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4097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应用,智能手机能够支持的应用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智能手机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用品。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高的安全性需求,多种生物信息解锁方案应运而生,例如指纹解锁,人脸解锁,虹膜解锁等,其中,由于人脸解锁的解锁速度较快,识别成功率较高,使其成为众多智能手机的首要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以期提升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人脸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提取人脸特征数据;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人脸模板;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处理所述目标事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运行有安卓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安卓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服务,所述安全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

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处理所述目标事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运行有安卓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安卓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服务,所述安全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获取单元、发送单元、匹配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所述匹配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处理所述目标事件。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所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其次,通过人脸识别服务向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人脸特征数据;再次,通过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人脸特征数据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处理目标事件。由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可信应用的运行环境相对于安卓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服务安全性更高,故而将人脸特征数据的匹配过程设置由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来完成,可以避免安卓系统的人脸识别服务执行匹配过程时匹配结果被篡改或者人脸模板等数据被窃取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安卓系统和安全系统的系统架构示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移动终端设置有人脸图像采集装置,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可以是通用摄像头模组,如前置摄像头。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壳体、触控显示屏、主板、电池和副板,主板上设置有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前置摄像头130和sim卡槽等,副板上设置有振子、一体音腔、vooc闪充接口,所述前置摄像头130组成该移动终端100的人脸图像采集装置,所述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可以包括摄像头,其中,

所述人脸图像采集装置130,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用于提取人脸特征数据;

所述存储器120,用于存储人脸模板;

所述处理器110,用于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处理所述目标事件。

其中,处理器110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其中,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移动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其次,通过人脸识别服务向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人脸特征数据;再次,通过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人脸特征数据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处理目标事件。由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可信应用的运行环境相对于安卓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服务安全性更高,故而将人脸特征数据的匹配过程设置由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来完成,可以避免安卓系统的人脸识别服务执行匹配过程时匹配结果被篡改或者人脸模板等数据被窃取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方面,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控制摄像头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以及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提取所述真实用户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方面,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开启,并在开启所述闪光灯后的预设时段内连续采集当前用户的多张参考人脸图像;以及根据所述多张参考人脸图像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张参考人脸图像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方面,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确定每张参考人脸图像中人眼的上下眼睑的距离;以及根据所述每张参考人脸图像中人眼的上下眼睑的距离确定当前用户的人眼应激变化趋势;以及检测到确定的所述人眼应激变化趋势满足预设趋势,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方面,所述处理器11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通信授权请求;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接收所述通信授权请求,查询到预设的服务集合中包括所述人脸识别服务,生成鉴权因子,并向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发送携带有所述鉴权因子的通信授权指令,所述鉴权因子用于验证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和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之间通信的合法性;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携带有所述鉴权因子和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的数据包。

请参阅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运行有安卓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安卓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服务,所述安全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如图所示,本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s201,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

其中,目标事件例如可以是解锁事件或者支付事件,解锁事件例如可以包括熄屏解锁事件、应用启动解锁事件、文件开启解锁事件等,支付事件例如可以包括大额支付事件、小额支付事件、闪付/快捷支付事件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其中,如图2b所示,移动终端运行有富执行环境(richexecutionenvironment,ree,ree)和可信执行环境(trustexecutionenvironment,tee),其中ree例如对应安卓系统,tee对应所述安全系统,tee具有其自身的执行空间,也就是说在tee的环境下也有一个操作系统。tee环境比richos(普通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更高。tee所能访问的软硬件资源是与richos分离的。tee提供了可信应用ta的安全执行环境,同时也保护ta的资源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访问权限。为了保证tee本身的可信根,tee在安全启动过程中是要通过验证并且与安卓操作系统隔离的。在tee中,每个ta是相互独立的,而且不能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互相访问。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是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系统对应的可信执行环境(trustexecutionenvironment,tee)所支持的应用中的可信应用。

s202,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s203,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

s204,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处理所述目标事件。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其次,通过人脸识别服务向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人脸特征数据;再次,通过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人脸特征数据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处理目标事件。由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可信应用的运行环境相对于安卓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服务安全性更高,故而将人脸特征数据的匹配过程设置由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来完成,可以避免安卓系统的人脸识别服务执行匹配过程时匹配结果被篡改或者人脸模板等数据被窃取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控制摄像头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提取所述真实用户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人脸特征数据提取之前,移动终端会针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活体检测,并且只有在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的情况下才执行特征数据提取操作,从而可以避免假照片等非法人脸识别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开启,并在开启所述闪光灯后的预设时段内连续采集当前用户的多张参考人脸图像;根据所述多张参考人脸图像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闪光灯会激发用户人眼的应激反应,那么移动终端连续采集到的图像的内容必然会发生变化,而照片等非法识别情况下,移动终端连续采集到的图像的内容一般不会随着闪光灯的开启而发生变化,故而可以筛选出真实用户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多张参考人脸图像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每张参考人脸图像中人眼的上下眼睑的距离;根据所述每张参考人脸图像中人眼的上下眼睑的距离确定当前用户的人眼应激变化趋势;检测到确定的所述人眼应激变化趋势满足预设趋势,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

其中,预设趋势例如可以是眯眼趋势或者闭眼趋势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可见,本示例中,移动终端通过对比人眼应激变化趋势和预设趋势,能够准确识别出真实用户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有利于提高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通信授权请求;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接收所述通信授权请求,查询到预设的服务集合中包括所述人脸识别服务,生成鉴权因子,并向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发送携带有所述鉴权因子的通信授权指令,所述鉴权因子用于验证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和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之间通信的合法性;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携带有所述鉴权因子和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在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首先验证数据包中的鉴权因子合法,则提取该数据包中的人脸特征数据。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鉴权因子能够有效保证安卓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服务和安全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可信应用之间的通信的安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与所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运行有安卓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安卓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服务,所述安全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如图所示,本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s301,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控制摄像头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

s302,所述移动终端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

s303,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提取所述真实用户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

s304,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s305,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

s306,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处理所述目标事件。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其次,通过人脸识别服务向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人脸特征数据;再次,通过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人脸特征数据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处理目标事件。由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可信应用的运行环境相对于安卓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服务安全性更高,故而将人脸特征数据的匹配过程设置由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来完成,可以避免安卓系统的人脸识别服务执行匹配过程时匹配结果被篡改或者人脸模板等数据被窃取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人脸特征数据提取之前,移动终端会针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活体检测,并且只有在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的情况下才执行特征数据提取操作,从而可以避免假照片等非法人脸识别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与所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运行有安卓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安卓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服务,所述安全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如图所示,本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s401,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控制摄像头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

s402,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开启,并在开启所述闪光灯后的预设时段内连续采集当前用户的多张参考人脸图像;

s403,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每张参考人脸图像中人眼的上下眼睑的距离;

s404,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每张参考人脸图像中人眼的上下眼睑的距离确定当前用户的人眼应激变化趋势;

s405,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确定的所述人眼应激变化趋势满足预设趋势,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

s406,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提取所述真实用户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

s407,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通信授权请求;

s408,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接收所述通信授权请求,查询到预设的服务集合中包括所述人脸识别服务,生成鉴权因子,并向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发送携带有所述鉴权因子的通信授权指令,所述鉴权因子用于验证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和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之间通信的合法性;

s409,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携带有所述鉴权因子和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的数据包。

s4010,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

s4011,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处理所述目标事件。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其次,通过人脸识别服务向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人脸特征数据;再次,通过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人脸特征数据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处理目标事件。由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可信应用的运行环境相对于安卓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服务安全性更高,故而将人脸特征数据的匹配过程设置由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来完成,可以避免安卓系统的人脸识别服务执行匹配过程时匹配结果被篡改或者人脸模板等数据被窃取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人脸特征数据提取之前,移动终端会针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活体检测,并且只有在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的情况下才执行特征数据提取操作,从而可以避免假照片等非法人脸识别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闪光灯会激发用户人眼的应激反应,那么移动终端连续采集到的图像的内容必然会发生变化,而照片等非法识别情况下,移动终端连续采集到的图像的内容一般不会随着闪光灯的开启而发生变化,故而可以筛选出真实用户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此外,移动终端通过对比人眼应激变化趋势和预设趋势,能够准确识别出真实用户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有利于提高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鉴权因子能够有效保证安卓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服务和安全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可信应用之间的通信的安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与所述图2a、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

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处理所述目标事件。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其次,通过人脸识别服务向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人脸特征数据;再次,通过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人脸特征数据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处理目标事件。由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可信应用的运行环境相对于安卓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服务安全性更高,故而将人脸特征数据的匹配过程设置由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来完成,可以避免安卓系统的人脸识别服务执行匹配过程时匹配结果被篡改或者人脸模板等数据被窃取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控制摄像头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以及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提取所述真实用户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开启,并在开启所述闪光灯后的预设时段内连续采集当前用户的多张参考人脸图像;以及根据所述多张参考人脸图像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张参考人脸图像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确定每张参考人脸图像中人眼的上下眼睑的距离;以及根据所述每张参考人脸图像中人眼的上下眼睑的距离确定当前用户的人眼应激变化趋势;以及检测到确定的所述人眼应激变化趋势满足预设趋势,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通信授权请求;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接收所述通信授权请求,查询到预设的服务集合中包括所述人脸识别服务,生成鉴权因子,并向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发送携带有所述鉴权因子的通信授权指令,所述鉴权因子用于验证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和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之间通信的合法性;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携带有所述鉴权因子和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的数据包。

与上述实施例一致的,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所述移动终端运行有安卓系统和安全系统,所述安卓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服务,所述安全系统中运行有人脸识别可信应用,该移动终端600包括获取单元601、发送单元602、匹配单元603和处理单元604,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601,用于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602,用于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

所述匹配单元603,用于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所述人脸特征数据与所述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

所述处理单元604,用于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处理所述目标事件。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针对目标事件的人脸识别请求时,通过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其次,通过人脸识别服务向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人脸特征数据;再次,通过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将人脸特征数据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模板集合中的人脸模板进行匹配,以生成匹配结果;最后,根据匹配结果处理目标事件。由于安全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可信应用的运行环境相对于安卓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服务安全性更高,故而将人脸特征数据的匹配过程设置由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来完成,可以避免安卓系统的人脸识别服务执行匹配过程时匹配结果被篡改或者人脸模板等数据被窃取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获取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方面,所述获取单元601具体用于: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控制摄像头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以及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提取所述真实用户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方面,所述获取单元601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开启,并在开启所述闪光灯后的预设时段内连续采集当前用户的多张参考人脸图像;以及根据所述多张参考人脸图像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张参考人脸图像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方面,所述获取单元601具体用于:确定每张参考人脸图像中人眼的上下眼睑的距离;以及根据所述每张参考人脸图像中人眼的上下眼睑的距离确定当前用户的人眼应激变化趋势;以及检测到确定的所述人眼应激变化趋势满足预设趋势,确定采集到的所述人脸图像为真实用户人脸图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所述人脸特征数据方面,所述发送单元602具体用于: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通信授权请求;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接收所述通信授权请求,查询到预设的服务集合中包括所述人脸识别服务,生成鉴权因子,并向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发送携带有所述鉴权因子的通信授权指令,所述鉴权因子用于验证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和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之间通信的合法性;以及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向所述人脸识别可信应用发送携带有所述鉴权因子和所述人脸特征数据的数据包。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装置实施例所描述的移动终端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呈现。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单元”应当理解为尽可能最宽的含义,用于实现各个“单元”所描述功能的对象例如可以是集成电路asic,单个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芯片组)和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实现上述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

其中,获取单元601和发送单元602可以是通信接口,匹配单元603和处理单元604可以是处理器或者控制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所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所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所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所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