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7450发布日期:2018-12-05 16:4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所谓区块链技术,简称bt(blockchaintechnology),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让每个人均可参与数据库记录。以太坊通过一套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ethereumvirtualmachinecode,简称evm语言)来建立应用,它类似于汇编语言,一款能够在区块链上实现智能合约、开源的底层系统。以太坊可以用来编程,分散,担保和交易任何事物。

相关技术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在线交易中,对于交易的风险缺乏控制。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交易的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线交易缺乏风险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

判断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满足分期交易的预设条件;

若是,以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与预设的第一控制阀值的差值作为一笔交易信息的交易总额,以所述第一控制阀值作为另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若否,判断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控制阀值;

当所述本次交易总额小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值时,获取买方的用户的账户余额,并判断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

当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选择支付方式的界面,以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

当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不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时,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

当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不小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值时,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

优选地,所述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交易信息中的交易参数以及相应的判别参数;

判断所述交易参数与所述判别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发布条件;

若是,发布所述交易信息,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若否,拒绝发布所述交易信息。

优选地,所述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价格参数,并根据所述预设的价格参数以及预设的公式生成正常价格范围;

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单价,并判断所述交易单价是否超过正常价格范围;

当所述交易单价超过正常价格范围时,输出警示标识符,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当所述交易单价不超过正常价格范围时,不输出警示标识符,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信用参数,并按照预设的评分规则生成用户的信用值;

判断所述信用值是否满足异常条件;

当所述信用值满足异常条件时,输出信用值异常标识、所述信用参数及所述信用值,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当所述信用值不满足异常条件时,不输出信用值异常标识,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获取用户的信用参数,并按照预设的评分规则生成用户的信用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用户的信用参数,并根据所述信用参数及预设的公式生成用户的信用值;

判断用户的交易行为是否满足预设的加分条件;

当用户的交易行为满足预设的加分条件时,按照预设的规则增加所述信用值;

判断所述信用值是否满足奖励条件;

当所述信用值满足奖励条件时,用户获取奖励;

输出用户的信用值;

当所述信用值不满足奖励条件时,进入所述输出用户的信用值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获取用户的信用参数,并按照预设的评分规则生成用户的信用值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判断用户的交易行为是否满足预设的扣分条件;

当用户的交易行为满足预设的扣分条件时,按照预设规则减少用户的所述信用值;

获取用户扣分次数,并判断扣分次数是否满足封停条件;

当扣分次数满足封停条件时,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封停用户的账户;

获取用户的账户的封停次数,并判断封停次数是否满足永久封停条件;

当封停次数满足永久封停条件时,永久封停用户的账户。

优选地,所述获取用户的信用参数,并按照预设的评分规则生成用户的信用值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当判断用户的交易行为不满足预设的扣分条件时,进入所述判断用户的交易行为是否满足预设的加分条件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获取用户的信用参数,并按照预设的评分规则生成用户的信用值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当判断用户的交易行为不满足预设的加分条件时,进入所述判断所述信用值是否满足奖励条件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在线交易风险控制方法,通过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判断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满足分期交易的预设条件;若是,以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与预设的第一控制阀值的差值作为一笔交易信息的交易总额,以所述第一控制阀值作为另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而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若否,判断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控制阀值;当所述本次交易总额小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值时,获取买方的用户的账户余额,并判断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当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选择支付方式的界面,以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当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不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时,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当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不小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值时,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从而实现智能选择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支付,当满足一定的限定条件时,才能自主不选择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支付,在保证交易支付安全的前提下,兼顾自主选择,既能保障支付安全,也保证了用户选择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步骤s5的子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系统的架构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10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

具体的,所述交易总额及所述本次交易总额均以虚拟货币为计算基准,本实施例中,以电子积分为计算基准。

步骤s20,判断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满足分期交易的预设条件;

具体的,所述分期交易的预设条件可以为所述本次交易总额在预设的范围内,例如,预设的范围可以为1万电子积分至2万电子积分。当本次交易总额小于1万积分时,可以判定该笔交易风险较小,无需采取分期交易;当本次交易总额位于1万电子积分至2万电子积分之间时,可以断定该笔交易存在一定风险,需采用分期交易规避一定程度的风险;当本次交易总额大于2万电子积分时,可以判定交易双方承担交易风险的能力较强,而不需采取分期交易。

所述分期交易的预设条件也可以为本次交易总额大于第三控制阀值,例如,第三控制阀值可以为1万积分。当本次交易总额低于1万积分时,可以判定本次交易风险较小,无需采取分期交易;当本次交易总额大于1万积分时,可以判断本次交易风险较大,必须采取分期交易。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期交易的预设条件为本次交易总额大于第三控制阀值,所述第三控制阀值为1万电子积分。

步骤s30,若是,以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与预设的第一控制阀值的差值作为一笔交易信息的交易总额,以所述第一控制阀值作为另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值小于第三控制阀值,第一控制阀值可以为5千电子积分。

例如,第一控制阀值可以为5千电子积分,第三控制阀值可以为1万积分,本次交易总额为1万1千电子积分。本次交易总额大于第三控制阀值,以6千电子积分作为一笔交易信息的交易总额,以5千电子积分作为另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

步骤s31,若否,判断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控制阀值;

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值等于第一控制阀值,第二控制阀值为5千电子积分。

步骤s40,当所述本次交易总额小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值时,获取买方的用户的账户余额,并判断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

具体的,不妨定义账户余额为a,本次交易总额为b,所述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可以为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满足预设的公式条件。所述预设的公式条件可以为a*2-b≥0;所述预设的公式条件也可以为a-1000≥b。

本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为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满足预设的公式条件,其中,公式条件为:a*2-b≥0。

步骤s50,当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选择支付方式的界面,以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

具体的,所述支付方式至少包括第三方担保交易、p2p以及第三方担保交易与p2p的混合。当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余p2p的混合时,买卖双方能够协商将本次交易总额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另一部分的支付方式为p2p。

例如,第二控制阀值为5千积分,本次交易总额b为4千电子积分,买方的账户余额a为1万电子积分,a*2-b≥0。买卖双方能够进入选择支付方式的界面,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或p2p或第三方担保交易与p2p的混合。

步骤s51,当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不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时,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

例如,第二控制阀值为5千积分,本次交易总额b为4千电子积分,买方的账户余额a为1千电子积分,a*2-b<0,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

当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不小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值时,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

例如,第二控制阀值为5千积分,本次交易总额b为6千电子积分,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

本发明提供的在线交易风险控制方法,通过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判断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满足分期交易的预设条件;若是,以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与预设的第一控制阀值的差值作为一笔交易信息的交易总额,以所述第一控制阀值作为另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而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若否,判断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控制阀值;当所述本次交易总额小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值时,获取买方的用户的账户余额,并判断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是否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当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选择支付方式的界面,以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当所述账户余额与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不满足选择支付方式的预设条件时,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当所述本次交易总额不小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值时,选择本次交易的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担保交易,从而实现智能选择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支付,当满足一定的限定条件时,才能自主不选择支付方式为第三方支付,在保证交易支付安全的前提下,兼顾自主选择,既能保障支付安全,也保证了用户的灵活性。

请参照图2,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s40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200还包括:

步骤s1,获取交易信息中的交易参数以及相应的判别参数;

具体的,所述交易参数至少包括交易单价、交易商品的数量。所述判别参数可以为各所述交易参数一一对应的固定值,所述判断参数也可以为依据预设的公式生成的变化值。

步骤s2,判断所述交易参数与所述判别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发布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易参数包括交易单价,所述判别参数为与所述交易单价对应的固定值,所述判断参数为10积分。所述预设的发布条件为所述交易参数大于所述判断参数。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易参数包括交易商品的数量,所述判别参数为与所述交易商品的数量对应的固定值,所述判别参数为100。所述预设的发布条件为所述交易参数大于所述判别参数。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交易参数为交易单价m,所述判别参数为预设的公式生成的变化值。

具体的,所述判断参数为浮动单价n,n=d*(p+1),其中,d为预设时间间隔内成交同类商品的成交均价,p为预设的浮动百分比。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可以为1分钟,所述浮动百分比可以为1.5%。

当交易单价为买方发布时,所述预设的发布条件为n>m。

当交易单价为卖方发布时,所述预设的发布条件为n<m。

步骤s21,若是,发布所述交易信息,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步骤s22,若否,拒绝发布所述交易信息

从而通过对于交易信息的发布设置的一定风险规避条件,将一些有风险的交易进行了合理的规避,使其无法发布。

请参照图3,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s40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300还包括:

步骤s3,获取预设的价格参数,并根据所述预设的价格参数以及预设的公式生成正常价格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价格参数为次日收盘单价s,所述正常价格范围为(x1,x2);所述预设的公式为x1=s*(1+p1),x2=s*(1+p2)。p1可以等于-50%,p2可以等于100%。

步骤s4,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单价,并判断所述交易单价是否超过正常价格范围;

步骤s41,当所述交易单价超过正常价格范围时,输出警示标识符,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例如,次日收盘单价s为50积分,p1等于-50%,p2等于100%,正常价格范围为(25,100)。

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单价为20积分,超出正常价格范围(25,100),输出警示标识符,并进入所述步骤s10。

步骤s42,当所述交易单价不超过正常价格范围时,不输出警示标识符,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例如,次日收盘单价s为50积分,p1等于-50%,p2等于100%,正常价格范围为(25,100)。

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单价为30积分,未超出正常价格范围(25,100),不输出警示标识符,并进入所述步骤s10。

本实施例中,所述警示标识符为交易单价显示为红色。

从而有效的提供了交易单价预警功能,为每次交易提供及时且安全的提醒。

请参照图4,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s40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400还包括:

s5,获取用户的信用参数,并按照预设的评分规则生成用户的信用值;

具体的,所述用户的信息参数至少包括交易次数、累计交易金额及交易好评度,所述用户的信用值依据预设的规则以及用户的信息参数生成。本实施例中,所述交易好评度等于交易的好评次数/交易的次数。

s6,判断所述信用值是否满足异常条件;

具体的,所述异常条件可以为用户的信用值为100;所述异常条件也可以为交易好评度小于预制值。

s61,当所述信用值满足异常条件时,输出信用值异常标识、所述信用参数及所述信用值,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异常条件为用户的信用值为100,当所述信用值等于100时,输出信用值异常标识、所述信用参数及所述信用值,并进入所述步骤10。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的交易好评度为0.3,预制值为0.6,异常条件为交易好评度小于预制值,交易好评度小于预制值,输出信用值异常标识、所述信用参数及所述信用值,并进入所述步骤10。

s62,当所述信用值不满足异常条件时,不输出信用值异常标识,并进入所述获取每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并以单独一笔交易信息中的交易总额作为本次交易总额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所述异常标志为用户的用户名显示为红色,输出的所述信用参数及所述信用值也均显示红色。

从而建立有效可评估的用户信用考核机制,使得交易的双方更便捷的评估交易的可信度。

请参阅图5,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10,获取用户的信用参数,并根据所述信用参数及预设的公式生成用户的信用值;

具体的,所述用户的信息参数至少包括交易次数、累计交易金额及交易好评度,所述用户的信用值依据预设的规则以及用户的信息参数生成。本实施例中,所述交易好评度等于交易的好评次数/交易的次数。

本实施例中,定义交易次数为b1,累计交易金额为b2,交易好评度为b3,用户的信用值为b,预设的公式为b=b1*b2*b3/10000+100。

s521,判断用户的交易行为是否满足预设的加分条件;

具体的,所述预设的加分条件可以为,自发布交易信息起,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完成交易支付。

预设的加分条件还可以为,发布交易的交易单价小于预设的正常标价。

s531,当用户的交易行为满足预设的加分条件时,按照预设的规则增加所述信用值;

具体的,每次增加的所述信用值20。

s541,判断所述信用值是否满足奖励条件;

具体的,所述奖励条件可以为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该用户的信用值位于所有用户的信用值的前十名。

所述奖励条件也可以为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该用户的信用值增加的分值超过预设的数值。

s551,当所述信用值满足奖励条件时,用户获取奖励;

本实施例中,所述奖励将用户的姓名推送至头条用户信用荣誉榜。

s561,输出用户的信用值;

当所述信用值不满足奖励条件时,进入所述输出用户的信用值的步骤。

从而更一步的优化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便于提升用户信用管理的奖励机制。

所述获取用户的信用参数,并按照预设的评分规则生成用户的信用值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步骤s520,判断用户的交易行为是否满足预设的扣分条件;

具体的,所述预设的扣分条件可以为,自发布交易信息起,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完成交易支付。

预设的扣分条件还可以为,发布交易的交易单价大于预设的正常标价。

步骤s530,当用户的交易行为满足预设的扣分条件时,按照预设规则减少用户的所述信用值;

具体的,每次减少的所述信用值20。

步骤s540,获取用户的扣分次数,并判断扣分次数是否满足封停条件;

具体的,所述封停条件为用户的扣分次数大于5次。

步骤s550,当扣分次数满足封停条件时,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封停用户的账户;

步骤s560,获取用户的账户的封停次数,并判断封停次数是否满足永久封停条件;

具体的,所述永久封停条件为封停次数大于3次。

步骤s570,当封停次数满足永久封停条件时,永久封停用户的账户。

从而进一步的完善在线交易系统的用户信用惩罚机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用户的信用参数,并按照预设的评分规则生成用户的信用值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当判断用户的交易行为不满足预设的加分条件时,进入所述判断所述信用值是否满足奖励条件的步骤。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20与所述步骤s521可以同时发生。

从而进一步完善在线交易系统的惩罚与奖励的衔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用户的信用参数,并按照预设的评分规则生成用户的信用值的步骤,具体还包括:

当判断用户的交易行为不满足预设的扣分条件时,进入所述判断用户的交易行为是否满足预设的加分条件的步骤;

当判断扣分次数不满足封停条件时,进入所述输出用户的信用值的步骤;

当判断封停次数不满足永久封停条件时,进入所述输出用户的信用值的步骤。

请一并参考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系统1,所述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系统1可以设置在终端和/或网络服务器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系统1集成在一个服务器上。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系统1,包括存储器11、处理器1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的步骤。

由于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系统1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所述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以上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的步骤。

由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上述在线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以上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