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010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羽绒服。



背景技术:

羽绒服(down coat)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用于人类保暖的天然材料,经过洗涤、干燥、分级等工艺处理以后,被人们制成羽绒服。跟人造材料相比,羽绒的保暖能力是一般人造材料的三倍。

但是羽绒服在穿着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内部透风情况,导致保暖性变差,一般传统的羽绒服不具备防风性,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特别是女性的羽绒服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风性且保暖的羽绒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羽绒服,包括衣身和置于衣身两侧的衣袖,所述衣身上设有防风布,所述防风布内填充有绒毛,所述防风布一端设有第一锁紧布,防风布另一端设有第二锁紧布,所述第一锁紧布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扣,第二锁紧扣上设有两个与第一固定扣相配的第二固定扣,所述防风布与衣身连接侧的相对侧上设有第三弹性条,所述第三弹性条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锁紧布和第二锁紧布,所述衣身包括前衣面和后衣面,所述前上设有若干条第一弹性条和若干条第二弹性条,所述第一弹性条平行且均距排列在衣体上,所述第二弹性条平行且均距排列在衣体上,所述两第一弹性条之间的距离与两第二弹性条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0.4-0.6,所述两第一弹性条之间距离为4cm-5cm,所述第二弹性条之间距离为8cm-10cm,所述后衣面设有第四弹性条,所述第四弹性条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条两端连接,所述后衣面上还设有第五弹性条,所述第五弹性条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条两端连接,所述前衣面包括用于拉拢的拉链,所述拉链上覆盖有保暖条组,所述保暖条组对半分成第一保暖条片和第二保暖条片,所述前衣面底部和后衣面底部均设有第六弹性条,所述前衣面内和后衣面内均设有第一网格布,所述衣袖上设有若干条平行且均距排列的第七弹性条,所述衣袖与衣身连接端的另一端设有第八弹性条,所述衣袖内设有第二网格布,所述第二网格布由衣袖内延伸至衣袖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衣身上设有防风布,所述防风布内填充有绒毛,所述防风布一端设有第一锁紧布,防风布另一端设有第二锁紧布,所述第一锁紧布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扣,第二锁紧扣上设有两个与第一固定扣相配的第二固定扣,所述防风布与衣身连接侧的相对侧上设有第三弹性条,所述第三弹性条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锁紧布和第二锁紧布,利用防风布进行颈部的防风处理,并且通过内部填充绒毛,保证其保暖性,并且通过第一锁紧布上的第一固定扣和第二锁紧布上第二固定扣配合,使得第一锁紧布与第二锁紧布相叠进行扣紧保暖,以及通过第三弹性条进行上端收拢,进一步达到保暖和防风效果,所述衣身包括前衣面和后衣面,所述前上设有若干条第一弹性条和若干条第二弹性条,所述第一弹性条平行且均距排列在衣体上,所述第二弹性条平行且均距排列在衣体上,所述两第一弹性条之间的距离与两第二弹性条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0.4-0.6,所述两第一弹性条之间距离为4cm-5cm,所述第二弹性条之间距离为8cm-10cm,所述后衣面设有第四弹性条,所述第四弹性条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条两端连接,所述后衣面上还设有第五弹性条,所述第五弹性条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条两端连接,通过两第二弹性条之间距离设置只有4cm-5cm,保证了胸部位置的收紧效果,减少女性胸部凸出而漏风,以小距离的排布,提高收拢效果,进而提高其防风效果,并且通过第三弹性条在腰部进行收紧,保证防风性,提高保暖效果,并且配合第四弹性条和第五弹性条进行背部收紧,来提高整体的保暖效果,所述前衣面包括用于拉拢的拉链,所述拉链上覆盖有保暖条组,所述保暖条组对半分成第一保暖条片和第二保暖条片,通过第一保暖条片和第二保暖条片进行良好的对拉链部分的防风处理,提高保暖效果,所述前衣面底部和后衣面底部均设有第六弹性条,所述前衣面内和后衣面内均设有第一网格布,以第六弹性条底部收拢,减少风从底部进入,并且配合第一网格布进行防风处理,进一步提升整体防风效果,以及通过衣袖上的第七弹性条和第八弹性条,进行配合收紧,来达到防风效果,并且加上第二网格布进行袖口防风,来提示保暖性,综上所述,将衣服所有的开口处进行了收拢阻隔防风处理,提高了穿着的时候的防风性和保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羽绒服,包括衣身和置于衣身两侧的衣袖201,所述衣身上设有防风布301,所述防风布301内填充有绒毛,所述防风布301一端设有第一锁紧布303,防风布301另一端设有第二锁紧布304,所述第一锁紧布303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扣305,第二锁紧扣上设有两个与第一固定扣305相配的第二固定扣,所述防风布301与衣身连接侧的相对侧上设有第三弹性条302,所述第三弹性条302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锁紧布303和第二锁紧布304,所述衣身包括前衣面101和后衣面,所述前上设有若干条第一弹性条102和若干条第二弹性条103,所述第一弹性条102平行且均距排列在衣体100上,所述第二弹性条103平行且均距排列在衣体100上,所述两第一弹性条102之间的距离与两第二弹性条103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0.4-0.6,所述两第一弹性条102之间距离为4cm-5cm,所述第二弹性条103之间距离为8cm-10cm,所述后衣面设有第四弹性条,所述第四弹性条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条102两端连接,所述后衣面上还设有第五弹性条,所述第五弹性条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条103两端连接,所述前衣面101包括用于拉拢的拉链401,所述拉链401上覆盖有保暖条组,所述保暖条组对半分成第一保暖条片501和第二保暖条片502,所述前衣面101底部和后衣面底部均设有第六弹性条104,所述前衣面101内和后衣面内均设有第一网格布105,所述衣袖201上设有若干条平行且均距排列的第七弹性条202,所述衣袖201与衣身连接端的另一端设有第八弹性条203,所述衣袖201内设有第二网格布204,所述第二网格布204由衣袖201内延伸至衣袖201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衣身上设有防风布301,所述防风布301内填充有绒毛,所述防风布301一端设有第一锁紧布303,防风布301另一端设有第二锁紧布304,所述第一锁紧布303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扣305,第二锁紧扣上设有两个与第一固定扣305相配的第二固定扣,所述防风布301与衣身连接侧的相对侧上设有第三弹性条302,所述第三弹性条302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锁紧布303和第二锁紧布304,利用防风布301进行颈部的防风处理,并且通过内部填充绒毛,保证其保暖性,并且通过第一锁紧布303上的第一固定扣305和第二锁紧布304上第二固定扣配合,使得第一锁紧布303与第二锁紧布304相叠进行扣紧保暖,以及通过第三弹性条302进行上端收拢,进一步达到保暖和防风效果,所述衣身包括前衣面101和后衣面,所述前上设有若干条第一弹性条102和若干条第二弹性条103,所述第一弹性条102平行且均距排列在衣体100上,所述第二弹性条103平行且均距排列在衣体100上,所述两第一弹性条102之间的距离与两第二弹性条103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0.4-0.6,所述两第一弹性条102之间距离为4cm-5cm,所述第二弹性条103之间距离为8cm-10cm,所述后衣面设有第四弹性条,所述第四弹性条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条102两端连接,所述后衣面上还设有第五弹性条,所述第五弹性条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条103两端连接,通过两第二弹性条103之间距离设置只有4cm-5cm,保证了胸部位置的收紧效果,减少女性胸部凸出而漏风,以小距离的排布,提高收拢效果,进而提高其防风效果,并且通过第三弹性条302在腰部进行收紧,保证防风性,提高保暖效果,并且配合第四弹性条和第五弹性条进行背部收紧,来提高整体的保暖效果,所述前衣面101包括用于拉拢的拉链401,所述拉链401上覆盖有保暖条组,所述保暖条组对半分成第一保暖条片501和第二保暖条片502,通过第一保暖条片501和第二保暖条片502进行良好的对拉链401部分的防风处理,提高保暖效果,所述前衣面101底部和后衣面底部均设有第六弹性条104,所述前衣面101内和后衣面内均设有第一网格布105,以第六弹性条104底部收拢,减少风从底部进入,并且配合第一网格布105进行防风处理,进一步提升整体防风效果,以及通过衣袖201上的第七弹性条202和第八弹性条203,进行配合收紧,来达到防风效果,并且加上第二网格布204进行袖口防风,来提示保暖性,综上所述,将衣服所有的开口处进行了收拢阻隔防风处理,提高了穿着的时候的防风性和保暖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