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企业级数据模型的数据处理系统及其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92310发布日期:2019-05-31 20:28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力企业级数据模型的数据处理系统及其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企业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力企业级数据模型的数据处理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电力企业级数据模型的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包含需求分析、数据溯源、模型关系映射、模型验证、模型落地以及清洗转换等工作环节。工作过程中具有涉及业务系统范围广、业务实体数量多、流程环节多等特征,对于新增的业务场景建设需求存在技术架构不统一、各环节成果产出不一致、工作成果检查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基于电力企业级数据模型的数据处理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电力企业级数据模型的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平台层,用于提供基础运算、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实现基础资源的标准化封装和按需供应;

数据层,用于对平台层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

应用层:用于提供业务处理类、统计分析类和决策分析类的各类微应用;

服务层,用于为业务处理和统计查询类微应用提供计算支持。

优选地,所述的平台层为一体化信息平台的云操作系统、负载均衡和内容分发网络。

优选地,所述的数据层包括云平台组件和统一业务数据中心。

优选地,所述的云平台组件包括信息集成组件和数据存储组件,所述的统一业务数据中心包括用以为业务处理提供数据存储服务的数据处理域中心以及用以从数据处理域抽取数据实现架构的数据分析域中心。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层还包括单体应用,所述的单体应用为业务系统。

优选地,所述的业务系统包括erp业务系统、pms业务系统或规划计划业务系统。

基于电力企业级数据模型的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基于企业一体化业务应用顶层设计的项目和微应用微服务典型设计要求,梳理业务流程;具体内容包括:

1.1、基于企业一体化业务应用顶层设计中项目全口径端到端流程,包括项目规划、项目计划、项目预算、项目执行、项目评价五个阶段,对企业项目管理域各类项目的业务全过程进行梳理;

1.2、确定项目管理五大阶段,明确以项目规划和预算管理为公共活动主体,细化指定数量的专业流程驱动的具体业务单元,抽取形成各专业流程节点和跨专业业务协同点。

s2:抽取出业务流程中与业务无关的公共服务业务。

s3:对剩余的业务服务进行定义及规划。

s4:定义业务服务的底层所涉及的数据模型,并将数据模型文档化。

s5:数据模型设计完毕后,设计服务接口并将服务接口文档化。

s6:创建微应用,包括:

6.1、将整单一的业务逻辑单元拆分为独立微应用,将业务应用包含的微应用数量设计为二级应用功能的三分之一到三倍;

6.2、以项目全口径跨专业业务识别结果为基础,统筹考虑业务相关性,进行全局定义和设计,列出微应用详细清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系统包括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和平台层,技术架构统一,包含数量足够多的业务实体以及流程环节,适用于不断新增的业务场景建设;

2)本发明系统设有微应用层,可提供带界面的软件客户端,通过pc、移动设备、大屏等各类终端设备实现人机交互,智能化程度高,方便工作成果检查;

3)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基于业务流程对系统进行规划,在设计数据模型上深入到每个业务服务中,首先定义它底层所涉及的数据模型,且数据模型的设计进行了文档化,有利于指导开发顺利的完成微服务实现,方便其他服务调用;

4)本发明在设计过程中明确定义每个微应用的用途,易于在整个应用建设过程中进行管理、维护和迭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电力企业级数据模型的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基于电力企业级数据模型的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和平台层。

平台层即基础设施层,为一体化信息平台的云操作系统、负载均衡和内容分发网络,提供基础运算、网络和存储资源,实现it基础资源的标准化封装和按需供应。

数据层包括云平台组件和统一业务数据中心。云平台组件包括信息集成组件和数据存储组件,包括统一权限、统一流程、大数据平台等。统一业务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处理域和数据分析域,数据处理域为业务处理提供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分析域采用t+1方案从数据处理域抽取数据,实现四层架构,包括贴源层、整合明细层、轻度汇总层和数据集市。

服务层包括以数据处理域为中心的企业核心资源中心、业务处理中心、统计查询中心,为业务处理和统计查询类微应用提供支持。决策分析中心以数据分析域为中心,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大数据的跨域计算。同时,基于以服务为组件的思想,技术支撑中心提供共同功能技术组件。

应用层包括微应用和单体应用,单体应用包括现有的业务系统,如erp套装软件、pms、规划计划等业务系统,微应用包括业务处理类、统计分析类和决策分析类的各类微应用,同门户2.0统一应用访问集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电力企业级数据模型的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梳理业务流程。

1.1、业务及系统现状梳理:基于企业一体化业务应用顶层设计中项目全口径端到端流程,包括项目规划、项目计划、项目预算、项目执行、项目评价五个阶段,对企业项目管理域各类项目的业务全过程进行梳理。

1.2、业务功能拆分组合:确定项目管理五大阶段,明确以项目规划和预算管理为公共活动主体,细化13个专业流程驱动的具体业务单元。抽取形成各专业流程节点和跨专业业务协同点。

步骤二、抽取公共服务业务。

在业务流程中与业务不相关的部分,我们可考虑将其剥离出来,并形成公共服务。每种公共服务都对应一个微服务,每个微服务都有相关的api,每个api都有自己的输入和输出。api必须形成文档,以便其他服务调用。

基于一体化业务应用顶层设计要求,梳理项目管理域相关所有业务系统,整合所有业务模块;从所有整合的业务模块中进行抽取,拆分组合项目管理各阶段的公共模块和对应业务系统的私有模块,为微应用、微服务架构设计和数据模型设计打下基础。

步骤三、定义业务服务。

当公共服务抽取完毕后,业务流程中剩下的部分就是业务服务了。刚开始实施微服务时,考虑先“大切几块”,但需确保每个服务之间尽量不要有依赖关系,每个服务都是独立的。

基于一体化业务应用顶层设计和微应用微服务典型设计要求,通过梳理各阶段功能点,按照强耦合性、事务强一致性的功能整合微服务,按公用功能与个性功能划分微服务,其中个性功能按照各专业进行细分。

步骤四、设计数据模型。

深入到每个业务服务中,首先做的是定义它底层所涉及的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设计同样也需要文档化,这些文档将指导开发顺利的完成微服务实现。

基于全域设计模型成果并结合协同优化设计方案,梳理各阶段实体、属性清单,形成项目管理域实体元素周期表,梳理实体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各阶段数据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设计工作。充分考虑13个业务条线、11个业务系统间业务现状和协同需求,将项目管理域数据库划分为项目公共库、项目规划库、项目计划库、项目预算库、项目执行库、项目评价库六个逻辑数据库。

步骤五、定义服务接口。

底层的数据模型设计完毕后,将视角转换到顶层的服务接口上。服务接口实际上就是一组api,这些api需要做到职责单一,而且需要通过名称就能识别出它的业务含义。建议确保每个api的命名是全局唯一的,也建议每个api都有各自的版本号,版本号可以用自增长的方式来体现。同时,服务接口也需要进行文档化,以提供给前端与测试工程师。

步骤六、创建微应用。

微应用是指通过调用一个或者多个微服务,实现一组同类型的或紧密耦合的单一业务目标或业务场景的功能逻辑组合软件包,提供带界面的软件客户端,可通过pc、移动设备、大屏等各类终端设备实现人机交互。

6.1、创建微应用拆分原则:完整单一的业务逻辑单元可拆分为独立微应用。该单元建议为二级或二级以下应用功能。优选将业务应用包含的微应用数量设计为二级应用功能的1/3倍到3倍(拆分过细维护困难、影响性能;拆分过粗达不到解耦目的。考虑到实际应用中个别模块之间耦合度比较高,可以合并成一个微应用,或某个模块过大,可以拆分为多个微应用)。

6.2、设计微应用拆分:以项目全口径跨专业业务识别结果为基础,统筹考虑业务相关性,进行全局定义和设计,列出微应用详细清单,明确定义每个微应用的用途,易于在整个应用建设过程中进行管理、维护和迭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