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857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鼠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鼠标。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改变。鼠标做为常见电脑配件,其结构和功能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如光电鼠标、无线鼠标等。触控鼠标采用姆指触控定位替代以前鼠标在桌面上的拖动定位,可以避免操作时手掌(尤其是手腕部)长时间与桌面接触摩擦造成的不适,同时能减轻手腕的劳损,有效减轻“鼠标手”的发生。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在冬季低温环境中,操作鼠标比较痛苦,而各种鼠标都没有有效的针对解决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鼠标,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触控设计,减少“鼠标手”的形成,提高冬季低温环境中操作鼠标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触控鼠标,包括壳体、触控板、左键、右键和滚轮,所述壳体底部为平面,壳体顶部与人手掌心接触处为球面,所述球面曲率半径为30~40mm,当人手掌心与壳体顶部自然接触时,四指自然下垂,对应食指肚处设有左键,对应中指肚处设有右键,左键与右键之间设有滚轮,大姆指肚对应处为一平面触控板。

所述球面处的壳体内镶嵌有远红外线发生器。

所述远红外线发生器发射出的远红外线波长为5.6~15um。

所述远红外线发生器为1~2圈环形分布。

所述左键和右键为按键式开关或触控式开关。

所述壳体内设有温控器,温控器的设定值为35~50℃。

所述壳体底部平面上设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鼠标壳体内置远红外发热器件和温控器,使鼠标体始终保持在35~50℃的适宜温度,人操作时感觉舒适,不冰手。2)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鼠标壳体结构设计,使人长时间操作也不会感觉疲劳,杜绝了“鼠标手”的形成。3)波长5.6~15um的远红外线,易被皮肤表层吸收,具有热感迅速,能耗低的优点,方便扩展到无线触控鼠标的应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触控板,3-左键,4-右键,5-滚轮,6-人手,7-球面,8-远红外线发生器,9-温控器,1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至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控鼠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壳体1、触控板2、左键3、右键4和滚轮5,壳体1底部为平面,使鼠标能平稳地放置在桌面或其他物体上,壳体1顶部与人手6掌心接触处为球面7,球面7曲率半径R为30~40mm,当人手掌心与壳体顶部自然接触时,四指自然下垂,对应食指肚处设有左键3,对应中指肚处设有右键4,左键与右键之间设有滚轮5,大姆指肚对应处为一平面触控板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左键3和右键4为按键式开关或触控式开关均可,不受壳体1结构限制。实施例中,壳体1底部平面上设有防滑垫10,可防止鼠标在使用中的位置窜动。大姆指触控定位替代以前鼠标在桌面上的拖动定位,能减轻手腕的劳损,减轻“鼠标手”的发生。左键3、右键4和滚轮5的功能与现有光电鼠标功能相当。触控式开关能进一步减轻手指的劳损。

另外,球面7处的壳体内镶嵌有远红外线发生器8,为了保证热量的散出,远红外线发生器8镶嵌处可裸露或覆盖薄膜。远红外线发生器可发射出5.6~15um波长的远红外线,体积小,耗能低,安全可靠,此波段远红外线易被皮肤表层吸收,具有热感迅速的特点,该鼠标在使用时升温快,无需等待。为了获得更好的暖手效果,该远红外线发生器8可为1~2圈环形分布。壳体1内设有温控器9,温控器的设定值为35~50℃,使人手心处温度适宜,防止冬季低温环境中冰手或烫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有线鼠标,当配合足够容量的内置锂电池后,也可以开发出无线鼠标,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而选取的具体实例,但不应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种种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