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外壳以及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42586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笔记本外壳,本发明还涉及用与上述笔记本外壳的涂层材料,还涉及上述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脑已成为消费者学习和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人每天要长时间面对电脑。笔记本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赢得人们的喜爱。目前,笔记本的外壳大多采用喷涂工艺、钢琴烤漆工艺制造外壳装饰面,使用一段时间后,装饰面会产生磨损,影响外观。为了保证笔记本的美观度,人们大多会选择笔记本a面外壳贴膜,很多商家在销售本本外壳贴膜的时候打着“可贴n次”的旗号,实际一些质量好的静电吸附的外壳贴膜(价格要高一倍以上),在无尘环境下是可以实现多次重复贴的。但是,一些用特殊黏合剂吸附的外壳贴膜,通常都不能实现多次重贴,除非是贴敷时间比较短,比如10小时内,在黏合剂黏性没有达到峰值前,都可以揭下来重贴。笔记本的a面外壳贴膜不同于其他贴膜,因为有完整的图案,所以在贴敷的时候一定要跟外壳对上号,否则贴得不正,影响美观。因此,使用非常不便,并且后期处理时,外壳表面上会沾上胶质层,难以处理干净,并且处理过程中会二次损害笔记本外壳。但若要整体更换笔记本外壳,不仅成本高,而且工艺复杂,易损害显示屏,影响笔记本的使用寿命。

且随着科技进步,笔记本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对于长期电脑工作者以及孕妇而言,笔记本外壳辐射问题一直没有有效解决,通过加套辐射套影响电脑散热或穿着防辐射服影响使用舒适度。另外,笔记本的可移动特性也决定了其严重的磨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外壳,拆装方便且防辐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外壳的涂层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外壳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记本外壳,包括壳体,壳体的内表面镀有铜涂层,壳体包括笔记本主体、显示屏组件,显示屏组件铰接在笔记本主体的一侧;壳体还包括插孔、装饰壳安装槽、凸块、插接扣和装饰盖,显示屏组件的后侧设置有装饰壳安装槽,装饰壳安装槽的上端边沿中部设置有一凸块,装饰壳安装槽的两侧均匀且对称设置有数个插孔,装饰盖的内壁设置有数个与插孔相对应的插接扣,且装饰盖通过插孔、插接扣相配合卡接在装饰壳安装槽内,壳体内外表面还涂有涂料。

优选地,铜涂层厚度为0.15-0.2mm。

一种笔记本外壳涂料,按质量比组成包括: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61-63份、正丁醇25-30份、氨基硅烷偶联剂15-20份、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5-10份、二甲苯8-15份、改性球形羰基铁粉20-30份、环氧树脂4.5-9份、氧化铝颗粒10-20份、硼砂10-12份、去离子水50-80份。

一种笔记本外壳涂料,按质量比组成包括: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62份、正丁醇30份、氨基硅烷偶联剂17份、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8份、二甲苯10份、改性球形羰基铁粉25份、环氧树脂8份、硼砂11份、氧化铝颗粒14份、去离子水80份。

一种笔记本外壳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质量比称取以下组成: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61-63份、正丁醇25-30份、氨基硅烷偶联剂15-20份、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5-10份、二甲苯8-15份、改性球形羰基铁粉20-30份、环氧树脂4.5-9份、氧化铝颗粒10-20份、硼砂10-12份、去离子水50-80份;

步骤2,将氨基硅烷偶联剂、二甲苯、改性球形羰基铁粉中混合搅匀后静置30min,再加入环氧树脂搅匀后用高速剪切10-20分钟,静置冷却;

步骤3,将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正丁醇混合搅拌70-80℃下反应1-3小时,再依次加入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硼砂、氧化铝颗粒、去离子水混合搅拌0.5-1小时;

步骤4,将步骤2所得原料加入步骤3中,高速剪切5-10分钟静置冷却得到涂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笔记本外壳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装饰面磨损后,可以直接更换,或者取下进行贴膜,给使用者带来方便。且通铜过涂层的设置达到防辐射的效果;本发明的涂料能提高笔记本的耐高温、耐磨损及防火性能,同时有效吸收电脑辐射,适合笔记本类移动工作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笔记本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笔记本主体,2.显示屏组件,3.插孔,4.装饰壳安装槽,5.凸块,6.插接扣,7.装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笔记本外壳,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壳体的内表面镀有铜涂层,壳体包括笔记本主体1、显示屏组件2,显示屏组件2铰接在笔记本主体1的一侧;壳体还包括插孔3、装饰壳安装槽4、凸块5、插接扣6和装饰盖7,显示屏组件2的后侧设置有装饰壳安装槽4,装饰壳安装槽4的上端边沿中部设置有一凸块5,装饰壳安装槽4的两侧均匀且对称设置有数个插孔3,装饰盖7的内壁设置有数个与插孔3相对应的插接扣6,且装饰盖7通过插孔3、插接扣6相配合卡接在装饰壳安装槽4内,壳体内外表面还涂有涂料。

优选地,铜涂层厚度为0.15-0.2mm。

一种笔记本外壳涂料,按质量比组成包括: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61-63份、正丁醇25-30份、氨基硅烷偶联剂15-20份、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5-10份、二甲苯8-15份、改性球形羰基铁粉20-30份、环氧树脂4.5-9份、氧化铝颗粒10-20份、硼砂10-12份、去离子水50-80份。

一种笔记本外壳涂料,按质量比组成包括: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62份、正丁醇30份、氨基硅烷偶联剂17份、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8份、二甲苯10份、改性球形羰基铁粉25份、环氧树脂8份、硼砂11份、氧化铝颗粒14份、去离子水80份。

一种笔记本外壳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质量比称取以下组成: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61-63份、正丁醇25-30份、氨基硅烷偶联剂15-20份、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5-10份、二甲苯8-15份、改性球形羰基铁粉20-30份、环氧树脂4.5-9份、氧化铝颗粒10-20份、硼砂10-12份、去离子水50-80份;

步骤2,将氨基硅烷偶联剂、二甲苯、改性球形羰基铁粉中混合搅匀后静置30min,再加入环氧树脂搅匀后用高速剪切10-20分钟,静置冷却;

步骤3,将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正丁醇混合搅拌70-80℃下反应1-3小时,再依次加入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硼砂、氧化铝颗粒、去离子水混合搅拌0.5-1小时;

步骤4,将步骤2所得原料加入步骤3中,高速剪切5-10分钟静置冷却得到涂料。

本发明一种笔记本外壳的原理为:装饰盖7通过插孔3、插接扣6相配合卡接在装饰壳安装槽4内,安装方便快捷,需要贴上贴膜时,直接将装饰盖7拆下进行贴膜,需要更换装饰盖7时,将其直接撬下来换上新的即可。

实施例1

一种笔记本外壳涂料,按质量比组成包括: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61份、正丁醇25份、氨基硅烷偶联剂15份、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5份、二甲苯8份、改性球形羰基铁粉20份、环氧树脂4.5、硼砂10份、氧化铝颗粒10份、去离子水50份。

涂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氨基硅烷偶联剂、二甲苯、改性球形羰基铁粉中混合搅匀后静置30min,再加入环氧树脂搅匀后用高速剪切10分钟,静置冷却;

步骤b,将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正丁醇混合搅拌70℃下反应1小时,再依次加入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硼砂、氧化铝颗粒混合搅拌0.5小时;

步骤c,将步骤a所得原料加入步骤b中,高速剪切5分钟静置冷却得到涂料。涂料应用:在笔记本外壳外涂刷丙酮后干燥1小时后涂刷上述涂料。

实施例2

一种笔记本外壳涂料,按质量比组成包括: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65份、正丁醇30份、氨基硅烷偶联剂20份、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10份、二甲苯15份、改性球形羰基铁粉30份、环氧树脂9份、硼砂12份、氧化铝颗粒20份、去离子水80份。

涂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氨基硅烷偶联剂、二甲苯、改性球形羰基铁粉中混合搅匀后静置30min,再加入环氧树脂搅匀后用高速剪切20分钟,静置冷却;

步骤b,将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正丁醇混合搅拌80℃下反应3小时,再依次加入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硼砂、氧化铝颗粒混合搅拌1小时;

步骤c,将步骤a所得原料加入步骤b中,高速剪切10分钟静置冷却得到涂料。涂料应用:在笔记本外壳外涂刷丙酮后干燥2小时后涂刷上述涂料。

实施例3

一种笔记本外壳涂料,按质量比组成包括: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62份、正丁醇23份、氨基硅烷偶联剂17份、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8份、二甲苯10份、改性球形羰基铁粉25份、环氧树脂8份、硼砂11份、氧化铝颗粒14份、去离子水65份。

涂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氨基硅烷偶联剂、二甲苯、改性球形羰基铁粉中混合搅匀后静置30min,再加入环氧树脂搅匀后用高速剪切14分钟,静置冷却;

步骤b,将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正丁醇混合搅拌78℃下反应2.5小时,再依次加入三丁基甲基丙烯酸锡、硼砂、氧化铝颗粒混合搅拌0.8小时;

步骤c,将步骤a所得原料加入步骤b中,高速剪切8分钟静置冷却得到涂料。涂料应用:在笔记本外壳外涂刷丙酮后干燥1.5小时后涂刷上述涂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