一个跟随帐号(跟随者)触发观看模式,并且设定另一连线帐号作为被跟随连线帐号(编辑者)时,通过服务器110传送被跟随连线帐号对应的属性数据至跟随帐号对应的电子装置。一旦被跟随连线帐号的属性数据更新至服务器110,则跟随此一被跟随连线帐号的跟随帐号则会与被跟随连线帐号进行同步。而在有其他跟随帐号正在观看被跟随连线帐号的编辑状况时,跟随帐号并不会影响被跟随连线帐号的编辑操作。底下举例来说明编辑者(被跟随连线帐号)与跟随者(跟随帐号)之间的讯息同步方法各步骤。

图8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编辑者与跟随者之间的讯息同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8,在步骤s805中,编辑者更新属性数据至服务器110。接着,在步骤s810中,服务器110检查所述编辑者是否有跟随者。在检测到所述编辑者具有跟随者之后,在步骤s815,服务器110通知跟随者更新。在步骤s820中,跟随者会检查其存储设备的讯息区的讯息内容是否与服务器110的讯息区的讯息内容同步。若尚未同步,在步骤s825中,跟随者同步讯息内容。而在跟随者的讯息内容与服务器110的讯息内容同步的情况下,在步骤s830中,跟随者同步属性数据。

底下以电子装置120-1为编辑者且电子装置120-2为其中一个跟随者为例,说明服务器110的讯息处理模块114执行的处理程序。在此,仅以一个跟随者为例,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跟随者。

在服务器110通过连网设备113自电子装置120-1接收到在电子装置120-1的即时通信接口触发编辑模式的第一通知时,服务器110将发送第一通知的电子装置120-1的角色标签标记为编辑者标签,并且通知其他电子装置120-2~120-n。而当服务器110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并且自电子装置120-1接收到属性数据时,服务器110会传送属性数据至将发送第一通知的电子装置120-1设定为被跟随连线帐号的电子装置120-2。

另外,在服务器110通过连网设备113自电子装置120-2接收到在电子装置120-2的即时通信接口触发观看模式的第二通知(第二通知中包括跟随连线帐号)时,服务器110将发送第二通知的电子装置120-2的角色标签标记为跟随者标签,并通知其他电子装置120-1、120-3~120-n。并且,由于第二通知中包括一跟随连线帐号(在此为电子装置120-1),故,服务器110将电子装置120-2的角色标签标记为跟随电子装置120-1的跟随者标签。而当服务器110接收到所述第二通知时,服务器110会传送自被跟随连线帐号对应的电子装置120-1所接收的属性数据至电子装置120-2。在服务器110每一次接收到电子装置120-1的属性数据的更新时,便会通知电子装置120-2,并将电子装置120-1的属性数据传送给电子装置120-2。而电子装置120-2在同步讯息内容之后,同步属性数据进而更新其预览区域中的画面。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也可连接至外接显示器。电子装置还包括对外连接端口,对外连接端口通过有线的迷你高画质多媒体接口(mini-hdmi(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type-c等技术去连结到外接显示器,或者通过miracast等无线的显示技术来连接至外接显示器。

图9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9,电子装置120-3通过对外连接端口(未绘示)连接至外接显示器920。电子装置120-3的内建显示器中显示即时通信接口910,即时通信接口910中所配置的按扭大致与图6所示的即时通信接口600的配置相同,相关说明可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120-3的处理器检测到对外连接端口连接至外接显示器920时,在外接显示器920中显示预览区域921,而隐藏显示于内建显示器上的即时通信接口910的预览区域。并且,隐藏显示于内建显示器上的即时通信接口910的预览区域之后,放大即时通信接口910的通信区域310”。

而电子装置120-3将原本显示于内建显示器的预览区域经由处理器重新计算位置大小后,将图像数据投射至外接显示器920上。即,外接显示器920只接受图像数据,讯息内容与属性数据还是存储在电子装置120-3内。

如图9所示,通信区域310”包括多笔讯息内容911~915及其分别对应的选择框911a~915a。在此,点选了选择框913a以选择讯息内容913作为编辑对象物之后,在外接显示器920的预览区域921会同步出现对应讯息内容913的讯息内容物件923。另外,也可将通信区域310”显示在外接显示器920中,在此并不限定。而外接显示器920也可以具备触控功能。据此,将通信区域310”显示在外接显示器920,可让使用者在外接显示器920上进行触控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电子装置通过连网设备去连结服务器110,在进入一个群组聊天室之后,此时,每个电子装置都可选择进入编辑模式,并拥有自己的预览区域(例如为进行编辑的画布)在存储设备(例如为存储器)内,并且可以通过内建显示器或外接显示器将画布显示出来,然后将对话的讯息内容加以编辑成为文件或图片,并存储至存储设备内。

每一个电子装置的使用者可在其电子装置的预览区域由自己通过触控操作来进行编辑,或者通过连网设备去跟随其他电子装置的预览区域。例如,假设电子装置a进行编辑,电子装置b、c观看电子装置a的情况下,当电子装置a编辑完成之后,电子装置b可进入编辑模式来接续进行修改。此时,电子装置b为编辑模式,而电子装置a、c切换至观看模式,并选择跟随电子装置b。

又例如,假设电子装置a进行编辑,电子装置b、c观看的情况下,即使电子装置a断线,电子装置b、c仍可通过网络而在通信区域内来进行讨论,并且选择一个编辑者来继续进行编辑,如以电子装置b作为编辑者,则电子装置b进入编辑模式,则电子装置c将跟随的对象由电子装置a更改为电子装置b。同时,电子装置a也可以在离线时继续编辑,待恢复连线之后,电子装置a、b、c再决定跟随哪一个电子装置,而自服务器下载对应的属性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即时通信接口中提供编辑模式,让使用者在进行通信时可同步进行编辑的动作,并且提供预览区域来呈现编辑的内容,据此即时通信接口不仅更易于操作,且编辑更容易。又,在电子装置的编辑模式下提供预览区域与通信区域,并且在通信区域中提供触控编辑功能,使用者可在通信区域中针对编辑对象物来进行编辑的动作,并且在预览区域中呈现编辑的内容,可解决在多讯息内容物件时的物件重叠造成不易选取的问题。此外,还进一步提供观看模式,选择观看其他电子装置进行编辑的内容。据此,可配合与他人沟通的特性,即时了解他人对于编辑内容的意见,而由多人来协助进行编辑,进而完成符合多方期望的编辑方案,达成多人即时进行讯息编辑的功效。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