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变电站设备可视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47373阅读:1126来源:国知局
传统变电站设备可视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二次回路可视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统变电站设备可视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变电站的接线日益复杂,变电站的智能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智能变电站基于iec61850标准制定了相应的scd文件,通过阅读scd文件可以方便的看出整个变电站各个设备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保护装置之间的联系,方便检修人员对整个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例如:申请公布号cn105576830a公开一种变电站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自动化设备、智能控制单元、物理隔离、规约转换装置、视频处理单元、电力局域网、数据服务器、用户控制终端;所述自动化设备与智能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物理隔离与所述规约装换装置和所述视频处理单元连接,所述视频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电力局域网与所述数据服务器连接,所述用户控制终端采用浏览器或服务器技术连接数据服务器;智能控制单元设置有智能操作程序,用于接收操作指令并智能控制自动化设备;申请公布号cn104125084a公开一种变电站智能化网络安全事件可视化系统,它由数据获取模块、拓扑数据的分簇模块、受力布局控制模块、网络拓扑图的优化模块、可视化模块及异常数据的坐标映射模块组成,其中: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主动测量获得真实网络的物理连接状况,从而获得网络底层路由器拓扑连接关系数据、同时,获取异常数据和whois定位库信息,形成网络拓扑图;拓扑数据的分簇模块,用于将获得的拓扑数据进行分簇处理,并为每个簇的中心分配唯一的标识;异常数据的坐标映射模块,用于将获得的异常数据的坐标映射到拓扑数据的分簇模块进行分簇之后的网络拓扑图上,并将异常事件对应的点进行标示,获得标示有异常事件的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的优化模块,用于将标示有异常事件的网络拓扑图进行划分获得优化后的拓扑图,使各个簇之间能够均匀;受力布局控制模块,用于将经过网络拓扑图的优化模块处理获得的网络拓扑图根据受力平衡的原则进行摆放,获得布局后的拓扑图;可视化模块,用于将布局后的拓扑图进行可视化。

上述两种系统仅适合对智能变电站的设备进行可视化,然而传统变电站的保护屏之间集成度较低,是通过阅读纸质原理图或端子排图进行比较,但是图纸查阅不够清晰直观,在工作中容易遗漏危险点,给定检和技改带来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传统变电站设备可视化方法,结合人机交互技术将传统变电站设备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使二次回路以清晰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将传统变电站的变电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或者数据传输关系进行树状图进行展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传统变电站设备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变电站内传统二次电力设备和连接线路的信息进行采集和分类;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分类后的装置信息打包上传存储:绑定、加密、打包,然后编码后存储;

步骤三:进行树状图可视化展示,树状图中的连接线路标示箭头,箭头指向信息传递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传统二次电力设备分为一级、二级传统二次电力设备,对一级、二级传统二次电力设备以及连接线路进行命名,并将一级、二级传统二次电力设备和电缆的名称、型号信息进行采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一级传统二次电力设备为5032断路器保护屏,二级传统二次电力设备为第一套线路保护屏、第二套线路保护屏、5032断路器端子箱、5033断路器保护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在获取传统二次电力设备树状连接关系及电气属性时,需要梳理传统二次电力设备树状连接关系并建立电气属性的逻辑关联与限制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传统变电设备的名称和连接关系以直观形式展现出来,人机交互界面清晰直观,方便学习和查找相关二次回路。

2、使用该专利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作业时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箭头方向代表开入、开出的方向,箭头指向开入屏,保护屏间每根电缆所包含的二次回路可以通过双击连线,展现出来实施例中说明不清楚,技术手段不完整,可增加详细的技术原理,可能包括软件和硬件组成相比查阅传统站的端子排图,节省时间,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变电站内传统二次电力设备和连接线路的树状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电缆32wd-132a的二次回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传统变电站设备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变电站内传统二次电力设备和连接线路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分类,传统二次电力设备分为一级、二级传统二次电力设备,对一级、二级传统二次电力设备以及连接线路的进行命名,命名规则根据二次回路图纸,并将一级、二级传统二次电力设备和电缆的名称、型号信息进行采集,本实施例定义一级传统二次电力设备为5032断路器保护屏,二级传统二次电力设备为第一套线路保护屏、第二套线路保护屏、5032断路器端子箱、5033断路器保护屏,5032断路器保护屏和第一套线路保护屏之间通过电缆32wd-131a、32wd-131b和136n相连接,5032断路器保护屏和第二套线路保护屏之间通过电缆32wd-131a、32wd-131b、32wd-132a和32wd-132b相连接,5032断路器保护屏和5033断路器保护屏之间通过电缆33wd-134b、32wd-134b、32wd-134a、33wd-134d和33wd-134a相连接,5032断路器保护屏和5032断路器端子箱之间通过电缆32wd-121、32wd-127a和32wd-127b相连接;

结合变电站保护二次回路图和现场实际接线,将5032断路器保护屏与其它保护屏之间的联系逐个统计,统计时以电缆为单位,每个电缆一般包含实现一个功能的所有二次回路和若干备用芯,以电缆32wd-132a为例,其所含的二次回路为020、021、022、023。将所有二次回路按照保护屏、电缆、二次回路号分层统计,人工将其登记并形成一个excel表格,该表格可以方便导入。其它保护屏类似。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分类后的装置信息打包上传存储:绑定、加密、打包,然后编码后存储;

步骤三:基于计算机和php生成的一个可视化软件,通过软件自动读取形成的二次回路相关回路,进行树状图可视化展示,树状图中的连接线路标示箭头,箭头指向信息传递方向,在获取传统二次电力设备树状连接关系及电气属性时,依据二次回路图纸,梳理传统二次电力设备树状连接关系并建立电气属性的逻辑关联与限制关系。

本发明将传统变电站的二次回路以清晰、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它使用方便,对操作环境要求低,适用于windows(xp、7、8等)系统。当变电站进行改扩建或者技术改造工作时,只需工作人员根据图纸变化情况进行一次录入工作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