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92324发布日期:2019-05-31 20:28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关于一种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尤其是一种可提供直接配送的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物流在物品的配送都需要至少拆成一笔甚至多笔的物品配送单。请参考图1为传统之物流配送流程图。如图1所示,a1至a6为寄件点,别要将物品送至对应的收件点d1至d6,中间会经过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例如营业所b1至b4以及转运站c1与c2。以寄件点a6与收件点d6为例,小型的物流车t1至寄件点a6取件后,会先送到营业所b2进行物品的收集与分类。接着,利用中大型的物流车t2将营业所b2(例如大安区营业所)分类好的物品运送到转运站c1(例如台北转运站)。然后,大型的物流车t3将物品由转运站c1转运到转运站c2(例如高雄转运站)。之后,利用中大型的物流车t4再由转运站c2继送至营业所b4(例如左营区营业所)。最后,再用小型的物流车t5送件到指定的收件点d6。这种多笔配送单转运的方式适合较为长途的运送,可以有效地将物品依据寄件点与收件点进行分类与收集。然而,对于一些短距离的物品运送,传统的多笔配送单转运的方式反而会造成运送时间加长,导致运送成本的增加,也无法使收件者快速地收到物品。

因此,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物流管理方法,以降低运送成本,同时提供更便捷的配送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之目的为提供一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在配送前先将托运单中的寄件点与收件点进行分析。当寄件点与收件点符合直接配送的条件时,本发明的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将直接配送的收件点加入负责取件作业的物流车的行车路线中,由负责取件作业的物流车直接将物品送至收件点,不送到物流业车所定义的集货点。以此方式,可以减少传统转运配送的所花费的时间与成本,同时使收件人可以更快速地收到物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流数据管理方法,适用于一电子装置。前述电子装置包含一处理器、一内存以及一输入输出接口。前述处理器连接于前述内存以及前述输入输出接口。前述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前述电子装置接收一托运单数据,前述托运单数据报含一寄件点以及一收件点对应于前述寄件点。前述处理器利用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一参数判断是否进行直接配送。以及,当判断进行直接配送时,前述处理器产生一直接配送之指令。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参数为一行政区域、一行车距离、一行车成本或一行车时间。前述行政区为一邮政编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托运单数据进一步包含流水编号、一寄件人、一收件人、一物品类别。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物流数据管理方法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当确认不进行直接配送时,前述处理器产生一转运配送之指令。前述电子装置收集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以及前述转运配送之指令,产生一需求点清单。依据前述需求点清单,前述处理器计算一最佳路线规划。以及,依据前述最佳路线规划,前述电子装置分配配送任务给至少一物流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物流数据管理方法,适用于一电子装置。前述电子装置包含一处理器、一内存以及一输入输出接口。前述处理器连接于前述内存以及前述输入输出接口。前述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前述电子装置依据至少一寄件点产生一行车路线。前述电子装置接收至少一托运单数据,前述托运单数据报含一收件点对应前述寄件点。前述处理器利用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一参数判断是否进行直接配送。以及,当判断进行直接配送时,前述电子装置更新前述行车路线。

为达上述目地,本发明更提供一种物流数据管理系统,包含一电子装置。前述电子装置包含一处理器、一内存以及一输入输出接口。前述处理器连接于前述内存以及前述输入输出接口。前述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前述电子装置接收一托运单数据,前述托运单数据报含一寄件点以及一收件点对应于前述寄件点。前述处理器利用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一参数判断是否进行直接配送。以及,当判断进行直接配送时,前述处理器产生一直接配送之指令。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在配送前先将托运单中的寄件点与收件点进行分析。当寄件点与收件点符合直接配送的条件时,本发明的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将直接配送的收件点加入负责取件作业的物流车的行车路线中,由负责取件作业的物流车直接将物品送至收件点,不送到物流业车所定义的集货点。以此方式,可以减少传统转运配送的所花费的时间与成本,同时使收件人可以更快速地收到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物流配送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适用之电子装置之方块示意图;图2b为图2a之电子装置100之应用模块方块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之具体实施例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7a为取件物流车依据复数寄件点之行车路线示意图;图7b为加入直接配送收件点后之更新的行车路线。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处理器

120内存

130输入输出接口

140托运单管理模块

150输配送流程管理模块

160排程输入产生模块

170排程计算模块

a1、a2、a3、a4、a5、a6寄件点

b1、b2、b3、b4营业所

c1、c2转运站

d1、d2、d3、d4、d5、d6收件点

s100、s200、s300物流数据管理方法

s101~s108、s201~s211、步骤

s301~306

t1、t2、t3、t4、t5物流车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一种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先参考图2a与图2b,图2a为本发明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适用之电子装置100之方块示意图。图2b为图2a之电子装置100之应用模块方块示意图。如图2a所示,本发明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适用之电子装置100包含一处理器110、一内存120以及一输入输出接口130。前述处理器110连接于前述内存120以及前述输入输出接口130。前述电子装置100可为一物流管理服务器,用于接收、储存以及处理各种物流资料。前述输入输出接口130用于接收数据或是接收指令。前述内存120用于储存前述物流数据。前述处理器110用于处理前述物流数据。

请参考图2b,前述电子装置100包含各种物流管理的软件应用模块,例如包含一托运单管理模块140、一输配送流程管理模块150、一排程输入产生模块160以及一排程计算模块170。前述托运单管理模块140用于纪录需执行任务之托运单信息。前述托运单信息包含流水编号、寄件人、寄件点、收件人、收件点以及物品类别。前述输配送流程管理模块150用于记录物流业者预先设定的输配送流程表,并依据前述托运单信息产生最先未执行之输配送作业。前述输配送流程表包含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与物流规则。前述集货点包含营业所与转运站。前述最先未执行之输配送作业为物品当下所在地点至下一个接收地点之信息。前述排程输入产生模块160的功能为产生或更新物流需求点。前述物流需求点包含地点、需求类别。前述需求类别包含取件、转运以及送件。前述排程计算模块170用于计算物流车之行车路线,例如利用最短路径法、最短时间法或是最小成本法计算物流车之行车路线。前述行车路线的规划可依照物流业者的需求定义出最佳的路线,包含但不限于最短路径法、最短时间法或是最小成本法。

本发明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为一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执行于前述电子装置100中。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s100之流程图。前述物流数据管理方法s100包含步骤s101至s108。在步骤s101中,前述电子装置100接收一托运单数据,前述托运单数据报含一寄件点以及一收件点对应于前述寄件点。前述托运单数据除了包含前述寄件点以及前述收件点之外,可进一步包含一流水编号、一寄件人、一收件人以及一物品类别。在步骤s102中,前述处理器110利用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一参数判断是否进行直接配送。前述参数为一行政区域、一行车距离、一行车成本或一行车时间。前述行政区域为一邮地区号。直接配送是指不经过转运的方式,由进行取件的物流车在寄件点取件之后,直接运送至收件点,不送往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以此方式,可以减少转运的成本,使收件人可以更快速地收到物品。在步骤s103中,当前述处理器110判断进行直接配送时,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一直接配送之指令。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为配送之物品不送往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例如营业所获转运站),直接由取件的物流车将物品送至收件点。举例来说,当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政区域同为大安区(邮政编码为106)时,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负责收取物品的物流车接收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将物品直接送至收件点,不送往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或者,当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车距离小于一默认值时(例如小于5公里),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负责收取物品的物流车接收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将物品直接送至收件点。或者,当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车成本小于一默认值时(例如小于新台币30块),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负责收取物品的物流车接收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将物品直接送至收件点。或者,当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车时间小于一默认值时(例如小于20分钟),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负责收取物品的物流车接收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将物品直接送至收件点。在步骤s104中,当处理器110判断不进行直接配送时,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一转运配送之指令。转运配送之指令为配送之物品需经过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例如营业所与转运站),将寄件点与收件点之间的距离拆分成多笔运送数据的方式。举例来说,当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政区域不在同一行政区时,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前述转运配送之指令,负责收取物品的物流车接收前述转运配送之指令,将物品送至营业所或是转运站。在步骤s105中,前述电子装置100收集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与前述转运配送之指令,产生一需求点清单。前述需求点清单包含物品下一阶段接收地点以及下一阶段需求作业。当物品为直接配送时,下一阶段接收地点为收件点;下一阶段需求作业为送件作业。当物品为转运配送时,下一阶段接收地点为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例如营业所或转运站);下一阶段需求作业为转运作业。在步骤s106中,前述处理器110依据前述需求点清单,计算一最佳路线规划。计算前述最佳路线规划的方法包含但不限于最短路径法。在步骤s107中,前述电子装置100依据前述最佳路线规划,分配配送任务给至少一物流车。在步骤s108中,前述物流车执行前述配送任务。

请参考图4,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200之流程图。如图4所示,前述物流数据管理方法200包含步骤s201至s211。在步骤s201中,前述电子装置100接收一托运单数据。前述托运单数据报含一寄件点以及一收件点对应于前述寄件点。在步骤s202中,前述处理器110判断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是否在同一行政区域。在步骤s203中,当前述处理器110判断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在同一行政区时,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一直接配送之指令。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为配送之物品不经过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例如营业所与转运站),直接由取件的物流车将物品送至收件点。在步骤s204中,当前述处理器110判断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不在同一行政区(即步骤s203判断为否)时,前述处理器110判断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车距离是否小于一默认值(例如是否小于5公里)。当步骤s204判断为是时,进入步骤s203。当步骤s204判断为否时,进入步骤s205。在步骤s205中,前述处理器110判断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车成本是否小于一默认值(例如是否小于新台币30块)。当步骤s205判断为是时,进入步骤s203。当步骤s205判断为否时,进入步骤s206。在步骤s206中,前述处理器110判断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车时间是否小于一默认值(例如是否小于20分钟)。当步骤s206判断为是时,进入步骤s203,当步骤s206判断为否时,进入步骤s207。在步骤s207中,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一转运配送之指令。前述转运配送之指令为配送之物品需经过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例如营业所与转运站),将寄件点与收寄点之间的距离拆分成多笔运送数据的方式。在步骤s208中,前述电子装置100收集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与前述转运配送之指令,产生一需求点清单。前述需求点清单包含物品下一阶段接收地点以及下一阶段需求作业。当物品为直接配送时,下一阶段接收地点为收件点;下一阶段需求作业为送件作业。当物品为转运配送时,下一阶段接收地点为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例如营业所或转运站);下一阶段需求作业为转运作业。在步骤s209中,前述处理器110依据前述需求点清单,计算一最佳路线规划。计算前述最佳路线规划的方法包含但不限于最短路径法、最短时间法或是最小成本法。在步骤s210中,前述电子装置100依据前述最佳路线规划,分配配送任务给至少一物流车。在步骤s211中,由物流车执行前述配送任务。

请参考图5,为本发明之具体实施例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示意图。如图5所示,寄件点a1至a6分别对应收件点d1至d6。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为营业所b1至b4与转运站c1与c2。其中,寄件点a1至a3所寄出的物件由小型的物流车t1取件之后先送到营业所b1,再由中大型的物流车t2集约送至转运站c1,之后由大型的物流车t3转运至转运站c2。在转运站c2进行分类之后,再由中大型的物流车t4继送到营业所b3,最后由小型的物流车t5分别配送至对应的收件点d1至d3。寄件点a4则依序经由物流车t1送至营业所b2、由物流车t2送至转运站c1、由物流车t3转运站c2、以及由物流车t4送至营业所b4,最后由物流车t5送至收件点d4。寄件点a5所对应的收件点d5之行车距离或行车时间小于一默认值(例如行车距离小于5公里或行车时间小于20分钟),则采用直接配送的方式,直接由取件的物流车t1将物品送至收件点d5,不送到营业所及转运站进行转运。同样的,寄件点a6所对应的收件点d6在同一行政区域,因此采用直接配送的方式,直接由取件的t1物流车将物品送至收件点d6。因此,本发明的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可在配送之前先将托运单数据进行分析。当物品的寄件点与收件点符合直接配送的条件时,本发明的物流数据管理方法产生直接配送的指令,并依照直接配送的指令与原本转运配送之指令产生需求点列表,并规划最佳路线规划。而物流车再依据直接配送与转运配送的最佳路线规划进行取件与送件的作业。以此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降低配送成本,使收件人更快地收到物品。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物流数据管理系统,其包含如图2a所示之电子装置100。并且,本发明之物流数据管理系统用于执行包含如图3所示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s100。前述电子装置100以及前述物流数据管理方法s100运作方式请参考上述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考图6、图7a与图7b,图6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300之流程图。图7a为取件物流车依据复数寄件点之行车路线示意图。图7b为加入直接配送收件点后之更新的行车路线。如图6所示,前述物流数据管理方法300包含步骤s301至步骤s306。在步骤s301中,前述电子装置100依据至少一寄件点产生一行车路线。一般来说,物流车在进行取件的时候,会事先依据要进行取件之寄件点的方位规划好行车路线。前述进行取件之寄件点可来自于寄件人所提出的地点,或是物流业者所定义的要进行取件作业的寄件点。举例来说,如图7a所示,由营业所b1所出发的物流车t1需至寄件点a1至a6进行取件作业,依据最短路径法或是其他方法所规划的路线为依序经过寄件点a6、寄件点a4、寄件点a5、寄件点a3、寄件点a2、寄件点a1。物流车t1在每个寄件点完成取件作业后,再返回到营业所b1。在步骤s301中,前述电子装置100进一步产生一在前述寄件点进行取件作业之指令。

在步骤s302中,前述电子装置100接收至少一托运单数据。前述托运单数据报含一收件点对应前述寄件点。确切来说,物流业者在寄件点取得托运单后,可以利用一手执装置输入托运单数据(扫描或是手动输入),并将托运单数据利用无线网络传输给前述电子装置100。前述托运单数据除了包含收件点之外,进一步包含一流水编号、一寄件人、一收件人、一物品类别等数据。

在步骤s303中,前述电子装置100之处理器110利用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一参数判断是否进行直接配送。前述参数为行政区域、行车距离、行车成本或是行车时间。前述行政区域为一邮地区号。直接配送是指不经过转运的方式,负责取件的物流车在寄件点取件之后,直接运送至收件点。以此方式,可以减少转运的成本,使收件人可以更快速地收到物品。在步骤s304中,当处理器110判断进行直接配送时,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一直接配送之指令。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为配送之物品不经过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货点,直接由取件的物流车将物品送至收件点。举例来说,当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政区域为同一行政区时,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负责收取物品的物流车接收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将物品直接送至收件点。或者,当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车距离小于一默认值时(例如小于5公里),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负责收取物品的物流车接收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将物品直接送至收件点。或者,当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车成本小于一默认值时(例如小于新台币30块),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负责收取物品的物流车接收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将物品直接送至收件点。或者,当前述寄件点与前述收件点之行车时间小于一默认值时(例如小于20分钟),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负责收取物品的物流车接收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将物品直接送至收件点。

在步骤s305中,前述电子装置100之处理器110依据前述直接配送之指令,更新前述行车路线。在步骤s306中,物流车依据前述更新后的行车路线,执行取件作业或送件作业。当步骤s303判断为否时,则直接进入步骤s306,不更新行车路线,物流车依据原本的行车路线,至下一个寄件点执行取件作业的作业。

如图7b所示,物流车t1在寄件点a6执行取件时,前述电子装置100接收寄件点a6之托运单数据。寄件点a6之托运单数据显示其对应的收件点d6与寄件点a6在同一行政区,因此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直接配送之指令,将收件点d6加入原本的行车路线中,利用最短路径法或其他规则更新原本的行车路线。同样地,物流车t1在寄件点a5执行取件时,前述电子装置100接收寄件点a5之托运单数据。寄件点a5之托运单数据显示其对应的收件点d5与寄件点a5之行车距离小于一默认值(例如小于5公里),因此前述电子装置100产生直接配送之指令,将收件点d5加入行车路线中,再一次利用最短路径法或其他规则更新行车路线。而寄件点a4、a3、a2、a1之托运单数据显示其对应的收件点不符合直接配送的条件,因此在寄件点a4、a3、a2、a1所收取的物品则采用原本转运配送的方式,被送至由物流业者所定义的集中点(例如营业所b1)。因此,物流车t1回到营业所b1的最后的行车路线如图7b所示。而物流车t1行经的每一个寄件点或是每一个收件点则分别进行取件或送件的作业。确切来说,物流车t1自营业所b1出发后,依序在寄件点a6取件,在寄件点a4取件,在寄件点a5取件,在收件点d6送件,在寄件点a3取件,在收件点d5送件,在寄件点a2取件,在寄件点a1取件,最后再回到营业所b1。此时,物流车t1回到营业所b1时,自寄件点a1、a2、a3、a4所取件的物品被分类后,分送到下一个集货点或送至其对应的收件点,即一般的转运配送的方式。而原本在寄件点a6与a5所取件的物品,则在物流车t1回到营业所b1之前直接配送到其对应的收件点d6与d5。以此方式,物流车t1在取件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送件的作业,让客户可以更快速地收到物品,避免耗费时间与运输成本的转运配送的方式。因此,本发明之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作业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在配送前先将托运单中的寄件点与收件点进行分析。当寄件点与收件点符合直接配送的条件时,本发明的物流数据管理方法将直接配送的收件点加入负责取件作业的物流车的行车路线中,由负责取件作业的物流车直接将物品送至收件点,不送到物流业车所定义的集货点。以此方式,可以减少传统转运配送的所花费的时间与成本,同时使收件人可以更快速地收到物品。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之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之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之权利要求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