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时标量测数据接入全生命周期实时图文监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1680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数据库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网时标量测数据接入全生命周期实时图文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提升,各业务系统所产生的实时数据规模越来越庞大,企业对打破信息壁垒,统一数据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建设数据中心,能够有效解决信息壁垒的问题,但是其功能主要是数据管理,例如过滤、统计等,对每个数据的来源以及其流转的过程则无法进行监控。因此,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完整性仍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网时标量测数据接入全生命周期实时图文监控方法。该方法以图文的方式更好地展示了数据流转的真实性、时效性、完整性,同时可以对流转变化状态进行曲线分析和历史反演。

具体地说,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统一数据编码规范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规范化的测点信息,以数据采集点为中心,根据定义唯一测点名称标识;

2)建立统一的主网设备与配网设备模型树,打破主网设备模型树与配网设备模型树之间的孤立,建立输变配一直到采集点模型之间的关系;

3)将实时采集数据接入时序数据库,将接入状态信息以接入监控日志的形式记录到关系数据库;

4)分别按以下方式进行图文展示:

以地图形式将整个区域的数据接入情况和各个子区域的数据接入情况实时动态展示出来,以不同颜色告警各个子区域的接入健康状况;

以驾驶舱仪表的形式将测点的总体活跃度和各个子区域接入数据测点的活跃度展示出来,实时提示接入变化状况;

以时间为轴线,数据接入量和接入情况为断面,以曲线图形式实时展现相应的数据接入状况,通过波动提示接入异常,配合异常记录数据快速分析异常原因,并通过选择时间段,拖动曲线图的时间轴,回溯整体或相应的数据接入状况。

进一步而言,所述步骤3)中接入监控日志,包括以下内容:日志编号、任务编号、当前接入次数、预计接入次数、接入的测点数、新增测点数、数据文件大小、文件时间、文件标识、文件名称、接入开始时间及接入结束时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步骤3)中将实时采集数据接入时序数据库,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抽取:利用数据总线服务,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系统的实时采集数据抽取到数据接入服务器;

数据转换:利用不同的数据转换插件,将抽取进来的数据解析转换成符合规范的时序数据库数据格式的数据;

数据持久:利用时序数据库提供的写入功能,将转换好的数据保存到时序数据库中。

进一步而言,在将实时采集数据接入时序数据库的过程中,进行以下监控:

数据抽取监控:监控数据链路是否畅通,数据提供的频率是否正常,提供的数据量是否正常;

数据转换监控:监控数据文件内容是否完整,格式是否符合规范,转换是否正常;

数据持久监控:监控测点数据量,数据入库是否正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基于图文技术,实时监控不同区域不同系统不同数据的接入过程,直观展示数据接入运行情况,提供不同类型的监控画面,能够有效直观了解数据接入全过程,从而为数据接入的真实性、时效性、完整性护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网时标量测数据接入全生命周期实时图文监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定义实时数据测点标识。按照统一数据编码规范规定的数据格式生成规范化的测点信息。以数据采集点为中心,根据省份、地区、系统对象等定义唯一测点名称标识。

2)建立统一的主、配网设备模型树,打破主网设备模型树与配网设备模型树之间的孤立,建立输、变、配一直到采集点模型之间的关系。

3)关系数据库和时序数据库的数据接入。将实时采集数据接入时序数据库;将接入状态信息以接入监控日志的形式记录到关系数据库。接入监控日志,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日志编号、任务编号、当前接入次数、预计接入次数、接入的测点数、新增测点数、数据文件大小、文件时间、文件标识、文件名称、接入开始时间及接入结束时间,如下表所示:

4)分别按以下方式进行图文展示:

通过地图的展现形式将整个区域的数据接入情况和每个地市的数据接入情况实时动态展示出来,包括接入系统、接入的数据量等,并以不同颜色告警每个地市的接入健康状况,例如绿色表示健康、红色表示中断等。如可以显示一张包含所有数据接入的区域地图,不间断侦测每条数据物理链路,将链路的实时状态以不同颜色标示某区域的数据链路是畅通还是中断,可以实时统计所有区域所有系统数据接入指标(例如:测点总数等),在指定页面位置显示所有区域指标合计,当鼠标移到某个区域时,提示框显示该区域的指标统计。

通过驾驶舱仪表的展现形式,展现测点的总体活跃度和每个地市局接入数据测点的活跃度,实时提示接入变化状况。如将平台后台实时监测所有测点的活跃率和各个系统的数据测点活跃率,以仪表的形式显示出来,当鼠标移到全景区域地图的某个区域上时,仪表显示该区域的所有接入数据测点的活跃率和属于该的各个系统的数据测点活跃率。

以时间为轴线,数据接入量和接入情况为断面,以曲线图形式实时展现每个系统的数据接入状况。通过波动提示接入异常,配合异常记录数据快速分析异常原因。可以提供区域选择栏,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监控区域,在页面上划分不同的部分,显示独立的曲线图和数据列表,分别模拟监控区域的各自系统的数据接入实况,曲线图和列表监控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实时变化。

通过选择时间段,拖动曲线图的时间轴,回溯整体或每个地市的数据接入状况,实现历史数据曲线反演。即在流水线运行展现的界面上,提供日期选择,曲线图提供时间轴的拖拽功能,实现不同日期,不同时间点的数据接入实况回播。

本实施例还提供条件查询方式,了解某类测点或某具体测点的数据接入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不同的组合条件,查询所需要了解的测点数据,通过已经接入测点数据的详细,为接入监控提供具体的分析依据。

为了实现将实时采集数据接入时序数据库,本实施例采取如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包括数据抽取层、数据转换层和数据持久层的三层结构:

数据抽取层:利用数据总线服务,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系统的采集数据抽取到数据接入服务器。

数据转换层:利用不同的数据转换插件,将抽取进来的数据解析转换成符合规范的时序库数据格式数据。

数据持久层:利用时序数据库提供的写入功能,将转换好的数据保存到时序数据库中。

对应数据接入服务技术架构,数据接入监控也分为三层:

数据抽取监控:主要监控数据链路是否畅通,数据提供的频率是否正常,提供的数据量是否正常。

数据转换监控:主要监控数据文件内容是否完整,格式是否符合规范,转换是否正常。

数据持久监控:主要监控测点数据量,数据入库是否正常。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