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01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安全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政府及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而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政府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逐渐成为共识。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警示软件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一定算法,对企业的整体安全生产状况得出一个定量评价分,从而让企业对当前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有一个直观认识,进而可针对警示指标提示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目前的安全生产状况警示软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

1、一组指标数据最终汇总成一个整体的警示指标,但得出最终警示指标的数据未按安全管理的各业务条线进行归类警示,用户只能了解最终的综合警示指标,而无法知道各业务条线的警示情况;

2、指标数据的的收集,主要依赖于将企业安全管理的线下运行记录,统计汇总后录入系统,这样一方面工作量具大,很难做到按天或实时更新警示指标,导致警示指标延迟,无法及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警示,另一方面,因为线下运行记录需要按层级汇总,容易存在数据失真的情况,导致警示指标的不正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系统。

一种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系统,所述的评价系统包括企业安全生产运行系统、基于企业安全生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数据交互接口以及从该安全运行数据交互接口获取数据的安全警示综合指标,

企业安全生产运行系统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和/或中央控制系统,

安全运行数据交互接口包括数据库接口、webservice接口、工业控制opc协议接口和/或socket通信协议接口,

安全警示综合指标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条线,设置若干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再细分若干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按各自的权重系数计算得出对应的一级指标的得分,一级指标再按各自的权重系数得出反应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综合警示指标。

进一步的,一级指标包括安全教育、持证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整改、设备设施、应急管理,记为安全教育k1、持证管理k2、安全检查k3、隐患整改k4、设备设施k5、应急管理k6,综合警示指标k。

安全教育k1从三级教育覆盖率a1和日常教育完成率a2两个维度进行统计计算;

持证管理k2从持证上岗率a3和证书有效率a4两个维度进行汇总统计;

安全检查k3从安全检查完成率a5进行汇总统计;

隐患整改k4从隐患及时整改率a6进行汇总统计;

设备设施k5从设备检测率a7和设备异常处理率a8进行汇总统计;

应急管理k6从应急演练计划完成率a9进行汇总统计,

综合警示指标k是安全教育k1、持证管理k2、安全检查k3、隐患整改k4、设备设施k5和应急管理k6按各自权重的汇总之和。

一级指标和综合警示指标范围及权重设置表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评价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效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于计算指标的安全生产运行数据通过各类数据接口从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中控系统等系统中直接获取,及时准确的反映警示指标。这样既减少大量的人工层层汇总的繁重工作,保证了指标数据的及时性,又避免了因为人为误差导致的数据不准确性。

系统定义了一套完善的数据接口,用于抓取和接收来至其它系统的安全生产运行数据。具体的功能层次参见图1。

和安全警示指标系统紧密配套的是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中包含企业新入职员工信息、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岗位持证要求、员工持证信息、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改记录、应急演练计划、应急演练评价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库接口或webservice接口获取。而设备的实时运行记录以及异常或完好状况既可以通过webservice接口从设备管理系统中获取,也可以通过opc协议接口从中控系统中获取。

本发明按安全生产管理的业务条线,设置安全教育、持证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整改、设备设施、应急管理等6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再细分若二级指标。由具体的二级指标按权重系数计算得出一级指标的得分。一级指标再按权重系数得出企业整理的综合警示指标值。

具体的指标设置如下:

(1)安全教育k1

安全教育从三级教育和日常教育两个维度进行统计计算,两者的权重均为0.5,即:

k1=a1*0.5+a2*0.5

三级教育覆盖率a1

a1=a11/a12

其中:a11为本月需要进行三级教育,其中完成了三级教育的人数;

a12为本月需要进行三级教育的人数,主要关注入司和转岗的人员,及入司或转岗日期为上月16日至本月15日的人员数量;

选取上月16至本月15日作为统计区间,主要考虑三级教育需要一定的时间,本月底入司或转岗的人员,可能需要到下月初才能进行三级教育。

日常教育完成率a2

a2=a21/a22

其中:a21为该公司本月的安全教育次数;

日常安全教育分为公司级、基层单位级、班组级,三者的权重是不同的,分别为5,3,1。比如一家单位本月进行了一次公司级的安全教育,5次基层单位级的安全教育,25次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则a21=1*5+5*3+25*1=45;

a22为该公司本月应进行安全教育的次数,这是一个参数,根据公司的组织规模设定,比如我们要求,每个公司级单位、基层单位、班组,每个月至少要完成一次安全教育,则按此要求设定每家单位每个月需要完成的安全教育次数。比如一家公司,公司级单位数量是1,基层单位数量是11,班组数量是50,则该公司的a22=1*5+11*3+50*1=88

(2)持证管理k2

持证管理主要从持证上岗率和证书有效率两个维度进行汇总统计,两者中,持证上岗率比证书有效率更为重要,权重分别设置为0.6和0.4。

k2=a3*0.6+a4*0.4

持证上岗率a3

a3=a31/a32

其中:a31为持证上岗的人数(不存在证书缺失的人数);

a32为需持证上岗的人数。

证书有效率a4

a4=a41/a42

其中:a41为未过期失效的证书;

a42为总的证书数量。

(3)安全检查k3

安全检查主要从安全检查的次数上进行汇总统计。

k3=a5

安全检查完成率a5

a5=a51/a52

其中:a51为本月进行的安全检查的次数;

检查分为公司安全检查、基层单位自查和班组自查,三者的权重分别为5,3,1。比如一家单位本月进行了一次公司安全检查,5次基层单位自查,25次班组自查,则a51=1*5+5*3+25*1=45;

a52为一个参数,表示该公司一个月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的次数,需要根据公司规模设定,假设我们要求每个公司每个月要完成一次公司安全建检查、每个基层单位每月要完成1次基层单位自查、,每个基层单位每天要完成1次班组自查。比如一家公司,公司级单位数量是1,基层单位数量是11,则a52=1*5+11*3+11*30*1=368。

(4)隐患整改k4

隐患整改主要从隐患及时整改率角度进行汇总统计。

k4=a6

隐患及时整改率a6

a6=a61/a62

其中:a61为计划在本月完成整改的隐患数量,并在本月底之前完成整改的数量,包括立即整改的隐患数量;

a62为计划在本月完成整改的隐患数量,包括立即整改的隐患数量。

(5)设备设施k5

设备设施主要从设备检测率和设备设施的检查异常处理率进行汇总统计。两者的权重均为0.5

k5=a7*0.5+a8*0.5

设备检测率a7

a7=a71/a72

其中:a71为所有需要检测的设备数量,减去过期未检测的数量;

a72为所有需要检测的设备数量。

设备异常处理率a8

a8=a81/a82

其中:a81为本月设备巡检发现的,且已被处理的异常数;

a82为本月巡检发现的设备异常数。

注意:设备异常数如果很小,有可能是设备巡检做的不到位。

(6)应急管理k6

应急管理主要从应急演练计划是否按计划进行演练的角度进行汇总统计。

k6=a9

应急演练计划完成率a9

a9=a91/a92

其中:a91为计划在本月进行演练,且已完成演练的演练计划数;

a92为计划在本月进行演练的应急演练计划数。

(7)综合指标

综合指标为各单项指标按一定权重的汇总之和。权重设置可参加表1。

k=k1*0.15+k2*0.15+k3*0.15+k4*0.2+k5*0.15+k6*0.2

注:k1和k3可能出现大于1的情况,如果出现大于1的情况,则在计算综合指标k值时,按1计算。

表1:一级指标和综合指标告警范围及权重设置

通过该企业安全运行警示系统,可以非常方便及时的查看企业安全运行现状的情况。6个一级指标及综合指标,均按得分显示为红、橙、绿三种颜色的警示灯,直观醒目。也可以通过链接查看具体的安全警示报告。具体展现效果参见图2和图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