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统及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6335发布日期:2018-12-08 07:0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系统以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使用方便性的电子系统与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具有触控输入接口的电子产品被普遍的使用,如笔记本电脑,智能型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tabletPC)等皆是。触控输入功能提供了更自然且直觉化的人机互动模式。因此,为了让使用者更方便进行精准或是复杂性的输入(例如绘图),许多电子产品会配备有电子笔(stylus)来进行输入功能。然而,在操作电子笔的同时,若还要操控电子产品执行某一功能时(例如打开扬声器的功能、切换字处理档案的下页画面),用户必须要放下电子笔,再将手移至电子产品按下相应于此功能的按键,才能控制电子产品执行此功能。如此一来,对于使用者的实际操作实有不便之处。因此,现有技术实有改进的必要。技术实现要素: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可提升使用方便性的电子系统与操作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系统,包含:一第一装置,包含:一光源单元,用来沿一光路发射出一光线:一光侦测单元,用来侦测一反射光并量测所述反射光的强度;以及一控制单元,用来根据所述反射光的强度产生一控制信号;以及一第二装置,包含:一开关本体;以及一反射部,设置于所述开关本体之上,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光路上时,所述反射部将至少一部分所述光线反射,以形成至少一部分所述反射光。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操作方法,用于一电子系统,所述电子系统包含一第一装置与一第二装置,所述第一装置包含一光源单元、一光侦测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二装置包含一开关本体以及一反射部,其中所述操作方法包含︰利用所述光源单元沿一光路发射出一光线:利用所述光侦测单元侦测一反射光并量测所述反射光的强度;当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光路上时,利用所述反射部将至少一部分所述光线反射以形成至少一部分所述反射光;以及利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反射光的强度产生一控制信号。附图说明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电子系统的示意图。图2及图3分别为图1中的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及图7分别为图5中的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嵌入式配置的光源单元与光侦测单元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外加式配置的光源单元与光侦测单元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子系统10第一装置102光源单元104光侦测单元106控制单元108、502吸光部20第二装置202开关本体204反射部206复位单元402、1002开口LP光路P1、P2位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电子系统1的示意图。电子系统1包含一第一装置10与一第二装置20。第一装置10包含光源单元102、光侦测单元104以及控制单元106。光源单元102用来沿一光路LP发射出光线。光源单元102可以是红外光发光二极管、雷射二极管或是其他任何可发射光线的装置。光侦测单元104用来侦测反射光并量测反射光的强度。光侦测单元104可设置于接近光源单元102的位置。控制单元106用来根据反射光的强度来产生控制信号,进而控制一外部装置执行特定功能。进一步地,第二装置20包含一开关本体202以及一反射部204。反射部204设置于开关本体202之上。反射部204可包含反射光材料,例如金属材料。依据反射部204的位置、材料及设置角度的至少其中之一而可产生不同反射光量。例如,当反射部204位于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的光路LP上时可将至少一部分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以形成至少一部分的反射光。当开关本体202受外力作用而移动时,反射部204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由于位置改变,反射部204所反射形成的反射光量将会随之改变。同时,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的反射光的强度也会随着改变。如此一来,控制单元106可根据反射光的强度的变化情况来产生相应控制信号,并以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将控制信号传送至外部装置,以遥控外部装置执行特定功能。换言之,当用户想要操控外部装置执行某一特定功能时,用户便可通过操作第二装置20来使控制单元106产生控制信号以遥控外部装置执行特定功能。此外,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当中的至少一者可包含一吸光部,以吸收光线。例如,请继续参考图1,第一装置10还包含一吸光部108,吸光部108是设置于光路LP上并且可用于吸收光线。吸光部108可包含吸光材料。较佳地,吸光部108的光吸收率大于反射部204的光吸收率。反射部204的光反射率大于吸光部108的光反射率。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反射部204是设置于光源单元102与吸光部108之间。当有至少一部分的反射部204位于光路上LP时,则至少一部分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将会被反射部204反射而形成反射光。其他剩余没有被反射部204所反射的光线可为吸光部108所吸收。因此当反射部204的位置有改变时,光侦测单元104将会量测到不同的反射光强度,使得控制单元106可根据反射光的强度的变化情况来产生相应控制信号以遥控外部装置执行特定功能。请参考图2及图3,图2及图3分别为图1中的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20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没有任何外力作用在第二装置20上时,第二装置20是位于位置P1。此时,第二装置20的反射部204仅有少部份的区域(或是无任何区域)显露于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的光路LP上。举例来说,当第二装置20位于位置P1时,第二装置20的反射部204的一第一区域A1位于光路LP上,以反射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而形成反射光。此时,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反射光的强度为X1。如图3所示,若用户欲操控外部装置来执行某一特定功能时,用户可施加力量在第二装置20上(例如开关本体202上)使第二装置20由位置P1移动至位置P2。此时,第二装置20的反射部204有较多的区域显露于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的光路LP上。举例来说,当第二装置20位于位置P2时,第二装置20的反射部204的一第二区域A2位于光路LP上。也就是说,当第二装置20位于位置P2时,第二装置20的反射部204的第二区域A2会反射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以形成反射光。反射部204的第二区域A2的面积可不同于反射部204的第一区域A1的面积。此时,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反射光的强度为X2。假设第二区域A2大于第一区域A1,由于越大的区域面积位于光路LP上时将会有越大的光线反射量。因此当第二装置20位于位置P2时,反射部204有较大的区域面积位于光路LP上。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反射光的强度X2会大于所侦测到反射光的强度X1。在此情况下,当控制单元106判断出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的反射光的强度有变化时,控制单元106可据以产生一控制信号,以控制外部装置执行特定功能。具体而言,由于控制单元106会监测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的反射光的强度。当第二装置20移动位置而使光线反射量改变时,依据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的反射光的强度,控制单元106即可判断出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的反射光的强度有变化。依据设计需求,控制单元106可比较反射光的强度变化情况并据以产生控制信号。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6比较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反射光的强度X1与X2。当反射光的强度X2大于反射光的强度X1且两者间的差值大于一临限值时,控制单元106据以产生一控制信号,以控制一外部装置执行特定功能。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反射光的强度X1与反射光的强度X2的绝对差值大于一临限值时,控制单元106据以产生一控制信号,以控制一外部装置执行特定功能。简言之,用户通过操作第二装置20来改变光反射量进而使控制单元106产生控制信号以遥控外部装置执行特定功能。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第二装置20还包含一复位单元206,复位单元206设置于开关本体202之上。复位单元206可以是一弹簧、一弹片、一弹性体或是任何具有弹性回复力的装置。第二装置20可受外力作用而改变位置,例如由位置P1移动至位置P2。当除去外力后(例如用户放开第二装置20),通过复位单元206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将可使第二装置20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此一来,于用户按压操作第二装置20而使控制单元106产生相应控制信号后,第二装置20可受复位单元206的作用而回复至原来位置。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1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图1与图4的电子系统1中具有相同名称的组件具有类似的运作方式与功能,因此为求说明书内容简洁起见,详细说明便在此省略,所述组件的连接关系如图4所示,在此不再赘述。相较于图1。图4中的第一装置10另包含一开口402。其中开口402位于光路LP上,以让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通过。如图4所示,反射部204是介于光源单元102与开口402之间。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将会被反射部204反射或通过开口402而传递出去。因此当反射部204的位置有改变时,光侦测单元104也会量测到不同的反射光强度,使得控制单元106可根据反射光的强度的变化情况来产生相应控制信号以遥控外部装置执行特定功能。另一方面,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20是整合于一单一装置上。例如,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20可为一体成型结构体。此外,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20也可以分别设置于不同装置上,再通过组装程序来将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20组合在一起。请参考图5至图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1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及图7分别为图5中的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20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第二装置20是以可拆卸方式结合于第一装置10上。例如,第一装置10为电子笔的笔身,第二装置20为电子笔的笔盖。也就是说,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20为电子笔的一笔身与一笔盖的组合。当有使用者有遥控需求时,可将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20组装一起来进行操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图1与图5的电子系统1中具有相同名称的组件具有类似的运作方式与功能,因此为求说明书内容简洁起见,详细说明便在此省略,所述组件的连接关系如图5所示,在此不再赘述。相较于图1。图5中的第二装置20包含一吸光部502。如图6及图7所示,当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20组装在一起时,吸光部502是位于光路LP上以吸收光线。反射部204是介于光源单元102与吸光部502之间。当有至少一部分的反射部204位于光路上LP时,则至少一部分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将会被反射部204反射而形成反射光。其他剩余没有被反射部204所反射的光线可为吸光部502所吸收。类似地,当反射部204的位置有改变时,光侦测单元104将会量测到不同的反射光强度,使得控制单元106可根据反射光的强度的变化情况来产生相应控制信号以遥控外部装置执行特定功能。例如,如图6所示,当没有任何外力作用在第二装置20上时,第二装置20是位于位置P1,且第二装置20的反射部204的一第一区域A1位于光路LP上,以反射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而形成反射光。此时,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反射光的强度为X1。如图7所示,若用户欲操控外部装置来执行特定功能时,用户可施加力量在第二装置20上(例如开关本体202上)使第二装置20由位置P1移动至位置P2。此时,第二装置20的反射部204的一第二区域A2位于光路LP上以反射光线。此时,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反射光的强度为X2。例如,当控制单元106判断出光侦测单元104所侦测到反射光的强度X2大于反射光的强度X1时,控制单元106据以产生一控制信号,以控制外部装置执行所需特定功能。此外,关于光源单元102与光侦测单元104的配置位置,请参考图8至图9,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嵌入式配置的光源单元102与光侦测单元104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外加式配置的光源单元102与光侦测单元104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光源单元102与光侦测单元104可以设置第一装置10的本体内部。在图8中,左图为第一装置10的俯视图,右图为第一装置10的侧视图。如图9所示,光源单元102与光侦测单元104可以设置第一装置10的本体外侧。在图9中,左图为第一装置10的俯视图,右图为第一装置10的侧视图。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电子系统1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图1与图10的电子系统1中具有相同名称的组件具有类似的运作方式与功能,因此为求说明书内容简洁起见,详细说明便在此省略,所述组件的连接关系如图10所示,在此不再赘述。相较于图1。图10中的第二装置20另包含一开口1002。如图10所示,当第一装置10与第二装置20组装在一起时,开口1002是位于光路LP上以让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通过。反射部204是介于光源单元102与开口1002之间。光源单元102所发射的光线将会被反射部204反射或通过开口1002而传递出去。当反射部204的位置有改变时,光侦测单元104也会量测到不同的反射光强度。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提供用户通过操作第二装置20来改变光反射量以使第一装置10的控制单元106产生控制信号以遥控外部装置执行特定功能,进而提供用户更多元化的使用选择以及提升使用方便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